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設備日常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設備日常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1946

一、一般規定

1、設備檢修人員應當嚴格遵守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由項目負責人統一指揮并設安全負責人。

2、檢修工作前,必須檢查所用工具的可靠性。嚴禁超負荷、帶病違章作業。

3、設備檢修必須執行停電掛牌加鎖制度,由設備檢修人員帶好鑰匙。

4、檢修人員進入機器內部作業時,必須設專人在外監護。

5、檢查、檢修設備內部,應當使用符合標準的行燈或手電筒。嚴禁使用明火照明。

6、設備檢修完畢后,檢修人員應當清點工具和清理工作現場,不得將雜物或工具遺留在設備內,經檢查確認一切合格后,方可送電試車。

7、因檢修需要移動、拆除護欄、護網、安全罩、蓋板等安全設施時,如果工作人員離開作業地點,必須在上述作業地點的周圍設置臨時護欄、護網,并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一切工作結束后,應當立即恢復原樣。

8、檢修工作中,拆下的零部件不得丟失。檢修機械零部件的接合面時,應當將吊起部分墊穩,手不得伸入其間。檢查容易傾倒的部件時,必須支撐牢固。

使用扳手時,扳手與接觸部分不得粘有油脂。不得將扳手加套筒使用。不得將扳手當作錘使用。

二、電、氣焊作業

1、電、氣焊作業必須編制專項燒焊措施,并配備齊消防器材和有消防水管。

2、作業現場必須通風良好。無易燃、易爆物品。各類氣瓶與明火的距離必須在10m以上。氧氣瓶與乙炔瓶的距離必須在5m以上。禁止作業現場吸煙。

3、嚴禁在有壓力液體或壓力氣體的容器、管道、帶電設備以及正在運轉的機械上進行焊接、氣割。

4、因工作需要進入設備內部或容器內部工作時,焊工要穿干燥工作服和絕緣靯,并設專人監護。禁止行燈變壓器帶入設備內和容器內。禁止照明電壓超過12v。

5、氧氣瓶必須裝置防震圈、安全帽、減壓器。減壓器上應當設有安全閥。使用的乙炔瓶必須直立放置,不能斜放,更不能臥放。

6、氣瓶連接處、膠管接頭、回火防止器和減壓器不得沾染油脂。

7、禁止氣瓶在露天曝曬。要冬季,氣瓶、回火防止器、減壓器被凍住后,只許用熱水或蒸汽解凍,嚴禁火烤。

8、一旦氧氣瓶、乙炔瓶壓力表損壞或失靈,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更換。

9、電焊設備及工具,必須絕緣良好。焊機外殼必須接地,必須雙線作業。

10、工作完畢或暫停時,施焊作業人員必須切斷電源、氣源,詳細檢查現場,確認無起火危險后,方可離開作業現場。

三、起重作業

1、進行起重工作前,應當認真檢查工作場地以及所用的工具。

2、起重作業時,必須由專人負責指揮。起重工應當熟悉各種手勢、信號和旗語。

3、起重物體時不得斜吊,禁止吊固定或掩埋不明物件。禁止超負荷吊裝以及超負荷使用各類起重工具。

4、禁止任何人在起重物體下面通過或停留。禁止任何人站在起重物上。禁止人與物一起吊運。起重現場應當設警戒線。

5、廠房內的吊裝孔,每層之間必須有可靠的信號聯系裝置和安全裝置。各吊裝孔必須有牢固蓋板和欄桿;臨時吊裝孔、眼,必須設置臨時欄桿、蓋板和醒目標志。

6、嚴禁在運行管道、帶電運轉機械設備,以及不堅固的建筑物或其他物體上固定起重物的承力點。

7、起重工具必須經常檢查,定期檢修維護。電動葫蘆、手動葫蘆、千斤頂等檢修后,必須做超載20%的試驗,經試驗合格后,方可繼續使用。

8、起重設備的起重噸位必須明確、清楚,信號裝置、安全制動裝置等必須可靠。

9、起重設備必須有專人負責維修保養,定期檢查,并建立檔案。禁止任意拆卸、更換零部件;確須更換,應經主管部門同意。

四、高空作業

1、凡作業地點離地面(樓板)2m以上,即為高空作業。高空作業,必須執行高空作業規程。

2、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手腳殘疾、深度近視者,不得從事高空作業。

3、高空作業必須穿軟底鞋、戴安全帽和安全帶,不準穿拖鞋、硬底鞋和塑料鞋。安全帶應當高掛低用,并拴在結實、牢固的構件上。安全帶不得拴在尖銳棱角的構件上。

4、在廠房內進行高空作業,應當注意電纜、電線、各種機械設備、管道、支架等周圍環境。發現有危害工作人員安全的,必須立即處理或停止工作。

5、使用梯子登高時,梯子中間不得缺層,并牢固地支靠在墻柱上。梯腳應當有防滑措施。梯子靠放斜度應當在30°-40°之間。使用人字梯,必須掛牢掛鉤。

6、高空作業時,不得把工具、器材放在工作點邊緣。傳遞物件應當使用吊繩。嚴禁上下拋擲工具、器材。

五、電氣作業

1、一般規定

a)、嚴禁非電氣工作人員安裝、檢修各種電氣設備。

b)、電氣工作人員必須執行工作票和倒閘操作票制度,必須執行專人監護制。

c)、供電系統必須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固定設備外殼必須直接重復接地。

d)、電氣線路必須經常巡視、檢查,杜絕重大電氣事故。

e)、發現電氣設備起火,應當迅速切斷電源,使用干粉滅火器、砂子撲救。嚴禁使用水和泡沫滅火器滅火。

2、在電氣設備系統中,下列設備必須接地:

a)、電機、變壓器及其他電器的金屬底座和外殼。

b)、電氣設備的傳動裝置。

c)、配電、控制、保護用盤(臺、箱)的框架。

d)、交、直流電力電纜的接線盒、終端盒的金屬外殼和電纜的金屬護層,穿線的鋼管。

e)、電纜支架。

3、電氣設備操作和維護,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a)、非專職和非值班電氣人員,嚴禁擅自操作電氣設備;不得用潮濕手指接觸電器按扭。

b)、操作高壓電氣設備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穿電工絕緣靴,站在絕緣臺上,使用絕緣棒或拉桿操作把手進行作業。停電時,將工作部分進行放電,封好地線。操作低壓電器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鞋。

c)、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分,必須有良好的絕緣,其外殼有可靠接地(直流充電手持式工具除外)。

4、高壓變配電設備檢修及停送電,必須嚴格執行停電申請和工作票制度,并遵守下列規定:

a)、必須由負責人統一指揮

b)、必須有明顯的斷開點,該點線路斷開的電源開關把手,必須專人看管或加鎖,并懸掛“有人工作,嚴禁合閘”字樣的警示牌。

c)、停電后必須驗電,并掛好接地線或合上接地刀閘。

d)、作業時必須有專人監護。

e)、確認所有作業完畢后,摘除接地線和警示牌,由負責人檢查無誤和專職操作人員再次確認無誤后,方可恢復送電。

選煤廠原煤車間

2012年01月01日

篇2:設備檢修現場安全工作措施規定

1.有關部門在布置檢修任務同時,指定項目的技術負責人即為該項目的安全負責人。實行項目負責制。

2.各車間對所負責的區域的動火審批、消防器材的使用等要進行監督,實行區域負責制。杜絕區域內的隱患存在。

3.檢修前檢修負責人在交待任務的同時要交待安全工作措施,如有外委檢修項目的,也要向他們交待安全工作措施,明確安全職責。

4.要嚴格執行停送電管理制度,聯系好停送電事宜,經有關人員確認后方能進行工作。

5.檢修時要掛檢修牌,檢修標示信號要明顯。

6.各檢修單位必須遵照所檢修項目的安全技術措施及要求執行。明確安全職責,責任落實到人,并有據可查。

7.各檢修單位的專(兼)職安全員保證在現場進行監護,做到任務明顯,責任到位。

8.各檢修部門必須根據自己所承擔的任務,制定出工作對策及安全措施。對檢修條件復雜、危險性大的項目,必須有專門的安全措施,并派專人負責安全工作。

9.檢修人員在作業中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程、設備維護檢修規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及試車規程等。

10.使用行車必須要有專人負責指揮,指吊人員必須佩戴好指吊襯標,其他人員不準指揮。

11.拆下的設備零部件,要擺放有序,不準放在安全通道上。因檢修時揭開的蓋板,拆卸的防護欄桿,必須要采取臨時的安全防護措施,并用隔離線圍好,檢修好后立即恢復。

12.檢修時使用的氧氣瓶、乙炔瓶,必須按規定使用,作業時需要用的電、氣源必須與有關部門聯系,不得擅自動用。

13.單機試車,局部聯動或全線聯動,必須經檢修指揮組批準,按規定進行,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啟動設備。

14.重點要害部位動火,必須按廠動火制度規定,到安環科辦理動火手續,并做好安全確認后方可進行。

15.軋線操作人員必須按檢修停機位置停機,經確認后與檢修人員共同進行停電、掛牌、關閥、插銷等,方能開始檢修。否則不準作業。

16.外委項目的檢修人員,必須遵守廠部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并接受廠安全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

17.檢修完畢后要清理現場,必須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設備整潔,地面干凈。

篇3:機電檢修工程措施規定

一、總則

1、凡機械、電氣設備安裝、拆除、檢修,以及設備性能測定與檢驗等機電工程施工時,必須堅持“一工程,一措施”的制度,編制專門的施工措施。

2、生產過程中突發機電事故可由機電礦長、機電副總或礦值班領導組織人員現場會審,確定施工方案,由現場施工負責人編制口頭措施,并貫徹落實,以爭取時間處理,避免事故擴大。施工負責人應在事故處理完畢將現場口頭措施整理存檔。

3、正常的檢修施工必須按操作規程和檢修質量標準執行。

4、突發的搶險救災和事故處理應按事故應急預案執行。

二、措施的編制及審批

1、措施應由施工單位組織工程技術人員針對現場情況提前編制,并編號存檔。措施編制人必須熟悉現場情況,熟悉《煤礦安全規程》及上級文件有關規定。編制的措施要體現嚴肅性、科學性、針對性和現場可操作性。

2、重點工程應由礦、處領導召集相關單位有關人員現場會審后,由工程技術人員編制措施,按照程序審批后貫徹執行。

3、措施的內容應包括施工項目名稱、時間、地點、負責人、安全監護人、影響范圍、施工目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安全技術要求。措施中的有關技術參數要量化。

4、措施必須由基層單位負責人或技術主管審核簽字,技術部門、安監部門、礦(處)機電副總(或機電礦長、總工程師)審查批準后方能生效。措施審批人應具備相應的審批資格,掌握機電相關知識及相關規程、規定,熟悉現場情況,審批人應對措施提出針對性要求。經批準的施工措施必須提前送達相關單位。

5、措施的格式要規范,打印紙張要統一。

三、措施的貫徹

1、措施的傳達貫徹應由措施編制人或施工負責人現場負責,措施必須傳達到每位參與施工的人員,所有人員對措施的內容和要求無異議后,在措施上簽名確認,簽名后的措施要存檔備查。若工程需要分多班次施工才能完成的,每班施工前都必須做好措施貫徹落實的交接工作。

2、現場情況發生變化需要修改、補充措施時,應及時請示措施最終批示人或礦、處值班領導同意后,并將修改、補充的措施傳達到每位施工人員。

3、對于重點工程的安全技術措施,應在工程開工前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針對措施內容對施工人員進行考試,考試合格后方可參加該項工程的施工,措施考試試卷要存檔備查。

4、措施編制人應現場檢查措施的執行情況。特殊情況下,如當天執行措施有多項時,措施編制人應指定專人履行監督職責。

5、施工負責人必須始終在施工現場,保證措施的貫徹落實。

四、措施的責任及工程驗收

1、由于編制和貫徹的失誤,要追究編制人、審批人和貫徹人的責任。

(1)措施提供的情況與現場不符的,要追究編制人的責任。

(2)措施有漏洞或對主要安全問題編制不詳細的,要追究礦批示人、安監部門批示人、技術部門批示人、單位負責人(或技術主管)、措施編制人的責任。

(3)措施貫徹不力的,要追究施工負責人、安全監護人和措施編制人的責任。

2、礦、處安監部門和技術部門對措施的傳達貫徹負有監管責任。

3、礦、處技術部門對措施的貫徹執行負有協調責任。

4、倒、停電措施的指揮權屬各礦機電調度室,任何人不得越權指揮停送電。

5、一般工程竣工后,應由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共同驗收確認。重點工程應由礦、處機電領導召集礦、處安監、技術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在現場一同驗收。工程驗收后,要由驗收負責人出具驗收報告,并存檔備查。

6、嚴格執行開工請示和竣工匯報制度。開工前必須由施工負責人向礦、處調度室請示(倒、停電操作向機電調度室請示),竣工并試運轉無問題后必須由施工負責人向礦、處調度室匯報(倒、停電操作向機電調度室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