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進作業安全監督措施
1、主要風險
1.1井架、鉆柱上的工具、泥塊等浮置物由于震動等原因下落造成物體打擊。
1.2絞車平衡梁調節不正確,剎把回彈造成機械傷害。
1.3大繩盤亂、未及時更換、頓鉆、超負荷提升導致大繩斷裂傷人。
1.4高壓立管接頭、閥門、壓力表、傳感器接口等高壓部位刺出液體傷人。
1.5大鉤鎖定故障或水龍頭卡死,引起水龍帶纏斷、吊環等其他物件飛甩造成物體打擊。
1.6鉆臺上提升短節、接頭、吊卡、卡瓦等工具、手工具、材料固定不牢,且踢腳板或鉆臺鋪板孔、洞過大,導致工具、手工具、材料墜落傷人。
1.7工作過程中滑跌、墜落傷害。
1.8誤合泥漿泵氣門導致維修人員傷害、憋泵導致高壓泥漿刺漏或泥漿泵附件飛出傷人。
1.9剎把未剎死造成頓鉆傷人。
1.10旋繩纏亂或配合不當造成人員傷害。
1.11拉斷鉗體或鉗繩造成人員傷害。
1.12溜鉆導致轉盤打倒轉造成人員傷害。
1.13大門坡道口防護鏈(門、桿)未有效掛合,護欄固定不牢,梯子安裝不規范或濕滑,造成滑跌、墜落傷害。
1.14盤剎鉆機工作鉗剎車塊厚度小于12mm,安全鉗剎車塊與剎車盤間隙大于1mm,安全鉗碟簧彈力不足或液壓站儲能器壓力不足,停電后未及時啟動液壓站,導致剎車失效,造成頓鉆和人身傷害。
1.15泥漿泵運轉情況下,拉桿箱蓋板未蓋好,上泵檢查過程中,身體接觸拉桿等運轉部位,造成機械傷害。
1.16泥漿泵運轉過程中安全閥定壓過高、活塞銹死、保險繩失效,導致安全閥等機件脫離、飛出,造成物體打擊傷害。
1.17傳動皮帶絞斷或萬向軸脫落,造成物體打擊傷害。
1.18加重作業時,泥漿材料產生的粉塵造成人身傷害。
1.19未按坐崗制度要求坐崗,發現溢流、井漏不及時,造成井控險情。
1.20循環罐走道安裝不平穩,支撐不牢固。罐面觀察口未封閉或罐面銹蝕嚴重,造成人員墜落傷害。
1.21離心機護罩未安裝牢固,人員處于離心機出砂口正前方,運轉部位飛出造成物體打擊傷害。
2、監督要點
2.1施工作業班組進行作業前安全分析,明確人員分工,對作業人員進行風險提示和風險削減控制措施交底。
2.2崗位員工按照本崗位HSE巡回檢查表進行巡回檢查。
2.3冬季施工,崗位人員檢查油路、氣路保溫措施有效。
2.4冬季正常鉆進時,司鉆每10~15分鐘活動一次氣控開關,防止氣路凍結。
2.5司鉆控制臺電加熱腳踏板使用36V的安全電壓,其它使用220V、380V的電加熱設備,在電源輸入端安裝漏電斷路器。
2.6夏季施工,有防暑降溫措施,雷雨天氣作業有防觸電、雷擊和防雨措施。
2.7二開進入油氣層前100~150m,井架工或場地工坐崗并做好記錄,嚴禁脫崗(頂驅鉆機坐崗人員為場地工)。
2.8正常鉆進時,大門掛好三道防護鏈或關好防護門。
2.9鉆臺面清潔、無雜物阻擋和過量泥漿,鋪設防滑墊。
2.10鉆臺工具工況良好、擺放整齊,不妨礙人員行走。
2.11嚴禁剎把離人,安排專人在鉆臺上值班,協助司鉆觀察各種參數變化。
2.12兩套防碰裝置、剎車系統、鉆井參數儀、立壓表等靈敏可靠。
2.13轉盤處無雜物,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后方可啟動轉盤。轉盤運轉時,禁止人員在其附近走動。
2.14鉆機、轉盤、天車、游車、大鉤、水龍頭等鉆臺設備使用時無異常聲響。鉆臺護欄、偏房底座、井架及底座連接牢固。
2.15設備停止運轉進行檢維修作業時,切斷動力源,上鎖掛簽,并派專人監護。
2.16進行敲擊、清砂及加藥等可能造成眼部受傷的作業時佩帶護目鏡。
2.17嚴禁加壓啟動轉盤。
2.18剎把角度與鉆臺面呈40-50°。
篇2:鉆進成孔安全操作規程
一、操作泵吸反循環鉆孔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作業前,檢查鉆機傳動部位的各種安全防護裝置,緊固所有螺栓,將地面管線與孔內鉆具可靠連接,做到不漏、不堵。
2開動鉆機前,應先啟動砂石泵,等形成正常發循環后才能開動鉆機慢速回轉下放鉆頭入孔,待鉆頭正常后逐漸加大轉速,調整鉆壓。
3鉆機主操作手應精力集中,隨時觀察機械運轉情況和指示儀表量值顯示,感知孔內反映信息,及時調整技術參數。
4加接鉆桿時,應先停鉆并將鉆具提升離孔底1m左右,讓沖洗液循環1-2min,然后停泵加接鉆桿,并擰緊上牢。防止螺栓、螺母或工具等掉入孔內。
5鉆進成孔過程中如出現塌孔、涌砂等異常情況,應將鉆具提升離開孔底控制泵量,在保持沖洗液循環的同時向孔內輸送性能符合要求的泥漿。
6起鉆操作要輕穩,防止鉆頭拖刮孔壁,并向孔內補入適量沖洗液。
二、操作正循環回轉站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檢查沖洗液循環系統是否齊全可靠,并根據鉆進地層性質調配重度、黏度適宜的沖洗液(泥漿),其他檢查應遵守本章節第1條第1款的規定。
2應嚴格遵守正循環鉆進啟動持續,即:①下鉆具入孔內,使鉆頭距孔底渣面50-80mm;②開動泥漿泵,讓沖洗液循環2—3min;③啟動鉆機,并遵循先輕壓慢轉,逐漸增加轉素,增大鉆壓。
3正常鉆進時,應隨時掌握升降機、鋼絲繩的松緊度,減少鉆桿和水龍頭晃動。
4鉆進過程中若遇易塌地層,應適當加大泥漿的重度和黏度。
三、潛水電站成孔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1啟動和鉆速的控制等應遵守本章節第2條第1款的規定。電鉆上應加焊吊環,栓上鋼絲繩通至孔口吊住。電鉆必須安設過載保護裝置,其跳閘電流為80-100A。
2升降電鉆或鉆進過程中要有專人負責收放電纜和進漿膠管,鉆進中送放要及時,應勤放少收;提升鉆具時,卷揚機操作手與收放線人員要配合好,防止提快收慢。
四、沖抓錐成孔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1應先收緊內套鋼絲繩將錐提起,檢查錐的中心位置是否與護筒中心一致。檢查錐架、底腿是否牢固。檢查卷揚機和自動掛脫不見動作是否靈活、可靠。
2對卷揚機的操作要平穩,要控制好繩量,發現鋼絲繩擺動厲害時,要停止作業查明原因。
3應根據沖抓巖土的松散度選擇合適的沖程:沖抓松散層宜選小沖程(0.5-1.0m);沖抓砂卵石宜選中等沖程(1-2m);當砂卵石較密實時可加大沖程(2-3m)。
五、沖擊鉆成孔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1作業前的檢查應遵守本章節第4條第1款的規定。
2沖擊鉆進時要控制好鋼絲繩放松量,即要防止放得過多,也要防止放得過少,放繩要適量。如用卷揚機施工應有有效措施控制沖程。沖擊鉆頭下到孔底后要及時收繩提起鉆頭。
3在基巖中沖擊鉆進時,宜采用高沖程(2.5-3.5m)。其他巖性層中的沖程量參見本節第4條第3款。
4每次撈渣后,應及時向孔內補充泥漿或黏土,保持孔內水位高于地下水位.5-2.0m。
5作業時,孔口附近禁止站人。
六、螺旋鉆成孔作業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開鉆前,應縱橫調平鉆機,安裝導向管。
2開鉆時,應緩慢回轉,保持鉆桿垂直。
3鉆進時,應保持鉆具工作平穩,隨時清理孔口積土。發生卡鉆、夾鉆時,不得強行鉆近或提升,應緩慢回轉,上下活動。
七、沉管樁施工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檢查樁頭位置是否與設計樁位相符合,鋼管套入樁尖后應保持兩者軸線一致。
2給鋼管施加的錘擊(或振動)力應均勻,讓施加力落于鋼管中心,嚴禁打偏錘。
3成孔過程中要隨時注意樁管沉入情況,控制好收放鋼絲繩的長度。向上拔管時,要垂直向上邊振邊拔,遇到卡管時,不得強行蠻拔。
4采用二次“復打”方式時,應清除鋼管外的泥砂,前后輛次沉管的軸向應重合。
5用振動沉管法成孔時,開機前操作人員必須發出信號,振動錘下禁止站人,用收緊鋼絲繩加壓,應隨樁管沉入隨時調整鋼絲繩,防止抬起機架。
6在打沉管樁時,孔口和樁架附近不得有人站立或停留。
7停止作業時,應將樁管底部放在地面墊木上,不得懸吊在樁架上。
8在樁管打到預定深度后,應將樁錘提升到4m以上鎖住,才可檢查樁管、澆筑混凝土。
篇3:鉆進作業安全監督措施
1、主要風險
1.1井架、鉆柱上的工具、泥塊等浮置物由于震動等原因下落造成物體打擊。
1.2絞車平衡梁調節不正確,剎把回彈造成機械傷害。
1.3大繩盤亂、未及時更換、頓鉆、超負荷提升導致大繩斷裂傷人。
1.4高壓立管接頭、閥門、壓力表、傳感器接口等高壓部位刺出液體傷人。
1.5大鉤鎖定故障或水龍頭卡死,引起水龍帶纏斷、吊環等其他物件飛甩造成物體打擊。
1.6鉆臺上提升短節、接頭、吊卡、卡瓦等工具、手工具、材料固定不牢,且踢腳板或鉆臺鋪板孔、洞過大,導致工具、手工具、材料墜落傷人。
1.7工作過程中滑跌、墜落傷害。
1.8誤合泥漿泵氣門導致維修人員傷害、憋泵導致高壓泥漿刺漏或泥漿泵附件飛出傷人。
1.9剎把未剎死造成頓鉆傷人。
1.10旋繩纏亂或配合不當造成人員傷害。
1.11拉斷鉗體或鉗繩造成人員傷害。
1.12溜鉆導致轉盤打倒轉造成人員傷害。
1.13大門坡道口防護鏈(門、桿)未有效掛合,護欄固定不牢,梯子安裝不規范或濕滑,造成滑跌、墜落傷害。
1.14盤剎鉆機工作鉗剎車塊厚度小于12mm,安全鉗剎車塊與剎車盤間隙大于1mm,安全鉗碟簧彈力不足或液壓站儲能器壓力不足,停電后未及時啟動液壓站,導致剎車失效,造成頓鉆和人身傷害。
1.15泥漿泵運轉情況下,拉桿箱蓋板未蓋好,上泵檢查過程中,身體接觸拉桿等運轉部位,造成機械傷害。
1.16泥漿泵運轉過程中安全閥定壓過高、活塞銹死、保險繩失效,導致安全閥等機件脫離、飛出,造成物體打擊傷害。
1.17傳動皮帶絞斷或萬向軸脫落,造成物體打擊傷害。
1.18加重作業時,泥漿材料產生的粉塵造成人身傷害。
1.19未按坐崗制度要求坐崗,發現溢流、井漏不及時,造成井控險情。
1.20循環罐走道安裝不平穩,支撐不牢固。罐面觀察口未封閉或罐面銹蝕嚴重,造成人員墜落傷害。
1.21離心機護罩未安裝牢固,人員處于離心機出砂口正前方,運轉部位飛出造成物體打擊傷害。
2、監督要點
2.1施工作業班組進行作業前安全分析,明確人員分工,對作業人員進行風險提示和風險削減控制措施交底。
2.2崗位員工按照本崗位HSE巡回檢查表進行巡回檢查。
2.3冬季施工,崗位人員檢查油路、氣路保溫措施有效。
2.4冬季正常鉆進時,司鉆每10~15分鐘活動一次氣控開關,防止氣路凍結。
2.5司鉆控制臺電加熱腳踏板使用36V的安全電壓,其它使用220V、380V的電加熱設備,在電源輸入端安裝漏電斷路器。
2.6夏季施工,有防暑降溫措施,雷雨天氣作業有防觸電、雷擊和防雨措施。
2.7二開進入油氣層前100~150m,井架工或場地工坐崗并做好記錄,嚴禁脫崗(頂驅鉆機坐崗人員為場地工)。
2.8正常鉆進時,大門掛好三道防護鏈或關好防護門。
2.9鉆臺面清潔、無雜物阻擋和過量泥漿,鋪設防滑墊。
2.10鉆臺工具工況良好、擺放整齊,不妨礙人員行走。
2.11嚴禁剎把離人,安排專人在鉆臺上值班,協助司鉆觀察各種參數變化。
2.12兩套防碰裝置、剎車系統、鉆井參數儀、立壓表等靈敏可靠。
2.13轉盤處無雜物,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后方可啟動轉盤。轉盤運轉時,禁止人員在其附近走動。
2.14鉆機、轉盤、天車、游車、大鉤、水龍頭等鉆臺設備使用時無異常聲響。鉆臺護欄、偏房底座、井架及底座連接牢固。
2.15設備停止運轉進行檢維修作業時,切斷動力源,上鎖掛簽,并派專人監護。
2.16進行敲擊、清砂及加藥等可能造成眼部受傷的作業時佩帶護目鏡。
2.17嚴禁加壓啟動轉盤。
2.18剎把角度與鉆臺面呈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