首頁 > 職責大全 > 廣通綠色文明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廣通綠色文明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2024-07-23 閱讀 8515

1、編制依據:1.1、《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JGJ146-2004)1.2、《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147-2004)1.3、《建筑施工安全檢杳標準》(JGJ59-99)1.4、《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1.5、《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1.6、《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10項強制性標準的通知》(GB18588-20**)(GB6566-20**)1.7、《綠色施工管理規程》(DB11∕513-2008)1.8、《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場容衛生、環境保護標準》(DBJ01-83-2003)1.9、《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生活區設置和管理標準》(DBJ01-72-2003、工程總體概況?序號項目內容1工程名稱1#住宅及配套樓等9項工程2工程地址北京市通州區北苑楊莊1號院,東側緊鄰城鐵八通線,西、北、南側為居民區。3建設單位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住宅建設服務中心4設計單位北京維拓時代建筑設計有限公司5監理單位北京華清技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6質量監督單位北京通州區質量監督站7施工總承包單位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8施工主要分包項目土方開挖及護坡、CFG樁工程、勞務分包、防水工程、消防工程、門窗工程、電梯工程、人防工程9資金來源專款專用10合同承包范圍(1)1#~9#樓施工圖范圍內的全部建筑安裝工程;包括:建筑工程、裝飾工程、給排水工程(包括冷水、中水、熱水、排水、雨水系統)、采暖工程(散熱器采暖、地板采暖)、強電工程(動力、照明、防雷接地)、弱電工程(綜合布線、有線電視、保安對講、閉路監控、火災自動報警)、通風空調工程、消防工程(消火栓、自動噴淋系統)、電梯工程、燃氣工程、降水工程(9#車庫)、護坡工程和CFG樁工程。(2)室外工程:包括小區紅線范圍內各種管線(雨水、污水、廢水、給水、消防、綠化、采暖供回水、燃氣、熱水、中水)、弱電線路(含室外保安監控)、綠化及景觀工程(含室外照明線路)、道路工程、圍墻工程、大門及門衛工程。11工程結算方式工程清單加洽商變更增減量12合同工期2009.03.15~2012.01.1513合同質量目標合格,確保獲得北京市“建筑結構(群體)長城杯”,力爭獲得北京市“建筑(竣工)長城杯”。2.1、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北京通州區北苑楊莊,為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住宅建設服務中心投資興建的群體住宅小區,由六棟高層住宅樓、一個集體宿舍、一個商業配套樓和一個中央地下車庫組成。主要功能為國家機關公務員住宅及配套公建。項目占地面積6.65萬m2,總建筑面積22.5萬m2,地上最高層數為28層,最低2層,地下2層,最大建筑高度80.0m,主要結構形式為全現澆剪力墻結構。內裝修除公共部分精裝修外,其余均粗裝修;外裝采用涂料結合面磚做法。合同開竣時間:2009年3月15日開工至2012年1月15日竣工,施工日歷天數1036天,我方根據實際情況及現場條件,項目經理部計劃項目竣工時間提前199天,即2011年6月30日竣工,施工有效工期約為837天左右。3、目標:綠色施工管理目標:4、綠色施工管理體系:綠色施工管理領導小組:組長:項目經理王普山副組長:商務經理:杜知明、生產經理:戴?勇、總工程師:焦月江、工程部經理:曹?瑞、安全總監:王志杰、機電部經理:何佳鯤、物資部經理:孫同斌、綜合部經理:白?喆組員:商務部經理、技術部經理、工程部機電部安全部綜合辦責任師、各分包負責人4.2綠色施工職責綠色施工領導小組成員職責?表3-1序號崗位名稱管理職責1項目經理項目綠色施工第一責任人,負責現場綠色施工領導工作,確定綠色施工管理目標。2商務經理根據綠色施工專項方案,確保綠色施工費用的有效使用。3總工程師負責綠色施工技術領導工作。負責組織編制綠色施工專項方案和制定施工現場環境保護和人員安全與健康等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依據綠色施工專項方案,統籌規劃,合理組織一體化施工。4生產經理負責現場綠色施工管理,保證工地形象整潔、美觀,符合業主、公司的要求,促進綠色施工管理達標。負責綠色施工目標制度制定和綠色施工達標管理。5工程部經理制定綠色施工管理計劃,報送各相關部門,并定期檢查、分析計劃的實施情況。定期開展自檢、考核和評比工作,并做好檢查記錄負責編制的方案措施滿足綠色施工要求。負責工程用水用電目標值分解及控制工作。6機電經理制定機電綠色施工管理計劃,并定期檢查、分析計劃的實施情況組織機電專業分包定期開展自檢、考核和評比工作,并做好檢查記錄。7物資經理負責進場材料管理,保證材料總平面布置的定位存放、碼放整齊、標識齊全,可回收或可再生材料的管理。8土建機電責任師負責組織勞務隊伍過程中綠色施工措施的落實和例行巡檢。9安全總監負責施工現場職業健康與安全生產的落實,配合工程部進行檢查,消除安全隱患。10綜合辦配合項目經理做好綠色施工目標策劃、制度制定和綠色施工達標工作的落實、檢查等工作。做好對施工人員的“綠色施工”教育培訓工作,增強綠色施工意識。11各分包負責人責任師、安全員服從總包管理,并對所承包工程的綠色施工負責并落實執行。綠色施工管理制度:

4.3.1綠色施工目標安排4.3.1.1廣通住宅小區工程安排辦公區院內、設十板二圖、辦公區前種植花池,東、南、西、北在結構中采取混凝土硬化路面,生活區及辦公區采取混凝土硬化路面,裸露地面和土方用綠色網進行封蓋,材料堆放區用綠色密目安全網進行圍擋,辦公區與施工區分開。4.3.2、教育制度深入廣泛開展綠色施工管理工地達標活動的教育,提高全員綠色施工積極性、主動性,為創建綠色施工達標工地提高思想認識,營造綠色施工氛圍。制定具體的教育措施,在每周一的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大會上,由綜合辦總結上周綠色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安排下周的主要工作。4.3.2、責任區制度把現場劃分為若干責任區進行管理,明確責任單位、總包和勞務隊伍責任人,并掛牌明示。4.3.3交通示意圖4.3.4、掛牌制度在施工區、辦公區、生活區設置明顯的“節水、節能、節約材料”等標識,并按規定設置安全警示標志。4.3.5、定期檢查制度定期(每月二次)、不定期(階段性抽查)由安全部總監組織相關部門及分包負責人及安全負參加綠色文明安全施工檢查,并評定、匯總、建檔,查出的問題立項、整改,落實責任人、限期整改。4.3.5、獎罰制度采取多種形式的競賽,對綠色施工做出貢獻的人員、單位給予獎勵;對違反綠色文明安全施工規定,給項目造成損失或損害公司聲譽的人員、單位給予處罰。、綠色施工管理措施:資源節約5.1.1節約土地5.1.1.1、根據總平面圖,合理利用土地,減少土地資源的占用與荒置。5.1.1.2、土方施工方案應采取合理地綜合性較強的先進技術措施,減少土方開挖量,保護周邊自然生態環境。5.1.1.3、施工現場物料堆放緊湊,施工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臨時道路相結合的原則布置,減少土地占用與污染。5.1.1,4、本工程施工現場只有東側、南側、北側、西側有一部分施工場地,充分利用場地做為加工場、北側辦公區,南.西.北側圍墻邊設生活區。在現場辦公區與生產區之間東側、南側、西側、北側方向設置一條6m寬硬化道路,北側東至西方向設置6m寬6m高及生活區東至西向設置6m寬4m高的安全走廊。5.1.1.5、保護現場周邊自然生態環境。5.1.2節能5.1.2.1、施工現場制訂節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對能源消耗量大的工藝必須制定專項降耗措施。能源消耗主要在大型設備、電焊機等高能耗電器上,施工區做到用電器具不用立即斷電的使用制度。5.1.2,2、臨時設施的設計、布置與使用,采取有效的節能降耗措施。臨建設施的搭設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冬季利用日照采暖、夏季利用自然通風。5.1.2.3、采用保溫隔熱材料制成的復合墻體和屋面搭設臨時設施,選用密封保溫隔熱性能好的門窗。5.1.2.4、配置節能型空調,控制室內溫度和使用時間,冬季不高于20度,夏季不低于26度,空調運行期間關閉門窗。5.1.2.5、室外照明采用高強度氣體放電燈,辦公室等場所采用細管節能熒光燈,生活區采用低壓供電36Ⅴ照明燈具、每間宿舍供220Ⅴ供手機充電插座一處。5.1.2.6、室內在保證足夠亮度條件下,盡量不使用電器照明。5.1.2.7、辦公區、生活區做到“人走燈滅”的制度化管理。5.1.2.8、每日下班應關閉電腦、打印機、復印機、空調等用電設備。5.1.2.9、制定各施工階段用電指標并嚴格實行用電計量管理。5.1.2.10、生產、辦公用電分表控制,分別計量;用電電源處設置明顯的節約用電標識。5.1.2,11、分別建立施工、辦公用電節電統計臺帳,定期分析用電情況。5.1.2.12、選用高效節能電動機、電動設備。5.1.2.13、施工機械設備嚴格執行“保養、保修、檢驗”制度,杜絕“滴、漏、跑、冒”現象。5.1.2.14、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種機械的使用率和滿載率。5.1.2.15、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充分利用太陽能。5.1.2.16、合理堆放材料,就地取材,減少二次搬運。5.1.2.17、220V/380V單相用電設備接入220V/380V三相系統時,使用三相平衡。5.1.2.18、結構期間選用商品砼,在綜合考慮運距、供貨能力、質量、經濟性等因素后,采用合格攪拌站的商砼。5.1.3節水5.1.3.1、制定各施工階段用水指標并嚴格控制。5.1.3.2、生產、辦公用水分表控制,分別計量。5.1.3.3、建立用水節水統計臺帳,并進行分析、對比,提高節水率。5.1.3.4、選用節水型龍頭及沖水閥門。5.1.3.5、經常檢查龍頭、閥門,對損壞的及時修復或更換。5.1.3.6、利用雨水資源、沉淀池水進行灑水降塵、混凝土養護淋水、洗車用水等。5.1.3.7、各辦公室按需用開水,暖壺剩水可用于擦桌椅等。5.1.3.8、在水源處設置明顯的節水標識。5.1.3.9、對施工現場的污、廢水等非傳統水源進行綜合處理,努力提高水循環利用率,減少污、廢水排放量。5.1.4節約材料與資源利用5.1.4.1、架設工藝及模板支護等專項方案予以會審、優化,合理安排工期,加快周轉材料周轉使用頻率,降低非實體材料的投入和消耗。5.1.4.2、優化施工方案,選用綠色材料,同時推廣新材料、新工藝,降低材料剪裁浪費;合理確定商品混凝土摻和料及配合比,降低水泥消耗。5.1.4.3、統計分析實際施工材料消耗量與預算材料消耗量,有針對性地制定并實施關鍵點控制措施,提高節材率。材料計劃均依據現場實際消耗速度與預算量綜合分析后提出。5.1.4.4、在施工期間,充分利用場地及周邊現有或擬建道路、給水、排水、供暖、供電、燃氣、電信等市政設施、場地內現有建筑物或擬建建筑物的功能,減少資源能源消耗,提高資源再利用率,節約材料與資源。5.1.4.5、現場辦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彩鋼式活動房,現場圍擋采用裝配式可重復使用圍擋封閉。建筑塔吊基礎等臨時性重型構件采用可拆式,回收利用。5.1.4.6、根據施工進度、材料周轉時間、庫存情況等制定采購計劃,并合理確定采購數量及進場時間,避免采購過多,造成積壓或浪費。5.1.4.7、對周轉材料進行保養維護,維護其質量狀態,延長其使用壽命。5.1.4.8、按照材料存放要求進行材料裝卸和臨時保管,避免因現場存放不合理而導致二次搬運及占用土地。5.1.4.9、本工程現場對模板、鋼管架料等周轉材料專門設置周轉堆料場地。5.1.4.10、依照施工預算,實行限額領料,嚴格控制材料的消耗。5.1.4.11、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資清單,制定并實施可回收廢料的回收管理辦法,提高廢料利用率。5.1.4.12、根據場地現狀調查,對現有的建筑、設施再利用的可能性和經濟性進行分析,合理安排工期。5.1.4.13、本工程施工所需臨時設施(辦公及生活用房、給排水、照明、消防管道及消防設備)采用可拆卸可循環使用材料,具體詳見《臨建施工方案》、《臨水施工方案》、《臨電施工方案》。、環境保護:揚塵污染控制6.1.1、本工程現場主要道路根據用途進行硬化處理,根據不同用途確定澆注厚度。6.1.2、裸露的地面和集中堆放的土方用網覆蓋、固化或綠化。6.1.3、混凝土和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的運輸,使用密閉式運輸車輛及密閉灌。6.1.4、施工現場出入口處設置沖洗車輛的設施,出場時必須將車輛清理干凈,不得將泥沙帶出現場。6.1.5、施工現場使用預拌混凝土,對工程澆筑剩余的預拌混凝土要進行妥善再利用,嚴禁隨意丟棄。6.1.6、細顆粒散體材料如水泥、沙、土等密閉存放或用苫布遮蓋。6.1.7、遇有四級以上大風天氣,不得進行土方施工、轉運以及其他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施工。6.1.8、建立封閉式垃圾站。建筑物內施工垃圾的清運,采用相應容器運輸。6.1.9、樓內垃圾外運采取密封措施,嚴禁凌空拋擲。6.1.10、辦公區、生活區裸露的場地采取硬化處理。6.1.11、進行剔鑿作業時,作業面局部應遮擋,掩蓋或采取水淋等降塵措施。6.1.12、現場材料堆放區、加工區及大模板存放區場地應平整堅實。6.1.13、根據綠色文明施工責任區劃分,由各分包負責灑水降塵工作。6.2廢水排放控制6.2.1確保雨水管網與污水管網分開使用,嚴禁將非雨水類的其它水體排放市政雨水管網。6.2.2現場內基礎降水的清潔水,在合理利用后,經導向管排入市政污水管線;施工現場廁所設沉淀池,將廁所污物經過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線,罐車沖洗池將罐車清洗耳恭聽所用的廢棄水經初步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線,定期將池內的沉淀物清除。6.2.3現場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場地統一規劃排水溝,控制污水流向,設置沉淀池,污水經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線,嚴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線或流出施工區域污染環境。6.3有害氣排放控制6.3.1、現場嚴禁焚燒種類廢棄物。6.3.2、施工車輛、機械設備等定期維護保養,使其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尾氣排放符合排放標準。6.3.3、進場材料必須有合格證,對含有害物質的材料嚴格按公司采購程序執行,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6.3.4、裝飾裝修材料選擇經過法定檢測單位檢測合格的建筑材料,并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的要求,進行有害物質評定檢查。6.3.5、根據《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的規定民用建筑工程室內裝修所使用的木板及其他木質材料,嚴禁采用瀝青、煤焦油類防腐、防潮處理劑。5.3.6、施工中所使用的阻燃劑、混凝土外加劑氨的釋放量符合國家標準。6.4水土污染控制6.4.1、現場設洗車池、沉淀池,未經沉淀的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網。6.4.2、經二次沉淀后的污水可循環使用如灑水降塵、澆磚等。6.4.3、油料和化學溶劑等物品存入專門庫房,地面做防滲漏處理。6.4.4、廢棄的油料和化學溶劑等集中處理,不得隨意傾倒。6.4.5、大模板脫模劑應集中存放,地面須鋪沙或墊木方等防滲材料以免污染土地。6.4.6、食堂設隔油池并定期清掏。6.4.7、現場臨時廁所化糞池做抗滲處理。6.4.8、現場食堂、盥洗室、淋浴間的下水管線設置過濾網,并與市政污水管線連接,保證排水暢通。6.4.9、施工現場污水排放達到國家標準。定期委托清運單位及時清理。清運單位須持有相關部門批準的廢棄物消納資質證明和經營許可證。6.5.4噪聲污染控制6.5.1、采取先進的施工工藝,選用噪聲標準較低的施工機械、設備,對機械、設備采取必要的消聲、隔振和減振措施。如振動器、砼土輸送泵、空壓機等。6.5.2、分階段對施工現場場界噪音進行監測記錄,控制噪聲排放達到標準。6.5.3、合理安置強噪聲設備,盡量遠離辦公區或采取封閉降低噪音等措施。本工程對噪聲較大的木工加工場及砼地泵用陶粒混凝土砌塊砌筑及采鋼板封閉。6.5.4、加強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5.5.5、對施工現場采取遮擋、封閉、綠化等吸聲、隔聲措施,從噪聲源減少噪聲。6.5.6、車輛進入現場嚴禁鳴笛;裝卸材料做到輕拿輕放。6.5.7、工人夜間施工不得大聲喧嘩。6.5.8、合理安排作業時間,盡量避免夜間施工。6.5.9、合理調整現場燈光照射方向,在保證施工作業面足夠光照前提下,減少對居民區域的光擾。6.5.19、在高處進行電焊作業時應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電弧光外泄。6.6施工固體廢棄物控制6.6.1、科學編制技術方案,盡量減少固體廢棄物6.6.2、嚴格施工質量,減少返工造成的固體廢棄物產生6.6.3、設置封閉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類存放,將其中可直接再利用或可再生的材料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6.6.4、清運單位須持有相關部門批準的廢棄物消納資質證明和經營許可證。7、職業健康與安全7.1場地布置及臨時設施建設7.1.1、現場辦公區、生活區與施工區分開設置,并設在施工墜落半徑安全距離之外。經過合理布局,滿足安全、消防、衛生防疫、環境保護、防汛、防洪等要求。7.1.2、現場設辦公室、宿舍、食堂、廁所、淋浴間、開水房、“農民工夜校培訓室”、吸煙室、密閉式垃圾站及盥洗設施等臨時設施的建設達到市建委頒布的驗收規范,保證使用安全。7.1.3、施工現場臨時搭建的建筑物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現場使用的裝配式活動房屋并有產品合格證書及檢驗報告。7.1.4、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內設集體宿舍、倉庫。7.1.5、本工程竣工一個月內,臨建設施將全部拆除。7.2作業條件及環境安全7.2.1、施工現場采取封閉式圍擋,圍擋高2.3m,材料選用輕質砌塊抹灰和可重復利用的壓型鋼板。7.2.2、施工現場設置標志牌和企業標識,有現場平面布置圖和安全生產、消防保衛、環境保護、文明施工制度標志牌。施工標志牌注明工程名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項目經理姓名、聯系電話、開工和竣工日期以及施工許可證批準文號等內容;突發事件處置流程圖包括領導小組名單、聯系電話119及常用急救電話120等內容。7.2.3、施工現場配電柜間及搭設電箱防雨、防砸防護棚,防護棚上設安全警示、絕緣保護-地面至電箱中心垂直距離應為1.4-1.6m,操作規程及配置ABC滅火器和護棚接地。7.2.4、施工現場按照《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DBJ01-83-2003)的具體要求,完善各項安全防護設施,確保施工生產安全。7.2.5、施工期間對工程車輛出入口采取硬質安全防護措施,夜間設置照明指示裝置。7.2,6、施工現場出入口、施工起重機械、臨時用電設施、腳手架、出入通道口、樓梯口、電梯井口、孔洞口、基坑邊沿、有害危險氣體和液體存放處等危險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安全警示標志符合國家標準。7.2.7、對現場現有建筑物、構筑物安全采取警衛保護措施。(光纜、電纜、配電室、)7.2.8、在不同的施工階段及施工季節、氣候和周邊環境發生變化時,施工現場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達到綠色文明安全施工條件。7.3職業健康?7.3.1、施工現場在易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和設備、場所設置警示標識或警示說明。7.3.2、為施工人員配備安全帽、安全帶及與所從事工種相匹配的工作服等個人勞動防護用品。7.3.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按規定著裝,并佩帶相應的防護用品。7.3.4、施工中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或具有刺激性氣味可被人體吸入的粉塵、纖維,以及進行強噪聲、強光作業的施工人員,應佩戴相應的防護器具(如:護目鏡、面罩、耳塞等。7.3.5、定期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人員進行職業健康培訓和體檢,指導操作人員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7.3.6、施工現場采用低噪聲設備,推廣使用自動化、密閉化施工工藝,降低機械噪聲。作業時,操作人員戴耳塞進行聽力保護。7.3.7、管道施工、地下室防腐、防水作業等不能保證良好自然通風的作業區,配備強制通風設施。7.3.8、操作人員在有毒有害氣體作業場所戴防毒面具或防護口罩。7.3.9、在粉塵作業場所,采取噴淋等設施降低粉塵濃度,操作人員佩戴防塵口罩;焊接作業時,操作人員佩戴防護面罩、護目鏡及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7.3.10、高溫作業時,施工現場配備防暑降溫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7.4衛生防疫:7.4.1、施工現場員工膳食、飲水、休息場所符合衛生標準。7.4.2、宿舍、食堂、浴室、廁所有通風、照明設施,日常維護有專人負責。7.4.3、食堂有相關部門核發的“衛生許可證”;炊事員持有效健康證上崗。7.4.4、各類炊具、器具規范、衛生清潔。7.4.5、廁所、衛生設施、排水溝及陰暗潮濕地帶定期消毒。7.4.6、生活區設置密閉式容器,垃圾分類存放,定期滅蠅,及時清運。7.4.7、施工現場配備保健藥箱、常用藥品及繃帶、止血帶等急救器材。7.4.8、當現場發生人員受傷時,依托急救中心、醫院進行搶救治療。7.4.9、施工人員發生傳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職業中毒時,及時向急救中心小衛生防疫部門和建設主管部門報告,并按照衛生防疫部門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置。8綠色施工應急措施1環境污染事件、事故處理辦法詳見《環境保護應急預案》。2職業健康與安全事件、事故處理辦法詳見《職業病防止、應急預案》、《衛生防疫應急預案》。

篇2:化工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1安全文明施工總要求

l.1為加強項目建設現場管理,不斷提高化工建設管理水平,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標準,改善施工環境,提高工程整體質量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2各單位、各部門必須認真抓好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與監督,實現本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3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對安全文明施工負全責,并必須明確安全文明施工的專職負責人,形成公司、施工隊、班組的三級安全文明施工監督網絡:

1.4施工單位要建立和健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和實施辦法,并接受工程部和監理公司的檢查。

1.5施工單位必須服從由中新化工組織的對現場文明施工的監督檢查,并負責落實整改措施。

2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具體措施

2.1安全管理方面

2.1.1施工單位必須設置專職安全員,負責安全施工,貫徹落實上級有關安全施工的文件精神,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實現安全管理目標。

2.1.2施工單位應對承包的工程建設中的安全施工負直接全面責任。

2.1.3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是本單位安全施工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安全負全面領導責任,應全面落實全員安全施工責任制。

2.1.4施工單位應認真制定年度安全施工目標計劃,核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反事故措施計劃。項目開工前應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并進行措施交底、落實到位。

2.1.5施工單位應按規定建立和健全安全檢查機構,保證三級安全監督網的監控作用。

2.1.6建立各項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在施工作業中嚴格執行。

2.1.7加強安全教育,定期組織安全工作規程和安全施工管理規定的學習、考試,組織安全技術教育和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取證工作。施工作業中做到持證上崗。

2.1.8堅持安全檢查和安全會議制度。尤其要督促施工班組堅持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動。

2.1.9積極參加由工程部組織的安全工作例會和聯合安全大檢查。組織實施整改措施,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2.1.10組織或參加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積極提出防范措施以及督促防范的貫徹執行。

2.1.1l施工單位應加強對保證安全施工的機械、工器具及安全防護措施、用具、用品的管理。特別要加強對大中型施工機械的安全管理,制定具體的管理實施細則和相應的管理、使用、操作制度。所用安全機械、工器具及安全防護設施,用具用品必須有生產許可企業的合格產品。

2.1.12施工單位應負責深入開展反違章、反違紀活動,加重加大考核處罰力度,制定考核獎懲實施細則。

2.1.13作好安全保衛工作,禁止與施工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2.1.14加強對施工單位和民工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臺帳。

2.1.15嚴格班組安全管理,建立班組交底制度。

2.1.16進場電動工器具及起重用工器具必須進行檢測、檢查確認可靠,進場的施工機械須經過安全檢驗,上述三項都必須建立臺帳,并根據規定進行定期檢查。

2.2文明施工管理

2.2.1各級文明施工組織機構已建立健全,職責明確落實到有關部門和個人,能夠正常開展工作;負責施工的各級領導,要把文明施工與安全施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抓,認真貫穿于施工全過程。

2.2.2建立文明施工的規章制度和基本措施,并報工程部以便督查。

2.2.3施工組織設計中應有明確的文明施工措施,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用地嚴格按照施工組織總設計的要求布置。

2.2.4材料、設備等存放合理有序,各種物資標識清楚,符合安全防火標準。

2.2.5場區施工道路暢通,路面平整,臨時圍欄或圍墻已形成,照明配備得當,施工單位保衛人員上崗值勤。

2.2.6文明施工責任區劃分明確,無死角,責任落實到位,便于檢查、監督。

2.2.7施工機械完好、清潔,安全操作規程每天運行記錄齊全,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并熟悉機械性能和工作條件;

2.2.8不具備文明施工條件的工程項目不準開工。

2.2.9施工道路應保持暢通,嚴禁在路邊存放設備、材料等物品;確因工程需要切斷道路、水、電力線路,必須事先書面報告工程部,經工程部批準,采取相應措施后實施,并保證正常交通和其他設施正常,尤其要保證消防通道暢通無阻。

2.2.10施工道路應保持路面完好,嚴禁大型機具隨意上路面,確因工程需要必須事先書面報告工程部,經工程部批準,采取相應措施后實施并保證路面、路標、安全標識牌等不被損壞。

2.2.11施工單位對土石方的調配必須取得工程部的同意,不得隨意堆放。

2.2.12工程項目的工序安排應合理、銜接緊密且工程配合得當,做到均?施工。

2.2.13施工中,嚴防人員墜落,嚴禁高空物件散落(如管道、垃圾等),影響安全,影響環境場地和設備污染。

2.2.14嚴格把好設備運輸、檢驗、存放、起吊、安裝各道工序關。避免發生損壞、腐蝕及落入雜物等問題。

2.2.15場區道路、料場、組合場,施工作業區要配置足夠的照明設施,并根據工程需要及時調整。

2.2.16場區及施工區范圍內的溝道、地面無垃圾,施工作業面應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剩余材料要堆放整齊牢靠,廢料、工業垃圾及時清理干凈。

2.2.17在高空進行焊接或切割要防火星飛濺,事先下方要作好易燃物清理措施,并有專人監護,焊接場地地面無焊條或焊條頭。、焊接設備集中布置,統一布線,完工后焊接線、氧乙炔膠管全部收盤存放。

2.2.18施工區各類腳手架必須有專業架子工搭設及拆除,結構合理、牢固。特殊類腳手架應有專業???員提出設計,經施工單位主管部門批準后搭設。

2.2.19現場用電源盤要接地,開關要掛牌,漏電保護裝置要可靠,閘刀開關、插頭、插座要完整。嚴禁違規用電,施工用電布線整齊統一,標志清楚,嚴禁采用裸露線用電。

2.2.20認真組織交叉作業,嚴禁墻、地面和設備、管線二次污染。

2.2.21不準隨意在結構、樓板上開孔或焊接臨時結構,必要時報工程部和監理批準后實施。嚴禁在壓力容器上直接焊接任何支架。

附件2

篇3:文明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為了創造一個文明施工環境,保證安全施工,特制定以下制度:

1、工程部、監理公司、施工單位三方成立現場文明施工管理保證體系。文明施工管理的具體工作由施工單位組織實施,工程部對其實施進行監督、檢查。

2、要求施工單位根據施工現場人員的具體情況,每周組織一場安全和文明施工教育,并采用多種形式加強安全和文明施工的宣傳工作。

3、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一律戴安全帽和胸卡,現場施工人員不準穿拖鞋,不準在施工現場隨地大小便。

4、現場施工人員要具有施工人員的素質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不說臟話,文明禮貌語言美、行為美。

5、要求施工單位建立現場文明施工管理體系,并有專職人負責管理。

6、建立建全施工現場崗位責任制及各項管理制度,各級管理人員和職能部門明確文明施工責任制,從思想上、行動上、組織上、管理上、計劃上和技術上重視起來,確實提高現場文明施工管理水平。

7、施工現場工作面應保持干凈整潔,不留垃圾和雜物,及時調整設備、機具和材料的位置,保持工作面寬敞,為下道工序的順利進行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