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閉啟封安全技術措施
我礦15萬噸/年技改擴能工作已全部完成,現已驗收完畢,六證齊全,并于2013年6月通過了緊急避險系統及節后復工復產驗收,屬合法的生產礦井。
根據礦井開采布置需要,合理利用煤炭資源,杜絕煤炭資源浪費,經礦委會研究決定啟動2010年10月因礦井技改擴能停采至今的1501回采工作面。該工作面處于《開采方案設計》一采區范圍內,走向長壁掩護支架作面,停采時工作面剩余走向長:200m,傾斜長:70m,儲量為:2.5萬噸。根據2010年至今,1501采面運輸、回風順槽密閉觀測孔檢測情況:運輸順槽密閉內最大瓦斯濃度ch4為2.4%,最大co2為1.6%;回風順槽密閉內最大瓦斯濃度ch4為2.6%,最大co2為1.8%。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最高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3%時,經礦總工程師批準后,由本礦組織安全管理人員、礦救護隊啟封,采取控制風量的方法進行排放。
為確保密閉啟封安全,杜絕在排放過程中瓦斯事故的發生,嚴格“一通三防”的管理,使煤礦瓦斯管理日趨走向科學化,特制定啟封密閉技術安全措施,必須嚴格認真貫徹執行。
一、組織措施
成立啟封密閉領導小組。
組?長:胡金華(總工程師)
副組長:黎平(通風工程師)
通風科:楊新遠(通風科科長)
成員:周慶文(瓦檢員)、李永生(瓦檢員)
安全科:王令強(科長)
成員:令狐世武(安全員)、鄭太學(安全員)
調度指揮:鄧偉(指揮長)
三、密閉說明及啟封閉順序
1501采面進回風巷密閉均為臨時密閉,并設有反水槽,其結構均為磚混結構,并用水泥沙漿摸面。
依次啟封密閉順序為:回風順槽、運輸順槽
四、1501采面支護形式
1501采面運輸順槽、回風順槽為11#工字鋼架箱支護;采面為四邊形柔性掩護支架。
五、密閉內瓦斯量計算、預計需風量及排放時間:
1、瓦斯排放量:
q排=s×l×a
=4.4×(200+200+70)×2.6%
=53.8(m3)
式中:s:巷道斷面:4.4m2
l:工作面走向200m,斜長70m。
a:巷道內瓦斯濃度平均為2.6%
2、預計需風量: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全風壓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得超過1.5%。本次取1.3%
a排×q+s×u×s≦s×u×1.3%
2.6%×q+4.4×2×0.1%≦4.4×2×1.3%
q≦4.5
式中:a排:1501采面巷道內平均瓦斯濃度
s:巷道斷面:4.4m2
u:風流速度取2m/s。
q:預計向密閉內供風量(m3/min)
3、預計排放時間:
t≧q需q≧53.8÷4.5≧12min
根據所需排放巷道長度,啟封密閉所需時間,再加上各種環節因素影響,整個啟封排放時間約3小時。
六、施工準備
1、準備足夠的長把鎬、鏟子及釬桿
2、準備足夠的坑木,其直徑為20cm,長200cm,大量的砂桿;
3、準備功率為11×2kw的局扇4臺,若干節φ600mm的風筒;
4、必須配備足夠的施工人員及兩名瓦檢員、兩名安全員、一名組長。
七、技術安全措施
1、啟封密閉前,在1155水平1501運輸石門實施一組控風風門,確保密閉啟封后的通風系統調整。
2、啟封密閉前,必須在1061運輸、回風順槽密閉處安設一組通訊電話,并與調度指揮中心連接,確保全礦通訊暢通。
3、啟封密閉前,必須安設一組井具有資質單位調校合格的瓦斯傳感器,安設位置:1)、1501運輸順槽密閉處;2)、1501回風順槽密閉處;3)、1501回風與1101采面回風會和處。
4、密閉啟封前,必須檢查排放回風區域,并設置好警戒,確保回風流無電器、無火源、無人員。
警戒設置在:1)、1501采面運輸石門;2)、1101采面回風巷與總回風聯絡退后20m處;3)、1155絞車房與總回風聯絡退后20m處;4)、總回風安全出口20m處。
5、在密閉啟封前,安設兩組組防塵灑水裝置;一組安設在1501采面運輸順槽密閉處;一組安設在1501采面回風順槽密閉處。并配備不低于250m的水管,確保在排放過程中的灑水降塵,滅火。
6、回風啟封密閉工作通風隊隊干及測風員擔任,通風科派專人現場監督,并由通風隊隊長現場指揮,負責密閉啟封全面指揮工作,啟封密閉作業時的具體操作程序按《礦山救護條例》的相關要求執行。
7、入井前開好班前會,學習安全技術措施,做好人員分工并明確各自責任,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參加啟封人員認真檢查礦燈及穿戴是否符合要求,嚴禁失爆,入井時必須佩戴隔離式自救器。
8、1501采面運輸順槽、回風順槽為全風壓通風的啟封,順序應先啟封回風密閉,然后為進風側的密閉,密閉啟封后,應立即調整通風系統,消除瓦斯積聚和不安全隱患。
9、啟開密閉前,必須把風筒、局扇準備到位,并啟動開關,使局扇正常供風,確保1501運輸巷、回風巷、采面堵塞的正常排放。
10、啟封密閉必須帶好并使用銅釬、銅錘等銅制工具。嚴禁使用任何非銅制工具進行啟封密閉作業。刁落的墻磚石嚴禁掉入墻內,防止因磚石相互撞擊產生機械火花而發生事故。
11、先在1501采面回風順槽密閉上部開啟一個小孔后,瓦斯檢查員隨時檢查瓦斯涌出情況、傳感器瓦斯濃度,若不超限,逐漸擴大到13,然后撤出回風順槽施工人員至安全地帶,報告本次排放指揮長,指揮長下達1501運輸順槽密閉啟封命令,現場施工人員對1501采面運輸順槽密閉上部開啟一個小孔,通風員檢查是否形成全負壓通風,若1501采面處于全負壓通風狀態,說明該采面未造成通風短路,瓦斯監控中心必須隨時報告1501回風順槽及總回風傳感器瓦斯監測情況,在回風順槽、總回風均在設計范圍內時,且外部密閉觀測孔附近的瓦斯濃度不超過1.0%時,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且瓦斯濃度穩定沒有變化時,方可逐漸擴大1501密閉觀測孔,當孔擴大至可以行人時即可停止的方法進行排放。若采面通風系統短路,必須進行局扇送風排放,當外部密閉觀測孔附近的瓦斯濃度不超過1.0%時,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且瓦斯濃度穩定沒有變化時,方可擴大觀測孔,當孔擴大至可以行人時即可停止的方法進行排放,逐漸延接風筒,檢查瓦斯情況進行排放,待瓦斯濃度降下后方可繼續施工。
12、開啟密閉工作人員必須始終位于外側,嚴禁將頭或身體其他部位拉伸入開啟孔內,以防窒息事故。
13、密閉啟封后,將密閉里段巷道瓦斯全部排放結束后,測風員對風量進行測定,確認通風系統合理穩定后,現場指揮向調度站匯報。調度指揮中心及礦領導分析同意后,現場指揮方可安排檢查組人員對排放巷道進行安全檢查,待確定無安全威脅后方可撤出崗哨。
14、檢查組人員及時按檢查情況向調度指揮中心及工程師匯報,工程師按照排放瓦斯的巷道中的片幫冒頂、矸石、雜物、折梁斷柱情況,及時編制維修措施,待會審、貫徹學習后,對工作面巷道進行維修。
15、啟封密閉后需對該密閉里段進行瓦斯排放作業,其瓦斯排放工作嚴格按照瓦斯排放專項措施執行。
16、啟封后,應將材料堆碼整齊,不得影響行人、通風安全。
17、本措施沒提及之處,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煤礦操作規程》執行。
篇2:啟封密閉安全技術規定(新)
1、啟封密閉的安全技術措施:
(1)啟封密閉前應根據盲巷封閉的時間,封閉前的瓦斯情況,當前密閉前的瓦斯濃度等,對密閉內的瓦斯、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和數量進行預計。
(2)啟封密閉前要做好排放瓦斯,恢復通風的準備工作,低瓦斯礦井或低瓦斯區的密閉,若確認盲巷內積聚的瓦斯濃度不超過3%,可由通風區制定措施,經礦總工程師審批后,進行啟封。
2、保證措施:
(1)啟封密閉應有安監人員和業務主管人員在現場監督指導。
(2)啟封密閉應選派具有經驗的人員。
3、強制執行措施:
(1)啟封密閉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2)若密閉內瓦斯濃度超過3%,則必須按“三級排放”制度執行;若為高瓦斯區或火區密閉,且封閉的時間較長,必須由救護隊啟封。
(3)啟封時必須首先檢查密閉前的瓦斯濃度,火區密閉還要檢查密閉前和觀測孔以里的沼氣、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濃度、空氣溫度、出水溫度等。
(4)啟封密閉必須配置專用工具和儀器,如銅鎬、銅錘、氧氣檢查儀等,救護隊啟封火區密閉時必須攜帶氧氣呼吸器。
4、技術培訓內容:
(1)參加啟封密閉人員在啟封密閉前必須進行培訓。
(2)培訓的主要內容:有關密閉的常識;被啟封密閉的情況;學習啟封密閉、排放瓦斯措施和操作規程;瓦斯和其它有毒有害氣體常識;發生中毒、窒息等事故的救援措施等。
篇3:井下密閉構筑日常維護檢查啟封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一、為了加強新疆東銀能源公司所屬各礦密閉構筑、日常維護檢查及啟封的管理,特制定本規定。
二、本規定適用新疆東銀能源公司所屬各生產、基建礦井。
第二章密閉構筑及管理
一、密閉分類及構筑要求
1、按功能分為火區密閉及非火區密閉,其中:
(1)火區密閉指礦井因火災隱患而構筑的密閉,包括較大面積或溫度高的火區密閉、局部火區密閉和有自然發火征兆的密閉三種。
(2)非火區密閉指除火災隱患外因其它原因構筑的密閉,包括,獨頭巷道超過6m的,井下作業區域有毒有害氣體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不能及時處理的等。
2、按種類分為臨時密閉、永久密閉、防爆密閉,其中:
(1)采區及回采工作面回采結束的非火區密閉,必須按永久密閉質量標準施工;其它非火區密閉可按照臨時密閉質量標準施工。
(2)火區密閉必須按具有防爆墻作用的永久密閉質量標準施工。
3、密閉施工前必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編制專項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明確施工要求,確保安全施工,專項設計及安全措施要報礦總工程師審批后方可執行。
4、所有密閉施工前,要把設計及施工措施上報所屬分公司及東銀能源公司安全生產技術部備案。
5、密閉的構筑要符合《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的相關規定。施工地點要選擇巷道支護完好及頂、幫良好處,密閉要見硬底、硬幫與煤巖體接實,其中墻體密閉周邊必須掏槽,并保證墻體平整無裂縫。如密閉內有水要設置反水池或反水管。
6、所有密閉要設觀測孔、措施孔(注漿孔、注水孔)、測壓孔等。
7、對防滅火重要的永久密閉施工時,提倡密閉中間注1--5米厚的粉煤灰、黃泥漿或混凝土澆筑。
8、井下盲巷、老空巷道、報廢巷道必須按永久密閉要求施工密閉。
9、密閉位置附近應力較大時,在密閉前、后要先進行錨桿、錨索、架棚等支護,再施工密閉。有條件的,施工完成后對密閉周邊墻體(包括底板)進行注漿或注防滅火的高分子材料,防止漏風。
10、密閉必須采用不燃性材料。磚墻應抹面(每平方米凸凹不超過10mm),打光壓實;料石墻應勾縫,無裂縫(雷管腳線不能插入)重縫和空縫,保證嚴密不漏風(手觸無感覺、耳聽無聲音)。
二、密閉的管理
1、臨時停工的巷道,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攔并懸掛“嚴禁入內”警示牌。
2、因停電或其它非人為因素造成的臨時停風巷道。必須立即撤出人員至新鮮風流中,對巷道的供電的饋電開關手把打到“零”位,并懸掛“嚴禁送電”的警示牌。并在巷道口設置柵欄,懸掛“嚴禁入內”警示牌。
3、停工時間需要超過20天以上的巷道,巷道停工后24小時內必須施工密閉。
4、密閉前必須按規定懸掛管理牌板、警標和設置柵欄。說明牌應注明:地點、砌筑日期、材料、砌筑厚度、面積、施工負責人等;檢查牌上數據應填寫齊全,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氧氣濃度、溫度、壓差、日期、檢查人等。
5、施工密閉或柵欄前必須將延伸到密閉以里的刮板運輸機、風管、水管、風筒、動力電纜、信號電纜、道軌、鐵絲等物件全部撤出(束管監測的束管除外)。
6、施工密閉位置的巷道是錨網支護的,在施工位置處要把周邊的錨網剪斷,不能里外相連。
7、永久密閉前5m內支護完好,無片幫、冒頂,無雜物、積水和淤泥等現象。
8、永久密閉前無瓦斯積聚。
9、所屬各礦要完善密閉管理的相關資料,密閉施工、跟班干部及驗收臺賬、通風系統圖紙,火區管理臺賬、火區關系位置圖紙,密閉觀測檢查記錄表等。
10、要定期組織相關人員觀測檢查礦井密閉情況,對存在問題的密閉要及時匯報并進行維護。
11、各礦總工程師、安全礦長、通防副總工程師、安全副總工程師每月中的每周要有一個親臨現場檢查井下所有密閉的情況,檢查的情況要存檔備查。
第三章密閉啟封
一、密閉啟封執行申請審批制度。密閉啟封按照分級上報審批制度,其中火區密閉啟封時,同誠公司所屬各礦上報同誠公司審批,審批通過后方可施工。審批后的措施必須上報東銀能源公司安全生產技術部備案;其它各礦上報東銀能源公司安全生產技術部審批,審批通過后方可施工;非火區密閉啟封,上報礦總工程師和礦長審批通過,同誠公司所屬各礦上報同誠公司備案,其它各礦上報東銀能源公司安全生產技術部備案,備案后方可施工。
二、《礦井密閉啟封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審批及貫徹學習
1、礦井密閉啟封前必須編制《礦井密閉啟封安全技術措施》,并經施工區隊、通防科室、安全科室及礦井總工程師、安全礦長、礦長審批后組織相關人員貫徹學習并簽字,熟練掌握與啟封相關操作技術、操作要求。規范有序的開展密閉啟封工作。
2、《礦井密閉啟封安全技術措施》的內容要明確地面總指揮和現場組織管理的具體負責人,要明確所有參加人員的責任劃分、啟封方法、影響范圍、通風方法、有毒有害氣體排放路線、施工工具、相關安全措施、貫徹學習、設備材料、應急救援預案等。
三、啟封前偵查
1、偵查工作必須由救護隊員嚴格按照《煤礦救護規程》和《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進行。
2、必須全面檢查一遍密閉墻的嚴密性及周邊區域頂板支護情況及密閉內有毒有害氣體情況。
3、火區密閉啟封條件:
(1)火區溫度下降至30℃以下,或與火災發生前該地區的日常空氣溫度相同。
(2)火區內的氧氣濃度降低到5.0%以下。
(3)火區內空氣中不含乙炔(C2H2)、乙烯(C2H4),一氧化碳(CO)在封閉期間內逐步下降,穩定在0.001%以下。
(4)火區的出水溫度低于25℃,或與火災發生前該區的日常出水溫度相同;
(5)以上四項指標持續穩定的時間在1個月以上。
4、偵查路線應選擇最短的、暢通的,具體的啟封方法應根據偵查結果選定。
5、氣體取樣在大氣壓穩定或大氣壓下降期間在回風側防火墻內取樣,并以最大值為準。
6、水溫取樣以出水口中最大溫度為準。
四、啟封方法
1、火區啟封
火區啟封方法分為通風啟封火區法和鎖風啟封火區法
(1)通風啟封火區法
適用于井下局部封閉火區時,火區范圍小、著火帶附近無頂板大量垮塌,且火區內可燃氣體濃度低于爆炸界限等情況。
①在地面總指揮統一指揮下,開展密閉啟封工作。
②啟封前按措施要求通知調度室,撤出有害氣體排放路線上的所有人員,按措施要求區域停電,在各個入口的安全地點設專人把守警戒。
③密閉啟封前檢查施工區域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及頂板支護情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確認安全后方可施工作業。
④由礦山救護隊,在進風側的密閉墻上用專用工具打開一個0.1~0.25m2孔,使用工具時盡量用撬,減少沖擊操作。
⑤小孔打開后,所有人員必須立即撤出到新鮮風流中,在密閉墻外用局部通風機供風,并嚴格控制回風流的有害氣體濃度,供風10min后再由瓦檢員檢測空氣中的瓦斯、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
⑥當密閉墻外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后,將風筒接至密閉墻內進行供風。供風時,先接一條風筒進行供風,供風約10min后,再由瓦檢員檢測空氣中的瓦斯、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待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均符合規程規定時,全部打開密閉墻。
⑦拆除密閉前,要將密閉向外10米范圍加強支護,再進行擴拆孔洞,拆除時嚴格遵循先上后下,由外向內,逐層拆除的原則。
⑧啟封及拆除過程中發現有殘火或有高溫區,氣體異常(含有C2H2、C2H4,CO超標),立即撤出,并將原密閉重新進行封閉,做好記錄。
⑨如發生突發情況,嚴格按照措施中應急救援預案避災搶險。
(2)鎖風啟封火區法
適用于井下火區范圍大、發火位置隱蔽難以確認火源是否完全熄滅,或有高瓦斯涌出的火區等。
①啟封前設置指揮部及應急救援中心,并按措施要求做好人員職責分工。
②啟封前按要求通知調度室,撤出有害氣體排放路線上的所有人員,按措施要求區域停電,在各個入口的安全地點設專人把守警戒。
②啟封前檢查施工區域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及頂板支護情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確認安全后方可施工作業。
③新建密閉與原密閉之間,應盡可能地預留5-6m的空間,便于儲備應急用的材料和提供較好的人員作業環境。
⑤救護隊員進入新建的臨時密閉,關好風門后,在原防火墻上打開便于人員通行的一個缺口,并懸掛好風簾遮住缺口,形成鎖風室。防滅火墻拆下的材料必須靠巷幫堆放整齊,確保道路暢通。
⑥救護隊員佩戴呼吸器進入原防火墻內,根據救護隊員作業時間、作業內容、井下火區和指揮中心保持聯系能力及火區內的狀況等因素,合理地進行偵查和選擇下一道鎖風密閉的建造位置。其中偵查內容包括:巷道支護安全有效情況、巷道環境、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溫度、壓力、密閉墻建造位置和構筑材料等。偵查工作必須謹慎全面,嚴禁單人行動,且火區內各個巷道都必須偵查。
⑦偵查結束后出來向指揮中心報告,由礦井總工程師綜合分析偵查情況選定施工方案,如偵查中發現有殘火或有高溫區,氣體異常(含有C2H2、C2H4,CO超標),立即撤出,并將原密閉重新進行封閉,做好記錄;如偵查結果一切正常選定下一道鎖風密閉構筑位置及選用材料。
⑧當構筑好新的帶風門密閉后,可撤除兩道鎖風密閉間的原防火墻,并打開第一道鎖風密閉風門,開始向里逐漸接風筒適量供風,緩慢進行排放,要嚴格控制排放路線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防止濃度超限。
⑨啟封區域瓦斯排放后,應立即組織力量實施全面灑水等預防降溫措施。如此反復,直至火區全部啟封完畢。在整個啟封過程中,必須確保下一段被封閉的火區始終處于封閉隔離狀態。
2、非火區密閉啟封
①非火區密閉啟封嚴格按照通風啟封火區的方法組織施工;
②排放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要逐步排放,嚴禁“一風吹”,嚴格控制排放通道內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防止超限。
③密閉啟封后要加強周圍區域5m范圍內的支護,并及時進行氣體檢查。
④采煤工作面(或貫通巷道)啟封,先在進風側的密閉墻上用專用工具打開僅容一人通過的0.1~0.25m2孔后,檢測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如有害氣體濃度不超標,則在從回風側開一小孔后,利用礦井全壓進行通風排放有害氣體,然后再逐步擴拆密閉。
五、其它規定
1、密閉啟封及有毒有害氣體排放過程前要加強各類火源管理,特別是要加強機電設備維護檢修檢查,杜絕電氣失爆現象。
2、擴拆密閉必須使用銅質工具,防止出現撞擊火花。
3、在火區密閉啟封工作完成后的3天內,每班必須由救護隊檢查通風工作,并測定水溫、氣體溫度和氣體成分。只有在確認火區完全熄滅、通風等情況良好后,方可進行生產工作。
4、密閉啟封及有毒有害氣體排放要嚴格按制度及措施執行,如不按規定上報所屬公司及新疆東銀能源公司安全生產技術部,礦井領導擅自批準施工,或不按安全技術措施組織施工,則根據相關規定進行責任追究。
5、各礦要完善密閉啟封的相關資料,注明密閉啟封的時間、地點、密閉名稱、編號、作業人員等相關信息。
第四章設備材料管理
密閉施工及啟封前,要在安全技術措施中編制設備材料表,施工前將所需設備材料準備到位,在現場統一整齊擺放,保障道路暢通及施工作業環境良好。如礦井沒有啟封所需的設備材料,要及時上報新疆東銀能源公司,統籌安排,及時解決。
第五章附則
本規定最終解釋權歸新疆東銀能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