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技術—防火防爆安全技術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超出有效范圍的燃燒稱為_。
A.閃燃B.自燃C.火災D.著火
2.可燃液體發生著火時,燃燒的是_。
A.可燃蒸氣B.可燃液體
C.以可燃蒸氣為主和部分可燃液體D.以可燃液體為主和部分可燃蒸氣
3.液體可燃物燃燒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_。
A.氧化分解一燃燒一氣化B.燃燒一氣化一氧化分解
C.氣化-燃燒一氧化分解D.氣化一氧化分解一燃燒
4.金屬燃燒屬于_。
A.擴散燃燒B.蒸發燃燒C.分解燃燒D.表面燃燒
5.物質燃燒特性火災分為__類。
A.2B.3C.4D.5
6.固體有機物質燃燒的火災為__類火災。
A.AB.BC.CD.D
7.易燃可燃液體燃燒的火災為__類火災。
A.AB.BC.CD.D
8.氣體燃燒的火災為_______類火災。
A.AB.BC.CD.D
9.輕金屬燃燒的火災為________類火災。
A.AB.BC.CD.D
10.下列__情況不屬于特大火災。
A.死亡10人以上B.重傷10人以上
C.受災戶50戶以上D.燒毀財物損失100萬元以上
11.衡量可燃液體火災危險性大小的主要參數是_。
A.沸點B.閃點C.自燃點D.燃點
12.可燃液體發生閃燃時,其持續燃燒時間不足_s。
A.5B.10C.15D.30
13.空氣中的氧氣濃度低于_時,木材燃燒則停止。
A.5%一6%B.8%一10%C.14%~16%D.20%一24%
14.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閃點大于或等于60℃的液體屬_液體。
A.甲類B.乙類C.丙類D.丁類
15.清潔、環保的綜合性能優化的阻燃技術和產品,將取代對環境造成污染的阻燃技術和產品,下面不屬于無污染、清潔阻燃劑的是_。
A.磷系阻燃劑B.含鹵阻燃劑
C.成炭型阻燃劑D.金屬氫氧化物阻燃劑
16..下列_不是添加型阻燃劑。
A.聚烯烴B.聚氯乙烯C.聚苯乙烯D.聚氨酯
17.非接觸式探測器主要是根據火焰或煙氣的_進行探測的。
A.化學性質B.溫度C.濃度D.光學效果
18.下列探測器中屬于接觸式探測器的是_。
A.感煙式探測器B.感光式探測器C.圖象式探測器D.光束式探測器
19.在建筑火災的發展過程中,轟燃發生在_。
A.最盛期B.初起期C.發展期D.熄滅期
20.火災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_。
A.被人踐踏B.窒息C.燒傷D.高溫
21.下列_滅火器不適用于撲滅電器火災。
A.二氧化碳B.干粉劑C.泡沫D.1301
22.滅火器應_檢查一次。
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兩年
23.下列氣體滅火劑中由于破壞臭氧層,而被逐步取替的是_。
A.二氧化碳滅火劑B.鹵代烷1211、1301滅火劑
C.七氟丙烷滅火劑D.IG一541滅火劑
24.撲救極性溶劑B類火災不得選用_滅火器。
A.化學泡沫B.二氧化碳C.干粉D.鹵代烷
25.高倍數泡沫滅火劑的發泡倍數為_倍。
A.201~1000B.301一1000C.401~1000D.501一1000
26.油脂接觸純氧發生燃燒屬于_。
A.著火B.閃燃C受熱自燃D.自熱自燃
27.油脂滴落于高溫暖氣片上發生燃燒的現象是屬于_。
A.著火B.閃燃C.自熱自燃D.受熱自燃
28.下列_自燃不是由發酵熱蓄積引起的自燃。
A.稻草B.樹葉C.麥芽D.消化纖維
29.可燃物質的自燃點越低,發生著燃燒的危險性_。
A.越小B.越大C.無關D.無規律
30.在易燃易爆場所,不能使用_工具。
A.鐵制B.銅制C.木制D.鈹青銅
31.公共建筑防煙樓梯間前室的面積不應小于_平方米。
A.5B.6C.7D.8
32.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觀眾廳的人場門、太平門,不應設置門檻,門內外_m范圍內不應設置踏步。
A.1.2B.1.3C.1.4D.1.5
33.室外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度不應小于_m。
A.0.8B.0.9C.1.0D.1.1
34.疏散標志牌設在墻面上時,標志牌的上邊緣距地面應不大于_m。
A.0.9B.1.0C.1.1D.1.2
35.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人員可通過—逃生。
A.安全出口B.乘坐客梯C.從窗戶跳出D.乘坐貨梯
36.疏散用應急照明最低照度不應低于_h。
A.0.4B.0.5C.0.6D.0.7
37.影院、禮堂發生火災后,吊燈掉落時間一般在起火后_min。
A.15~20B.20~25C.25~30D.30~35
38.消防應急燈具的應急轉換時間應不大于_s。
A.15B.5C.2.5D.0.25
39.撲救A、B、C類和帶電火災,應選用—滅火器。
A.水型B.泡沫C.磷酸銨鹽干粉D.二氧化碳
40.電石起火時必須用干砂或—進行滅火。
A.泡沫滅火器B.二氧化碳滅火器C.水D.沙子
41.電石和石灰是_。
A.易燃物品B.遇濕易燃物品C.氧化劑D.有毒品
42.使用水劑滅火器時,應射向_位置才能有效將火撲滅。
A.火源底部B.火源中間C.火源頂部D.火源四周
43.下列—氣體屬于易燃氣體。
A.二氧化碳B.乙炔C.氧氣D.氮氣
44.諸如化學危險品庫、氫氧站、氮氧站、油料庫應遠離火源,布置在廠區邊緣地區及__。
A.最大頻率風向的下風側B.最大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C.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D.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45.化工廠燃氣系統保持正壓生產的作用是_。
A.防止可燃氣體泄漏B.防止空氣進人燃氣系統
C.保持壓力穩定D.起保溫作用
46.化工廠的防爆車間采取通風良好的防爆措施,其目的是_。
A.消除氧化劑B.控制可燃物C.降低車間溫度D.冷卻加熱設備
47.化工廠的燃氣系統著火時,應立即關閉截門,其目的是_。
A.消除可燃物B.消除氧化劑C.消除著火源D.降低系統壓力
48.手提滅火器宜設置在掛鉤、托架上或滅火器箱內,其頂部離地面高度應小于_m。
A.1.2B.1.3C.1.4D.1.5
49.處于樓層—層以下的被困位置,當火勢危及生命又無其他方法可自救時,可將室內席夢思、被子等軟物拋到樓底,人從窗口跳至軟物上逃生。
A.2B.3C.4D.5
50.在火災中,由于毒性造成人員傷亡的罪魁禍首是_。
A.CO2B.NOC.SO2D.CO
51.火災煙氣是一種混合物,包括可燃物熱解和燃燒產生的氣相產物,如未燃燃氣、水蒸氣、CO2、_及其他有毒或有腐蝕性的氣體。
A.水B.COC.N1D.臭氧
52.按照產生的原因和性質,爆炸可分為_。
A.物理爆炸、化學爆炸、炸藥爆炸B.物理爆炸、化學爆炸、鍋爐爆炸
C.物理爆炸、化學爆炸、核爆炸D.化學爆炸、核爆炸、分解爆炸
53.爆炸現象的最主要特征是_。
A.溫度升高B.周圍介質振動C.壓力急劇升高D.發光發熱
54.不屬于炸藥爆炸三要素的是_。
A.反應過程的燃燒性B.反應過程的高速性
C.反應過程的放熱性D.反應生成物含有大量的氣態物質
55.解釋燃燒實質的現代燃燒理論是_。
A.分子碰撞理論B.燃燒素學說C過氧化物理論D.鏈式反應理論
56.氫氣和氧氣以2:1比例混合后,在500℃時的爆炸低限是_Pa.
A.200B.300C.400D.500
57.可燃氣體、蒸氣和粉塵與空氣(或助燃氣體)的混合物,必須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發生爆炸。這個可爆炸的濃度范圍,叫做該爆炸物的_。
A.爆炸極限B.爆炸濃度極限C.爆炸上限D.爆炸下限
58.混合氣體的初始壓力對爆炸極限有影響,但在_MPa的壓力下,對爆炸下限影響不大,對爆炸上限影響較大。
A.0.1~1.0B.0.1一2.0C.0.1~3.0D.0.1~4.0
59.爆炸性混合物燃爆最強烈的濃度是_。
A.爆炸下限B.爆炸極限C.爆炸上限D.爆炸反應當量濃度
60.燃料容器、管道直徑越小,發生爆炸的危險性_。
A.越小‘B.越大C.無關D.無規律
61.提高可燃氣體混合物的氧含量,對爆炸極限的影響是_。
A.爆炸下限降低B.爆炸上限降低C.爆炸下限提高D.爆炸上限提高
62.爆炸極限范圍越大,則發生爆炸的危險性_。
A.越小B.越大C.無關D.無規律
63.爆炸性氣體混合物按照_被分為6組。
A.最大試驗安全間隙B.最小點燃電流C.MESG和MICD.引燃溫度
64.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氣體屬—類氣體。
A.甲B.乙C.丙D.丁
65.下列物質爆炸危險度最高的是_。
A.氫氣B.苯C.汽油D.乙炔
66.乙炔分解爆炸的臨界壓力是_1GIPa。
A.0.13B.0.14C.0.15D.0.16
67.已知某混合氣體中甲烷占80%,乙烷占20%,甲烷爆炸下限為5%,乙烷爆炸下限為3.22%,此混合氣爆炸下限為
A.2.57%B.3.57%C.4.57%D.5.57%
68.乙烷在空氣中的爆炸下限是_。
A.2.38%B.3.38%C.4.38%D.5.38%
69.下列—爆炸屬于物理爆炸。
A.面粉爆炸B.乙炔爆炸C.鍋爐爆炸D.煤粉爆炸
70.若對產生可燃粉塵的生產裝置用惰性氣體進行保護時,應使裝置中實際氧含量比臨界氧含量低
A.10%B.20%C.30%D.40%
71._對粉塵爆炸壓力上升速率的影響比粉塵爆炸壓力大得多。
A.粉塵粒度B.初始壓力C.粉塵爆炸容器D.湍流速
72.下列粉塵中,_的粉塵不可能發生爆炸。
A.生石灰B.面粉C.煤粉D.鋁粉
73.對產生塵、毒危害較大的工藝、作業和施工過程,應采取有效的密閉、________、吸收、凈化等綜合措施和監測裝置,防止塵、毒的泄漏、擴散和溢出。
A.高壓B.中壓C.零壓D.負壓
74.可燃粉塵的粒徑越小,發生爆炸的危險性_。
A.越小B.越大C.無關D.無規律
75.當氣體爆炸危險場所的等級屬于0區或1區,且可燃物的最小點燃能量在_mJ以下時,工作人員應穿無靜電點燃危險的工作服。當環境相對濕度保持在50以上時,可穿棉工作服。
A.0.25B.0.025C.0.0025D.0.00025
76.從事易燃易爆作業的人員應穿_,以防靜電危害。
A.合成纖維工作服B.防油污工作服
C.含金屬纖維的棉布工作服D.普通工作服
77.在作業場所液化氣濃度較高時,應佩戴_。
A.面罩B.口罩C.眼罩D.防毒面具
78.存放爆炸物的倉庫內,應該采用_照明設備。
A.白熾燈B.日光燈C.防爆型燈具D.鈉燈
79.硝化甘油炸藥和乳化炸藥屬于_。
A.猛炸藥B.起爆藥C.火藥D.煙火藥
80.下列關于粉狀乳化炸藥生產的火災爆炸危險因素主要來源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物質危險性
B.生產過程中的高溫、撞擊摩擦、電氣和靜電火花、雷電
C.運輸與貯存方面的危險性
D.成品乳化炸藥具有低的爆轟和殉爆特性
81.下列關于火藥的特性說法正確的是_。
A.能量特征是標志火藥做功能力的參量,一般是指1kg火藥燃燒時所做的功
B.燃燒特性是標志火藥能量釋放的能力,主要取決于火藥的燃燒速率和燃燒表面積
C.安定性是指火藥在運輸過程受到熱、撞擊、摩擦后,依然保持其物理化學性質的相對穩定
D.力學特性是指火藥要具有相應的強度,滿足在高溫下保持不變形、低溫下不變脆,能承受可能出現的各種力的作用,以保證穩定燃燒
82._是標志火藥能量釋放的能力。
A.能量特征B.燃燒特性C.力學特性D.安全性
83.民用爆破器材、煙花爆破生產過程電應盡最大可能減少廠房的存藥量和操作人員。廠房的人均使用面積不得少于_平方米。
A.1.0B.1.2C.2.0D.3.5
84.《煙花爆竹工廠規范》(GB50161——92)為國家強制性_標準。
A.設計B.生產安全C.安全生產D.設計安全
85.《民用________工廠設計安全規范》(GB50089-98)為國家強制性標準。
A.爆破B.爆炸危險品C.危險品D.爆破器材
86.爆炸所產生的空氣沖擊波的初始壓力(波面壓力)可達_Mpa.
A.10B.30C.50D.100
87.炸藥是屬于_物質。
A.簡單分解的爆炸性B.復雜分解的爆炸性
C.可燃性混合D.遇水燃燒
88.不屬于火炸藥感度的是_。
A.熱感度B.電感度C.爆轟感度D.電磁波感度
89.下列關于火炸藥爆炸影響因素說法不正確的是_。
A.裝藥的尺寸B.雜質及含量
C.周圍介質的氣體壓力D.環境溫度和濕度。
90.下列關于防止電器火花和雷擊的措施說法不正確的是_。
A.除本質安全儀表外,生產車間不應裝設其他電器設備和線路
B.照明等應采取防爆的型號,其他電器設備應符合防爆的規定
C.雷雨時危險車間應停止工作,人員撤出車間
D.有藥車間架設臨時線路和使用臨時性的電器設施時應通過主管部門審批
91.起爆藥與工業炸藥有明顯區別,起爆藥的特點是_。一
A.感度低、能迅速形成爆轟B.感度低、不易形成爆轟
C.感度高、不易形成爆轟D.感度高、能迅速形成爆轟
92.生產區、總倉庫區、銷毀場等區域內的建筑物之間應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爆炸物品廠房之間的安全距離是根據爆炸產生的_確定的。
A.沖擊波B.地震波C.破片飛散距離D.氣體擴散距離
93.從民用爆破器材、煙花爆竹生產間清理出來的藥塵等應______。
A.由專人負責按規定方法在指定地點銷毀
B.由專人負責按規定方法就近銷毀
C.埋人地下
D.倒人水中
94.下列關于電器設備防爆說法不正確的是_。
A.I類場所不應安裝電器設備、
B.II類場所電器設備表面溫度不超過允許表面溫度
C.II類場所采用防爆、隔爆、安全型、增安型、充油型設備
D.I類場所選擇密封、防塵設備
95.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將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為_。
A.甲、乙兩類B.甲、乙、丙三類
C.甲、乙、丙、丁四類D.甲、乙、丙、丁、戊五類
96.甲類物品庫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_m。
A.13B.15C.20D.25
97.甲、乙類物品運輸車的車庫與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__M,與重要公共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_M。
A.10,25B.25,50C.15,20D.25,25
98.當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長度超過_m時,應設置穿過建筑物的消防車道。
A.120B.150C.200D.220
99.當建筑物總長度超過_m時,應設置穿過建筑物的消防車道。
A.120B.150C.200D.220
100.《消防法》于_實施。
A.1998年9月1日B.1998年1月1日
C.1998年10月1日D.1999年1月1日
二、多項選擇題
1.燃燒三要素是_。
A.可燃物質B.火源C.助燃物質D.溫度
2.重大火災是指_的火災。
A.死亡3人以上B.死亡及重傷10人以上
C.重傷20人以上D.受災30戶以上
3.建筑物火災的發展過程一般包括_。
A.初起期B.發展期C.最盛期D.熄滅期E.醞釀期
4.下列各項中屬于石油、化工生產裝置停車后的安全處理主要步驟的有
A.隔絕B.試壓C.吹掃D.置換
5.撲救地下建筑火災的基本方法有_。
A.深人地下近戰B.地面噴射滅火C.封閉窒息火焰D.采取注水措施
6.自動報警滅火系統有三種類型_。
A.簡單報警滅火系統B.全自動報警滅火系統
C.半自動報警滅火系統D.手動報警滅火系統
7.火場逃生的方法有
A.用手巾,手帕捂鼻護嘴B.乘坐普通電梯逃生
C.尋找避難處所D.利用疏散通道逃生
8.火災探測系統主要包括_兩部分。
A.自動滅火器B.火災探測器C.溫度儀D.報警控制器
9.非接觸式探測器包括_。
A.感煙式探測器B.感光式探測器C.圖象式探測器D.光束式探測器
10.煙氣控制主要有_兩條途徑。
A.擋煙B.排煙C.加強通風D.封閉窗戶
11.火災過程的雙重性是指_。
A.偶然性B.突發性C.確定性D.隨機性
12.防止機械工業電氣火災事故的主要措施是_。
A.準備大量的滅火器具B.正確匹配的滅火器具
C.合理的配線方式D.導線安裝時采取必要的防火保護處理措施
13.下列_物質與水作用會出現化學自燃著火。
A.鈉B.氫化鈉C.硼氫化鈉D.黃磷
14.下列介質中__________等主要依靠化學抑制作用進行滅火。
A.鹵代烷滅火劑B.泡沫滅火劑C.干粉滅火劑D.二氧化碳
15.適用于帶電火災的滅火劑有_等。
A.水B.二氧化碳C.泡沫D.干粉
16.常用的滅火方法有_。
A.隔離滅火法B.冷卻滅火法C.窒息滅火法D.抑制滅火法
E.撲打法
17.建筑物的耐火等級是由建筑構件的__________決定的。
A.燃燒性能B.耐火極限C.體積D.面積
18.化學爆炸三要素是指_。
A.反應過程放熱性B.反應過程的高速度
C.反應生成物必定含有大量的氣態物質D.突發性
19.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發生的基本原則是_。
A.防止限制易燃易爆系統的形成B.防止可燃物外溢泄漏
C.消除各類點火源D.通風置換
20.可燃液體的爆炸極限可以用_表示。
A.可燃液體的溫度極限B.可燃液體的濃度極限
C.可燃蒸氣的濃度極限D.可燃蒸氣的溫度極限
21.對于有爆炸危險的可燃物,當可燃物的,則發生爆炸危險性越大。
A.爆炸下限越低B.爆炸上限越高
C.爆炸下限越高D.爆炸上限越低
22.控制生產粉塵爆炸的主要技術措施是_。
A.擴大粉塵擴散范圍B.控制火源
C.適當增濕D.消除粉塵
23.撲救石油化工企業火災的主要任務是_。
A.排除爆炸危險B.搶救人命C.防止中毒D.搶救財產
24.《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不適用于_。
A.爆炸性粉塵B.放射性粉塵C.致癌性粉塵
D.引起化學中毒的粉塵E.礦山井下作業接觸的粉塵
25.下列屬于防爆泄壓裝置的有_。
A.安全閥B.單向閥C.爆破片D.防爆門
26.按爆炸反應速度分類,爆炸可分為
A.輕爆B.爆炸C.殉爆D.爆轟
27.民用爆破器材包括_。
A.煙花爆竹B.工業炸藥C.起爆器材D.傳爆器材
28.火藥燃燒的特性有_。
A.能量特征B.燃燒特性C.力學特征D.穩定性
29.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應根據_等配備消火栓、手抬消防泵、滅火器等滅火器材。
A.工廠規模B.廠房布置情況
C.所在地氣候D.建筑耐火等級
30.煙花爆竹行業安全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是
A.非法生產現象嚴重B.有些企業不具備基本的生產條件
C.安全管理制度健全D.從業人員素質較差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10CADDCABCDB11--20BACCBDDACB
21--30CBBAADDDBA31--40BCBBABABCB
41--50BABDBBADBD51--60BCCADAABDA
61--70DBDADBCBCB71--80AADBACACAD
81--90BBDADDADBD91--100DAACDCBBDA
二、多項選擇題
1--10ABCABDABCDACDABCBCDACDBDBCDAB
11-20CDBCDABCACBDABCDABABCBCDAC
21--30ABBCDABCBDEACDABDBCDABCABDABD
篇2:防爆膠輪車安全制度
(一)一般安全管理制度
1、膠輪車司機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并獲得司機駕駛證,否則不允許駕駛膠輪車。
2、膠輪車司機在啟動車輛前必須檢查車輛各部件,在確保所有部件完整有效后方可駕駛。
3、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必須前有照明,后有紅尾燈,滅火器,嚴禁在沒有照明,紅尾燈的情況啟動車輛。
4、開車前必須按響喇叭,提醒其它人員,嚴禁在喇叭未鳴的情況下啟動車輛。
5、正常行駛時,不得背對前進方向行駛,確實無法做到時,必須有跟車工指揮。
6、在同一巷道中行駛的兩輛膠輪車之間的距離至少保持在50米以上。
7、車輛的制動距離,每年至少測定一次,并符合操作說明書的要求。
8、必須正確執行調度指令,保持運輸中的通訊聯絡,不得隨意關閉通訊裝置。
9、巷道中所有的信號標志與調度指令均為車輛安全行駛的依據,所有車輛的運行不得違反。
10、所有在井底車場行駛的膠輪車,其運行速度都不得超過5km/h。
(二)行車安全管理制度
1、膠輪車在巷道口、坡度段,噪聲大的地段或遇行人,以及前方有障礙物或視線有障礙時,都必須減速鳴笛,確認安全后,方可通過。
2、膠輪車司機必須隨身攜帶數瓦儀,當瓦斯濃度超過1%時,應立即熄火停機,查明原因;待瓦斯濃度超過降到1%以下時,方可開車運行。
3、膠輪車載人時,所有乘員均需坐在客廂座位上,嚴禁坐在其它設備上。
4、上坡或者下坡應采用低擋緩慢行駛。
5、嚴禁用膠輪車頂拉其它物體。當行駛途中因故障停車,需用其它膠輪車拖車時,必須執行專項措施,并采用專用的拖車裝置。
6、膠輪車司機操作時應保持坐在駕駛椅上、目視前方、雙手握住方向盤(操作手把)的正確姿勢,嚴禁將身體任何部位露出車外,嚴禁站在車下開車。
7、司機上崗后,不得擅自離開崗位,嚴禁在車輛未停穩時離開司機室。司機暫時離開崗位時必須做好機車制動,依次做好工作制動、手閘制動、脫離離合器、柴油機怠速運轉、停機、鎖車等步驟。
8、司機必須按信號指令開車,開車前首先鳴笛示警,檢查確認周圍無人時,方可啟動。
9、司機停車離開駕駛室前,必須按規定釋放停車制動回路和方向盤控制回路的壓力,避免突然釋放。
(三)停車安全管理制度
1、在井下裝卸貨物時必須制動鎖車,但不熄滅車燈。
2、運輸途中除會讓車外,一般不容許停車,必須停車時應事先匯報調度或車隊,通知其它車輛并制動鎖車、亮燈,斜巷還需采取掩車措施。
3、停車時,要確保停在安全地段,并停靠在距人行側幫部20cm以外,確保行人通行暢通的地方。
4、停車時,應將車的駐車制動手柄拉到有效位置、換擋手柄處于空擋和柴油機停轉后司機才可離開駕駛室。
5、若在上下坡停車時,一定要在輪胎后加楔墊楔住或把車輛開進煤柱中間位置。
6、在下坡、平路停車時,合理操作制動閥,確保能夠有效制動。
7、當司機進入或離開駕駛室時,不要把操縱閥桿當扶手。
(四)裝卸車安全管理規定
1、膠輪車在裝料運輸時,要確保貨物綁扎牢固,嚴禁超寬、超高、超載運輸,嚴禁人貨混裝。
2、膠輪車在裝卸材料或其它貨物時,必須制動鎖車,不得熄滅車燈。
3、在運送大件、重型設備材料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裝載重量的均勻分布;裝卸地點的工作條件;運輸線路狀況;裝卸順序與安裝順序等。
4、運送大型設備(如液壓支架等)或車輛倒行,影響司機視線時,必須制定專門措施,并經礦總工程師批準后實施。
5、裝大件物料時,應先在頂板施工兩根以上的專用起吊錨桿。用手動葫蘆進行起吊時,必須首先對起吊錨桿牢固情況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起吊。
6、卸大件物料時,應使用專用起吊錨桿,用手動葫蘆進行起吊。
7、運送爆破材料時,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
8、卸料地點距工作面需大于50m。
(五)車輛會車
1、必須在指定的會車硐室(地點)會車,非會車地點嚴禁會車;
2、車輛會車速度限制在5km/h內;
3、會車時車與車、車與兩幫的距離都不得少于0.5米;
4、膠輪車在指定地點內會車時,應遵守空車讓重車、下坡車讓上坡車的原則;
5、無會車硐室(地點)的巷道,禁止對面有行駛的車輛。
(六)收尾工作
工作結束后,清理車輛,做到整潔有序,將車開到指定地點,并做好記錄后方可離崗。
篇3: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強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強化消防管理,保證安全生產。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屬的各級人員和職能部門。
三、引用文件
1、《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
2、《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
四、內容及要求
1、施工現場及生活區宜設獨立電源的消防網。
2、消防管道的管徑及消防水的揚程應滿足施工最高消防點的要求。
3、室外消防栓應根據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和密度程度布設,一般每隔120m應設一個。倉庫、宿舍、加工場地及重要設備旁應有相應的滅火器材,一般按建筑面積每120m2設置滅火器一個。
4、消防設施應有防雨、防凍措施,并定期進行檢查、試驗,確保消防水暢通、滅火器有效。
5、消防水帶、滅火器、沙桶(箱、袋)、斧、鍬、鉤子等消防器材應放置在明顯、易取處,不得任意移動或遮蓋,嚴禁挪做他用。
6、辦公室、工具房、休息室、宿舍等房屋內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7、在油庫、木工間及易燃、易爆物品倉庫等易燃、易爆場所嚴禁吸煙,設“嚴禁吸煙”的明顯標志,并采取響應的防火措施。
8、在易燃、易爆區周圍動用明火或進行可能產生火花的作業,必須辦理動火工作票,經有關部門批準,并采取響應措施方可進行。
9、存放炸藥、雷管,必須得到當地公安部門的許可,并分別放在專用倉庫內,指派專人負責保管,嚴格領、退料制度。
10、氧氣、乙炔、汽油等危險品倉庫應有避雷及防靜電接地設施,屋面采用輕型結構,并設置氣窗及底窗,門、窗應向外開啟。
11、運輸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應按當地公安部門的有關規定申請,經批準后方可進行。
12、倉庫應根據儲存物品的性質采取相應耐火等級的材料建成。
13、采用易燃材料搭設的臨時建筑應有相應的防火措施。
14、各類建筑之間的防火安全距離應滿足GBJ16的規定。
15、揮發性易燃材料不得裝在敞口容器內或存放在普通倉庫內。
16、裝過揮發性油劑及其他易燃物質的容器,應及時退庫,并保存在距建筑物不小于25m的單獨隔離場所。
17、裝過揮發性油劑及其他易燃物質的容器未經采取措施,嚴禁用電焊或火焊進行焊接或切割。
18、閃點在45°C以下的桶裝易燃液體不得露天存放。必須少量存放時,在炎熱季節應嚴禁曝曬并采取降溫措施。化學易燃物品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各項制度,落實防燃措施。
19、凡屬施工、生產用的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單位必須提出書面申請,經有關部門領導簽字,由公司主管部門統一購買。
20、對儲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單位,必須建立和執行嚴格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庫區,進入庫內人員禁止穿化纖服裝和帶鐵釘的鞋,嚴禁在庫區內吸煙和用火,嚴禁在庫區內住宿和進行其它活動。
21、使用保管化學易燃、易爆品的設備和容器,必須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凡能產生靜電引起燃燒、爆炸的物品,必須有導電設備。
22、對易燃、易爆物品和劇毒物品,必須由懂得其性能的人負責管理,并做到經常檢查。
23、施工單位用火要嚴格控制,確需用火時,必須填寫申請單,經施工、安監、保衛等部門審批,方可動火。
24、凡在管區使用各種電熱器具,必須寫出申請,經安監、保衛等部門審批,方可使用。
25、冬季需要使用的取暖設施,在使用前應向安監、保衛部門寫出申請,并經安監、保衛部門檢查合格后,領取《冬季取暖用火證》方可使用。
26、各種取暖設施,在使用期間,必須有防火專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