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避難硐室使用切割機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保證礦井的正常驗收,避難硐室急需裝修,因裝修需要使用切割機,為保證作業安全特編制以下措施:
一、施工前準備
1、先檢查切割作業現場附近20m內風流中瓦斯不得超過0.5%,否則禁止作業。
2、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設備的性能,確保各部件的完好性。
3、電源閘刀開關、鋸片的松緊度、鋸片護罩或安全擋板進行詳細檢查。
4、使用之前,先打開總開關,空載試轉幾圈,待確認安全無誤后才允許啟動。
二、注意事項
1、切割機工作時務必要全神貫注,不但要保持頭腦清醒,更要理性的操作電動工具,切割人員要做到持證上崗。
2、電源線路必須安全可靠,嚴禁私拉亂接,小心電源線擺放,不要被切斷。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設備的性能,確保各部件完好。
3、嚴禁使用已有殘缺的砂輪片,切割時應防止火星四濺,并遠離易燃易爆物品。
4、不得進行強力切鋸操作,在切割前要待電機轉速達到全速即可。
5、不允許任何人站在鋸后面,停電、休息或離開工作地時,應立即切斷電源。
6、使用切割機如在潮濕地方工作時,必須站在絕緣墊或干燥的木板上進行。
7、設備出現抖動及其它故障,應立即停機修理,操作時嚴禁戴手套操作。如在操作過程中會引起灰塵,要戴上口罩或面罩。
8、作業完畢應關閉電源,并做好設備及周圍場地的清潔。
三、施工要求
1、指定專人在現場檢查和監督。
2、切割機工作地點附近10內范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建筑,必須配備兩個專業滅火器。并應有供水管路,設專人負責噴水。
3、切割作業完畢后,并設專人現場監護1h,確無異常后才能撤離現場。
四、安全技術措施
1、安監科要抓好現場安全及質量督查工作,發現問題應督促施工單位及時處理,確保施工安全及工程質量符合質量標準化要求。
2、其它仍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執行。
2013年10月7日
篇2:井下變電所操作規程范本
一、一般規定
1.變電所值班人員或操作工必須持證上崗。
2.變電所值班人員或操作工必須熟記本規程。
3.井下變電所設備操作必須執行《煤礦井下電氣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等規定。
4.停送電應由熟悉供電系統的電工或變電所值班人員操作,其他人員不得操作,不允許中間換人停、送電。
5.變電所操作人員接到調度室的停、送電命令后,方可執行,不允許擅自停送電。停電設備必須懸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的警示牌,低壓開關必須上機械閉鎖。
6.檢修高壓配電柜、變壓器,或檢修高壓線路時,必須把高壓配電柜手車拉出,使其脫離電源,檢查電源側擋板確已擋住,匯報調度手車已退出。
7.操作高壓電氣設備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站在絕緣臺上工作。
二、操作程序:
1.停電:
1)按下控制該停電線路配電柜的“分閘”按鈕,分閘指示燈亮,配電柜斷路器斷開,退出手車
2)停進線柜或聯絡柜時,先停負荷柜,依次停聯絡柜,進線柜。停電程序同第1條。
3)驗電:手車退出后要驗電,驗電時,應使用電壓等級合格的驗電器。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站在絕緣臺上工作。
4)放電:當驗明無電后,再進行接地、三相短接放電工作。接地放電時,應先接地端后接相端,最后三相短接。接地線和三相短接線在整個工作中不許拆路。停電完畢。
2.送電:
1)接到調度送電命令,并確認送電線路后方可送電操作。
2)拆接地線:先拆三相短接線,后拆接地線。
3)推入手車,并關好配電柜門。從觀察窗檢查動觸頭與靜觸頭是否完全接觸,接觸不好或接觸面不夠不能送電。
4)按下“合閘”按鈕,合閘指示燈亮,斷路器吸合。
5)送進線柜或聯絡柜的電時,要先送進線柜、聯絡柜,然后依次送負荷柜。
6)高、低壓配電柜跳閘或停電時,在恢復送電前先查明原因,處理后按照第4、5條要求送電。
3.注意事項:
1)供扇風機的高低壓開關嚴禁隨便停電,當需停電時,應由礦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執行,送電則由瓦斯檢查員許可后才允許送電。
2)送電后要巡查設備運行情況,如發現指示不正常和特別聲響,應立即停電處理。不準帶電檢修或移動設備,一切裸露電氣設備都要安設柵欄,并掛“高壓危險,小心觸電”警示牌。
3)嚴禁帶負荷拉隔離開關或拉手車。
4)檢修變電所設備時,檢查將所檢修設備內是否留下工具等。
5)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值班人員要先操作后匯報:
①直接威脅人身與設備安全的。
②所內高壓設備發生嚴重接地的和短路冒火的,或響聲劇烈的。
③電容器、變壓器嚴重漏油、噴油的。
6)部分工作停電,安全距離6KV小于0.7M,未停電設備,應裝設臨時遮攔,可用干燥木柴、橡膠或其它堅硬絕緣材料制成,裝設應牢固可靠,并懸掛“止步,高壓危險”警示牌。
三.安全警告:
1.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否則可能會造成人員觸電。
2.嚴禁帶電檢修或搬遷設備,小心人身觸電或設備誤啟動。
3.嚴禁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移動或拆除遮攔、接地線和標示牌。
4.工作人員在室內搬遷或移動梯子及長物體時,應放倒搬運,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篇3:某井下機械安裝工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第1條井下機械安裝工必須具備一定的鉗工、起重工基本操作及液壓基礎知識,經技術培訓并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第2條在傾角大于150的工作場所進行安裝(或拆卸)作業時,下方不得有人同時作業。如因特殊需要乎行作業時,應制定嚴密的安全防護措施。
第3條進行安裝(或拆卸)作業時,應設施工負責人、安全員,必要時應配瓦斯檢查員。
第4條當安裝現場20米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超過1%時,嚴禁送電試車;瓦斯濃度大于1.5%時,不得進行大型機械、器材的安裝、拆卸和搬運等作業。
第5條井下安裝工應能正確使用安裝工具,如管鉗、活扳手不得加長套管、加長力臂,不應反著用,不得代替手錘等。安裝工應能合理選擇起重工具。
第6條需要起重、運輸設備時,應嚴格參照《起重工操作規程》進行作業,應選用平板車、花架車運送設備。器材,不應使用礦車,不得用帶式輸送機、刮板輸送機運送設備、器材。
二、作業前的準備
第7條安裝工應了解所需安裝(或拆卸)的設備的技術性能、安裝說明書和安裝質量標準,并應了解:工作環境、進出路線及相關環節的配合關系。
第8條下井前要由施工負責人向有關工作人員講清工作內容、步驟、人員分工和安全注意事項。
第9條安裝工應按當日工作需要和分工情況選擇合適的起重用具、安裝工具、器械等,并對其安全可靠性進行認真的檢查;應攜帶專用停電牌。
第10條對待安裝的設備、器材等在下井前及運到安裝位置后,均應設專人按施工圖紙及有關技術文件要求,逐件清點數量、檢查質量、校核尺寸。對需要分部件運輸的設備,應由專人做上明顯標記、編號裝車,對部件結合面要用軟質材料妥善保護。
三、安裝、拆卸作業
第11條按安裝施工圖紙及有關技術文件認真校核基礎尺寸,找準設備的安裝中心線和標高。
第12條清理安裝現場、基礎表面和基礎螺栓孔,以保證安裝后二次灌漿的質量。
第13條將所需安裝的設備或部件的基座按安裝說明書的要求置于所需安裝的基礎位置上,操平找正后上好基礎螺栓,進行二次灌漿。
第14條將設備或部件置于基座上,按圖紙及說明書等技術文件的要求校核尺寸后,上緊各連接件、銷子、螺栓等。
第15條安裝帶式輸送機時要保持輸送帶平直,若巷道底板起伏不平,則應保持平緩過渡;做輸送帶接頭時,應使接頭兩端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并應遠離轉動部位5米以外作業。如需點動開車并拉動輸送帶時,應叫作業人員離開帶式輸送機;嚴禁直接用手拉或腳踩輸送帶。
第16條安裝刮板輸送機后試車時,如有漂鏈現象,應調整中部槽的平直度,嚴禁用腳蹬、手搬和撬棍別運行中的刮板鏈。
第17條安裝過程中,應對隱蔽工程、各連接尺寸等技術數據進行詳細記錄。
第18條需要焊接作業時,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中的有關條款進行。
第19條設備安裝后,試車之前應按施工要求的安裝質量標準逐項認真檢查:
1.各部螺栓應齊全、緊固;
2.減速器、油箱的油質應符合要求,油量應適當,無滲漏油;
3.輸送帶,刮板鏈的張力應適當;
4.聯軸節間隙應符合要求;
5.各轉動部位的防護罩應完好、牢固;
6.各儀表應齊全、完整;
7.焊接部位應牢固,無開焊、裂縫;
8.設備周圍,特別是轉動部位周圍,應無影響試車的雜物;
9.按有關規定需要盤車的設備,應盤車2~3轉,轉動應靈活;
10.其它應檢查的部位。
第20條檢查相關設備和環節的配合情況。
第21條通知所有安裝人員及相關人員遠離設備轉動部位,發出試車信號,按試車程序送電試車。在試車時認真檢查:
各運轉部位應無異響;
2.潤滑油路應暢通;
3.各部軸承溫升應符合規定值;
4.各儀表指示應靈敏、準確;
5.設備整體震動情況;
6.其它應檢查的部位。
第22條拆卸設備時,要先對本機停電、閉鎖、掛停電牌,對相關的設備也應停電、閉鎖,掛停電牌并與相關設備的司機及相關環節的工作人員打招呼,按事先確定的拆卸順序進行。
第23條拆卸時,各小型零部件盡量不要拆下,以免丟失,但拆卸程度要盡量保證各部件裝車后不超寬、不超高、不超重。
第24條對設備的結合面、防爆面及易碰壞的零部件,在拆卸時要注意不要損壞。
第25條拆卸重型部件時,必須使用安全性能可靠的起重工具、設施;所有人員要精神集中,互相配合好,聽從負責人的統一指揮。
第26條井下拆卸設備需用電、氣焊時,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中的有關條款執行。
第27條拆下的易損件及小零件,要由專人妥善保管好,以免損壞、丟失。
第28條設備及其零部件的安裝配合要隨時做好詳細記錄。
四、收尾工作
第29條安裝、拆卸設備竣工后,要認真清點工具及剩余的材料、備件。
第30條拆卸完設備并裝上車后,負責人應對現場再檢查一遍,有無丟下的零部件。
第31條保存好安裝時的詳細記錄,以備整理上報、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