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事故易發部位通病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事故易發部位通病防治措施

2024-07-23 閱讀 1770

事故為建筑施工“五大傷害”之首。20**年,邯鄲市共發生事故7起,其中高處墜落事故5起,占總數的71.4%;2003年,第一季度全國共發生事故158起,其中高處墜落77起,占總數將近50%。防治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是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工作重點,經研究分析,高處墜落事故多發生于腳手架上、洞口、臨邊、懸空及龍門架上作業等部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認真執行高處作業等相關的安全技術規范,安全防護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內容不全面,針對性不強不能指導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不到位、不落實等。現針對上述高處墜落事故易發部位,存在的通病進行分析、探討,提出具體防治措施,以促進高處作業及相關安全技術規范的落實。

1.腳手架作業層設置不符合規范要求。

1.1現象:

(1)部分橫向水平桿兩端只固定一端(單排腳手架外端不固定);

(2)腳手板未鋪滿大多是單塊板設置在二根橫向水平桿上,不連續不固定且大部分探頭長度超過標準規定。

(3)腳手架、作業層無防護措施或防護不嚴密,未設置防護欄桿和擋腳板,外側密目式安全網封閉不嚴密留有空隙,腳手板下部未設置安全平網兜底或設置不符合標準要求。

1.2原因分析:

(1)對腳手架搭設人員沒有認真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2)腳手架不是由專業架子工搭設,而由其他工種作業人員搭設;

(3)項目部檢查不及時,驗收不認真。

1.3規范要求:

(1)腳手架規范規定:①當使用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均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單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的一端,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另一端應插入墻內,插入長度不應小于180mm。②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③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m時,可采用兩根橫向水平桿支承,但應將腳手板兩端與其可靠地固定,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取150mm。

(2)腳手架作業層要在腳手架立桿內側與腳手板之間設置1.2m高防護欄桿上下二道和不低于18cm的擋腳板;腳手架外側應采用密目式安全網做全封閉,腳手板下部應用安全平網兜底。

1.4防治措施:

(1)要認真落實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程序,腳手架搭設作業人員要嚴格按照交底和規范要求,搭設橫向水平桿、鋪設腳手板和設置作業層防護設施。

(2)要嚴格按照《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9.0.1條: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規定的要求由取得特種作業人員上崗資格的專業架子工,鋪設作業面腳手板,嚴禁將腳手架橫向水平桿設置和腳手板鋪設后交由其它非本專業人員作業。克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現象。

(3)腳手板下部安全平網的設置,腳手架一側要牢固的綁扎在大橫桿上。建筑物一側,要沿建筑物連續設置一道水平橫桿,安全平網要牢固綁扎在水平橫桿上,相鄰兩系繩,間距不得大于75cm。嚴禁把安全平網,搭掛在腳手架扣件上,或在建筑物釘一鐵釘,栓一股鉛絲搭掛。

(4)嚴格執行檢查驗收制度,要建立班組自檢,完工交接檢查和專職安全員檢查的“三檢”制度。驗收要履行簽字程序,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

2.單排防護用腳手架改變用途直接用于外墻裝飾,腳手架不符合規范要求。

2.1現象:

(1)腳手架橫距大小不一,大的部位大于2m,腳手板鋪設不滿,小的部位小于50cm,放不下腳手板或僅能鋪設單板無操作距離。

腳手板懸挑于腳手架外側,密目網拆除,作業層外側及下部無防護。

(2)直接于腳手架立桿步距當中向外或向里設置懸挑橫向水平桿,鋪設腳手板,外側無防護。

2.2原因分析:

(1)項目負責人對安全生產認識不足有麻痹思想,未認真執行安全技術措施制度,無調整修改腳手架方案措施。

2.3標準:《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略)

2.4防治措施:

(1)項目負責人要加強學習提高認識,認真落實安全技術措施制度。根據腳手架的用途和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腳手架設施調整方案。一是調整修改腳手架;二是拆除防護架,從新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和用途搭設新腳手架。

3.腳手架扣件材質不符合要求,使用中突然斷裂和滑脫。

3.1標準: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3.2.1條。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應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

3.2防治措施:

(1)企業對腳手架構配件進場使要建立嚴格檢查驗收制度,企業安全管理機構要在腳手架搭設前嚴格按照規范、規定的標準要求,對構配件進行檢查驗收,并建立管理臺帳,記錄檢查驗收結果。

(2)對新扣件要檢查生產廠家有無生產許可證,有無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對有質量疑問的扣件,要按規定進行抽樣檢測,確認合格者方可使用。

(3)對重新使用的舊扣件,在使用前要檢查,有無裂縫變形和滑絲的螺栓。

(4)對安裝后的扣件,要組織對扣件螺栓的擰緊扭力距進行隨機抽樣檢查。

4.電梯井口、屋面作業無防護設施或防護設施不嚴密,不符合規范要求。

4.1原因分析:

(1)安全技術措施不全面、不落實,對應防護的部位未考慮周密,無措施指導,檢查驗收不認真。

(2)管理不善,防護設施在作業過程中被拆除損壞。

4.2標準:

(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人與物有墜落危險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按規定設置防護設施。《強制性條文》第3.2.1條:①板與墻的洞口、必須設置牢固的蓋板,防護欄板,安全網或其他防墜落的防護設施。②電梯井口必須設防護欄桿或固定柵門;電梯井內應每隔兩層并最多隔10m設一道安全網。

(2)施工現場中,工作面邊沿無防護設施或圍護設施高度低于80cm時,都要按規定搭設臨邊防護欄桿。

4.3防治措施:

(1)要嚴格審核安全技術措施是否全面具體有無針對性,能否指導施工。

(2)電梯井口,每層必須設置固定防護鐵柵門。要按定型化、標準化要求設計制作,高度在1.5m-1.8m之間,鐵柵門網格間距要小于15cm,用膨脹螺栓或其他形式固定在電梯井口外側。電梯井內,自二層樓面開始,每隔二層(不大于10m)設置一道安全平網,平網固定。采用埋設預埋件或其他形式綁扎牢靠。

(3)預留洞口防護,要根據具體情況嚴格按照《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相關規定、標準,設置防護設施。

(4)屋面作業一是利用外腳手架設置防護設施;腳手架至建筑物檐口用腳手板鋪滿鋪嚴,并在腳手板下部設置安全平網,在腳手架立桿內側設置1.2m高上下兩道防護欄桿,在欄桿下邊設置嚴密固定的不低于18cm高擋腳板。二是屋面作業無外腳手架,可在屋面設置預埋件與鋼管或鋼筋焊牢等形式,根據屋面作業情況,設置牢固可靠的防護欄桿。

(5)對設置的安全防護設施要嚴格按規定進行逐項檢查驗收,并做驗收記錄,合格者交付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必須修整合格再經查驗。在施工中還要定期抽查,嚴禁隨意拆除,如因作業必須臨時拆除,必須經項目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后立即恢復。

5.支拆模板、懸空作業無可靠的立足點和防護措施

5.1標準: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第4.2.1條(強制性條文)規定:懸空作業處應有牢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體情況,配置防護攔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第4.2.4條規定(強制性條文),支設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應設斜撐,并應設立操作平臺。低于3m的可使用馬凳操作。支設懸排形式的模板時,應有穩固的立足點。支設臨空構筑物橫板時,應搭設支架或腳手架。拆模高處作業,應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設支架。

5.2防治措施:

(1)模板工程應按照規定編制施工方案,并經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施工方案內容要對支拆模板懸空作業部位,制定出具體的安全作業技術措施,并付諸設施。

(2)建筑物外側支拆模板懸空作業,應利用外腳手架設置操作平臺,作業層下方嚴格按照標準要求設置嚴密、牢固的安全平網一道。獨立設置的操作平臺,必須符合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由專業技術人中設計、計算編入施工方案。

(3)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體檢,保證身體健康,合格者上崗。上崗作業要正確佩戴和使用安全帽和安全帶,穿防滑鞋。

6.龍門架安全防護裝置不符合要求

6.1現象:

(1)各層無明確的聯絡信號,吊籃安全門擱置不用,安全停靠裝置或斷繩保護裝置失去作用繼續使用。

(2)卸料平臺走道板未滿鋪,采用單板或用鋼模板順鋪且不固定,通道以及兩側,無防護措施。

6.2原因分析:

(1)安全技術措施不落實,安裝作業人員未按方案和技術交底要求安全搭設。

(2)檢查驗收不認真、不合格架體交付使用、維修不及時。

(3)作業人員貪圖方便省事。

6.3標準:

《建筑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若干規定》第七條規定:物料提升要應有完好的停靠裝置,各層聯絡要有明確信號和樓層標記。物料提升機上料口應裝設有聯鎖裝置的安全門,同時,采用斷繩保護裝置或安全停靠裝置。通道口、走道板應滿鋪并固定牢靠,兩側邊應設置符合要求的防護欄桿和擋腳板,并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兩側。

6.4防治措施:

(1)加強對施工現場使用的起重機械設備的管理,嚴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和《龍門架及井字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對施工現場使用的龍門架及井字架物料提升機進行驗收,對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不靈敏等不符合要求的,不能投入使用。停靠裝置統一使用與吊籃防護門聯鎖裝置。即開啟防護門,停靠打開,關閉防護門,停靠裝置關閉。

(2)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安全員、設備管理人員、作業人員日檢制度及時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整改。對使用中的物料提升機要定期檢查,定期維修保養。杜絕機械設備帶病運轉。

(3)物料提升機停靠層,要設置統一的升降聯絡信號,采用旗、笛、電鈴等,信號不清,司機拒絕操作,卸料平臺統一使用厚度不小于5cm腳手板鋪滿鋪嚴,并牢靠的固定在支承桿。接料口要設置開關方便防護門,高度不低于1.2m,能經受任何方向1000N外力。未接料時不得開啟,兩側用鋼管扣件設置,1m-1.2m的防護欄桿上下兩道,底部設18cm的擋腳板,并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

篇2: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為了加強公司安全管理,規范生產現場管理和作業行為,有效防止和減少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及時對事故進行施救,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1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

組長:副總經理

副組長:安全正副主管、生產經理

組員:各車間主管和班長

值班電話:

1.2領導組下設搶險組(組長:車間主管1)、通訊聯絡組(組長:人資部經理)、疏散引導組(組長:車間主管2)、安全警戒組(組長:保安隊長)和后勤保障組(組長:采購經理、物流經理、機電科長),組員為各組組長所屬部門人員。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負責對施工現場發生的高處墜落事故進行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2.1由生產部負責組織各車間班組按高處墜落事故"應急相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2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2.3應急物資的準備:簡單擔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砂布。

2.4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

3.防墜落措施

3.1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經過現場培訓、交底、安裝人員必須系安全帶,交底時按方案要求結合施工現場作業條件和隊伍情況做詳細交底,并確定指揮人員,在施工時按作業環境做好防滑、防墜落事故發生。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記,整改檢查,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在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如有危機人身安全的緊急險情,應立即停止作業。

二、應急響應

1.一旦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由安全正副主管或行政主管專員組織搶救傷員,并負責打事故搶救電話"120",由車間主管保護好現場防止事態擴大。其他小組人員協助安全正副主管或行政主管做好現場搶救工作,班組長協助送外搶救工作,如有輕傷或休克人員,現場由安全專員組織臨時搶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盡最大努力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度,損失降到最小。

2.事故后處理工作

2.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2.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各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2.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2.4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2.5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三、預案終結

1.本預案全部完成后,由原發布啟動預案的負責人宣布預案終結,同時向總經理報告。

2.預案終結7日內對預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評估會議主持人按事故的等級和管理權確定,評估報告應報總經理。一般事故的評估會議由本安全專員主持,重、特大事故的評估由公司指定人員主持。

3.對預案的評估就是非和符合問題做出判斷,不對客觀因素進行辨析,評估的重點是:

3.1預案時限性是否得到實施。

3.2參加預案實施的部門是否按預案要求開展工作,有無遺漏,過錯,責任是誰。

3.3參加預案實施的管理人員,領導是否按預案規定組織開展工作,有無遺漏和過錯,責任是誰。

3.4應急預案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

主持評估的部門對評估報告的真實性,符合性承擔責任。對于在實施預案中存在過錯的部門、人員,安委會應對責任者提出明確的批評,對情節和過錯嚴重需要給予處分的,安委會提出處理意見后按人事干部管轄權限逐級匯

篇3: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響應預案

項目部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工程名稱:

期限責任人:編制人:

審核人:審批人:日期:

為確保我項目部高處墜落事故發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安全風險,特制定本項目部高處墜落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

一、組織機構

項目部成立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響應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zz

成員:zz

具體分工如下:

1、zz負責現場,其任務是了解掌握事故情況,組織現場搶救指揮。

2、zz負責聯絡,其任務是根據指揮部命令,及時布置現場搶救,保持與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勞動部門等的溝通,并及時通知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和當事人的親人。

3、zz負責維持現場秩序、做好問訊記錄,并保持與當地公安部門的溝通。

4、zz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按職能歸口負責保持與當地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

二、事故處理程序:

1、高處墜落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現第一人應立即大聲呼救,及時報告責任人(項目經理或管理人員)。

2、項目管理人員獲得求救信息并確認高處墜落事故發生以后,應:

①立即組織項目職工自我救護隊伍進行施救;本項目部配備應急急救藥箱1只。藥箱存放在安全綜合辦公室;

②立即向分公司應急搶險領導小組匯報事故發生情況并尋求支持;

③立即向當地醫療衛生(120)、公安部門(110)電話報告;

④嚴格保護事故現場。

三、項目部指揮部接到電話報告后,應立即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

四、當事人被送入醫院接受搶救以后,指揮部即指令善后人員到達事故現場。

①做好與當事人家屬的接洽善后處理工作;

②按職能歸口做好與當地有關部門的溝通、匯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