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主立井提升改造期間氧焊切割安全技術措施

主立井提升改造期間氧焊切割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5130

一、工程概況:

主立井井筒垂直深度為206米,井筒直徑為4米。主立井底距放煤平臺垂直距離約為30米,主立井井底距托罐梁垂直距離約為23米,托罐梁距下方行走平臺垂直距離為1.7米。

由于現主立井托罐梁、弧形閘變形嚴重,需進行拆除工作,拆除時需使用氧焊對托罐梁兩翼穩繩套(4個)、弧形閘切割。為保證氧焊期間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措施有效期:

2013年2月18日--2013年2月24日

三、?施工地點:

立井井筒行走平臺和放煤平臺

四、組織結構及職責:

施工單位:生產技術部(機電隊)

施工現場負責人:?肖慧平

施工現場安全負責人:季順堂

施工人員:齊鵬飛鄭紅軍

五、?施工設備:

氧氣瓶、乙炔瓶等、焊槍等。

六、?施工前準備工作:

①氧焊地點及立井井底必須配備足量的消防器材:2個有效滅火器、0.3m3沙及揚沙工具,用直徑不小于20mm的水管將水源引至施工現場。施工地點配備石棉板或鐵板制作的專用承接火星工具。

②施工前先將煤倉煤放空,并對放煤嘴處、提升箕斗、及放煤平臺、行走平臺處浮煤進行清掃并進行灑水。

③瓦檢員對放煤嘴口處及施工地點范圍前后5m的瓦斯進行瓦斯排查,安監員檢查監督措施落實情況,負責人現場安全確認。

④主提升停止運行,并對主提升裝置及饋入主提升電源進行閉鎖。

⑤氧焊切割前必須對被切割件進行加固,防止脫落、彈起傷人。

七、?施工方法:

氧氣瓶、乙炔瓶運送方式:

氧氣瓶和乙炔瓶分別裝入兩個礦車,并且兩車間最少有兩個空礦車間隔,固定牢靠后通過軌道運輸至立井井底。

1、放煤平臺處弧形閘門切割施工

施工地點:放煤平臺

2、托罐梁兩翼穩繩套(4個)切割施工

施工地點:行走平臺

3、安全注意事項

①氧氣瓶與乙炔瓶分開運輸,在運輸前必須加固,防止碰撞。人工搬運過程必須輕拿輕放。

②氧氣瓶與乙炔瓶間隔不小于7m且放置立井井底平穩處,并做好防倒措施。

③施工前,施工人員勞保用具齊全,佩戴好安全帽、防護眼鏡、防護臉罩、防護手套等勞保用品,系好安全帶、安全繩(不得少于兩道),安全帶、安全繩不得固定在同一剛性物件上。

④氧焊工作完畢,對被切割物進行灑水冷卻,冷卻完畢后人工搬運至罐籠上方檢修平臺并進行穩定固定,通過罐籠提升上井。

七、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生產部機電牽頭,組織通風管理部、生產技術部等相關人員進行工程跟定。施工時,施工負責人必須現場指揮。

2、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施工負責人召集班前會,由施工安全負責人將本措施傳達貫徹給每位施工負責人及施工人員,并對當班工作進行明確分工,明確職責與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項,會后所有人參與備案。

3、施工前認真清理施工現場、井底20m范圍內的浮煤、易燃物、

油污,并覆蓋一層黃土,黃土厚度不低于200mm。

4、通風管理部派一名專職瓦檢工全程檢查施工地點的瓦斯濃度,只有在作業地點20m范圍內不超過0.5%且局部無積存時,方可進行施工;施工負責人及安監員攜帶便攜式瓦檢儀,并處于常開狀態。如遇到瓦斯達0.5%時立即停止工作,待通風人員處理,瓦斯降到規定濃度以下時,方可繼續作業。

5、施工前,工程負責人、安監員,瓦檢工共同檢查無問題后,方可施工。

6、安監工、瓦檢工必須跟班作業,嚴禁中途離開。

7、電氧焊作業必須專業電焊工進行,持證上崗。施工前,操作人員要佩戴好專用手套、焊帽和專用防護眼鏡,不得穿著有破口的工作服操作,同時,工作服袖口應扎緊,扣好領口,皮膚不外露。

8、氧氣瓶、乙炔瓶間距不得小于7m,氧氣瓶、乙炔瓶距焊具距離不得小于10m,氧氣、乙炔瓶垂直放置,做好防傾倒措施,施工用火種由專職電焊工攜帶、保管。

9、施工前,先檢查氧氣瓶和乙炔瓶及聯接部件是否漏氣,檢查電焊機設備完好情況。

10、利用氧焊切割時,操作人員手持焊具,先打開乙炔閥門,然后點火,點火時,焊具頭朝下并距火源3~4cm,再打開混合氣閥,最后調整氧氣閥提高火焰溫度進行切割,切割完畢后,先關閉氧氣閥,然后關閉混合氣閥,最后關閉乙炔氣閥。

11、施工中施工地點設置專人負責灑水消防工作。

12、施工現場必須設專人監護,電氧焊切割地點使用石棉板或鐵板制作的專用工具承接火星,并及時灑水消滅火星。

13、井口20米范圍內嚴禁煙火,施工期間立井井口及立井井底10米外必須設置警戒線并安排專人進行看守,嚴禁人員靠近立井井口、立井井底,嚴禁墜物傷人。

14、施工前,閉鎖主立井提升饋入電源,懸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警示牌,并留專人看守。

15、施工期間,必須有一名礦副總領導、生產部長、通風副部長、專職瓦檢員、安監部長、安監員進行現場把關。施工現場負責人進行盯班。

16、氧焊切割工作完畢后,對發熱部位及火星進行澆水冷卻,施工現場20范圍再進行灑水,并由施工負責人及安監人員檢查無問題后,留專人現場觀察一小時以上,無異狀后匯報調度,方可離開現場。

17、措施未盡之處,嚴格按《煤礦電氧焊安全規程》和陽煤機字(2012)532號關于下發《陽煤集團電氧焊作業安全管理規定》的通知中有關規定執行。

生產技術部(機電)

二0一三年二月一日

篇2:主立井提升改造期間氧焊切割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主立井井筒垂直深度為206米,井筒直徑為4米。主立井底距放煤平臺垂直距離約為30米,主立井井底距托罐梁垂直距離約為23米,托罐梁距下方行走平臺垂直距離為1.7米。

由于現主立井托罐梁、弧形閘變形嚴重,需進行拆除工作,拆除時需使用氧焊對托罐梁兩翼穩繩套(4個)、弧形閘切割。為保證氧焊期間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措施有效期:

2013年2月18日--2013年2月24日

三、?施工地點:

立井井筒行走平臺和放煤平臺

四、組織結構及職責:

施工單位:生產技術部(機電隊)

施工現場負責人:?肖慧平

施工現場安全負責人:季順堂

施工人員:齊鵬飛鄭紅軍

五、?施工設備:

氧氣瓶、乙炔瓶等、焊槍等。

六、?施工前準備工作:

?①氧焊地點及立井井底必須配備足量的消防器材:2個有效滅火器、0.3m3沙及揚沙工具,用直徑不小于20mm的水管將水源引至施工現場。施工地點配備石棉板或鐵板制作的專用承接火星工具。

②施工前先將煤倉煤放空,并對放煤嘴處、提升箕斗、及放煤平臺、行走平臺處浮煤進行清掃并進行灑水。

③瓦檢員對放煤嘴口處及施工地點范圍前后5m的瓦斯進行瓦斯排查,安監員檢查監督措施落實情況,負責人現場安全確認。

④主提升停止運行,并對主提升裝置及饋入主提升電源進行閉鎖。

⑤氧焊切割前必須對被切割件進行加固,防止脫落、彈起傷人。

七、?施工方法:

氧氣瓶、乙炔瓶運送方式:

氧氣瓶和乙炔瓶分別裝入兩個礦車,并且兩車間最少有兩個空礦車間隔,固定牢靠后通過軌道運輸至立井井底。

?1、放煤平臺處弧形閘門切割施工

?施工地點:放煤平臺

?2、托罐梁兩翼穩繩套(4個)切割施工

?施工地點:行走平臺

3、安全注意事項

①氧氣瓶與乙炔瓶分開運輸,在運輸前必須加固,防止碰撞。人工搬運過程必須輕拿輕放。

②氧氣瓶與乙炔瓶間隔不小于7m且放置立井井底平穩處,并做好防倒措施。

③施工前,施工人員勞保用具齊全,佩戴好安全帽、防護眼鏡、防護臉罩、防護手套等勞保用品,系好安全帶、安全繩(不得少于兩道),安全帶、安全繩不得固定在同一剛性物件上。

④氧焊工作完畢,對被切割物進行灑水冷卻,冷卻完畢后人工搬運至罐籠上方檢修平臺并進行穩定固定,通過罐籠提升上井。?

七、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生產部機電牽頭,組織通風管理部、生產技術部等相關人員進行工程跟定。施工時,施工負責人必須現場指揮。

2、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施工負責人召集班前會,由施工安全負責人將本措施傳達貫徹給每位施工負責人及施工人員,并對當班工作進行明確分工,明確職責與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項,會后所有人參與備案。

3、施工前認真清理施工現場、井底20m范圍內的浮煤、易燃物、

油污,并覆蓋一層黃土,黃土厚度不低于200mm。

4、通風管理部派一名專職瓦檢工全程檢查施工地點的瓦斯濃度,只有在作業地點20m范圍內不超過0.5%且局部無積存時,方可進行施工;施工負責人及安監員攜帶便攜式瓦檢儀,并處于常開狀態。如遇到瓦斯達0.5%時立即停止工作,待通風人員處理,瓦斯降到規定濃度以下時,方可繼續作業。

5、施工前,工程負責人、安監員,瓦檢工共同檢查無問題后,方可施工。

6、安監工、瓦檢工必須跟班作業,嚴禁中途離開。

7、電氧焊作業必須專業電焊工進行,持證上崗。施工前,操作人員要佩戴好專用手套、焊帽和專用防護眼鏡,不得穿著有破口的工作服操作,同時,工作服袖口應扎緊,扣好領口,皮膚不外露。

8、氧氣瓶、乙炔瓶間距不得小于7m,氧氣瓶、乙炔瓶距焊具距離不得小于10m,氧氣、乙炔瓶垂直放置,做好防傾倒措施,施工用火種由專職電焊工攜帶、保管。

9、施工前,先檢查氧氣瓶和乙炔瓶及聯接部件是否漏氣,檢查電焊機設備完好情況。

10、利用氧焊切割時,操作人員手持焊具,先打開乙炔閥門,然后點火,點火時,焊具頭朝下并距火源3~4cm,再打開混合氣閥,最后調整氧氣閥提高火焰溫度進行切割,切割完畢后,先關閉氧氣閥,然后關閉混合氣閥,最后關閉乙炔氣閥。

11、施工中施工地點設置專人負責灑水消防工作。

12、施工現場必須設專人監護,電氧焊切割地點使用石棉板或鐵板制作的專用工具承接火星,并及時灑水消滅火星。

13、井口20米范圍內嚴禁煙火,施工期間立井井口及立井井底10米外必須設置警戒線并安排專人進行看守,嚴禁人員靠近立井井口、立井井底,嚴禁墜物傷人。

14、施工前,閉鎖主立井提升饋入電源,懸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警示牌,并留專人看守。

15、施工期間,必須有一名礦副總領導、生產部長、通風副部長、專職瓦檢員、安監部長、安監員進行現場把關。施工現場負責人進行盯班。

16、氧焊切割工作完畢后,對發熱部位及火星進行澆水冷卻,施工現場20范圍再進行灑水,并由施工負責人及安監人員檢查無問題后,留專人現場觀察一小時以上,無異狀后匯報調度,方可離開現場。

17、措施未盡之處,嚴格按《煤礦電氧焊安全規程》和陽煤機字(2012)532號關于下發《陽煤集團電氧焊作業安全管理規定》的通知中有關規定執行。

?生產技術部(機電)

二0一三年二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