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煤礦監控系統改造安全措施
一、情況說明:
煤礦生產安全第一,為確保礦井安全,2004年我公司安裝使用重慶煤炭科學研究院生產的kj90監測監控系統,2008年7月6日系統開始升級改造安裝重慶煤炭科學研究院生產的kj90nb系統,至今一直處于安裝、調試階段。目前,服務器、環網已經組建完成,部分監控系統已經連接完畢,目前正在調試階段,為確保安全順利施工,特制定以下措施:
二、技術措施:
1、設備組成:系統由kjj103型礦用網絡交換機、kdwo.3/660(b)型礦用隔爆兼本安直流穩壓電源及通訊箱組成。
2、系統在調試階段中,數據、上傳情況一直處于調試階段。井下監測值不能及時上傳至集團公司。
3、安裝、調試方法:
;、在原監測監控分站不變的前提下,凡分站通訊條件不符合要求需更換集成電路芯片,使之符合通訊要求。
;、所有安裝的交換機需用環網連接,并確保與主機通訊正常。
;、安裝先搭設工作平臺,kjj103型礦用網絡交換機、kdwo.3/660(b)型礦用隔爆兼本安直流穩壓電源安放整齊,并由專職電工接通電源,嚴禁觸電作業或砸傷人員事故的發生。
;、改造期間交換機與監測分站連接由專業工程技術人員操作并做好調試記錄。
三、安全措施:
1、運送設備要與設備隊人行車管理人員協調,避免出入井高潮期,設備必須輕拿輕放,以免損壞設備、脫落油漆或砸傷人員。
2、大巷或架空線處設施作業應多人在場共同作業確保人員安全。
2、安裝前由下機電派專用電工接通電源箱電源。施工時電源必須接在電源側并嚴格執行《煤礦安全用電》管理條例。
3、在架空線處進行安裝、調試作業要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確保安全供電。
4、停送電時必須嚴格執行“兩嚴”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5、設備排除故障應一人工作、一人監護,嚴禁帶電作業,并認真填寫故障記錄登記表。
6、井下作業人員必須嚴格、認真匯報作業記錄。具體內容包括:作業時間、作業地點、作業內容、發現問題及故障現象描述、解決辦法、是否需要停電、備注信息。每班上報任務室存檔。
7、故障處理人員申請好“電力線路工作票”后,當到達工作點并且申請開始時間已到時,首先向調度室匯報請求開始工作,待調度室同意并拉閘后方可開始工作。在開始處理故障或檢修之前,必須手動拉開隔離刀閘、將上一級開關內小推車拉出隔離并掛牌“禁止送電,有人工作!!”。當故障處理或檢修完畢后,取消隔離歸位開關手推車、摘牌并電話聯系調度室通知恢復供電,調度室在收到通知后退出相關開關設備的檢修模式并恢復供電。
8、任何工作人員發現有違規操作,應立即制止。
9、其他未提及事項嚴格執行《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煤礦安全監控系統檢測儀器管理規范(aq1029---2007)》、《煤礦安全規程》中的有關規定。
信息中心監測監控隊
2008年7月13日
篇2:X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技術方案
為保證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工作的有序、有效進行,確保達到預期效果,根據安全監控系統現狀、監測監控的技術發展和煤礦安全生產的客觀需求,制定本方案。
一、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基本目標
1.促進安全監測監控新技術新裝備的推廣應用,提高安全監控系統技術性能和安全可靠性,適應煤礦安全生產的需要。
2.促進安全監測監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煤礦安全預測預警水平,實現安全監測監控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綜合利用。
3.支持安全監管監察,促進煤礦企業合理有效使用安全監控系統,充分發揮安全監控系統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安全監控系統的應用水平。
二、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基本原則
1.統籌規劃、試點先行、有序推進。制定國家層面的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總體方案、技術方案,明確總體技術要求,及時完成標準換版;在分類試點的基礎上穩步推進,針對不同的礦井類型分步實施。
2.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協同配合。在國家煤礦安監局的領導協調下,發揮各級安全監管監察機構的作用;突出煤礦企業在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引導安全監控系統生產企業積極進行產品升級,督促檢測檢驗機構和安標中心積極配合開展相關工作。
3.立足現狀、著眼需求、確保有效。在充分利用煤礦現有安全監測監控技術裝備的基礎上,根據煤礦安全生產的實際需求,進行安全監控系統的升級改造;確保通過升級改造,提高安全監控系統的技術水平和應用水平,適應煤礦安全生產發展的需要。
4.新安裝系統與煤礦在用系統分類處理。新安裝的系統滿足全部新要求,煤礦在用系統應滿足基本要求,其余要求可分步實施。
三、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主要內容
1.全數字化
在分站至中心站數字化傳輸的技術上,將各類傳感器、執行器至分站升級為數字傳輸,實現安全監控系統的全數字化。
2.增強抗電磁干擾能力
安全監控系統及組成設備采用抗干擾(emc)技術設計,通過以下試驗:地面設備3級靜電抗擾度試驗,評價等級為a;2級電磁輻射抗擾度試驗,評價等級為a;3級脈沖群抗擾度試驗,評價等級為a;交流電源端口3級、直流電源與信號端口1級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評價等級為b。
試驗條件:形成完整的系統架構,組成設備的類型齊全;至少一臺分站達到滿載要求;交換機及接口的每個電口至少帶載一臺設備。
試驗加載方法:系統中不同類型組成設備均分別進行試驗;試驗在系統正常工作狀態下進行,即系統傳感、傳輸、顯示、控制、執行的功能正常
3.推廣應用先進傳感技術及裝備
突出、高瓦斯礦井的采掘工作面及總回風,瓦斯傳感器必須使用激光傳感器等全量程傳感器;突出、高瓦斯礦井的回風隅角,建議采用無線傳感器;高硫煤層采掘工作面的瓦斯傳感器,建議采用光學原理傳感器;建議加裝粉塵監測設備。
推廣使用低功耗傳感器、自診斷型傳感器,鼓勵使用多參數傳感器。
4.提升傳感器的防護等級
將傳感器的防護等級由ip54提升到ip65。
5.完善報警、斷電等控制功能
實現分級報警,根據瓦斯濃度大小、瓦斯超限持續時間、瓦斯超限范圍等,設置不同的報警級別(響度或頻度),實施分級響應。各級別報警點的設置可由煤礦企業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推行邏輯報警,根據巷道布置及瓦斯涌出等的內在邏輯關系,實施邏輯報警,促進各類傳感器的正確安裝、設置、維護,監控系統的正常使用,防止違法行為。具體邏輯關系可由煤礦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置。
完善就地斷電功能,提高斷電的可靠性,并加強饋電狀態監測。
推行區域斷電,可由根據煤礦企業根據井下供電系統的實際情況進行設置。
6.支持多網、多系統融合
實現井下有線和無線傳輸網絡的有機融合、監測監控與gis技術的有機融合。
多系統的融合可以采用地面方式,也可以井下方式。鼓勵新安裝的安全監控系統采用井下融合方式。進行井下系統融合時,建議視頻監測原則上不接入。
在地面統一平臺上必須融合的系統:環境監測、人員定位、應急廣播,如有供電監控系統,也應融入。其它可考慮融合的系統:視頻監測、無線通信、設備監測、車輛監測等。
7.格式規范化
規范傳感器、執行器至分站,分站至中心站的信息傳輸格式,逐步實現安全監控系統信息傳輸格式的統一。
傳感器、執行器至分站的有線傳輸采用現場總線方式,包括rs485、can;無線傳輸采用無線傳感網絡,包括wavemesh、zigbee、wi-fi、rfid、藍牙4.0。
分站至中心站傳輸采用工業以太網、rs485、can。
8.增加自診斷、自評估功能
實現系統定期的自診斷、自評估,能夠預先發現系統在安裝使用中存在的問題。自診斷的內容至少應包括:
(1)傳感器、控制器的設置及定義;
(2)傳感器、控制器、電源箱等設備及通信網絡的工作狀態;
(3)傳感器維護、定期未標校提醒;
(4)中心站軟件自診斷,包括雙機熱備、數據庫存儲、軟件模塊通信。
9.加強數據應用分析
安全監控系統應具有大數據的分析與應用功能,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1)偽數據濾除及異常數據分析;
(2)瓦斯、煤與瓦斯突出等的預測預警;
(3)大數據分析,如多系統融合條件下的綜合數據分析等。
10.應急聯動
在瓦斯超限、斷電等需立即撤人的緊急情況下時,可自動與應急廣播、通信、人員定位等系統的應急聯動。
11.提升系統性能指標
(1)系統巡檢周期不超過25s,并具備對瓦斯涌出異常區域監控設備加速巡檢功能,在瓦斯超限時瓦斯超限區域監控設備的巡檢時間不超過10s;
(2)異地斷電時間不超過40s;
(3)備用電源能維持斷電后正常供電時間由2h提升到3h,更換電池要求由僅能維持1h時必須更換,提高到僅能維護1.5h時必須更換;
(4)突出、高瓦斯礦井的采掘工作面甲烷傳感的免調校周期不低于6個月。
(5)具有雙機熱備自動切換,切換時間不得超過5s。
(6)模擬量傳輸處理誤差不超過0.5%。
(7)分站的最大遠程本安供電距離(在設計工況條件下)實行分級管理,分別為2km、3km、6km。
12.增加加密存儲要求
為有利于安全監管監察和企業安全管理,對采掘工作面等重點區域的瓦斯超限、報警、斷電信息應進行加密存儲,采用如著名的加密算法md5、rsa對數據進行加密。由國家局指定加密密鑰,確保數據無法被破解篡改。
13.方便用戶使用、維護、培訓
軟件界面友好,方便調用,強化幫助功能。
以上升級改造內容,對于新安裝的安全監控系統必須全部滿足,對于在用中的安全監控系統,可采取逐步推進、逐漸完善的方式,但經改造后的安全監控系統必須滿足升級改造的基本要求。新安裝及在用安全監控系統應滿足的基本要求見表1。
表1?新安裝、升級改造后的在用系統應滿足的基本要求
序號內容新安裝在用備注1全數字化√√2抗電磁干擾能力√在用系統升級改造中使用的新設備、部件必須滿足3先進傳感技術及裝備√√4設備防護等級√在用系統升級改造中使用的新設備、部件必須滿足5報警、斷電等控制功能√√6支持多網、多系統融合√√7格式規范化√在用系統升級改造中使用的新設備、部件必須滿足8自診斷、自評估功能√√9數據應用分析√√10應急聯動√√11系統性能提升指標√在用系統升級改造后,備用電源、甲烷傳感的免調校周期及雙機切換必須滿足12加密存儲√√13方便用戶使用、維護、培訓√√注:“√”表示在升級改造階段必須要滿足的項目,沒有標注“√”的,應按備注項中的要求進行實施。四、技術實施方案
1.?新標準發布后,系統生產單位按照新要求進行產品設計和生產制造,并取得安全標志。煤礦新安裝的安全監控系統,必須滿足新要求。
2.?在用安全監控系統,依據相關標準規定,煤礦企業應在相關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生產廠家的協助下,制定升級改造方案,并實施改造,升級改造方案報煤礦企業報屬地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對于經評估后沒有改造價值的,應安裝新的安全監控系統。
3.在用安全監控系統的升級改造,可選擇采取以下方式:
(1)全部更換。
(2)按安標認可的配置進行部分更換。更換過程中涉及本安關聯的,應按照實際連接情況進行本安關聯評定,出具本安關聯評定報告;使用性能由生產單位保證。對已經進行本安關聯評定的同類情況,在其他礦井升級改造時不再進行。
(3)在用傳感器、分站升級過程中,如果僅涉及軟件更新,不涉及防爆性能,由生產單位自行試驗并保證。如果涉及防爆性能,改造后的設備需進行自身的防爆檢驗以及與所連接設備的本安關聯檢驗,出具關聯檢驗報告;使用性能由生產單位保證。以后同類情況不再進行關聯檢驗。
(4)升級改造過程中,通過增加數字轉換器以滿足全數字化要求的情況,并且應進行與所連接設備的關聯檢驗;使用性能由生產單位保證。
4.在試點改造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升級改造工作。每家生產單位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試點結束后,應組織專家評估,以總結經驗,發現共性、關鍵性問題,確保達到升級改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