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吊車技術安全規則

吊車技術安全規則

2024-07-23 閱讀 3276

1.操作人員應了解吊車的機械操縱和維護方法;要有吊車電器設備的常識,要熟悉鋼索和鉤子的好壞和懸掛的角度,并要有一定時間的實際操作經驗。

2.開車前應檢查所用的鋼繩,掛鉤及其它工具,如有不合乎安全要求的,一律不得使用。不論大小掛鉤,不準吊掛人員。

3.規定3/8"鋼絲繩起動能力700公斤;1/2"鋼絲繩起動能力1000公斤;5/8"鋼絲繩起動能力1800公斤。

4.使用前要檢查行車上的部件是否完好無損,檢查完好后方可合上總閘,并發出確切信號。

5.起吊時應將吊車無載掛鉤進行幾次試動。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中心領導,未修好以前,不得進行工作。修好以后,應進行試吊后才能使用。

6.行車運行時,安全注意事項:

(1)掛鉤應垂直安置在吊起的載物上。禁止斜吊。

(2)對捆縛不牢固或重心不正的載荷,禁止吊運,必須捆牢固后,再準起吊。

(3)不準吊起超過額定負荷的重量。如不知道載荷量時,必須弄明白后,再起吊。

(4)禁止用起重鉤、掛鉤斜拉或人用手托著工件吊運。

(5)物件尚在地面時,不得行車,以免吊起后,搖晃傷人。

(6)禁止用吊車的掛鉤,拉埋在地下的物品。嚴禁用麻繩、線繩、三角皮帶吊運任何物品。

(7)在吊運時,行車操作人員只能聽取某一個固定人員的信號和指揮。

(8)行車在開進尾端和擋板時,應提前放開開關。

(9)工作時如發現行車或其它設備損壞時,應將載荷放下來,并告訴負責人,如不能放下載荷時,應將載荷可能掉下來的地方,用標志標明。

7、行車運行停車后安全注意事項:

(1)不要將載荷留在懸掛的位置上。

(2)行車的掛鉤應到半腰間。

篇2:安全生產責任制:吊車司機

一、是本崗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在當班班長的領導下,對本崗位的安全生產負直接責任。

二、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企業的“三大規程”以及本部門指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不違反勞動紀律,不違章作業。

三、認真學習、熟練掌握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四、出車前應認真檢查吊車各部,發現異常或故障及時匯報并排除。

五、對于超重物件或起吊鋼絲繩不合安全要求的,吊車司機應及時向起重工指出,有權向班長匯報,采取其他安全起吊措施。

六、精心操作,嚴格執行各工藝規程,做好各項記錄。

七、有權拒絕違章作業指揮,對他人違章作業加以勸阻和制止。

篇3:吊車作業安全規定

1)吊車作業時的臂桿仰角,一般不超過78°,臂桿的仰角過大,易造成吊車后傾或發生將構件拉斜的現象;不得小于30°,吊車在吊有載荷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吊臂的變幅,絕對禁止在吊荷停穩妥前變換操作桿。吊車作業后要將臂桿降至40°~60°之間,并轉至順風方向,以減少臂桿的迎風面積,防止遇大風將臂桿吹向后仰,發生翻車和折桿事故。

2)風機吊裝作業前應詳細勘察現場,按照工程特點及作業環境編制專項方案,并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其內容包括:現場環境及措施、工程概況及施工工藝、吊車械的選型依據、起重扒桿的設計計算、地錨設計、鋼絲繩信索具的設計選用、地耐力及道路的要求、構件堆放就位圖以及吊裝過程中的各種防護措施等。

3)吊車進入現場后經檢查驗收,重新組裝的吊車應按規定進行試運轉,包括靜載、動載試驗,并對各種安全裝置進行靈敏可靠度的測試。扒桿按方案組裝后應經試吊檢驗,確認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4)汽車式吊車除按規定進行定期的維修保養外,還應定期進行運轉試驗,包括額定荷載、超載試驗,檢驗其機械性能、結構變形及負荷能力,達不到規定時,應減載使用。

5)起重吊裝索具吊具使用前根據施工方案和設計要求進行逐件檢查驗收。

6)吊車運行道路進行檢查,達不到地耐力要求時應采用路基箱等鋪墊措施。

7)超載或物體重量不清不應操作,如吊拔起重量或拉力不清的埋置物體及斜拉斜吊等;禁止起吊時歪拉斜拽;被吊物體上有人或浮置物時禁止操作;吊重物應綁扎平?、牢固,重物棱角處與鋼絲繩之間應加襯墊;吊運時,不得從人的上空通過,吊臂下不得有人。

8)重物起升和下降速度應平穩、均勻,不得突然制動;左右加轉應平衡,回轉未停穩前不得作反向動作;起吊在滿負荷或???近滿負荷時,嚴禁降落臂桿或同時進行兩個動作。

9)起吊物件應拉溜繩,速度要均勻,禁止突然制動和變換方向;操作控制器時,不得直接變換運轉方向。

10)當(履帶)吊車如需帶載行走時,載荷不得超過允許起重量的70%,行走道路應堅實平整,重物應在吊車正前方向,重物離地面不得大于500mm,并應拴好拉繩,緩慢行駛,嚴禁長距離帶載行駛。吊車的地面松軟不平時,起吊時不得同時進行兩個動作。

11)用兩臺或多臺吊車吊運同一重物時,鋼絲繩應保持垂直;各臺吊車的升降、運行應保持同步;各臺起重機所承受的載荷均不得超過各處的額定起重能力。如達不到上述要求,應降低至額定起重能力的80%;也可由現場總指揮根據實際情況降低額定起重能力使用。吊用時,現場總指揮和安全負責人必須在場指導。

12)吊車在安全保護裝置發生故障、失效或不準確時嚴禁帶病作業;在作業中,嚴禁對傳動部分、運動部分及運動件所及區域做維修、保養、調整等工作;傳動部分應潤滑良好。

13)在露天有六級及以上大風或大雨、大雪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起重吊裝作業。雨雪過后作業前,應先試吊,確認制動器靈敏可靠后方可進行作業。

1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15)施工現場要設置警示性標牌、圍欄等安全設施。

16)吊裝現場應準備急用的醫藥用品。

17)吊裝現場應配備對講機。

18)吊車及機具必須經地、市安全技術監督部門檢查合格,吊車作業人員持有安全技術監督部門考核簽發的安全操作證,并向所在地、市安全技術監督部門申請取得起重機械準用證后方可投入使用。

19)每臺風機吊裝前,必須填寫吊裝工程作業票,作業票必須經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吊裝單位、風機生產單位有關負責人員簽字確認后,方可執行。

20)??起吊過程中,不得調整吊具,無關人員、車輛不得在吊臂工作范圍內停留。塔上協助吊裝指揮及工作人員不得將頭和手伸出塔筒之外。起吊過程中,不得因外界的無理要求而中途停止、等待。

21)所有吊具調整應在地面進行。在吊繩被拉緊時,不得用手接觸起吊部位,以免碰傷。

22)機艙、槳葉、葉輪起吊風速不能超過安全起吊數值。安全起吊風速大小應根據風機設備安裝技術要求決定。

23)起吊塔筒吊具必須齊全。起吊點要保持塔筒直立后下端處于水平位置。應有導向繩導向。

24)起吊機艙時,起吊點應準確無誤。在吊裝中必須保證有一名工程技術人員在塔筒平臺協助指揮吊車司機起吊,系好導向繩。起吊過程中不得隨意在空中停留,遇有緊急情況需要解決時,應緩慢放回原地后,再處理。

25)起吊槳葉至少有兩根導向繩,導向繩長度和強度應滿足吊裝要求。使用專用吊具,加護板。保證現場有足夠人員拉緊導向繩,保證起吊方向,避免觸及其它物體。

26)制定吊裝工程安全檢查記錄,格式及內容由風機吊裝安全委員會批準,監察小組負責填寫后,由吊裝指揮簽字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