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P礦監測監控系統現場管理制度

P礦監測監控系統現場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8716

一、系統安裝

1、規程編制、會審:

使用單位按照監測監控系統設計進行作業規程的編制、會審。在安設監測監控裝置的地點,在采區設計、采掘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中必須對安全監控系統的種類、數量和位置,信號電纜和電源電纜的敷設,控制區域等做出明確規定,應包括文字敘述和附圖兩部分,附監測監控設備布置圖和斷電控制接線圖。設計監測監控系統安裝布置圖時,必須在圖上標明甲烷傳感器的位置名稱、報警點、斷電點、復電點等參數。繪制井下大樣圖,大樣圖應與作業規程相符。

2、參數設置申請表審批:

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點的監測監控系統設備的安裝執行申請制。即:使用單位依據工作面的規程或措施填寫《寺河礦甲烷傳感器安裝及參數設置申請表》(見附表3);提前3-5天審批《寺河礦甲烷傳感器安裝及參數設置申請表》,經調度室、機電管理部、通風管理部、安全管理部、信息監控中心等有關部門會審,報分管礦領導審批。提前辦理《監測監控作業報告》(見附表1),聯系監控一、二隊協助進行安裝。

監測監控系統環境監測傳感器需要更改使用地點時,由使用單位提交書面申請,通風管理部負責人審核后,信息監控中心依照書面通知修改設定。

3、安裝前準備工作:

使用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圖紙設計型號、數量領取相關設備設施、線材,并負責電纜敷設工作,所敷設電纜的安全質量標準化要達標;并保持設備完好。

監測監控設備入井前,必須接受機電防爆性能檢查(由機電部防爆組執行)。檢查驗收標準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機電設備完好標準》。機電部防爆檢查合格后,方可下井安裝使用。

信息監控中心必須對設備進行標準校驗審核(由信息監控中心維修室執行),并登記注冊,方可入井使用。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儀器及設備校驗包括零點、靈敏度、報警點、斷電點、復電點、指示值、功能測試等。

4、安裝作業:

安裝時,監控一、二隊負責按照監測監控設備布置圖和斷電控制接線圖進行設備連接(并保證所連接設備、接線盒的完好)和系統調試工作(與機房值機員一起配合進行)。監測監控裝置與其它電氣設備的連接工作,由使用單位的機電工連接“裝置”所需電源和控制線、饋電信號線。掘進工作面在安裝涉及斷局部通風機電源的甲烷傳感器時,與其相關聯的斷局部通風機電源的控制端口必須使用專用控制端口;涉及斷局部通風機電源的甲烷傳感器安裝完成后必須進行斷電功能測試。在監測監控系統安裝完畢,系統調試正常,各類傳感器吊掛到位,并通過開工驗收后,該工作面方可開工作業。

5、監測數據上傳:

各采掘工作面瓦斯監測數據,自工作面開工驗收通過后,由信息監控中心機房值班員在規定時間內將數據上傳。

二、現場日常管理

1、監測監控維護人員配置:

各使用單位必須配備兩名電工負責監測監控系統的日常維護工作,配備人員在信息監控中心備案。電工必須懂得監測監控系統工作原理,能夠熟練處理本單位工作范圍內監測監控系統設備、設施及線路的一般故障。

2、故障處理:

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發生故障時,生產隊組必須組織本隊電工及時處理,并匯報信息監控中心,信息監控中心接到匯報后及時派專人到現場與隊組共同處理故障。在故障期間通知通風調度,采用人工監測等安全措施。

瓦斯檢查工每班應使用光學瓦檢儀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當發現兩者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要先以讀數較大者為依據,采取安全措施,8小時內必須將兩種儀器調準。

3、相關檢修維護作業:

采掘工作面施工過程中,需移動、延伸、檢修監測監控系統或進行其他影響監測監控系統運行的檢修工作時,需提前一天審批《監測監控作業報告》(報告需有機電負責人或值班干部簽字),由調度室、安全管理部、通風管理部、機電管理部、信息監控中心審批后嚴格按照計劃實施;隊組現場操作人員到現場后,作業前用電話與信息監控中心機房值班員聯系,經同意后方可操作,操作結束后,電話通知信息監控中心機房值班員;由機房值班員對執行操作范圍內的信號解除封閉。

采掘工作面甲烷傳感器移動由所在隊組的班組長或機電維護工負責,必須班班保持傳感器在規定的距離范圍內及正確位置上,嚴禁滯后、停用或隨意挪動。在進行移動甲烷傳感器作業時,必須至少兩人操作,一人負責移動并保護甲烷傳感器,一人負責盤放、摘掛線纜,避免移動過程中因強拉硬拽、磕碰甲烷傳感器而造成故障。

監測監控系統甲烷電閉鎖控制的機電設備,檢修或更換后,在運行前必須進行斷電試驗,確認甲烷電閉鎖可靠,方可投入運行。

4、每日監測監控遠程斷電功能試驗:

各生產隊組每日根據生產情況在檢修班期間進行一次遠程斷電試驗;遠程斷電試驗方式:各隊組現場負責人會同現場瓦檢員與信息監控中心機房值班員聯系(東井區聯系電話:89306,西井區聯系電話:89307)共同進行。試驗前,各隊組現場負責人電話聯系機房值班員;由機房值班員進行遠程斷電操作;隊組現場負責人落實斷電情況,并將斷電情況電話匯報機房值班員;生產隊組將現場斷電試驗結果記錄在《斷電試驗記錄本》(見附表2)上,并歸檔管理;同時機房值班員也做好遠程斷電試驗記錄。如遠程斷電試驗失敗,立即安排人員進行處理。

5、甲烷傳感器更換、送檢:

信息監控中心監控一、二隊負責制定現場甲烷傳感器調校計劃,每15天進行一次,使用單位在調校期間安排專人進行配合。

甲烷傳感器必須定期更換,并配備一定量的備用甲烷傳感器。使用單位現場定點使用的甲烷傳感器,每三個月必須送信息監控中心調校室進行一次調試、校正;現場備用甲烷傳感器每15天送檢一次。

6、監測監控備品、備件管理:

監測分站、傳感器、斷電儀、電源等監測監控系統設備、設施及監測監控系統各類管理牌版,由各隊組的機電副隊長和班組長負責保管和使用,防止發生損傷、損壞、丟失等現象,并按有關技術要求,按時送信息監控中心標檢。現場備用的監測監控設備、設施及線纜要按規定碼放整齊并掛牌管理,嚴禁亂擺亂放。備用甲烷傳感器在地面調校后,應帶到井下現場以備使用,不得存放在地面大班房等處,在井下現場時應存放在安全、干燥、清潔的地方。

7、使用單位每天必須對本單位管轄范圍內的監測監控系統設備、設施及甲烷電閉鎖裝置進行巡檢、檢查,將檢查結果填寫到巡檢記錄本上,每月26日交到信息監控中心備案。

8、各使用單位必須安排電工每班對本單位監測監控電源運行狀態進行檢查,填寫監測監控電源運行記錄(見附表2),并向信息監控中心機房值班員匯報。當電壓波動超過規定值時,必須及時匯報,并加強對監測監控電源檢查和維護。

三、監測監控設備回收、移交

1、采掘工作面完工后,監測監控系統的回收,由使用單位提出申請,填寫《監測監控作業報告》,由調度室、安全管理部、通風管理部、機電管理部、信息監控中心審批后,組織實施現場回收工作。由調度室指令回收單位的,原使用單位必須向回收單位移交,移交驗收工作由監控一、二隊牽頭進行,否則,責任由原使用單位承擔。

2、搬家、倒面時,原工作面除通風管理部批準保留的甲烷傳感器外,其余的應全部回收上交;回收上交的甲烷傳感器應包括尾線和探頭保護架;若甲烷傳感器不交回按丟失處理。舊工作面經通風管理部批準保留的甲烷傳感器,由該地點新的作業隊組負責,移交工作由監控一、二隊牽頭進行,如無作業隊組由監控一、二隊管理。

3、監測監控電纜在拆除回收時,應按規定標準拆開,嚴禁鋸斷或剪斷。

四、監測監控設備安裝標準及管理要求

1、監測監控設備:

監測分站、電源箱、斷電儀等設備應設置在便于人員觀察、調試、檢驗及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的進風巷道或硐室中,安設時應墊支架,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或吊掛在巷道中。聲光報警器應設置在經常有人工作便于觀察的地點。各類傳感器、電源箱等監測監控設備必須經信息監控中心檢測,機電部防爆檢查合格后,方可下井安裝使用。

2、監測監控供電電源:

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的供電電源必須采用穩定可靠的電源,必須取自被控開關的電源側,嚴禁接在被控開關的負荷側。采掘工作面的監測監控電源具備采用雙電源供電條件的,機電管理部在圖紙設計時,必須予以明確標示。無規程措施不得擅自改變監控供電電源。不得隨意停送監測監控供電電源。

?3、傳感器:

(1)礦井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內各類傳感器的設置位置、數量以及報警值、斷電值、復電值、斷電范圍等,要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和《晉城煤業集團礦井安全監控系統傳感器設置規范》的規定。

(2)模擬量傳感器應設置在能正確反映被測物理量的位置。開關量傳感器應設置在能正確反映被監測狀態的位置。

(3)甲烷傳感器必須實行掛牌管理,甲烷傳感器管理牌板內必須標注使用單位、安裝位置、報警濃度、斷電濃度、復電濃度、斷電范圍、責任人、安裝日期等;牌板內容填寫要規范,不得漏填錯寫。

(4)甲烷傳感器要安裝傳感器保護架,并有效保護甲烷傳感器,不得損壞。監測監控線纜進入甲烷傳感器前加裝接線盒并留有300mm余量,將接線盒、連接航空插頭線(即探頭尾線)和甲烷傳感器保護架固定在一起,在移動傳感器的時候,連同甲烷傳感器、接線盒、傳感器保護架整體一起移動,減少航空插頭線的拉傷和脫落,防止甲烷傳感器誤傳誤報。保護架內的調校記錄卡不得丟失

(5)除工作面需經常移動的甲烷傳感器外,其它地點的甲烷傳感器需用滑輪裝置進行吊掛;甲烷傳感器的懸掛必須符合距頂不大于300mm,距幫不小于200mm的規定;顯示窗口必須正對巷道進人方向,便于觀察;并避開有淋水和易于撞擊的地方。甲烷傳感器的進氣孔嚴禁堵塞。掘進工作面進風流甲烷傳感器嚴禁正對風筒口懸掛。甲烷傳感器的進氣孔嚴禁堵塞。在井下現場禁止對甲烷傳感器進行任何形式的調整、私自檢修。

(6)甲烷傳感器在運送、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做到輕拿輕放,避免碰撞、亂扔亂放,以免損壞甲烷傳感器。

(7)單個傳感器延伸線路長度嚴禁大于1500米,兩個傳感器公用端口延伸線路長度嚴禁大于1000米。

(8)風筒傳感器應設置在局部通風機風筒末端,并隨著風筒延伸及時前移。

(9)工作面風向傳感器吊掛在巷道頂板采用硬質連接,安設位置按規程措施執行。

(10)工作面風速傳感器吊掛在巷道頂板800mm左右采用硬質連接,安設位置按規程措施執行。

(11)采區回風巷、一翼回風巷、總回風巷的測風站處應設置風速傳感器;風速傳感器應設置在巷道前后10米內無分支風流、無拐彎、無障礙、斷面無變化、能準確計算風量的地點。

(12)一氧化碳傳感器、煙霧傳感器應設置在帶式輸送機滾筒下風側10?5米處;一氧化碳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應垂直懸掛,距頂板(頂梁)不大于300mm,距巷壁不小于200mm。

4、監測線路:

主要巷道、采掘工作面順槽及其他有布放電纜的巷道安裝電纜鉤時,最上兩鉤必須預留為監測監控線路使用,頂鉤吊掛必須在靠巷幫的第一二鉤上,其他線路嚴禁占用。沒有電纜鉤的巷道必須用綁線綁在頂板上,不得在巷幫上捆綁,禁止用鐵絲替代綁線,捆綁電纜。在做風門、密閉墻和變電硐室門窗等設施時,必須預留監測監控電纜穿墻孔。

綜采工作面支架內的監測電纜在敷設時,支架間要留有余量,對支架內的監測電纜套皮保護。機掘工作面迎頭20米范圍內監測電纜必須貼頂吊掛,不得盤放冗余監測電纜。炮掘或使用耙巖(矸)機的工作面迎頭50m范圍內監測線纜必須進行保護。

工作面預留的余量電纜,必須盤好固定在巷幫上,吊掛高度必須大于2.6米,禁止有架空垂掛現象出現。電纜經過橫川口必須沿頂板敷設,不得斜拉亂扯。接線盒必須吊掛在支護良好且無淋水的環境下。

監控設備之間必須使用專用電纜連接,嚴禁與調度電話電纜等共用。監測監控電纜和接線盒禁止用到與其電源等級不相符的系統中。其他不符合監測監控系統電源等級的線纜、接線盒同樣禁止使用到監測監控系統中。接線盒必須貼有五小電器防爆合格證和包機牌。

5、斷電閉鎖:

不得擅自改動甲烷電閉鎖范圍內電氣設備或擅自甩掉甲烷電閉鎖功能的,否則責令該工作面停產整頓,同時追究責任單位的管理責任。監測監控系統甲烷電閉鎖控制的機電設備,檢修或更換后,在運行前必須進行斷電試驗,確認瓦斯電閉鎖可靠,方可投入運行。

在采煤工作面及其回風巷施工時,供電電源(絞車、鉆機、溜子等電源)必須設置在采煤工作面的斷電范圍之內;在掘進工作面接電源時,電源必須設置在掘進工作面的斷電范圍之內。

篇2:車輛衛星定位監控系統管理制度

“車輛衛星定位監控系統”作為動態監控手段,能有效監控運輸車輛途中安全運行情況。公司根據《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車載終端技術要求》(JT/T794-2011)、《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平臺技術要求》(JT/T796-2011)等規定制定本制度。一、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有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監控平臺管理人員、值班監控人員、調度員和駕駛員、押運員以及衛星定位裝置設備的管理工作。

二、實施主體及其職責分工

本項管理制度執行者為公司公司安技科,具體負責平臺監控及衛星定位裝置的管理工作。

監控管理人員負責實時監控公司運行車輛,實時警示和記錄違章車輛,對嚴重違章或多次違章車輛的有關情況報公司相關部門處理,并認真做好日常監控記錄。

駕駛員、押運員職責:必需按照操作規程使用GPS,確保設備正常運行。不得擅自拆裝、斷線、斷電、屏蔽和修改程序。在使用過程中若發現GPS不能正常使用,應及時通知安技科聯系維修商。在行車過程中必需遵守交通法律法規和公司有關GPS管理規定駕駛車輛,操作GPS。

三、安裝規范和管理要求

3.1凡公司所屬危化品車輛,按照行業管理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必須安裝衛星定位車載終端系統,對危化車輛的地理位置,運行速度,運行軌跡以及運行時間情況進行全程實時監控。

3.2公司建立動態監控平臺和衛星定位車載終端。安裝使用的系統軟件應符合交通行業標準要求,確保與運管部門監管平臺互聯互通,數據實時共享。

3.3配備專職監控人員,對營運車輛運行實時全過程監控。建立健全監控臺賬,落實24小時監控值班,及時發現違章超速、疲勞駕駛等行為。

3.4做好日常監控記錄,對車輛駕駛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及時報告和處理,及時發布提醒和警示信息,告知駕駛人員及時糾正消除安全隱患。

3.5每月檢查、不定期抽查監控營運車輛超速、疲勞駕駛情況,根據有關制度進行整改、處罰。

3.6做好車載終端設備管理、報修和檢修維護記錄,保證設備正常使用。駕駛人員應正確使用、維護衛星定位車載終端,發現故障及時報告、維修。

3.7車輛在行駛途中不得私自關閉車載終端;收到發送的警示信息后,必須立即糾正違章行為,確保按照有關規定正常運行,遇到惡劣天氣、交通事故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向監控平臺發送信息報告。四、監控內容和程序

4.1建立GPS監控平臺,配備專職監控人員,通過GPS監控系統加強對公司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的管理和運行狀態監控。

4.2監控系統的監管內容包括:是否超速行駛、是否超員、是否疲勞駕駛、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是否進入禁行路段等。

4.3特殊天氣和道路條件下,應提醒駕駛員降低行駛速度,保障安全行車。

4.4建立并落實GPS記錄使用管理工作,確保平臺的正常運行和車載系統的正確使用。

4.5指導和督促公司駕駛員正確使用和維護GPS車載設備,對安裝了GPS車載終端的車輛進行使用情況分析統計,包括在正常運行監控狀態的車輛數、停駛車輛數、不在監控狀態車輛數,對不在監控狀態的車輛要具體分析其原因,發現車載終端出現故障應及時報告當地售后服務人員。對駕駛員人為破壞或屏蔽GPS車載終端的現象及時報告公司并做出嚴肅處理。

五、信息發送

5.1準確、完整地錄入車輛和駕駛員的基礎資料,設定車輛的限制速度、中途休息停靠點、電子圍欄等;對按照固定線路行駛的車輛,應按照電子地圖的路段限速標志進行分段限速設置。

5.2及時通過語音或短信等方式向車輛發送道路交通事故通報以及天氣、路況等安全提示和預警信息等。

5.3實時監控本企業運行車輛,對超速、超員、超載、疲勞駕駛的車輛,及時通過語音或短信等方式提示駕駛員糾正違章,并對其進行教育。

5.4對上級平臺發送的信息,監控員要單獨建立文檔保存,根據信息內容和要求,及時向負責人匯報。對于上級平臺發送的交通事故通報,監控員要及時將信息發送給事故線路上運行的公司車輛。六、監控記錄及違規處理。

6.1認真做好平臺監控記錄,包括《車輛動態實時監控記錄》、《車輛違章處罰登記表》等,填寫記錄要規范,不得弄虛作假。6.2公司對所監控到的車輛超速行駛、疲勞駕駛、超員等違規信息要認真分析,確屬違章的,及時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并將違規信息及處理結果存檔,作為企業內部對車輛和人員管理、考核的依據。6.3對超速、超員、超載、疲勞駕駛的處罰標準應與公安和交通部門的相關規定一致。

6.4公司規定夜間24時至次日凌晨6時,公司所屬危險品車輛嚴禁上路行駛,如有違規將對違規車輛進行處罰。

6.5車輛運輸期間必須保證GPS車載終端正常且通訊暢通。對不能保證通訊暢通的車輛,不得出車運輸。

6.6正確使用和維護GPS車載設備,對不在監控狀態的車輛要分析原因,發現車載終端出現故障應及時報告GPS運營平臺,對駕駛員人為破壞或屏蔽GPS車載終端的行為要及時做出嚴肅處理。

6.7做好有關監控數據的統計和違規車輛處理情況匯總,定期向上級部門報送。

6.8具體違規處理細則:6.8.1監控人員違反規定的:

①不按規定發送信息的,每次處罰責任人5元。②監控時脫崗的,每次處罰100元。③監控記錄不全的,每次處罰5元。

④發現監控異常未及時匯報的,每次處罰50元。6.8.2駕駛員違反規定的:

①違反GPS車載系統規定,故意損壞、關閉GPS的,按照實際損失照價賠償并處500元罰款。

②駕駛員超速處罰:駕駛員違反限速規定,經監控中心短信提示后仍然超速的,經核實非漂移或誤報的,由公司安技科對駕駛員進行談話,并進行安全教育。處以100元罰款。嚴重超速的要求駕駛員做出書面檢查并處以200元罰款。

③駕駛員不按照規定時間和規定路線行駛的,處以200元罰款。④對交警等行業主管部門抄告、通報超速行為的,第一次抄告處以100元罰款;第二次抄告處以200元罰款;三次以上抄告的,停車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并處以500元罰款。

七、監控人員值班要求

①、監控人員必須按時值班,如有事不能值班,提前報告,由其他GPS監控人員值班。

②、值班期間,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不得擅自離崗。③、值班期間,值班人員必須履行職責,認真監控,發現車輛存在超速、疲勞駕駛等違規現象時,要及時發短信提醒告誡,并做好有關記錄。

④、值班期間,如發現嚴重超速違規的,經提醒后仍不及時改正的,應及時向公司領導報告。依據違規實情按公司相關規定,給予處罰。⑤、交接班接班人員每天要提前十分鐘上班,進行交接班工作,交班人員要將當班期間的遺留問題,向接班人員交待清楚。

⑥、認真填寫值班記錄以及各種作業記錄,重要用戶故障要在故障處理日志中詳細記錄故障現象、發生時間和處理過程及處理結果。⑦、交接班時遇有重大障礙未處理完畢的,不允許進行交接班,接班人員要協同交班人員將故障處理完畢或基本告一段落方可進行交接。

篇3:安全監控系統管理制度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切實搞好瓦斯治理工作,充分發揮安全監控系統裝置作用,保障安全監控系統的正常運行,保障礦井安全生產,結合煤礦實際,特制定以下制度。

1、監控室24小時要有專人值班,并熟悉微機及熟悉通風業務的操作人員。

2、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并作好當班值班記錄。

3、做好監控裝置運行日志記錄。

4、做好設備、儀表、臺帳記錄。

5、做好監控裝置故障處理記錄。

6、做好監控裝置檢修記錄。

7、做好監控日報、月報、季報等工作。

8、完善監控排版和監控系統圖。

9、監控系統的數據、記錄、資料一律存檔保存一年以上,便于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