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鋪設人井信號電纜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鋪設人井信號電纜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5040

一、工程概況:

在人井井筒鋪設一趟泄漏通信電纜,為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特制定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組織:安全負責人:?施工負責人:

作業人員:

三、施工地點:人井井筒、人井絞車房。

四、施工內容:

在井筒內鋪設一根信號電纜,直徑為8mm。起點由人井下開始鋪至人井絞車房為止。

五、施工前準備:

1、施工前由施工負責人向礦調度請示施工時間,講清施工內容,并與絞車司機及井下信號工聯系好,交代好本次施工內容、聯系方式以及信號規定,并備有試驗完好的兩臺對講機。

2、施工前準備好本次施工所需要材料、經檢驗合格的工具并運至施工現場,應滿足施工需要。

3、凡是參加施工的人員必須貫徹本措施,并簽字。

六、施工步驟:

1、井筒鋪設電纜之前,在人井上井口處將信號轉換為檢修信號,并由施工負責人向絞車司機交待清楚施工內容及聯系方式。

2、由施工負責人與絞車司機聯系,以0.3米每秒的速度將主罐運行到罐蓋與井口一個水平的位置后停車,絞車落下安全閘。由施工人員系好安全帶,并將另一端系牢在頭上方的聯接器上。因所需的300m信號電纜事先已運至人井井口,所以將信號電纜按順序盤入罐蓋上。

3、信號電纜盤入罐蓋上,由施工負責人檢查無誤,檢查確認可以開動絞車后,聯系絞車司機以0.3米每秒的速度開動絞車,將主罐運行至人井下,由罐上人員將信號線終端頭引入接線位置,用專用卡子將電纜終端頭固定在信號房內并按接線要求將終端頭接好。然后由施工人員與絞車司機聯系,以0.3米每秒的速度慢慢開動絞車,使主罐運行至第一架鋼梁處停車,用專用卡子將信號電纜固定在罐道中梁上,按此方法,按順序將信號電纜依次固定在井筒內的52架鋼梁上,至人井上停車位置停車,將信號電纜固定在人井上信號房內,經信號房出線口鋪至人井絞車房進線最終至絞車房內。

4、由施工負責人安排專職電工在絞車房內用于信號自身電源的信號綜保開關停電、閉鎖并掛標有停電人姓名的“停電作業牌”。

5、在絞車房內由專職施工人員將電纜與信號箱的接線按標準接好。

6、作業完畢,由施工負責人與安全負責人共同驗收,確認符合施工標準后,由停電負責人親自將信號綜保送電。人員全部撤離,絞車解鎖送電并進行試運轉。合格后,由施工負責人向礦調度匯報,人員撤離現場,施工結束。

七、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前必須向礦調度請示,經礦調度同意后方可施工。

2、作業前,必須對制動系統、信號系統等進行試驗并進行安全確認。

3、由施工負責人安排警戒人員到人井下放警戒。

4、施工負責人必須隨身攜帶安全確認手冊,在施工過程中隨時隨地查找隱患,并及時處理,及時記錄,確認無隱患再進行下一步作業。

5、作業人員必須在井口周圍3米范圍以外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并系牢帽帶。進入施工現場后要將安全帶另一端系牢在頭上方安全可靠處,嚴禁低掛高用。

6、在井筒內運送人員及工具、材料等需采用罐籠時,施工人員站在保護傘下方及欄桿內。人員和所帶的材料、工具等不得探出罐外,放置要穩固。

7、絞車升降速度控制在0.3-0.5米/秒以內。

8、井筒內嚴禁上下平行作業。

9、在井筒內作業,信號傳遞采用對講機。由現場施工負責人與絞車司機共同確定語音聯系方式:由施工負責人通過對講機發出指令(“開車”或“停車”),司機聽清后立即告知對方“聽清了”,之后方可動車。語音傳送必須清晰,準確無誤,需要動車時,初始速度不大于0.3米/秒,過5秒后再加速運行。

10、罐上人員嚴禁站在電纜盤中間放電纜,以防電纜兜人出現意外。

11、絞車司機必須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12、井筒內作業時所有工具、材料、配件要拴防墜繩。

13、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聽從安全負責人的指揮,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擅作主張作業。

八、事故案例

(一)付井井筒墜鐵梁事故

一、事故經過:

1998年3月18日零點班,某礦運輸區一隊機車組組長王家宏和推車工趙家茂、王長偉在井下作業,1點30分大罐到付井下裝車平臺,內裝2個空車,王家宏與趙家茂將空車推出,趙家茂用木楔在罐內出車側打掩,之后他們三人共同將一回收鐵梁車推入罐內,王家宏去關罐門,并示意打點提罐,開車10多分鐘后聽到井筒內有響聲,有物體從井筒墜下,此時照明燈停了,王家宏立即打點停車,此時大罐提起130---140米位置。

二、事故原因:

1、這是一起典型的人為責任事故,裝有u型鐵梁的叉車沒有推到位,車輪沒有進入軌面的凹坑內,而且入車側又沒有用木楔打掩,提罐運行時,叉車在罐內向南側移動,造成鐵梁竄出罐體,插入罐道橫梁間,由于撞擊力很大,u型鐵梁騰起后墜入井筒。

2、叉車入罐后沒認真進行檢查是否到位,是否打掩是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應吸取的教訓及預防措施

1、認真接受事故教訓,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堅決按規程辦事。作業前必須進行手指口述安全確認。

2、認真總結事故教訓,并以此為反面教材,全面進行安全教育,增強職工安全意識。

3、嚴格落實各級責任制,重點地點,關鍵部位要嚴把守。

(二)主提升司機事故案例

一、事故經過:

2004年4月7日約20:45分左右,大興礦副井主罐內裝上兩礦車沙子,副罐空罐,在維護電鉗工及運轉隊值班副隊長張憲鋒現場監護情況下,下放主罐,過減速點前,絞車司機于海星感到罐較重,提前稍微帶閘,過減速點后,絞車未減速,仍高速運行,瞬間安全回路跳閘,同時絞車司機于海星急撤主令和工作閘,腳踏斷開電機高壓,副司機張光彩腳踏緊急回油,但此時已無法將絞車閘住,副罐瞬間過卷至楔形罐道。出現過卷事故。

二、事故原因:

1、當天白班運轉隊配合天津廠家對付井4米絞車電控系統進行plc改造,在控制屏前打地板穿電纜口和分解電控箱框架時沒有采取防護措施,造成低頻磁放大器給定環節滑動電阻振動,阻值變小,給定環節電流大于測速反饋環節電流,造成減速投低頻時制動力矩減小,絞車不減速,是造成過卷事故的主要原因。

2、維護電、鉗工,值班副隊長在未查明故障具體原因情況下,下放重車試罐。是造成過卷事故的另一原因。

三、事故預防措施:

1、對四大機械操作人員進行應急問題的培訓。編制應急預案,完善付井絞車安全運行的有關規定。

2、在付井4米絞車plc改造期間,要做好對設備防護工作。每天完工后,要對提升系統進行一次全面認真檢查,確保設備安全運轉。

3、安全保護系統、制動系統按規定定期測試,加強維護檢查,對絞車盤形閘進行空動時間及制動力矩測試。發現問題及時安排處理。

4、絞車及時上全托罐裝置。

5、絞車連接裝置、首尾繩繩徑、罐道要經常檢查、認真做好記錄。

6、作業過程中要及時進行安全確認,確認每一環節確實無隱患后再進行下一步。

篇2:南斜井高壓電纜鋪設安全措施

南斜井高壓電纜鋪設下井是我礦一項重大工程,涉及到礦井安全、機電管理等工作。為了即安全又保證質量的完成此項工作,經研究決定成立“電纜施工專項領導小組”,各項具體工作由組長統一指揮,安監站負責安全監督,副組長協同把關共同完成此項工作。

組長:

副組長:

主要安全措施:

1、用絞車控制電纜,防止電纜下滑,由饒鳳堅、吳建龍具體負責。

2、用粗麻繩在井口打活結補助控制電纜下放,防止電纜失控下滑,由組長饒鳳堅具體負責。

3、由蘇林輝、莫世旭牽引電纜線頭下到總回風巷下平臺,并隨時用電話匯報下放情況。

4、地面段電纜輸送工作由肖靖負責帶領10人完成。

5、井口下100米處(第二防身洞)由吳仁生帶領兩名電鉗工負責解開絞車鋼絲繩頭綁結點。當每次電纜綁結點隨鋼絲繩下放到此處時,吳仁生通知饒鳳堅情況,并等待得到饒鳳堅固定好井口端電纜的通知后,才能解開絞車鋼絲繩頭綁結點。然后回信號給饒鳳堅提升絞車鋼絲繩,等待電纜的再次下放。

6、井口下第二水平轉彎處由明偉平帶6人負責往下電纜輸送工作。

7、總回風巷下平臺至井底變電所段由黃錫超、吳建煌兩人,指揮主、副井工區干部、外包隊長及員工共100人按主、副井順序每人6米段將電纜扛至井底變電所。并沿路返回將電纜掛好,回收電話線。

篇3:電纜鋪設安全技術措施

一、事由:

北采區皮帶斜井鋪設高壓鎧裝電纜,為保障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特編制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技術要求:

1、電纜型號:高壓鎧裝電纜70mm2

2、電纜數量:2盤1000米,共計2根,每根長500米

3、鋪設路線:皮帶斜井井口--井底變電所

4、工作人數:100人

三、安全措施:

1、兩盤電纜必須在地面做好支撐架子,確定其牢固、可靠,方可放電纜。

2、施工前必須將強力皮帶啟動開關斷開,上好機械閉鎖。

3、在施工地點,施工時間內嚴禁非工作人員行走、通過。

4、指定現場工作負責人,負責電纜鋪設整體工作的指揮、調度及協調工作。

5、工作現場必須有一名安檢員在現場監督工作。

6、地面放電纜人員必須控制好放電纜的速度,并用大木板作為電纜盤剎車之用。

7、井下拖電纜的人員控制好距離,人員之間間隔5米1人。

8、拖電纜指定專人喊口號,電纜上、下肩要一致。

9、工作人員在拖電纜時嚴禁生拉硬拽,損壞電纜。

10、電纜在拐彎時,人員一律用靠彎道一側的肩膀,避免電纜拉緊,人員被擠傷。

11、電纜拉到位后,必須及時進行吊掛,避免損壞電纜。

12、工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認真做好自主保安及互助保安工作。

13、工作人員必須聽現場負責人指揮,嚴禁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

14、措施必須經過貫徹、學習簽字后,方可進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