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30防爆鏟車安全技術措施

30防爆鏟車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1495

為了加強對30防爆鏟車的運行管理,杜絕運輸事故的發生,確保服務于安全生產,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嚴格執行車輛保養檢修規定,具體參照車輛使用說明書。

二、車況不完好嚴禁開車入井。

三、嚴禁車輛超速、超載行駛,井下主要巷道車速不超過30km/h,在主井行駛時不超過10km/h,其它巷道不超過20km/h,轉彎速度不得超過5km/h,行駛到巷道交叉點、轉彎以及前面視線有障礙時,都必須鳴號減速。嚴禁超速行駛。

四、駕駛員嚴禁帶煙火入井,入井前要帶好安全帽、穿工作服、膠靴,系礦燈、自救器。

五、運送材料、設備長度和寬度不得超過鏟斗,對于超尺寸件運送,必須制定專門的安全技術措施。

六、嚴禁酒后駕駛車輛。

七、駕駛員嚴禁將車輛交他人駕駛。

八、車輛作業區域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車輛運行過程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制度”。

九、車輛入井必須按指定路線行駛。

十、行車中,不要把腳放在制動踏板上。

十一、冬天如下班后車輛停于室外,應將廢氣處理箱及補水箱中存水放盡。

十二、停機后必須關閉總電源開關和儲氣罐閥門,防止漏電、漏氣造成車輛難以啟動。

十三、在陡坡、轉彎、交叉路口、急彎處、陡坡以及距離上述地點30米以內的路段,不得停車。

十四、禁止在陡坡、彎道處掉頭。

十五、起步前、倒車時、交叉口、轉彎處必須鳴笛示警,確認周邊無人后方可啟動、通過。

十六、駕駛員應熟知和遵守交通規則,非培訓人員不得駕駛裝載機。

十七、啟動工作之前,應按規定進行車輛檢查和做好準備工作,如發現部件有故障,應予排除和修理,否則不應起動,并做好熟悉車輛行駛區域內的路面、巷道情況。

十八、啟動工作之前,應對油、水、氣壓正常情況下,才能起動裝載機。特別是剎車的氣壓在未達到0.6mpa之前,不要起步。

十九、發動機在運轉前,車輛的前后輪胎之間,動臂與前車架之間,鏟斗里、抓具上嚴禁站人。

二十、裝載機入井時必須經過試運行,一定要先對裝載機進行全面檢查,在工作前后一定要保證車輛不缺水、燃料油及潤滑油,要保持車容整潔,各部位完好,制動系統、轉向機、喇叭、等是否靈敏可靠和后視燈光裝置齊全有效。各個性能完全正常后方可入井作業。

二十一、起步或操作裝載機前,應觀察車輛周圍20米內無人員和障礙物,在確認無人的情況下,同時鳴喇叭發出信號,才能起步或操作。

二十二、裝載機在行駛時,除駕駛員外,任何地方不得乘坐人員。

二十三、車輛嚴禁超載、超寬運輸。

二十四、裝載機在行駛時,應避免不適當的高速和急轉彎,特別是在工業廠區行車時,一定注意行人,保證行人的安全。

二十五、下坡行駛時嚴禁發動機熄火脫檔滑行,否則液壓轉向失靈,將造成重大行車事故。

二十六、裝載貨物時必須用手拉葫蘆捆扎牢靠后方可行車。

二十七、在主井行駛時,司機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必須使用一檔慢速行車。

二十九、本措施與《富源一礦井下行車安全措施》一并貫徹實施。此措施的各條款與《煤礦安全規程》及相關法律法規相抵觸時,按《煤礦安全規程》及相關法律法規執行。

篇2:S礦井下使用非防爆手電鉆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井下避難硐室的各種設備安裝,需要使用非法防爆手電鉆進行打眼,為了保證打眼施工的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時間:2015年1月30日至2015年2月1日

二、施工地點:永久避難硐室

三、施工任務:避難硐室安裝設備打吊掛眼

四、施工負責人:劉相生

五、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提前將所需要用的各種運到作業地點并擺放整齊。

施工前必須配備兩支合格的滅火器,并有滅火砂箱,以及充足的水源。

施工前將施工地點的雜物清理干凈,并檢測作業范圍內的20m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低于0.5%時方可作業。

施工前必須保證避難硐室內正常通風。

施工前由現場負責人向全體作業人員介紹施工步驟并貫徹學習措施,現場作業人員要在貫徹記錄上簽字。

施工負責人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確認,當符合施工條件后,向調度室匯報施工開始,施工過程中隨時向調度匯報現場情況。

六、使用手電鉆安全技術措施

使用手電鉆前,必須檢查電鉆的完好性,可靠性,鉆桿與鉆機連接牢靠。

使用電鉆時,注意鉆孔角度,選擇平整的地方進行鉆孔,不能把鉆打到鋼筋網上,發現異常時,及時停止,檢查情況。

操作手電鉆時,注意手勢、站姿,以免將衣服及手袖卷入鉆桿上。

用手電鉆打孔時如須站在梯子上工作,必須一人打鉆,二人保護,應把梯子放牢固可靠。如高空作業,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綁在合適牢固位置上,選擇既安全又便于作業的地方操作。

每班必須有專門的瓦檢員現場跟班,及時檢查現場瓦斯情況,若瓦斯濃度超過0.5%時,及時停止作業。

施工現場必須配備一臺合格的便攜儀,便攜儀必須懸掛在作業地點進風側,做到隨時監測,出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

作業人員必須遵守規程作業,由負責人統一指揮,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各施工人員緊密配合,保證施工任務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施工完畢后,應及時清理現場,并檢查工作場地周圍,確認沒有危險因素之后,由現場負責人及時向調度室匯報情況。

七、其他

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及其他有關規定進行施工。

篇3:氧氣瓶爆炸原因防爆措施

氧氣瓶爆炸的原因及防爆措施

氧氣瓶是用來貯存和運輸氧氣的高壓容器,最高工作壓力為15MPa。瓶裝壓縮純氧是強烈氧化劑。氧氣瓶在出廠前必須經過嚴格技術檢驗,以確保質量完好。氧氣瓶外表面漆成天藍色,并有黑漆寫的"氧氣"字樣。

①氧氣瓶爆炸的原因。

A氣瓶的材質、結構有缺陷,制造質量不合要求;

B在搬運裝卸時,氣瓶從高處墜落、傾倒或滾動,發生劇烈碰撞沖擊;

C氣瓶直接受熱;

D放氣速度過快,產生靜電火花或絕熱壓縮現象;

E末按期檢驗;

F氧氣瓶內混入可燃氣體;

G氧氣瓶解凍方法不當;

H氧氣瓶閥等處粘附油脂。

②氧氣瓶防爆技術措施。

A氧氣瓶出廠前必須按照《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規定,嚴格進行技術檢驗。

B充灌前,必須先對瓶體進行外部檢查,然后化驗鑒別瓶內氣體成分,不得隨意充灌。

C貯運和使用時,應避免瓶體劇烈振動和撞擊。

D氧氣瓶應遠離高溫、明火和熔融金屬飛濺物,安全距離應大于10m。

E防靜電火花和絕熱壓縮,應注意在開啟瓶閥和減壓器時緩慢進行。

F瓶內氣體不能全部用盡,應留有0.2-0.3MPa的余氣,使氣瓶保持正壓。

G不得使用超過應檢期限的氧氣瓶。

H氧氣瓶使用前,應重點檢查瓶閥、接管螺紋、減壓器等是否有缺陷。

I不得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工作服等接觸瓶閥及減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