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副立井下放大型設備安全技術措施

副立井下放大型設備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2430

因250104工作面安裝及250103工作面回撤,所有大型設備需要從副立井運輸,為確保大型設備的安全運輸,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設備情況:

1.副立井井筒深度578.9m,提升容器采用多繩罐籠,罐籠自重11920kg,平衡錘重量16080kg(其中自重6800kg,配重9280kg),鋼絲繩為6根首繩、3根尾繩。提物速度為6.5m/s,大件速度為3.5m/s,檢修速度為0.5m/s。設備總重量在16噸之內,適應于本措施。

2.副立井罐籠下層長×寬為5000mm×1650mm,在此尺寸范圍內的設備,適應于本措施。

3.工作面液壓支架、前后溜機頭、采煤機和端頭架等超重超長超寬設備在下放前必須進行拆解,(絕對不能超過提升能力及尺寸限制)保證所下放各部分在提升機所提升重量范圍內,確保安全下放。

二、人員組織:

1.現場負責人:每次提升時運輸隊在井口、井底必須有一名副隊長跟班組織安排各項準備工作,檢點操作工藝是否到位;運輸隊負責用電機車從進車道往出裝卸支架。

2.現場工作人員:每班運輸隊在井口、井底各有兩名把鉤工,井底有一名信號工;機電二隊在井口、井底各有一名裝車工(負責設備進罐固定),井口有一名信號工;井口、井底各有一名安檢員負責安全檢查工作。

3.每天提升大型設備時,必須和調度室聯系,保證人員的提升和下放。

三、設備及材料的準備:

一輛柴油機車、一輛電機車(由運輸隊準備,往出拉支架)、機車硬連接、大錘、設備在罐籠內固定用花籃螺絲、定位木楔、千斤頂等。

四、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作業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

2.由調度室指揮協調,井底車場進車道必須保持暢通,不得積壓設備。

3.井底進車道上停放一輛電機車,且進車道上其它地方必須空開,準備拉運大型設備。

4.機電二隊拆除罐籠下層罐簾,運輸隊拆除井口及井底進車側安全門,并各自預備簡易罐簾及安全門。

5.裝卸設備時,停車位置必須保證支架等大型設備能安全進出。

6.大型設備延伸部分不得超過罐籠底部主體部分且最少要留15cm以上的安全距離。

7.提升支架底座、頂梁、前后溜機頭機尾、前后溜轉載機驅動部及設備重量12t以上、長度超過4m時必須用檢修速度(0.5m/s)提升;重量在8t-12t、長度不超過4m的設備用大件速度(3.5m/s)提升;重量在8t以下、長度不超過4m的設備用提物速度(6.5m/s)下放。

8.固定設備專用花籃螺絲、定位木楔必須安全可靠。

9.提升信號必須及時、準確無誤。

10.絞車司機操作必須是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并由經驗豐富、技術較好的司機操作。

11.用柴油機車、電機車推拉大型設備時,必須使用最低速度,且要求所使用的機車各部分良好,制動部分安全可靠。

12.調度室必須協調當班下放支架的所有事宜。

13.大型設備出入罐籠過程中,或運輸過程中,設備兩側嚴禁有人。

14.井上、井下安全員必須認真負責,嚴禁無關的人員進入作業場所。

15.提升大型設備前,對各設施、設備必須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工作。

16.井口、井底推拉大型設備時其他人員必須避開5米以外。

17.井口、井底把鉤工要檢查大型設備的捆綁情況,進罐或出罐時嚴禁任何人站在罐內。

18.檢查設備在罐籠內的位置是否準確無誤,確保設備在下放過程中,不會與罐道發生摩擦、卡死現象,確保下放工作的安全進行。

19.設備提升之前,必須再仔細檢查一次各部分阻車情況,確保萬無一失。

20.機電二隊每天檢修時間必須對副立井提升機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和檢修,以保證下放大型設備時各種設施完好、安全運行。檢查和檢修工作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⑴認真對主繩、尾繩檢測一遍,保證符合規程規定。

⑵認真對副立井罐籠、井上下井架、井上下四角罐道及井筒設施進行檢查,保證所有部件完好無變形,螺絲無松動。

⑶認真對滾筒進行一次檢查,保證軸承完好,潤滑油脂充足,保證繩槽深度及質量符合規定。

⑷認真檢查電機,保證碳刷不冒火,電機運行時無異常響動。

⑸認真檢查液壓站、盤型閘,保證各部件無漏油現象,保證壓力達到11.4mpa,盤型閘與閘盤之間間隙在1.0±0.2mm。

⑹認真檢查各種保護,保證各種保護可靠動作。

⑺對自動調繩液壓油缸打壓,保證6根鋼絲繩張力平衡。

篇2:副立井操車設備施焊安全措施模版

一、工程概況

我礦副立井井底推車機軌道及平臺防滑鐵板多處開焊,為保證副立井安全運轉,在檢修過程中需要在井下利用電氣焊的方法補焊設施的開裂處,為保證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二、施工時間

2010年4月17日上午8點至2010年4月17日下午的15點30分.

三、施工地點

副立井。

四、組織機構及職責

安全總負責:張興中

現場監督:?褚眉廷

施工負責:?郭志杰

五、施工現場人員安排及職責

1、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第二百二十三條規定。

2、施工期間現場施工負責人要認真執行本安全措施并要隨時與礦調度室取得聯系,聽從礦調度指揮,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施工。

3、本工程由施工單位帶班隊長及機電隊隊長在現場指揮、監督施焊工作。

4、電焊、氣割等工作地點附近前后兩端各10m的井巷范圍內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對無法拆除的易燃易爆物品用石棉、濕麻袋等遮擋,并有專人看護。設置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灑水滅塵,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壓力充足的滅火器。

5、在井口進行電焊、氣割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下面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并有專人不斷向該設施上灑水保證火星下落后能夠迅速熄滅。

6、瓦檢員負責隨時檢查施工地點的瓦斯濃度檢查,工作地點附近20米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0.5%并無瓦斯集聚時方可施焊,所有人員必須服從瓦檢員指揮。

7、焊割作業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施工負責人必須在工作地點繼續檢查1小時,發現異常,立即處理。

8、焊工、帶火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施焊。

9、電工負責電焊機的接線、拆線,外殼接地工作,接、拆全過程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四百四十四、四百四十五、四百四十六的有關規定執行。

10、井口檢身員負責檢查操作人員上崗證件、措施審批表及電焊機、氧氣、乙炔瓶的使用安全情況。

11、在焊割地點安裝水管并安裝水霧化噴頭,有專人不斷向焊割地點的井筒中灑水,以保證火星在落地過程中熄滅。

12、安全員負責現場監督,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并組織人員迅速處理,保證現場安全作業。

13、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安全技術措施。

14、開工前必須先由安全、瓦檢、機電隊施工三方人員共同確認,然后由機電隊負責人匯報礦調度,由礦調度通知安監處、通風科等有關單位,不經礦調度批準不準施工。

15、帶隊人員要統籌安排,焊接作業時必須配備兩人,一人工作,一人監護。

六、施工現場安全措施

1、施工前必須檢查各工具及開關、綜保、電焊機、焊把線、氧氣瓶、乙炔瓶、氧氣帶、乙炔帶、減壓閥等的完好狀況,不完好不得使用。施工前作業人員要正確佩帶好勞動保護用品。

2、氧氣、乙炔瓶要求分裝分運,裝運過程必須輕裝輕放,支墊平穩、綁扎牢靠,防止拋摔、滾動。

3、焊割地點必須無浮煤、無易燃物。

4、電焊機擺放在焊割點上風側10米以外,同時氧氣、乙炔瓶之間距離不得小于5米。

5、瓦檢員必須時刻注意瓦斯濃度的變化,發現異常立即通知停止施工。

6、整個焊割過程不得停風停水,若停風或停水無論瓦斯濃度多少必須立即停止焊割作業。

7、焊割作業過程中必須風流暢通,只有檢查證明焊割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焊割作業。

8、焊工必須背風作業,風大時應設擋風設施,工作過程中一定要站穩站實。

9、焊割設備的氣體通路、減壓閥不允許沾染油脂,以防遇氧燃燒爆炸。

10、發現焊割設備漏電、漏氣或密封不嚴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檢查處理。

11、焊割工作完成后,施工單位必須將電氧焊回收到庫房,不得在井口存放。

七、主扇停風時的應急措施

1、嚴格執行礦主扇停風應急預案。

2、礦調度員在接到主扇停風報告后立即通知副立井井口施焊人員,立即停止施焊,并迅速拆除施工設備,整理好施焊工具(電焊機、氧氣瓶、乙炔瓶等),以最快速度撤離施工地點。

3、現場施工人員要清理現場施工過程中落下的具有一定溫度的渣子,并迅速灑水降溫,檢查現場無可燃性物體后匯報礦調度,現場留一名負責人繼續觀察,其他人員攜帶好工具迅速升井。

4、副立井各崗位信號工、把鉤工、安全員、瓦斯員要堅守崗位,以保證井下其他單位人員安全順利上下井。

篇3:副立井下放大型設備安全技術措施

因250104工作面安裝及250103工作面回撤,所有大型設備需要從副立井運輸,為確保大型設備的安全運輸,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設備情況:

1.副立井井筒深度578.9m,提升容器采用多繩罐籠,罐籠自重11920kg,平衡錘重量16080kg(其中自重6800kg,配重9280kg),鋼絲繩為6根首繩、3根尾繩。提物速度為6.5m/s,大件速度為3.5m/s,檢修速度為0.5m/s。設備總重量在16噸之內,適應于本措施。

2.副立井罐籠下層長×寬為5000mm×1650mm,在此尺寸范圍內的設備,適應于本措施。

3.工作面液壓支架、前后溜機頭、采煤機和端頭架等超重超長超寬設備在下放前必須進行拆解,(絕對不能超過提升能力及尺寸限制)保證所下放各部分在提升機所提升重量范圍內,確保安全下放。

二、人員組織:

1.現場負責人:每次提升時運輸隊在井口、井底必須有一名副隊長跟班組織安排各項準備工作,檢點操作工藝是否到位;運輸隊負責用電機車從進車道往出裝卸支架。

2.現場工作人員:每班運輸隊在井口、井底各有兩名把鉤工,井底有一名信號工;機電二隊在井口、井底各有一名裝車工(負責設備進罐固定),井口有一名信號工;井口、井底各有一名安檢員負責安全檢查工作。

?3.每天提升大型設備時,必須和調度室聯系,保證人員的提升和下放。

三、設備及材料的準備:

一輛柴油機車、一輛電機車(由運輸隊準備,往出拉支架)、機車硬連接、大錘、設備在罐籠內固定用花籃螺絲、定位木楔、千斤頂等。

四、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作業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

2.由調度室指揮協調,井底車場進車道必須保持暢通,不得積壓設備。

3.井底進車道上停放一輛電機車,且進車道上其它地方必須空開,準備拉運大型設備。

4.機電二隊拆除罐籠下層罐簾,運輸隊拆除井口及井底進車側安全門,并各自預備簡易罐簾及安全門。

5.裝卸設備時,停車位置必須保證支架等大型設備能安全進出。

6.大型設備延伸部分不得超過罐籠底部主體部分且最少要留15cm以上的安全距離。

7.提升支架底座、頂梁、前后溜機頭機尾、前后溜轉載機驅動部及設備重量12t以上、長度超過4m時必須用檢修速度(0.5m/s)提升;重量在8t-12t、長度不超過4m的設備用大件速度(3.5m/s)提升;重量在8t以下、長度不超過4m的設備用提物速度(6.5m/s)下放。

8.固定設備專用花籃螺絲、定位木楔必須安全可靠。

9.提升信號必須及時、準確無誤。

10.絞車司機操作必須是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并由經驗豐富、技術較好的司機操作。

11.用柴油機車、電機車推拉大型設備時,必須使用最低速度,且要求所使用的機車各部分良好,制動部分安全可靠。

12.調度室必須協調當班下放支架的所有事宜。

13.大型設備出入罐籠過程中,或運輸過程中,設備兩側嚴禁有人。

14.井上、井下安全員必須認真負責,嚴禁無關的人員進入作業場所。

15.提升大型設備前,對各設施、設備必須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工作。

16.井口、井底推拉大型設備時其他人員必須避開5米以外。

17.井口、井底把鉤工要檢查大型設備的捆綁情況,進罐或出罐時嚴禁任何人站在罐內。

18.檢查設備在罐籠內的位置是否準確無誤,確保設備在下放過程中,不會與罐道發生摩擦、卡死現象,確保下放工作的安全進行。

19.設備提升之前,必須再仔細檢查一次各部分阻車情況,確保萬無一失。

20.機電二隊每天檢修時間必須對副立井提升機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和檢修,以保證下放大型設備時各種設施完好、安全運行。檢查和檢修工作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⑴認真對主繩、尾繩檢測一遍,保證符合規程規定。

⑵認真對副立井罐籠、井上下井架、井上下四角罐道及井筒設施進行檢查,保證所有部件完好無變形,螺絲無松動。

⑶認真對滾筒進行一次檢查,保證軸承完好,潤滑油脂充足,保證繩槽深度及質量符合規定。

⑷認真檢查電機,保證碳刷不冒火,電機運行時無異常響動。

⑸認真檢查液壓站、盤型閘,保證各部件無漏油現象,保證壓力達到11.4Mpa,盤型閘與閘盤之間間隙在1.0±0.2mm。

⑹認真檢查各種保護,保證各種保護可靠動作。

⑺對自動調繩液壓油缸打壓,保證6根鋼絲繩張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