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高壓供電線路耐壓試驗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礦井安全生產管理要求,結合我礦實際情況,在元旦來臨之際,將對井上下高壓供電線路做耐壓試驗。因試驗時間長、影響范圍大、涉及面廣,為實現科學組織、統籌安排,確保本次作業安全,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試驗時間:2011年12月2日(9:00~13:00)
二、試驗地點:副立井地面變電所、井下中央變電室
三、試驗任務:礦井供電系統高壓電纜、高爆開關等設施的耐壓試驗。
四、試驗負責人:孫愛國
五、試驗單位:機電科外協單位
六、試驗組織:
為確保參與本次試驗的人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特進行如下安排:
1、何學恩:負責高壓電氣試驗施工現場綜合協調及全面指揮工作;
2、李愛華:負責人員組織安排工作及現場安全監管工作;
3、徐春林:負責做好試驗記錄、收集數據、試驗報告;
4、施工開始前由負責人組織參與作業的人員進行學習,包括了解試驗的內容、安全注意事項,對安全技術措施和有關圖紙資料的全面學習。沒有參加學習的人員不得參加施工;
5、負責人至少提前2天對所負責項目所需的儀器、工具及應急修補材料進行全面落實,避免出現被動;
6、出現問題時,要積極協調解決,不能敷衍了事,要立即匯報并組織人員解決問題;
7、備足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材。
七、井下耐壓試驗操作技術以及安全技術措施:
1、耐壓試驗所使用
2、需準備鋼鋸、鋼鋸條、壓線鉗、壓線卡、高壓接線端子若干、做高壓線頭所使用材料、一根帶絕緣護套導線2m、接地搖表;
3、必須由通風科指派專業瓦檢工,由安全科指派安全員全程配合工作;
4、井下做耐壓試驗之前,應做好安全準備工作:首先,清理工作地點周圍煤屑、煤塵、雜物、易燃物。將工作地點20m范圍內用水灑濕;其次,用搖表檢查附近接地極接地電阻,接地電阻不得大于2ω;準備足夠的滅火器、消防砂及其他消防設施,消防器材必須可靠;
5、為參加施工人員明確分工,派專人在施工地點兩端監視過往行人;瓦檢工專門檢測瓦斯;安全員對施工用器材工具以及施工過程監督;派專人負責消防器材,隨時準備;派專人接線拆線;施工負責人全面指揮監督;
6、耐壓試驗接電源時嚴格按照井下防爆規定以及《停送電制度》進行;
7、使用打壓機時必須先接好接地線,接地線要與打壓機輸出線間隔一定距離,不小于50cm;
8、打壓前需將接受耐壓試驗部位用干布擦拭干凈;
9、做耐壓試驗過程中,任何人不得靠近,關閉打壓機后才能靠近。每打一個部位后必須用導線接地放電,放電后才可以動手;
10、做耐壓試驗時,打壓部位要與一切可導電物體間隔一定距離;
11、高壓電纜頭或接線端子耐壓試驗失敗時要立即關閉打壓機并用導線放電。耐壓試驗部位被擊穿時,放電后,需要降溫處理;
12、參加施工人員必須服從施工負責人指揮調度,不得馬虎大意;
13、高壓電纜耐壓失敗后需重新做頭,再次打壓。如果該電纜存在問題,耐壓試驗不成功,需更換電纜,不得繼續使用問題電纜;
14、瓦檢員應隨時監測施工地點周圍20m內瓦斯濃度,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一旦瓦斯濃度超限,需立即停電,停止耐壓試驗,并同時做好降溫工作;
15、施工結束后,施工負責人需處理好善后工作。將施工現場恢復原樣;
16、做好耐壓記錄,施工結束后需做總結。
篇2:井下高壓電纜耐壓試驗方案模版
⊥65⊥、試驗目的
高壓動力電纜現場電纜頭、中間接頭制作完畢后,為了確認電纜的絕緣好,在接線送電之前,需要的交接實驗。
⊥6
2.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實驗標準》GB50150-2006
2.2《電氣建設安全規程》(火力發電廠部分)?GB5009.1-20**
2.3《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工作管理》20**-01-21
⊥6
3.1電纜敷設到位,電纜終端頭及中間接頭已制作完畢;
3.2實驗現場清潔干凈、道路暢通;
3.3實驗所需的工具儀器已準備齊全;
3.4實驗人員熟悉儀器的操作方法。
⊥6();?>5⊥、人員組織、分工及有關人員的資格要求
技術人員1名、施工負責人1名、電氣實驗人員2名。
所有人員必須經過安全培訓,持證上崗。電氣實驗人員應持有相關部門頒發的有效證件,所有參加實驗的人員已接受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并簽字。
⊥65⊥、所需的實驗儀器、工器具
儀器名稱
數量
儀器名稱
數量
35KV交流耐壓試驗儀
1套
15KW380V交流發電機
1臺
2500V兆歐表
1套
實驗專用線
若干
放電桿
1套
絕緣手套
1付
警示牌
若干
常用工具
1套
小型貨車
1輛
接地線
2根
數字萬用表
2只
對講機
4只
6、對實驗儀器、工器具的安全要求
6.1實驗電源必須實行“一閘一機”制,必須接在漏電保護器上,額定漏電電流不大于30毫安,動作時間應小于0.1ms
6.2實驗儀器的外殼必須接地良好,其連接線無損壞及老化。
6.3試驗儀器操作旋鈕轉動平滑靈活,無間斷點,無突升點。
6.4儀器接地線的截面不小于5mm2。
6.5試驗電源線用軟橡皮電纜,截面不小于16mm2。
6.6萬用表、兆歐表、移動電源盤、絕緣手套等經檢查合格,并在有效期范圍之內。
6.7常用工具應絕緣良好。
6.8安全帶經檢驗合格,無驗證磨損,小背帶及其他附件齊全。
7.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及要求
7.1施工工序
試驗準備→試驗接線→設備試驗→試驗拆線→試驗結果分析→試驗報告整理
7.2施工方法及要求
7.2.1電纜相位檢查:用試燈檢查電纜兩端的相位一致并與設備相對應。
7.2.2絕緣電阻測量:
7.2.2.1用2500V兆歐表測量各芯線對金屬屏蔽層、其他芯線及地的絕緣,測量值不小于1000兆歐,長度大于100米的,應測量吸收比,吸收比不應小于1.3.
7.2.2.2絕緣電阻測量完畢后,應掛好接地線。
7.2.3?35KV動力電纜交流耐壓試驗。
7.2.3.1試驗前絕緣測量應合格,出加壓相外,其余兩相及金屬屏蔽層應可靠接地。
7.2.3.2合上電源,啟動儀器,試驗電壓為52KV(26/35KV電纜),注意保持升壓過程中速度均勻,并注意電壓表、電流表的變化,一旦發生異常,應迅速降壓,拉開電源掛好接地線后查找原因。
7.2.3.3當電壓升值52KV時,開始計時,并通知各監護人檢查所監護范圍內有無放電、擊穿及閃絡現象,儀器表計時指示穩定,電流指示無上升現象。持續60分鐘后,將電壓降至零位,關閉儀器,拉開電源并掛好接地線后方可進行拆換線。
7.2.3.4電纜交流耐壓試驗完畢,測量絕緣電阻,與耐壓前相比應無明顯差別。
7.2.3.5用以上方法對其它各相進行試驗,應滿足技術規定的要求。
7.3安全防范重點:
①防人身觸電和高壓電擊②防火災③防高空落物④防高空墜落⑤防人身傷害⑥防儀器設備損害
8.施工應達到的質量標準指標及驗收要求、應提交的技術資料
8.1施工應達到的質量標準指標:應達到《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50150-2006或設備出廠試驗報告要求。
8.2竣工后應提交設計變更的證明文件、產品說明書、出廠試驗報告、合格證等技術文件、電氣試驗報告等。
9.文明施工、成品保護和防止二次污染的要求及控制措施
9.1文明施工要求及控制措施
9.1.1施工人員堅持文明施工,保持每日一小清,每周一大清,隨干隨清,誰干誰清。
9.1.2臨時電源盤接線后,蓋好上蓋,螺絲齊全。
9.1.3帶電設備設有警戒標志,防止他人誤動。
9.1.4試驗設備儀器現場擺放整齊。
9.1.5試驗完畢,試驗用品外的廢品打掃干凈,放在專用垃圾箱內。
9.1.6試驗區域拉設警戒繩,設專人監護,嚴禁他人進入。
9.2成品保護措施
9.2.1試驗完畢后及時恢復試驗過程中拆除的設備聯線,端子箱蓋、螺栓等。
9.2.2嚴禁亂動已安裝好的設備及其部件。
9.2.3嚴禁操作不屬性的設備,操作與試驗有關的設備時方法要得當,嚴禁野蠻操作損壞設備。
9.2.4試驗完畢后恢復被試驗設備的保護板、塑料布等遮蓋物,以免其他人損壞。
9.2.5嚴禁踐踏已安裝好的設備及其部件,保護其他人勞動成果,防止二次污染。
9.3施工中的環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9.3.1試驗過程中使用的塑料袋、保險絲按B類廢棄進行處理。
10.一般安全注意事項
10.1、所有參加試驗員服從指揮,聽從號令,監護人員監守崗位,警戒區域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10.2、臨時電源接線要先停電后接線,嚴禁帶電作業,要嚴格遵守臨時電源管理規定,電源線用軟橡皮電纜,截面不低于2.5mm2。并有專人監護:試驗電源要經漏電保護開關,嚴禁將電線直接插入插座內使用。試驗所用電源應穩定可靠,不得隨意停電。
10.3、進入現場戴好安全帽,系好下頜帶。高空作業掛好安全帶,并高掛低用,掛在上方牢固可靠處,登高作業時,要穿軟底靴,清理掉鞋底的泥巴等易滑物。
10.4、所以參加試驗人員必須熟悉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儀器專人操作,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升壓應零起電壓,嚴禁沖擊合閘,試驗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試驗。試驗時儀器接地端子和外殼要牢固可靠接地。放電應徹底干凈,防止剩余電荷擊人。
10.5、所以參加試驗人員必須經過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并簽字。嚴格遵守作業指導書及安全措施規定,施工現場嚴禁吸煙,嚴禁酒后上班。
10.6、試驗應在干燥的晴天進行。嚴禁在霜雪、雨霧天氣進行試驗。
10.7、電纜耐壓試驗前,加壓端應做好安全措施,防止人員誤人試驗場所。另一端應掛上警告牌。如另一端是上桿的或是鋸斷電纜處,應派人看守。
10.8、電纜的試驗過程中,更換試驗引線時,應先對設備充分放電。作業人員應戴好絕緣手套。
10.9、電纜的試驗過程中,更換試驗引線時,應先對設備充分放電。作業人員應戴好絕緣手套。電纜耐壓試驗分相進行時,另兩相電纜應接地。
10.10、在進行直流泄露時,非被試驗繞組接地要牢固可靠。需放電的試驗,試驗后放電要充分徹底,并可靠接地。
10.11、試驗儀器發生誤動作或試驗時出現故障,應先復位,再切斷電源,然后清除故障。
10.12、除特別注明外,試驗應在變壓器安裝完畢后進行。電纜試驗結束,應對被試電纜進行充分放電,并在被試電纜上加裝臨時接地線,待電纜尾線接通后才可拆除。
10.13、及時清理試驗后的垃圾,保險絲、塑料帶及時回收。
10.14、準備一對電池充足的對講機,試驗過程中精力集中,口令清晰。電纜升壓的另一端設專人監護,監護人應監守崗位,必要時拉設圍欄,防止無關人員進入觸電。
10.15、升降電壓應均勻,嚴禁沖擊合閘,遇到異常情況,應迅速降壓,拉開電源,并充分放電后方可進行檢查。儀器操作人應隨時將試驗情況告知另一側監護人。
10.16、試驗結束,放電時先通過放電電阻放電,再直接放電,充分放電并掛上接地線后方可拆換線。
10.17、試驗過程中,做好“一對一”監護。
篇3:井下高壓供電線路耐壓試驗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礦井安全生產管理要求,結合我礦實際情況,在元旦來臨之際,將對井上下高壓供電線路做耐壓試驗。因試驗時間長、影響范圍大、涉及面廣,為實現科學組織、統籌安排,確保本次作業安全,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試驗時間:2011年12月2日(9:00~13:00)
二、試驗地點:副立井地面變電所、井下中央變電室
三、試驗任務:礦井供電系統高壓電纜、高爆開關等設施的耐壓試驗。
四、試驗負責人:孫愛國
五、試驗單位:機電科外協單位
六、試驗組織:
為確保參與本次試驗的人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特進行如下安排:
1、何學恩:負責高壓電氣試驗施工現場綜合協調及全面指揮工作;
2、李愛華:負責人員組織安排工作及現場安全監管工作;
3、徐春林:負責做好試驗記錄、收集數據、試驗報告;
4、施工開始前由負責人組織參與作業的人員進行學習,包括了解試驗的內容、安全注意事項,對安全技術措施和有關圖紙資料的全面學習。沒有參加學習的人員不得參加施工;
5、負責人至少提前2天對所負責項目所需的儀器、工具及應急修補材料進行全面落實,避免出現被動;
6、出現問題時,要積極協調解決,不能敷衍了事,要立即匯報并組織人員解決問題;
7、備足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材。
七、井下耐壓試驗操作技術以及安全技術措施:
1、耐壓試驗所使用
2、需準備鋼鋸、鋼鋸條、壓線鉗、壓線卡、高壓接線端子若干、做高壓線頭所使用材料、一根帶絕緣護套導線2m、接地搖表;
3、必須由通風科指派專業瓦檢工,由安全科指派安全員全程配合工作;
4、井下做耐壓試驗之前,應做好安全準備工作:首先,清理工作地點周圍煤屑、煤塵、雜物、易燃物。將工作地點20m范圍內用水灑濕;其次,用搖表檢查附近接地極接地電阻,接地電阻不得大于2Ω;準備足夠的滅火器、消防砂及其他消防設施,消防器材必須可靠;
5、為參加施工人員明確分工,派專人在施工地點兩端監視過往行人;瓦檢工專門檢測瓦斯;安全員對施工用器材工具以及施工過程監督;派專人負責消防器材,隨時準備;派專人接線拆線;施工負責人全面指揮監督;
6、耐壓試驗接電源時嚴格按照井下防爆規定以及《停送電制度》進行;
7、使用打壓機時必須先接好接地線,接地線要與打壓機輸出線間隔一定距離,不小于50cm;
8、打壓前需將接受耐壓試驗部位用干布擦拭干凈;
9、做耐壓試驗過程中,任何人不得靠近,關閉打壓機后才能靠近。每打一個部位后必須用導線接地放電,放電后才可以動手;
10、做耐壓試驗時,打壓部位要與一切可導電物體間隔一定距離;
11、高壓電纜頭或接線端子耐壓試驗失敗時要立即關閉打壓機并用導線放電。耐壓試驗部位被擊穿時,放電后,需要降溫處理;
12、參加施工人員必須服從施工負責人指揮調度,不得馬虎大意;
13、高壓電纜耐壓失敗后需重新做頭,再次打壓。如果該電纜存在問題,耐壓試驗不成功,需更換電纜,不得繼續使用問題電纜;
14、瓦檢員應隨時監測施工地點周圍20m內瓦斯濃度,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一旦瓦斯濃度超限,需立即停電,停止耐壓試驗,并同時做好降溫工作;
15、施工結束后,施工負責人需處理好善后工作。將施工現場恢復原樣;
16、做好耐壓記錄,施工結束后需做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