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設備系列車拉移安全技術措施
18306工作面設備系列車布置在工作面付巷內,付巷長1200米,寬3.8m,最大坡度5度,為保證設備系列車的拉移安全,防止事故發生,根據《鎮城底礦綜采工作面設備系列車管理規定》,特制定本措施。
一、拉移前的準備工作
1、檢查系列車周圍的頂板、煤幫支護情況,支護應牢固,煤幫無片幫。
2、檢查拉移絞車的老漢木固定是否牢固可靠,對輪、各護罩、閘皮是否完好等。
3、檢查絞車鋼絲繩的損傷情況,鋼絲繩的斷絲、打結、銹蝕、磨損情況不超過有關規定。
4、檢查軌道間系列車周圍有無雜物。
5、檢查軌道完好情況,軌道質量是否達到合格標準。
6、檢查各車輛連接固定情況,連接件應合格,固定應可靠。
7、檢查系列車電纜、液管的敷設擺放情況,敷設應順暢牢靠,不與其它物件掛扯。
8、檢查絞車信號是否暢通,按鈕是否靈敏可靠。
9、拆除系列車電氣接地線。
10、關閉液箱、水箱和過濾器組的總進水閥門。如水管的松馳度不夠,應拆除,以防拉脫。
二、拉移順序
1、拉移電纜液管。拉移電纜液管的松馳長度應大于本次系列車拉移的距離。
2、在巷道內標定本次系列車的拉移距離,并設明顯的標志,使信號工明了。
3、系列車高壓供電系統停電。
4、人員撤離。
5、點動絞車,將系列車前移100㎜~200㎜距離后,撤除各阻車裝置。
6、開始拉移。
7、拉移到位后,在鋼絲繩吃緊的情況下,將各陰車器安裝到合適位置,并固定好。
8、恢復接地網,送水、送電。
三、拉移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1、小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操作中應嚴格遵守《小絞車操作規程》精力集中,聽清信號,信號不清,杜絕拉移。
2、信號工應明確專人,絞車開動后應站至安全位置,信號工應熟悉信號規定,清楚本次拉移的距離和位置。
3、拉移前,在坡頭坡底應好警戒,防止無關人員進行系列車的拉移范圍內。
4、拉移系列車時高壓線路必須停電。拉移系列車在檢修班進行,每個圓班拉移一次。
5、絞車鋼絲繩鉤頭使用6道卡子固定與系列車的連接裝置必須符合要求。每次拉移前,必須安排專人檢查鋼絲繩鉤頭,各車輛的連接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拉移絞車設在系列車的端部,平段設在系列車的前面,工作面順槽有正負坡度時,系列車前后各安裝一臺慢速絞車,采用兩臺絞車配合對拉的方式移動控制系列車。拉移絞車與第一個車的距離不得大于50m,必須配備聲光信號裝置,并設在行人側。
7、絞車采用四壓兩戧方式固定,壓戧柱采用直徑20cm以上的優質松木,壓柱與頂板垂直,戧柱與頂板成70°角。
8、拉移前應檢查電纜松馳度,事先預留出大于本次拉移距離的長度。拉移前,在絞車鋼絲繩上,巷道內等處做出明顯標志,當到達選定位置時,信號工應及時發出信號停車。
9、拉移系列車時由多人協同作業,作業人員必須站在安全位置。安排專人看好電纜、液管的正常拖移、觀察設備列車的行駛情況,系列車拉移時中間嚴禁站人。
10、拉移系列車時先點動慢速絞車,系列車移動200mm后停止牽引,檢查壓戧柱牢固情況,發現問題立即停止拉移。確認無問題后人工將阻車設施取掉或打開,然后方可繼續拉移。
11、系列車移動到位后,要用阻車設施將系列車固定牢固,檢查系列車的穩定情況,確認無問題后將電纜盤好,安設好接地極,摘開絞車鉤頭,收回鋼絲繩,將絞車開關停電閉鎖。
12、車輛落道的處理:
①車輛落道后,不準用絞車牽引拉移上道。
②斜坡段絞車不允許摘鉤頭,第一節車上道時要注意絞車跳繩傷人,中間車落道需摘鉤頭時,將落道車與后面車連接處摘開,車下方必須打好戧柱等阻車設施,摘鉤車不準上道,多車落道時,上道遵循離鉤頭最近車開始,逐臺進行,車上道后立即與主車相接。
③阻車裝置不牢不準上道。
④移變、泵站、電纜車等重車落道時,必須打好牢固可靠的起吊棚或起吊鉤件后,方可上道,起吊所用的手葫蘆,繩頭,鉤子等必須具有足夠的安全系數,起吊人員應站在物件的兩側或上側作業,同時嚴密監視車輛的動態,以防側倒傷人。
⑤處理落道時,機電隊長或班長必須在現場統一協調指揮。
⑥上道時,人員應離開車輛的可能傾倒范圍,必經進入時,應打好掩護木起吊物下,傾倒物下嚴禁站人。
篇2:拉移設備列車及電纜安全措施模版
1、拉移設備列車之前,必須認真檢查單軌吊上的電線管線,是否活動自如,是否有刮卡現象,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
2、拉移設備列車前,設備列車前后牽引大繩之間及兩側嚴禁有人。
3、拉移設備列車之前。必須及時將設備列車前方巷道內的雜物處理干凈,軌道必須鋪設平直,軌枕必須和巷道底板嚴密接觸,嚴禁懸空。
4、拉移之前,必須及使用單體液壓支柱打好拉移頂柱和防滑頂柱,拉移頂柱和防滑頂柱不得小于四根/一組,必須打設牢固并系好安全帶繩。
5、在缷道卡子之前,操作人員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及時將防滑絞車大繩繃緊并扣好絞車閘把,在確認安全情況下,撤除列車道卡子,待道卡子全部拆除,人員撤到安全地點之后,開動拉移絞車,同時防滑絞車松繩,并隨時用閘把控制拉移速度,直至預定位置結束拉移工作。
6、在前后頂柱之間必須設專人監護頂柱的穩固情況,發現問題必須及時發出停車信號,停機處理。
7、在拉移設備列車前,必須設置專人傳遞信號,信號必須及時并傳遞清楚,當信號不清時,嚴禁操作。
8、在拉移設備列車時,必須設專人看護大線的緊張程度,發現大線拉直時,必須及時發出停車信號,以免大線被拉壞。
9、待設備列車拉移到位之后,必須及時上好各設備列車的防滑固定卡子,在行人側每車上一組,前輪固定,以防止設備列車發生自滑現象。
10、在設備列車拉移過程中,當班班班長必須現場指揮。
11、拉移絞車和調度絞車大繩選用21.5-31.5的大繩,最小剩余圈數不得小于三圈。各絞車狀態必須完好,各控制按鈕和閘把必須靈敏可靠,絞車大繩嚴禁出現破絲斷股現象,并保證經常對大繩注油,以免銹蝕。
篇3:工作面設備系列車拉移安全技術措施
18306工作面設備系列車布置在工作面付巷內,付巷長1200米,寬3.8m,最大坡度5度,為保證設備系列車的拉移安全,防止事故發生,根據《鎮城底礦綜采工作面設備系列車管理規定》,特制定本措施。
一、拉移前的準備工作
1、檢查系列車周圍的頂板、煤幫支護情況,支護應牢固,煤幫無片幫。
2、檢查拉移絞車的老漢木固定是否牢固可靠,對輪、各護罩、閘皮是否完好等。
3、檢查絞車鋼絲繩的損傷情況,鋼絲繩的斷絲、打結、銹蝕、磨損情況不超過有關規定。
4、檢查軌道間系列車周圍有無雜物。
5、檢查軌道完好情況,軌道質量是否達到合格標準。
6、檢查各車輛連接固定情況,連接件應合格,固定應可靠。
7、檢查系列車電纜、液管的敷設擺放情況,敷設應順暢牢靠,不與其它物件掛扯。
8、檢查絞車信號是否暢通,按鈕是否靈敏可靠。
9、拆除系列車電氣接地線。
10、關閉液箱、水箱和過濾器組的總進水閥門。如水管的松馳度不夠,應拆除,以防拉脫。
二、拉移順序
1、拉移電纜液管。拉移電纜液管的松馳長度應大于本次系列車拉移的距離。
2、在巷道內標定本次系列車的拉移距離,并設明顯的標志,使信號工明了。
3、系列車高壓供電系統停電。
4、人員撤離。
5、點動絞車,將系列車前移100㎜~200㎜距離后,撤除各阻車裝置。
6、開始拉移。
7、拉移到位后,在鋼絲繩吃緊的情況下,將各陰車器安裝到合適位置,并固定好。
8、恢復接地網,送水、送電。
三、拉移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1、小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操作中應嚴格遵守《小絞車操作規程》精力集中,聽清信號,信號不清,杜絕拉移。
2、信號工應明確專人,絞車開動后應站至安全位置,信號工應熟悉信號規定,清楚本次拉移的距離和位置。
3、拉移前,在坡頭坡底應好警戒,防止無關人員進行系列車的拉移范圍內。
4、拉移系列車時高壓線路必須停電。拉移系列車在檢修班進行,每個圓班拉移一次。
5、絞車鋼絲繩鉤頭使用6道卡子固定與系列車的連接裝置必須符合要求。每次拉移前,必須安排專人檢查鋼絲繩鉤頭,各車輛的連接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拉移絞車設在系列車的端部,平段設在系列車的前面,工作面順槽有正負坡度時,系列車前后各安裝一臺慢速絞車,采用兩臺絞車配合對拉的方式移動控制系列車。拉移絞車與第一個車的距離不得大于50m,必須配備聲光信號裝置,并設在行人側。
7、絞車采用四壓兩戧方式固定,壓戧柱采用直徑20cm以上的優質松木,壓柱與頂板垂直,戧柱與頂板成70°角。
8、拉移前應檢查電纜松馳度,事先預留出大于本次拉移距離的長度。拉移前,在絞車鋼絲繩上,巷道內等處做出明顯標志,當到達選定位置時,信號工應及時發出信號停車。
9、拉移系列車時由多人協同作業,作業人員必須站在安全位置。安排專人看好電纜、液管的正常拖移、觀察設備列車的行駛情況,系列車拉移時中間嚴禁站人。
10、拉移系列車時先點動慢速絞車,系列車移動200mm后停止牽引,檢查壓戧柱牢固情況,發現問題立即停止拉移。確認無問題后人工將阻車設施取掉或打開,然后方可繼續拉移。
11、系列車移動到位后,要用阻車設施將系列車固定牢固,檢查系列車的穩定情況,確認無問題后將電纜盤好,安設好接地極,摘開絞車鉤頭,收回鋼絲繩,將絞車開關停電閉鎖。
12、車輛落道的處理:
①車輛落道后,不準用絞車牽引拉移上道。
②斜坡段絞車不允許摘鉤頭,第一節車上道時要注意絞車跳繩傷人,中間車落道需摘鉤頭時,將落道車與后面車連接處摘開,車下方必須打好戧柱等阻車設施,摘鉤車不準上道,多車落道時,上道遵循離鉤頭最近車開始,逐臺進行,車上道后立即與主車相接。
③阻車裝置不牢不準上道。
④移變、泵站、電纜車等重車落道時,必須打好牢固可靠的起吊棚或起吊鉤件后,方可上道,起吊所用的手葫蘆,繩頭,鉤子等必須具有足夠的安全系數,起吊人員應站在物件的兩側或上側作業,同時嚴密監視車輛的動態,以防側倒傷人。
⑤處理落道時,機電隊長或班長必須在現場統一協調指揮。
⑥上道時,人員應離開車輛的可能傾倒范圍,必經進入時,應打好掩護木起吊物下,傾倒物下嚴禁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