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作業安全管理規定應急救護措施
一、煤氣分類
(一)高爐煤氣:高爐在生產過程中,因生產后產生的大量過剩爐氣,這種混合氣體,稱為高爐煤氣。主要成分:CO(一氧化碳),C02(二氧化碳),N2(氮氣)、H2(氫氣)、CH4(甲烷)等,其中可燃成分CO(一氧化碳)含量約占25%左右,H2(氫氣)、CH4(甲烷)的含量很少,C02(二氧化碳),N2(氮氣)的含量分別占15%,55%,熱值僅為3500KJ/m3左右。
(二)焦爐煤氣:焦爐煤氣是指用幾種煙煤配成煉焦用煤,在煉焦爐中經高溫干餾后,在產出焦碳和焦油產品的同時所得到的可燃氣體,是煉焦產品的副產品。主要成分:H2(氫氣)(55~0%),CH4(甲烷)(23~27%),CO(一氧化碳)(5~8%),CO2(二氧化碳)(1.5~3.0%),N2(氮氣)(3~7%),O2(氧氣)(<0.5%),CmHn(芳香烴類物質)(2~4%);密度為0.45~0.50Kg/Nm3,著火溫度為600~650℃。
(三)轉爐煤氣:轉爐煉鋼過程中,鐵水中的碳在高溫下和吹入的氧生成一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厥盏捻敶笛蹀D爐爐氣含一氧化碳60~80%,二氧化碳15~20%,以及氮、氫和微量氧。
(四)水煤氣:將水蒸氣通過熾熱的煤層(焦碳)可制得較潔凈的水煤氣(主要成分是CO(一氧化碳)和H2(氫氣)),燃燒現象為火焰騰起更高,而且變為淡藍色(氫氣和CO燃燒的顏色)。半水煤氣則為水蒸汽與空氣共同與焦碳反應所得。
(五)混合煤氣:將不同比例的各類煤氣混合在一起,用于特定目的的混合性煤氣。
二、煤氣作業的分類
(一)煤氣危險區域內作業(僅限不涉及煤氣設備設施本體及附屬設施的常規作業)
1、煤氣危險區域:生產的高爐、焦爐、轉爐、煤氣發生爐等煤氣發生設施及其附近區域;熱風爐、焦爐地下室、煤氣柜區域;煤氣混合加壓站、煤氣洗滌水排放點和煤氣泄漏點;正在放散的煤氣放散點及周圍40米;架空煤氣管道及其周圍10米;與煤氣主體設施相連的附屬設施(如水封、切斷閥、放散管、盲板等)的附近區域。
2、以上規定區域內作業均屬煤氣危險區域作業。
(二)停產(運)煤氣設備、設施上作業
對已停產(運)的煤氣管道、容器(煤氣柜)、閥門、爐窯及附屬設施(如水封槽、溢流管、放散管等)等煤氣設備設施本體從事維檢作業;
(三)帶煤氣作業
1、對正在運行(生產)的煤氣管道、容器(煤氣柜)、閥門、爐窯及及附屬設施(如水封槽、溢流管、放散管等)等煤氣設備設施本體從事維檢作業;
2、抽堵盲板作業
(四)進入煤氣設備、設施內作業
凡進入煤氣管道、容器(煤氣柜)、爐窯等內從事維檢的作業。
三、煤氣作業安全規定
(一)通用規定
1、實行項目許可制度,并實行現場分級管理監控。
2、作業人員至少2人及以上,可保證作業順利實施的最少人員,落實好互保措施,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
3、嚴格遵守動火許可制度。
4、嚴格用電管理制度。
5、嚴格作業區域警示制度。
6、嚴格應急救援制度。
(二)煤氣危險區域內作業的安全措施
1、攜帶煤氣報警儀全程檢測煤氣濃度
(1)區域內環境最高煤氣允許濃度24PPm(30mg),此時可長時間工作;
(2)24PPm<濃度≤200PPm,可經項目負責人準許,輪流進入間隔作業(因個體差異不同,必要時采取強制通風-使用風機或壓縮空氣、佩戴空呼或風罩或防毒面具、服用葡萄糖等措施),同時保持區域內空氣流通,通風良好;非作業人員遠離煤氣危險區(10米外),并應處于上風側。
(3)超過200PPm時,應當采取以下措施:
①強制通風,降低煤氣濃度;
②如煤氣濃度仍持續超標,佩戴空呼或風罩或防毒面具;
③準備好葡萄糖等急救物資。
④觀察風向,盡量站在上風側作業;
2、如需動火,按以下規定辦理。
(1)向產權(生產)單位提出申請,并經雙方現場確認具備動火條件,辦理動火許可證(簡稱動火證);
(2)動火前認真確認動火點附近有無煤氣泄漏,如有泄漏,須報上一級管理部門及各分廠批準并采取堵漏、強制通風等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動火(屬中心范圍的,由中心組織實施堵漏等安全措施;屬分廠范圍的,報請由各分廠和安全管理部門實施堵漏等安全措施,并由雙方確認具備安全作業條件后方可動火作業。)
(3)清理干凈動火點附近10米范圍內的易燃易爆物;
(4)運行煤氣管道10米范圍內動火,應采取遮蓋、隔熱(使用石棉布、隔板等)等措施。
(4)至少準備2具及以上滅火器(干粉滅火器)。
4、不得牽設高壓電線(500V及以上);作業用電源及電纜絕緣良好,不得短路放炮或打火等;
5、照明器具保持良好和足夠照明度;如區域環境內煤氣深度超過200PPm時,應使用36V及以下安全電壓照明。
(三)停產(運)煤氣設備、設施上作業的安全措施
1、可靠切斷煤氣來源,用水封切斷煤氣時應設專人監護水封,用閥門切斷煤氣時,必須加盲板,并打開放散管的閥門。
2、如需動火,則應按規定辦理動火證并采取相應措施。
3、吹掃和置換干凈內部的煤氣(使用氮氣或蒸汽),吹掃和置換時,放散點及周圍40米內不得有火源。
(1)吹掃、置換后,應對設備內氣體取樣化驗;當取樣氣體含氧量低于1%或氮氣、蒸汽含量達到99%及以上,或通過爆發試驗合格時,則具備動火條件;
(2)吹掃、置換后,取樣氣體經化驗煤氣濃度應低于200PPm。如超標且有煤氣持續外泄時,
應采取強制通風降低作業環境中的煤氣濃度,或者使用空呼、風罩、防毒面具等進行作業;
4、作業過程中,煤氣管道(容器)內應持續通上氮氣或蒸汽,并保持微正壓;
5、動火點處應保持良好接地;如動火部位有積存的焦油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則應采取清掃干凈或鋪上黃泥、砂石等的措施防止發生燃爆。
(四)帶煤氣作業
1、對正在運行(生產)的煤氣管道、容器(煤氣柜)、閥門、爐窯等從事維檢作業的安全措施
(1)帶煤氣作業不應在雷雨天進行,不宜在夜間進行;不應在具有高溫源的爐窯等建、構筑物內進行帶煤氣作業。
(2)作業時應佩戴空氣呼吸器、風罩或采取強制通風(應能有效降低煤氣濃度),盡量位于上風側作業。
(3)如需動火,則應按規定辦理動火票并采取以下措施。
①設備內煤氣應保持正壓,動火部位應可靠接地,在動火設施附近安裝煤氣壓力表或利用附近現有的量值準確可靠地監測煤氣壓力,并設專人看守。
②煤氣壓力應穩定在1000Pa以上,煤氣壓力低于規定數值或煤氣壓力波動較大(500~1000Pa)時應立即停止動火,待煤氣壓力達到規定時再動火。
③直接在煤氣管道或設備上焊接時,只準用電焊,不準用氣焊。
(4)應使用不發火星的工具,如銅質工具或涂有很厚一層潤滑油脂的鐵制工具。
(5)距離作業點10米以外才可安設投光燈?;蛘呤褂?6V及以下安全電壓照明燈。
(6)作業點周圍10米范圍設置安全警示區。
(7)通知消防車、救護車現場待命救援,并準備適量葡萄糖。
2、抽堵盲板作業的安全措施
(1)準備好盲板、墊圈、架子、平臺、跑跳、斜魚、接地線、滅火器(2具及以上)等。
(2)雷雨天禁止煤氣抽堵盲板作業,在夜間作業要安裝足夠的防爆照明器材。
(3)抽(堵)盲板處周圍40米內禁止火源和行人及機動車輛通行,設置安全警示區并派專人看守。
(4)正常運行的煤氣設施(管道)上抽堵盲板時,煤氣壓力應保持穩定,并不低于1000Pa。若壓力超高時應采取措施進行降壓處理;頂殘余煤氣抽、堵盲板時,管道內應通入氮氣或蒸汽保持正壓。
(5)在距離火源較近的焦爐地下室等地點進行盲板作業時,不得頂煤氣作業,要采取通入蒸汽或氮氣保持正壓、化驗合格等安全措施。
(6)不準穿釘子鞋以及化纖衣服或其它會產生靜電的衣服。
(7)抽、堵盲板時不準在附近煤氣管道上進行電焊作業,以免產生火花發生事故。
(8)佩戴空氣呼吸器或風罩或防毒面具,作業前觀察好逃生通道,必要時搭設跑跳。
(9)盲板處沒有支撐或離支撐較遠,須采取臨時支撐措施,以防法蘭分開后管道下沉。
(10)作業時注意滑輪與盲板柄垂直,減少人為的盲板與法蘭的摩擦;焦爐和混合煤氣管道法蘭應涂甘油或機械油口。
(五)進入煤氣設備、設施內作業的安全措施
1、必須可靠地切斷煤氣來源(關斷閥門、堵盲板或加水封,有條件時應當同時堵盲板和加水封等),將內部煤氣吹凈,并經取樣化驗合格(CO含量低于24PPm,氧氣含量不低于21%或接近空氣中氧含量)。
2、必須打開設施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自然通風
3、打開煤氣加壓及脫硫、凈化和貯存等煤氣系統的設備和管道時,應采取防止硫化物等自燃的措施(如事前通入氮氣或蒸汽并保持正壓,及時清理或覆蓋硫化物)。
4、佩戴煤氣報警儀和氧氣報警儀實施全程檢測,并按以下規定作業:
①CO含量≤30mg/m3(24ppm)時,可較長時間工作。
②CO含量≤50mg/m3(40ppm)時,連續工作時間不超過1小時。
③CO含量≤100mg/m3(80ppm)時,連續工作時間不超過0.5小時。
④CO含量≤200mg/m3(160ppm)時,連續工作時間不超過15-20分鐘。
⑤CO含量超過200mg/m3(160ppm)時,禁止作業。
5、進入煤氣設施內部工作時,安全分析取樣時間不得早于動火或進入前半小時。動火作業過程中每2小時一次取樣分析。工作中斷后恢復工作前0.5小時,也應重新分析,取樣應有代表性,防止死角。
6、重點注意
(1)專人在外部監護。
(2)作業人員不少于兩人
(3)要與外部有聯系訊號
(4)工作所用的照明燈,其電壓不得超過12伏。
7、如需動火,則應按規定辦理動火票并采取相應措施。
四、煤氣中毒或著火、爆炸應急救援措施
1、煤氣事故搶救必須由2人以上進行并佩戴空氣呼吸器。
2、煤氣事故發生點應嚴加警戒,禁止車輛和非工作人員來往,以防事故擴大。
3、搶救人員因跑步或強力勞動而引起呼吸急促時,立即禁止進入煤氣區域。
4、煤氣中毒事故救護原則:
1、及時向中心調度室(5033498//68106)、生產處(5038395//65312)、煤氣管理部(689199)報告清楚:中毒事故地點、事故概況(中毒人數、中毒輕重程度、時間等)、報警人員單位、姓名、并約好接頭地點。
2、視現場煤氣事故情況設崗哨維護好現場,阻止非搶救人員進入。
3、將中毒者抬到上風側安全的地方。
4、檢查中毒者的精神狀態,呼吸與心臟跳動、損傷,確定中毒者的中毒程度,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1)對于輕微中毒者(頭疼惡心、眩暈嘔吐等),可嗅醋酸、喝葡萄糖口服液或送至中鋼醫療室(503324)。
(2)對于中毒較重者(意志模糊、呼吸微弱、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應立即在現場用蘇生器或低壓純氧補給氧氣,待中毒者恢復知覺、呼吸正常后送附近醫院治療。
(3)對于嚴重中毒者(意志完全喪失、停止呼吸等),應在現場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和醫務人員磋商搶救措施。
(4)為便于中毒者自主呼吸,領扣、衣扣、腰帶等應解開,濕衣服應脫掉,在寒冷季節應對中毒者采取保暖措施。
(5)發生煤氣中毒事故必須通過現場負責人請醫務人員到現場,醫務人員未來之前應聽從煤氣救護人員指揮。醫務人員在現場時,應聽從醫務人員的指揮。
5、發生煤氣中火事故,應遵循以下急救原則:
(1)直徑≤100mm的煤氣管道著火時,可直接關斷煤氣閥門滅火;
(2)直徑>100mm的煤氣設施著火時,應逐漸降低煤氣壓力,通入大量氮氣或蒸汽,但設施內煤氣壓力不得低于100Pa(10.2mmH2O(水));不得突然關閉閥門或封水封,防止回火爆炸;
(3)及時向上級部門和消防隊(5033112//67111)報警請求支援
(4)煤氣設施周圍著火時,如屬初起火苗時,應使用現場滅火器(干粉)迅速將火撲滅,如無法撲滅,應請求消防部門支援。
(5)迅速設置崗哨和警示區,防止無關人員進入,滅火時嚴禁過分靠近著火點。
6、發生煤氣爆炸事故,應遵循以下急救原則:
(1)立即切斷氣源,迅速將剩余煤氣處理干凈。
(2)對爆炸地點加強警戒。
(3)爆炸地點40米內不應有火源。
(4)迅速向上級部門、消防隊報告。
希各單位認真組織學習,便于應用!
動力中心安監部
2012年3月29日
篇2:煤氣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為加強煤氣安全管理,有效預防煤氣事故發生,特制定如下煤氣安全管理制度:
一、煤氣區域作業人員,必須先進行煤氣安全知識培訓,具備預防事故和應急處理事故的能力,未經培訓合格,不得從事煤氣作業。
二、煤氣區域作業人員應嚴格遵守煤氣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
三、煤氣區域必須配置煤氣報警器、空氣呼吸器等安全防護設施,各危險源點必須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嚴禁擅自拆卸煤氣區域的安全防護設施及安全警示標志。
四、空氣呼吸器為搶救應急備用,應隨時保持有足夠的壓力,任何人不得擅自亂用。滅火器應保證完好,使用后應及時更換。
五、煤氣作業人員應經常檢查煤氣管道、水封、閥門、儀表儀器及安全設施,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和處理。
六、進入煤氣區域時,必須兩人同行,并隨身攜帶煤氣報警器。
七、煤氣操作與維修時,作業人員必須站在煤氣的上風位置。
八、煤氣檢修工作計劃和許可證的辦理,必須在施工前由工程技術人提出申請,經安全部門同意,報安全主管廠長批準后執行。未經廠領導及安全部門批準,嚴禁擅自檢修煤氣設備或動火作業。
九、煤氣區域設備檢修時,必須有安全員到場,現場必須配置空氣呼吸器和滅火器,必須檢測CO含量,當達到安全規定范圍時,才能開始檢修。
十、新建、改建、擴建、大修后的煤氣設施,應按照規程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前要制定送氣方案,并嚴格按制定的送氣方案送煤氣。煤氣送上后,經未端取樣分析,煤氣中含氧≤1%,并做爆發實驗后方可使用。
十一、加熱爐點火時,必須嚴格遵守煤氣點火安全操作規程,先給火種,后供煤氣,嚴禁先供煤氣后點火。
十二、煤氣管道設備嚴禁用鐵器敲打,以保證設備完好并防止產生火花引起火災或爆炸。
十三、嚴禁在煤氣管道、設備附近休息、睡覺、吸煙、使用明火和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十四、為確保煤氣設備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夜間工作時必須有安全照明。
十五、當煤氣報警器顯示煤氣爐區域CO濃度超過規定極限時,應及時上報安全部門和有關領導,必要時,作業人員應立即撤離工作現場,并警戒其他人員進入現場。
十六、發生煤氣中毒、火災、爆炸等事故時,必須立即向安全部門及有關領導報告,并迅速采取相應安全措施處理。發生煤氣火災、爆炸事故,同時撥119火警電話報警。
十七、違反上述規定的,根據情節輕重,對有關責任人給予如下考核:
1、凡違章指揮者,每人次罰款200元,安委會成員、車間主任、作業長級人員違章指揮,加倍處罰。因違章指揮造成事故,根據事故的大小,加倍處罰,若觸犯刑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1)除緊急停止以外,指揮行車必須戴好棒線廠行車指揮員標志,否則處罰100元/人次。
(2)多人指揮一臺行車吊物件的,每人處罰50元。因指揮混亂而造成事故時,加倍處罰。
2、未經培訓合格,從事煤氣作業的,罰1000元/次。
3、飲酒上班的,勒令回家休息,當日作事假處理,并罰款500元。
4、進入廠房,不按規定正確穿戴好勞保用品的,每人次處罰100元。不戴安全帽,每次處罰200元。不系安全帽下頜帶,每次處罰100元。將安全帽當凳子坐的,每次處罰200元。高空作業未系安全帶的,處罰200元。
進入煤氣危險區域,未兩人同行、未隨身攜帶煤氣報警器的,罰200元/次。
周三綜合檢查和周四上級檢查查處的,加倍處罰。
5、在生產工作過程中,離崗、串崗、睡崗的處罰100元/次。
煤氣區域睡崗的,處罰1000元/次。
6、操作工進班未檢查加熱爐汽包和煤氣系統,或發現隱患未及時匯報處理的,罰100元,因此而導致事故發生的,加倍處罰。
7、設備檢修,不按設備檢修掛牌規定斷開電源,未掛警示牌,未寫好檢修內容,就直接作業的或非掛牌者擅自摘取警示牌的,每人次處罰500元。檢修完畢,不及時摘取警示牌的,罰款200元。設備檢修時,操作工未在檢修記錄本上登記簽字的,罰100元/次。
8、在加熱爐、液壓站、氧氣乙炔儲存位處等易燃易爆區域及禁止吸煙區域吸煙或使用明火的,罰1000元/次。
9、其他一般違章行為,罰100元/次;嚴重違章的,加倍處罰。
篇3:帶煤氣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保障我公司員工的安全健康,防止帶煤氣作業時發生煤氣中毒、著火、爆炸事故,特制訂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本企業廠區內的高爐、轉爐煤氣的生產、輸送、使用以及使用設施的設計、制造、施工運行管理和維修等,凡涉及安全方面必須執行本制度。
本制度中所指帶煤氣作業包括:帶煤氣抽堵盲板、帶煤氣接管、高爐換探料尺、操作插板等危險工作。
作業時,應有煤氣防護站人員在場監護;操作人員應佩戴空氣呼吸器或通風式防毒面具,高空作業要系好安全帶,并應遵守下列規定:
1、工作場所應備有必要的聯系信號、煤氣壓力表及風向標志等;
2、距工作場所40m內,不應有火源并應采取防止著火的措施,與工作無關人員應離開作業點40m以外;
3、應使用不發火星的工具,如銅制工具或涂有很厚一層潤滑油脂的鐵制工具;
4、距作業點10m以外才可安設投光器;
5、不應在具有高溫源的爐窯等建、構筑物內進行帶煤氣作業。
6、不應在雷雨天進行,不宜在夜間進行;
7、操作人員操作前應認真檢查空氣呼吸器氣瓶等各裝置有無缺陷,呼吸面罩有無缺損,試帶時氣密性要好。便攜式一氧化碳報警儀報警報警裝置是否靈敏、可靠。
8、外單位人員在煤氣區域工作前,由本崗位責任人組織安全教育,布置工作中的注意事項。
9、外單位工作人員必須服從煤氣崗位人員統一指揮。
10、外單位工作人員在現場工作時,崗位要安排專人負責監護并做好記錄。
11、進入煤氣設備內部工作時,所有照明電壓不得超過12伏。
12、操作完畢后,必須認真清點人員、工具。待確認無誤后通知有關人員,進行下一步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