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鉆進成孔安全操作規程

鉆進成孔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8974

一、操作泵吸反循環鉆孔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作業前,檢查鉆機傳動部位的各種安全防護裝置,緊固所有螺栓,將地面管線與孔內鉆具可靠連接,做到不漏、不堵。

2開動鉆機前,應先啟動砂石泵,等形成正常發循環后才能開動鉆機慢速回轉下放鉆頭入孔,待鉆頭正常后逐漸加大轉速,調整鉆壓。

3鉆機主操作手應精力集中,隨時觀察機械運轉情況和指示儀表量值顯示,感知孔內反映信息,及時調整技術參數。

4加接鉆桿時,應先停鉆并將鉆具提升離孔底1m左右,讓沖洗液循環1-2min,然后停泵加接鉆桿,并擰緊上牢。防止螺栓、螺母或工具等掉入孔內。

5鉆進成孔過程中如出現塌孔、涌砂等異常情況,應將鉆具提升離開孔底控制泵量,在保持沖洗液循環的同時向孔內輸送性能符合要求的泥漿。

6起鉆操作要輕穩,防止鉆頭拖刮孔壁,并向孔內補入適量沖洗液。

二、操作正循環回轉站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檢查沖洗液循環系統是否齊全可靠,并根據鉆進地層性質調配重度、黏度適宜的沖洗液(泥漿),其他檢查應遵守本章節第1條第1款的規定。

2應嚴格遵守正循環鉆進啟動持續,即:①下鉆具入孔內,使鉆頭距孔底渣面50-80mm;②開動泥漿泵,讓沖洗液循環2—3min;③啟動鉆機,并遵循先輕壓慢轉,逐漸增加轉素,增大鉆壓。

3正常鉆進時,應隨時掌握升降機、鋼絲繩的松緊度,減少鉆桿和水龍頭晃動。

4鉆進過程中若遇易塌地層,應適當加大泥漿的重度和黏度。

三、潛水電站成孔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1啟動和鉆速的控制等應遵守本章節第2條第1款的規定。電鉆上應加焊吊環,栓上鋼絲繩通至孔口吊住。電鉆必須安設過載保護裝置,其跳閘電流為80-100A。

2升降電鉆或鉆進過程中要有專人負責收放電纜和進漿膠管,鉆進中送放要及時,應勤放少收;提升鉆具時,卷揚機操作手與收放線人員要配合好,防止提快收慢。

四、沖抓錐成孔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1應先收緊內套鋼絲繩將錐提起,檢查錐的中心位置是否與護筒中心一致。檢查錐架、底腿是否牢固。檢查卷揚機和自動掛脫不見動作是否靈活、可靠。

2對卷揚機的操作要平穩,要控制好繩量,發現鋼絲繩擺動厲害時,要停止作業查明原因。

3應根據沖抓巖土的松散度選擇合適的沖程:沖抓松散層宜選小沖程(0.5-1.0m);沖抓砂卵石宜選中等沖程(1-2m);當砂卵石較密實時可加大沖程(2-3m)。

五、沖擊鉆成孔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1作業前的檢查應遵守本章節第4條第1款的規定。

2沖擊鉆進時要控制好鋼絲繩放松量,即要防止放得過多,也要防止放得過少,放繩要適量。如用卷揚機施工應有有效措施控制沖程。沖擊鉆頭下到孔底后要及時收繩提起鉆頭。

3在基巖中沖擊鉆進時,宜采用高沖程(2.5-3.5m)。其他巖性層中的沖程量參見本節第4條第3款。

4每次撈渣后,應及時向孔內補充泥漿或黏土,保持孔內水位高于地下水位.5-2.0m。

5作業時,孔口附近禁止站人。

六、螺旋鉆成孔作業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開鉆前,應縱橫調平鉆機,安裝導向管。

2開鉆時,應緩慢回轉,保持鉆桿垂直。

3鉆進時,應保持鉆具工作平穩,隨時清理孔口積土。發生卡鉆、夾鉆時,不得強行鉆近或提升,應緩慢回轉,上下活動。

七、沉管樁施工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檢查樁頭位置是否與設計樁位相符合,鋼管套入樁尖后應保持兩者軸線一致。

2給鋼管施加的錘擊(或振動)力應均勻,讓施加力落于鋼管中心,嚴禁打偏錘。

3成孔過程中要隨時注意樁管沉入情況,控制好收放鋼絲繩的長度。向上拔管時,要垂直向上邊振邊拔,遇到卡管時,不得強行蠻拔。

4采用二次“復打”方式時,應清除鋼管外的泥砂,前后輛次沉管的軸向應重合。

5用振動沉管法成孔時,開機前操作人員必須發出信號,振動錘下禁止站人,用收緊鋼絲繩加壓,應隨樁管沉入隨時調整鋼絲繩,防止抬起機架。

6在打沉管樁時,孔口和樁架附近不得有人站立或停留。

7停止作業時,應將樁管底部放在地面墊木上,不得懸吊在樁架上。

8在樁管打到預定深度后,應將樁錘提升到4m以上鎖住,才可檢查樁管、澆筑混凝土。

篇2:鉆進成孔安全操作規程

一、操作泵吸反循環鉆孔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作業前,檢查鉆機傳動部位的各種安全防護裝置,緊固所有螺栓,將地面管線與孔內鉆具可靠連接,做到不漏、不堵。

2開動鉆機前,應先啟動砂石泵,等形成正常發循環后才能開動鉆機慢速回轉下放鉆頭入孔,待鉆頭正常后逐漸加大轉速,調整鉆壓。

3鉆機主操作手應精力集中,隨時觀察機械運轉情況和指示儀表量值顯示,感知孔內反映信息,及時調整技術參數。

4加接鉆桿時,應先停鉆并將鉆具提升離孔底1m左右,讓沖洗液循環1-2min,然后停泵加接鉆桿,并擰緊上牢。防止螺栓、螺母或工具等掉入孔內。

5鉆進成孔過程中如出現塌孔、涌砂等異常情況,應將鉆具提升離開孔底控制泵量,在保持沖洗液循環的同時向孔內輸送性能符合要求的泥漿。

6起鉆操作要輕穩,防止鉆頭拖刮孔壁,并向孔內補入適量沖洗液。

二、操作正循環回轉站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檢查沖洗液循環系統是否齊全可靠,并根據鉆進地層性質調配重度、黏度適宜的沖洗液(泥漿),其他檢查應遵守本章節第1條第1款的規定。

2應嚴格遵守正循環鉆進啟動持續,即:①下鉆具入孔內,使鉆頭距孔底渣面50-80mm;②開動泥漿泵,讓沖洗液循環2—3min;③啟動鉆機,并遵循先輕壓慢轉,逐漸增加轉素,增大鉆壓。

3正常鉆進時,應隨時掌握升降機、鋼絲繩的松緊度,減少鉆桿和水龍頭晃動。

4鉆進過程中若遇易塌地層,應適當加大泥漿的重度和黏度。

三、潛水電站成孔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1啟動和鉆速的控制等應遵守本章節第2條第1款的規定。電鉆上應加焊吊環,栓上鋼絲繩通至孔口吊住。電鉆必須安設過載保護裝置,其跳閘電流為80-100A。

2升降電鉆或鉆進過程中要有專人負責收放電纜和進漿膠管,鉆進中送放要及時,應勤放少收;提升鉆具時,卷揚機操作手與收放線人員要配合好,防止提快收慢。

四、沖抓錐成孔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1應先收緊內套鋼絲繩將錐提起,檢查錐的中心位置是否與護筒中心一致。檢查錐架、底腿是否牢固。檢查卷揚機和自動掛脫不見動作是否靈活、可靠。

2對卷揚機的操作要平穩,要控制好繩量,發現鋼絲繩擺動厲害時,要停止作業查明原因。

3應根據沖抓巖土的松散度選擇合適的沖程:沖抓松散層宜選小沖程(0.5-1.0m);沖抓砂卵石宜選中等沖程(1-2m);當砂卵石較密實時可加大沖程(2-3m)。

五、沖擊鉆成孔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1作業前的檢查應遵守本章節第4條第1款的規定。

2沖擊鉆進時要控制好鋼絲繩放松量,即要防止放得過多,也要防止放得過少,放繩要適量。如用卷揚機施工應有有效措施控制沖程。沖擊鉆頭下到孔底后要及時收繩提起鉆頭。

3在基巖中沖擊鉆進時,宜采用高沖程(2.5-3.5m)。其他巖性層中的沖程量參見本節第4條第3款。

4每次撈渣后,應及時向孔內補充泥漿或黏土,保持孔內水位高于地下水位.5-2.0m。

5作業時,孔口附近禁止站人。

六、螺旋鉆成孔作業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開鉆前,應縱橫調平鉆機,安裝導向管。

2開鉆時,應緩慢回轉,保持鉆桿垂直。

3鉆進時,應保持鉆具工作平穩,隨時清理孔口積土。發生卡鉆、夾鉆時,不得強行鉆近或提升,應緩慢回轉,上下活動。

七、沉管樁施工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檢查樁頭位置是否與設計樁位相符合,鋼管套入樁尖后應保持兩者軸線一致。

2給鋼管施加的錘擊(或振動)力應均勻,讓施加力落于鋼管中心,嚴禁打偏錘。

3成孔過程中要隨時注意樁管沉入情況,控制好收放鋼絲繩的長度。向上拔管時,要垂直向上邊振邊拔,遇到卡管時,不得強行蠻拔。

4采用二次“復打”方式時,應清除鋼管外的泥砂,前后輛次沉管的軸向應重合。

5用振動沉管法成孔時,開機前操作人員必須發出信號,振動錘下禁止站人,用收緊鋼絲繩加壓,應隨樁管沉入隨時調整鋼絲繩,防止抬起機架。

6在打沉管樁時,孔口和樁架附近不得有人站立或停留。

7停止作業時,應將樁管底部放在地面墊木上,不得懸吊在樁架上。

8在樁管打到預定深度后,應將樁錘提升到4m以上鎖住,才可檢查樁管、澆筑混凝土。

篇3:學校安全注意事項

學校安全注意事項

一、在教室內活動應怎樣注意安全

  在教室內活動,有許多看起來細微的小事情值得同學們注意,否則,同樣容易發生危險。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防磕碰。目前大多數教室空間比較狹小,又置放了許多桌椅、飲水機等用品,所以不應在教室中追逐、打鬧,做劇烈的運動和游戲,防止磕碰受傷。

  2.防滑、防摔。教室地板比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傷;需要登高打掃衛生、取放物品時,要請他人加以保護,注意防止摔傷。

  3.防墜落。無論教室是否處于高層,都不要將身體探出陽臺或者窗外,謹防不慎發生墜樓的危險。

  4.防擠壓。教室的門、窗戶在開關時容易壓到手,也應當處處小心,要輕輕地開關門窗,還先留意會不會夾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災。不帶打火機、火柴、煙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險物品進校園,杜絕玩火、燃放煙花爆竹等行為。

  6.防意外傷害。改錐、刀、剪等鋒利、尖銳的工具,圖釘、大頭針等文具,使用時必須有老師指導,用后應妥善存放起來,不能隨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傷害。

二、課間活動應注意什么

  在每天緊張的學習過程中,課間活動能夠起到放松、調節和適當休息的作用。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

  1.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盡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2.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能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上課時不疲勞、精神集中、精神飽滿。

  3.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繩等。

  4.活動要注意安全,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三、游泳時應注意什么

  游泳是一項十分有益的活動,同時也存在著危險。要保證安全,應該做到:

  1.游泳需要經過體格檢查,患有心臟病、高血壓、肺結核、中耳炎、皮膚病、嚴重沙眼等以及各種傳染病的人不宜游泳。處在月經期的女同學也不宜去游泳。

  2.要慎重選擇游泳場所,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必須先了解水情,水中有暗流、淤渦、淤泥、亂石和水草較多的水域不宜作為游泳場所。來往船只較多、受到污染和血吸蟲等病流行地區的水域也不宜游泳。

  3.下水前要做準備運動.可以跑步、做做操,活動開身體,還應用少量冷水沖洗一下軀干和四肢,這樣可以使身體盡快適應水溫,避免出現頭暈、心慌、抽筋現象。

  4.飽食或者饑餓時,劇烈運動和繁重勞動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跳水。

  6.發現有人溺水,不要貿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

四、上體育課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體育課在中小學階段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重要課程。體育課上的訓練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項也因訓練的內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區別。

  1.短跑等項目要按照規定的跑道進行,不能串跑道。這不僅僅是競賽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別是快到終點沖刺時,更要遵守規則,因為這時人身體產生的沖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競技之中,思想上毫無戒備,一旦相互絆倒,就可能嚴重受傷。

  2.跳遠時,必須嚴格按老師的指導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腳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這不僅是跳遠訓練的技術要領,也是保護身體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進行投擲訓練時,如投手榴彈、鉛球、鐵餅、標槍等,一定要按老師的口令行動,令行禁止,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這些體育器材有的堅硬沉重,有的前端有尖利的金屬頭,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擊中他人或者自己被擊中,造成受傷。甚至發生生命危險。

  4.在進行單、雙杠和跳高訓練時,器材下面必須準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墊子。如果直接跳到堅硬的地面上,會傷及腿部關節和后腦。做單、雙杠動作時,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做雙手提杠時不打滑,避免從杠上摔下來,使身體受傷。

  5.在做跳馬、跳箱等跨躍訓練時,器材前要有跳板,器材后要有保護墊,同時要有老師和同學在器材旁站立保護。

  6.前后滾翻、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墊上運動的項目,做動作時要嚴肅認真,不能打鬧,以免發生扭傷。

  7.參加籃球、足球等項目的訓練時,要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要在爭搶中蠻干而傷及他人。在這些爭搶激烈的運動中,自覺遵守競賽規則對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五、參加運動會要注意什么

  運動會的競賽項目多、持續時間長、運動強度大、參加人數多,安全問題十分重要。

  1.要遵守賽場紀律,服從調度指揮,這是確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2.沒有比賽項目的同學不要在賽場中穿行、玩耍,要在指定的地點觀看比賽,以免被投擲的鉛球、標槍等擊傷,也避免與參加比賽的同學相撞。

  3.參加比賽前做好準備活動,以使身體適應比賽。

  4.在臨賽的等待時間里,要注意身體。

  5.臨賽前不可吃得過飽或者過多飲水。臨賽前半小時內,可以吃些巧克力,以增加熱量。

  6.比賽結束后,不要立即停下來休息,要堅持做好放松活動,例如慢跑等,使心臟逐漸恢復平靜。

  7.劇烈運動后,馬上不要大量飲水、吃冷飲,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六、行走時怎樣注意交通安全

  同學們上學和放學的時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擁擠的時候,人多車輛多,必須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2.集體外出時,最好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在霧、雨、雪天,最好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以便于機動車司機盡早發現目標,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在一些城市中,小學生外出均頭戴小黃帽,集體活動時還手持“讓”字牌,也是為了使機動車及時發現、避讓,這種做法應當提倡。

七、騎自行車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騎自行車外出比起走路,不安全的因素增加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如下:

  1.要經常檢修自行車,保持車況完好。車閘、車鈴是否靈敏、正常,尤其重要。

  2.自行車的車型大小要合適,不要騎兒童玩具車上街,也不要人小騎大型車。

  3.不要在馬路上學騎自行車;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要騎自行車上街。

  4.騎自行車要在非機動車道上靠右邊行駛,不立逆行;轉彎時不搶行猛拐,要提前減慢速度,看清四周情況,以明確的手勢示意后再轉彎。

  5.經過交叉路口,要減速慢行,注意來往的行人、車輛;不闖紅燈,遇到紅燈要停車等候,待綠燈亮了再繼續前行。

  6.騎車時不要雙手撤把,不多人并騎,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鬧。

  7.騎車時不攀扶機動車輛,不載過重的東西,不騎車帶人,不在騎車時戴耳機聽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