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抽放工程改造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三塘煤礦瓦斯抽放工程管道改造,從瓦斯抽放泵站至四通風上山,將原先安裝的dn200聚酯纖維瓦斯抽放管道拆除,安裝dn300聚酯纖維瓦斯抽放管道。
二、主要工程量:
1、安裝dn300聚酯纖維瓦斯抽放管2500米,拆除原先安裝的dn200玻璃鋼瓦斯抽放管道2500米
2、安裝各類閥門總計33個。放水器11個
3、安裝監控探頭一組。
三、施工組織:
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快速、優質,按期完成安裝任務,通風瓦斯部組織專項工程隊伍,由通風瓦斯部分管部長直接領導。
四、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技術準備:
(1)、認真學習熟悉掌握施工圖紙和安裝管道說明書和技術資料中安裝技術要求,學習掌握施工規范及《煤礦設備安裝質量標準化標準》有關內容。
(2)、作好圖紙資料及措施會審工作,審查圖紙和資料是否齊全,圖紙有無錯誤。全面細致的核對該工程設計的平面圖、系統圖,發現遺漏及不合理的問題及時與有關部門協商處理。
(3)、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作好施工前材料計劃工作,并按設計圖紙列出的各種材料,精心組織落實材料計劃,并根據施工進度需要分期分批供應。所使用的材料、配件必須符合設計圖紙要求,保證質量,并且具有三證齊全。
2、現場工作準備:
(1)、熟悉施工現場情況,平整施工現場場地,地面搭設管道支架要合理搭設滿足管道安裝質量;清除井下施工現場障礙,確定管線安裝線路。
(2)、管道檢查驗收,依據設計圖紙會同供應部共同驗收,核對規格型號和數量,檢查管道狀況,檢查管道所帶技術資料是否齊全,驗收完畢后做出記錄,雙方簽字。
(3)、依照設計圖紙和管道實際尺寸搭設管道安裝支架,支架尺寸應符合規范和安裝要求。
(二)、施工方法:
1、施工順序:
管道運輸聚酯纖維管道支架制作聚酯纖維管道支架安裝----管道安裝設備及管件安裝放水器安裝。
2、管道安裝和拆除:聚酯纖維管道質量較輕,安裝和拆除采用人工方式。
3、管道安裝
主要為安裝dn300、拆除dn200聚酯纖維瓦斯抽放管,配管工程應按現場按實際配管。管道附件彎頭,三通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在主管道上開孔時,應按規定鏟出坡口,焊接時應用直角尺校正主管和支管的垂直度應符合規范要求。
架空管道安裝完一根固定好一根,管道固定必須牢固可靠,管道下方不得有人,以防止管道下落傷人,施工中嚴禁在管道上行走。
4、閘伐安裝:
閘伐安裝前應仔細檢查規格型號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伐桿和伐盤是否靈活,有無卡住和歪斜現象,伐盤必須關閉嚴密,不合格伐門不能安裝。安裝時應保持關閉狀態,并注意伐門特性和介質流向,伐門與管道連接時,一定要正確操作不能強行擰緊法蘭連接螺栓,防止伐門變形和損壞。
5、放水器的安裝必須按設計要求安裝。
五、質量、安全技術措施:
1、質量管理措施:
(1)、施工前認真熟悉施工圖紙,研究施工組織設計,明確施工工藝和方法,施工中認真作好隱蔽檢查和驗收,施工作業班組實行自檢、互檢、交接檢查,實行崗位制。
(2)、嚴格執行原材料檢驗制度,原材料進場必須有合格證,不合格材料堅決不能使用。
(3)、嚴格按設計、規范及施工措施進行施工,材料替換須經有關部門認可后才能替換。
2、安全技術措施:
所有施工人員除遵守本工種操作規程外應遵守以下安全操作技術措施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帶好安全帽,帶好自救器,作業前應穿帶好個人勞保用品,嚴禁赤膊赤腳作業。
(2)、嚴禁酒后或病態人員進入施工現場作業,更不得登高作業。
(3)、所有工作人員應遵守有關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工作中做到精力集中,按時上下班,不得隨便脫離工作崗位。
(4)、每日工作前應由班長向所有工作人員交代好工作內容及安全要求,做到任務落實,責任明確,各負其責,嚴禁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5)、現場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經過專門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無證不得操作。
(6)、吊管使用的鋼絲繩、麻繩、滑輪等機具事先應認真檢查其完好情況,嚴禁使用破損、磨損、斷絲及銹蝕的機具繩索。
(7)、用葫蘆進行起吊時,所用的繩扣要能承受對應的重量,且插接要符合技術要求,吊掛地點要選擇頂板可靠、支護良好的地點進行吊掛,所用起吊工具必須完好,起吊過程中要做到“一人起吊,一人監護”,確保起吊安全。
(8)、搬運管道重物時應由專人統一指揮,并設有經驗的專人負責安全,其它人員必須服從指揮。
(9)、需用礦車運輸瓦斯管時必須捆綁牢固,嚴格執行《三塘煤礦提升運輸安全技術措施》及《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
(10)、高空安裝管道時,必須設有安全可靠的操作平臺,嚴禁在正安裝的管道上行走,管子吊上支架后應及時裝上管卡,防止掉下傷人。安裝工具應正確使用,并應系有防掉繩,以防止落下傷人,不得違章操作。人員在管道上施工必須系好安全帶,防止人員掉下管道。
(11)、瓦斯抽放泵站施工現場嚴禁吸煙或用明火。
(12)、安裝管子接頭處膠墊、螺絲必須齊全、緊固,嚴密不漏氣。
(13)、接管時,嚴禁將手指伸人法蘭盤的螺絲眼內,防止管子挫動傷人。
(14)、工程施工進度班班匯報。
(15)、每班施工完畢后,整理好施工地點的文明衛生,對用剩下的材料必須堆放整齊。
(16)、dn200聚酯纖維瓦斯抽放管道拆除后,運到指定地點堆放整齊,嚴禁亂堆亂放和亂丟亂放造成瓦斯管損壞。
(17)、其他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及《煤礦設備安裝質量標準化標準》有關要求。
篇2:煤礦地面變電所改造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地面變電所改造施工時間安排
11月5日8點--11月7日24點。每天兩班連續作業。
二、地面變電所改造施工內容
1、更換市電側電量計量柜
2、更換市電側10KV側高壓開關內部組件(熔斷器一組、電流互感器兩支、過電流保護繼電器兩支)。
3、更換市電側高壓6KV總開關負荷開關一臺、電流互感器兩臺、過電流保護裝置兩臺
4、更換供主井皮帶機高壓開關柜高壓熔斷器一組、更換電流互感器兩臺、更換過電流保護裝置兩支。
5、更換市電側、農電側墻壁隔離開關兩臺。
6、更換原800KVA變壓器為2000KVA變壓器、更換原315KVA變壓器為500KVA變壓器。
7、更換2000KVA變壓器6000V側至該變壓器6KV側配出開關電纜。
8、市電業局更換10KV架空線路的高壓開關。
三、地面變電所改造前的準備工作
(一)、材料、配件、設備準備
1、與電業局聯系將其所需材料與施工前一天運到現場。
2、與鐵嶺高壓開關柜改造廠家聯系將高壓開關柜所需材料與施工前一天運到現場。
3、準備好更換2000KVA變壓器一次側的電源線路和變壓器至二次6000V主受開關的高壓電纜。在停電后測量實際長度,電纜截面采用95mm?電纜。
4、準備施工用的各種絕緣材料、接線鼻子、起重機及其工具、2500V搖表、絕緣用具(靴子、手套、拉桿、高壓驗電器)等
5、對2000KVA變壓器和500KVA變壓器進行電氣試驗。準備500KVA變壓器冷卻風機的電源線路、準備好2000KVA變壓器的重瓦斯動作繼電保護控制接線(既要動作與聲光信號又要動作與跳閘)。設備外殼接地及接地線。
6、備用汽車吊、搬運變壓器的車輛及起吊工具。
7、在將要改造的高壓開關上貼上開關需要改造部分說明及供電系統圖。
8、明確鐵嶺市團結變電所停電時間、明確市電業部門和韞達煤礦在同一線路同時作業的時間,明確停送電安排、確定該線路的停送電聯系人及其有關事宜。
四、變電所改造期間停送電操作順序規定
1、施工當天由鐵嶺市團結變電所,按規定執行鐵嶺市團結變電所供韞達煤礦10KV線路停電。
2、在井下中央變電所將市電側的高壓防爆主受開關停電,并拉出開關的小車。將開關可靠閉鎖,懸掛停電作業牌。為了保證安全施工,中央變電所的兩段聯絡開關處于分閘狀態,聯絡開關不投入運行,此時供二煤的配電室及二煤掘進變電站沒電。目的是防止中央變電所的農電側電源返到市電側。
3、拉開地面變電所市電側電容器柜,切斷電容器。
4、拉開地面變電所市電側供井下的高壓開關柜
3、拉開地面變電所市電側的墻壁10KV隔離開關。
4、拉開地面變電所墻壁聯絡開關與市電側的聯絡。
5、對市電段的各臺高壓柜停電情況進行再次檢查。
6、對已停電的高壓開關柜進行驗電、放電、掛設接地線,包括高壓回路和低壓控制回路。確認各開關柜真正停電。
7、通知鐵嶺市架空線上的作業單位可以開始施工。
五、中央變電所改造停電順序
在地面變電所改造期間,因礦井不能生產,中央變電所改造工作一并進行。現將中央變電所改造施工順序安排如下:
在市電停電時,中央變電所全部改造是工程內容如下:
1、將市電側高壓開關向變電所門外方向移動兩個高壓開關位置。
2、更換中央變電所聯絡高壓開關為400A高壓開關。
3、將農電側一煤、二煤、風機專用電源開關全部改接在市電側。
4、在二煤開關右電源腔串接風機專用開關、一煤電源開關、聯絡開關。
5、在串接后的一煤的電源開關右電源腔接入一臺400A高壓開關作為聯絡開關。
6、將聯絡開關的的負荷側接在供綜采隊電源開關的電源側。
安裝綜采隊。
六、停送點規定。
1、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執行停電驗電、上鎖、掛設接地線原則。
2、井下送電必須經瓦檢員同意后方可送電。
篇3:X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技術方案
為保證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工作的有序、有效進行,確保達到預期效果,根據安全監控系統現狀、監測監控的技術發展和煤礦安全生產的客觀需求,制定本方案。
一、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基本目標
1.促進安全監測監控新技術新裝備的推廣應用,提高安全監控系統技術性能和安全可靠性,適應煤礦安全生產的需要。
2.促進安全監測監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煤礦安全預測預警水平,實現安全監測監控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綜合利用。
3.支持安全監管監察,促進煤礦企業合理有效使用安全監控系統,充分發揮安全監控系統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安全監控系統的應用水平。
二、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基本原則
1.統籌規劃、試點先行、有序推進。制定國家層面的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總體方案、技術方案,明確總體技術要求,及時完成標準換版;在分類試點的基礎上穩步推進,針對不同的礦井類型分步實施。
2.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協同配合。在國家煤礦安監局的領導協調下,發揮各級安全監管監察機構的作用;突出煤礦企業在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引導安全監控系統生產企業積極進行產品升級,督促檢測檢驗機構和安標中心積極配合開展相關工作。
3.立足現狀、著眼需求、確保有效。在充分利用煤礦現有安全監測監控技術裝備的基礎上,根據煤礦安全生產的實際需求,進行安全監控系統的升級改造;確保通過升級改造,提高安全監控系統的技術水平和應用水平,適應煤礦安全生產發展的需要。
4.新安裝系統與煤礦在用系統分類處理。新安裝的系統滿足全部新要求,煤礦在用系統應滿足基本要求,其余要求可分步實施。
三、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主要內容
1.全數字化
在分站至中心站數字化傳輸的技術上,將各類傳感器、執行器至分站升級為數字傳輸,實現安全監控系統的全數字化。
2.增強抗電磁干擾能力
安全監控系統及組成設備采用抗干擾(emc)技術設計,通過以下試驗:地面設備3級靜電抗擾度試驗,評價等級為a;2級電磁輻射抗擾度試驗,評價等級為a;3級脈沖群抗擾度試驗,評價等級為a;交流電源端口3級、直流電源與信號端口1級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評價等級為b。
試驗條件:形成完整的系統架構,組成設備的類型齊全;至少一臺分站達到滿載要求;交換機及接口的每個電口至少帶載一臺設備。
試驗加載方法:系統中不同類型組成設備均分別進行試驗;試驗在系統正常工作狀態下進行,即系統傳感、傳輸、顯示、控制、執行的功能正常
3.推廣應用先進傳感技術及裝備
突出、高瓦斯礦井的采掘工作面及總回風,瓦斯傳感器必須使用激光傳感器等全量程傳感器;突出、高瓦斯礦井的回風隅角,建議采用無線傳感器;高硫煤層采掘工作面的瓦斯傳感器,建議采用光學原理傳感器;建議加裝粉塵監測設備。
推廣使用低功耗傳感器、自診斷型傳感器,鼓勵使用多參數傳感器。
4.提升傳感器的防護等級
將傳感器的防護等級由ip54提升到ip65。
5.完善報警、斷電等控制功能
實現分級報警,根據瓦斯濃度大小、瓦斯超限持續時間、瓦斯超限范圍等,設置不同的報警級別(響度或頻度),實施分級響應。各級別報警點的設置可由煤礦企業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推行邏輯報警,根據巷道布置及瓦斯涌出等的內在邏輯關系,實施邏輯報警,促進各類傳感器的正確安裝、設置、維護,監控系統的正常使用,防止違法行為。具體邏輯關系可由煤礦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置。
完善就地斷電功能,提高斷電的可靠性,并加強饋電狀態監測。
推行區域斷電,可由根據煤礦企業根據井下供電系統的實際情況進行設置。
6.支持多網、多系統融合
實現井下有線和無線傳輸網絡的有機融合、監測監控與gis技術的有機融合。
多系統的融合可以采用地面方式,也可以井下方式。鼓勵新安裝的安全監控系統采用井下融合方式。進行井下系統融合時,建議視頻監測原則上不接入。
在地面統一平臺上必須融合的系統:環境監測、人員定位、應急廣播,如有供電監控系統,也應融入。其它可考慮融合的系統:視頻監測、無線通信、設備監測、車輛監測等。
7.格式規范化
規范傳感器、執行器至分站,分站至中心站的信息傳輸格式,逐步實現安全監控系統信息傳輸格式的統一。
傳感器、執行器至分站的有線傳輸采用現場總線方式,包括rs485、can;無線傳輸采用無線傳感網絡,包括wavemesh、zigbee、wi-fi、rfid、藍牙4.0。
分站至中心站傳輸采用工業以太網、rs485、can。
8.增加自診斷、自評估功能
實現系統定期的自診斷、自評估,能夠預先發現系統在安裝使用中存在的問題。自診斷的內容至少應包括:
(1)傳感器、控制器的設置及定義;
(2)傳感器、控制器、電源箱等設備及通信網絡的工作狀態;
(3)傳感器維護、定期未標校提醒;
(4)中心站軟件自診斷,包括雙機熱備、數據庫存儲、軟件模塊通信。
9.加強數據應用分析
安全監控系統應具有大數據的分析與應用功能,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1)偽數據濾除及異常數據分析;
(2)瓦斯、煤與瓦斯突出等的預測預警;
(3)大數據分析,如多系統融合條件下的綜合數據分析等。
10.應急聯動
在瓦斯超限、斷電等需立即撤人的緊急情況下時,可自動與應急廣播、通信、人員定位等系統的應急聯動。
11.提升系統性能指標
(1)系統巡檢周期不超過25s,并具備對瓦斯涌出異常區域監控設備加速巡檢功能,在瓦斯超限時瓦斯超限區域監控設備的巡檢時間不超過10s;
(2)異地斷電時間不超過40s;
(3)備用電源能維持斷電后正常供電時間由2h提升到3h,更換電池要求由僅能維持1h時必須更換,提高到僅能維護1.5h時必須更換;
(4)突出、高瓦斯礦井的采掘工作面甲烷傳感的免調校周期不低于6個月。
(5)具有雙機熱備自動切換,切換時間不得超過5s。
(6)模擬量傳輸處理誤差不超過0.5%。
(7)分站的最大遠程本安供電距離(在設計工況條件下)實行分級管理,分別為2km、3km、6km。
12.增加加密存儲要求
為有利于安全監管監察和企業安全管理,對采掘工作面等重點區域的瓦斯超限、報警、斷電信息應進行加密存儲,采用如著名的加密算法md5、rsa對數據進行加密。由國家局指定加密密鑰,確保數據無法被破解篡改。
13.方便用戶使用、維護、培訓
軟件界面友好,方便調用,強化幫助功能。
以上升級改造內容,對于新安裝的安全監控系統必須全部滿足,對于在用中的安全監控系統,可采取逐步推進、逐漸完善的方式,但經改造后的安全監控系統必須滿足升級改造的基本要求。新安裝及在用安全監控系統應滿足的基本要求見表1。
表1?新安裝、升級改造后的在用系統應滿足的基本要求
序號內容新安裝在用備注1全數字化√√2抗電磁干擾能力√在用系統升級改造中使用的新設備、部件必須滿足3先進傳感技術及裝備√√4設備防護等級√在用系統升級改造中使用的新設備、部件必須滿足5報警、斷電等控制功能√√6支持多網、多系統融合√√7格式規范化√在用系統升級改造中使用的新設備、部件必須滿足8自診斷、自評估功能√√9數據應用分析√√10應急聯動√√11系統性能提升指標√在用系統升級改造后,備用電源、甲烷傳感的免調校周期及雙機切換必須滿足12加密存儲√√13方便用戶使用、維護、培訓√√注:“√”表示在升級改造階段必須要滿足的項目,沒有標注“√”的,應按備注項中的要求進行實施。四、技術實施方案
1.?新標準發布后,系統生產單位按照新要求進行產品設計和生產制造,并取得安全標志。煤礦新安裝的安全監控系統,必須滿足新要求。
2.?在用安全監控系統,依據相關標準規定,煤礦企業應在相關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生產廠家的協助下,制定升級改造方案,并實施改造,升級改造方案報煤礦企業報屬地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對于經評估后沒有改造價值的,應安裝新的安全監控系統。
3.在用安全監控系統的升級改造,可選擇采取以下方式:
(1)全部更換。
(2)按安標認可的配置進行部分更換。更換過程中涉及本安關聯的,應按照實際連接情況進行本安關聯評定,出具本安關聯評定報告;使用性能由生產單位保證。對已經進行本安關聯評定的同類情況,在其他礦井升級改造時不再進行。
(3)在用傳感器、分站升級過程中,如果僅涉及軟件更新,不涉及防爆性能,由生產單位自行試驗并保證。如果涉及防爆性能,改造后的設備需進行自身的防爆檢驗以及與所連接設備的本安關聯檢驗,出具關聯檢驗報告;使用性能由生產單位保證。以后同類情況不再進行關聯檢驗。
(4)升級改造過程中,通過增加數字轉換器以滿足全數字化要求的情況,并且應進行與所連接設備的關聯檢驗;使用性能由生產單位保證。
4.在試點改造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升級改造工作。每家生產單位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試點結束后,應組織專家評估,以總結經驗,發現共性、關鍵性問題,確保達到升級改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