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瓦斯巷停風停電安全技術措施

瓦斯巷停風停電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7979

由于21采區213瓦斯巷局出口扇褲衩風筒受到損壞,為保證通風系統的完好性,現需對213瓦斯巷局扇出口的褲衩風筒進行更換,為便于操作,需要采取停電停風的措施,為保證作業安全,特編制此措施以指導作業。

一、停電停風時間及范圍

停電、停風開始時間:年月日時分

停電范圍:213瓦斯巷工作面動力電、軌道上山下段動力電

停風范圍:213瓦斯巷局扇

停電、停風結束時間:年月日時分

二、成立瓦斯排放領導小組

組長:賴琰

副組長:黃建設、劉玉強、張林

成員:王程平陳大緒楊先智王林及其它相關工作人員。

賴琰擔任組長負責統一安排和協調;若賴琰不在項目部時,由黃建設擔任組長,并全權履行組長的職責。

副組長負責現場具體指揮和調度

其他成員負責指揮中的協助工作。

項目副經理、技術員、安全員、瓦斯檢查員、電工、救護隊員為排放小組成員;瓦斯濃度小于3%時由瓦斯檢查員進行排放,瓦斯濃度大于3%時由礦救護隊員帶機下井進行排放。

項目部調度室負責把有“計劃停電、停風”時間報告瓦斯排放領導小組,由項目總工根據計劃停電、停風時間確定井下是否撤人、斷電和人員撤離的安全地點,并組織具體的瓦斯排放工作。

三、安全措施

在項目部根據計劃停電、停風時,必須按以下措施進行工作安排:

在停電、停風前,由調度室統一指揮,瓦斯檢查員、安監員負責現場撤人。

撤人范圍及警戒點:一共設置三個警戒點,1號警戒點位于1285車場風門外,2號警戒點位于1312車場風門外,3號警戒點位于213瓦斯巷風門外,并將該警戒區域內的人全部撤出警戒區。

詳見附圖:《撤人站崗警戒示意圖》。

3、待確認警戒區域內無人后,且崗哨設立完成后,項目部調度室負責向礦調度室進行匯報,進行停電、停風。

4、213瓦斯巷褲衩風筒連接完好后,由瓦檢員、安全員到局部通風機安放點檢查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小于0.8%時,一氧化碳濃度小于0.0024%時,恢復局部通風機供電。

5、由機電隊負責局部通風機的送電,通防部負責井下恢復供風及瓦斯排放工作。

6、局扇供風30分鐘后,由瓦檢員、安全員到工作面檢查瓦斯濃度,工作面必須達到瓦斯濃度小于0.8%、一氧化碳濃度小于0.0024%的要求。

7、待瓦斯排放結束后,經檢查無異常后;由通防部報項目部調度室相關情況,請示是否可以復送動力電,并由調度室通知施工隊是否入井,由各隊值班人員通知相關人員入井恢復工作。

8、其他嚴格按照會審意見、總工程師批示及《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執行。

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等有關規定執行。

篇2:無計劃停電停風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一、撤人范圍:。二、警戒地點:。三、停電停風期間的安全措施1、主扇停止運轉后,由主扇司機負責在10分鐘內把防爆門打開,確保礦井有自然風,并由專人看管,嚴禁人員進入。2、停電停風期間安排專人負責在副斜井口、主斜井口看守,沒有調度室同意,嚴禁任何人員入井。3、局扇停止運轉后,現場安瓦員及時將工作面人員撤出到防突風門外即全負壓通風新鮮風流中。并在能進入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位置設置警戒,嚴禁任何人員進入工作面。四、恢復正常通風及排放瓦斯安全措施:1、停電結束后,由停送電聯系人通知調度室,調度室接到通知后先通知機電礦長,機電礦長通知主扇司機,由主扇司機負責將防爆門關閉,關閉后立即匯報調度室。機電礦長通知機電部相關人員做好井下復電工作,主扇司機接到調度室電話后第一時間啟動主扇恢復井下通風,主扇正常運轉30分鐘后,由調度室通知瓦斯檢查員下井檢查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并將檢查結果匯報調度室,一切正常后調度室安排給井下供電。2、恢復三專供電前,必須在瓦檢員對機電峒室及相關地點進行檢查瓦斯、二氧化碳、CO等均不超限后(即:各工作面的瓦斯小于0.5%、二氧化碳濃度小于0.5%、CO氣體濃度小于24ppm)。方可進行三專供電,送電命令由機電礦長下達,并嚴格按送電程序送電。3、恢復三專供電后,必須由瓦檢員檢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米范圍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氧氣濃度不低于20%,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未經瓦檢員同意不得盲目送電。4、瓦斯排放結束后,由調度室通知各點送電人員,恢復井下動力供電。供電正常后,由各隊隊長和瓦檢員向調度室匯報情況,方能恢復井下相關工作。5、排放瓦斯措施:1)、排放瓦斯期間,位于回風流中的電氣設備全部斷電,巷口設專人警戒,嚴禁行人,并有專人看守配電室,未經調度室允許配電工不得送電。2)、排放瓦斯期間回風流經過的工作面及巷道應撤離人員。3)、排放瓦斯工作由通風部負責組織,安全員配合,排放完畢要及時向調度室匯報情況。安全員負責對局部通風巷道進行控制風量,瓦檢員檢查瓦斯,進行排放。4)、排放瓦斯方法:采取局扇供風、風筒對接控制風量的方法排放瓦斯。5)、排放瓦斯堅持由外向里逐步推進的方法,依次完成,嚴禁“一風吹”。6)、瓦斯排放過程中,其他有害氣體濃度不得超過《煤礦安全規程》第100條規定相關值,當超過規定值時,必須立即匯報調度室,采取措施,按規定進行排放。7)、排放工作結束后,由專職瓦檢員現場盯守,檢查瓦斯、二氧化碳、穩定30分鐘后,瓦斯、二氧化碳無異常時,方可進行其他工作。五、其他1)、若CH4濃度大于3%,必須由救護隊負責排放,礦通風隊長、機電礦長、機電隊長參加排放、礦總工程師在現場統一指揮,安全礦長現場監督安全措施落實。2)、停電停風期間,各部門領導及相關成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遇到特殊情況立即組織處理。3)、本措施未提及之處,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及相關操作規程和規定執行。

篇3:有計劃無計劃停電停風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4

有計劃、無計劃停電、停風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2、排出瓦斯途徑路線停電,排放瓦斯風流路徑各工作地點停電撤人,并在巷道口設警戒;

3、排放瓦斯同全風壓風流混合后的瓦斯濃度不得超過1.5%;

4、采用分段排放瓦斯時,只有在排放段內瓦斯濃度降到1.0%以下,二氧化碳濃度降到1.5%一下時,方可進行下一段排放瓦斯工作;

5、同一區域嚴禁多頭同時排放;

6、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集團公司“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中有關排放瓦斯規定及潞礦通字【2008】383號文件中《掘進工作面瓦斯排放管理的補充規定》。

六、排放瓦斯時注意事項

1、由技術經理在礦調度室統一指揮下,現場負責排放瓦斯工作。

2、排放瓦斯必須堅持低瓦斯濃度排放原則,嚴格控制風機風量,嚴禁“一風吹”和高濃度瓦斯排放,使排放出的風流同全風壓風流匯合后的瓦斯濃度不超過1.50%。在分段排放瓦斯時,只有在排放段內的瓦斯濃度降到1.0%以下、二氧化碳濃度降到1.50%以下時,才能進行下一段排放工作。

3、控制風量人員要聽從指揮(由瓦斯排放小組指派專人負責),統一行動,嚴禁不聽指揮,擅自調節風量。

4、在排放瓦斯的巷道內使用的光瓦儀,必須經過全面檢測,更換藥品﹑確保氣密性完好,嚴禁使用飄零﹑精度不準儀器。。

5、加強瓦斯排放系統內回風流的瓦斯檢查,當回風流內的瓦斯濃度超過1.5%時,立即調節風機風量來降低瓦斯濃度。

6、停電區域內嚴禁人員入內,機電科人員必須切斷受排放影響所有電器設備電源,嚴禁在排放瓦斯期間恢復動力供電。

7、排放過程中,掘進隊維護負責啟動風機,跟班隊長、班長配合瓦檢員排放瓦斯,如停電時間過長需解開風筒控制工作面風量降低排放瓦斯濃度,掘進隊跟班隊長、班長配合瓦檢員工作直至整個排放結束。

8、在瓦斯排放期間所有施工單位嚴禁下井作業。

9、當排放瓦斯區域的瓦斯濃度降到1.00%以下、二氧化碳濃度降到1.50%以下,經全面安全檢查,情況正常,無局部瓦斯積聚并實驗風機切換是否正常,穩定30min后方可結束排放瓦斯工作。

9、排放瓦斯結束后,所有受影響地點,都必須經過瓦檢員檢查,無局部瓦斯集聚現象,所有電器設備地點附近10米巷道內瓦斯濃度不超過1.00%、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0%時,瓦斯檢查員向調度事匯報申請恢復動力電,得到恢復送動力電命令后,才可以恢復送動力電(恢復送電命令由指揮小組組長下達)。當工作面瓦斯濃度降到0.8%以下、二氧化碳濃度降到1.5%以下時,才能恢復正常施工。

七、通風系統管理措施

1、井下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必須安裝在新鮮風流一側。

2、局部通風機必須安排專人管理,定期檢查。

3、將通風機的運行情況納入安全監控系統,對其實施進行監控管理。

4、井下所有的通風設施必須按照潞安礦和處的通風質量標準化施工和管理。

5、井下所有風機必須實行雙回路供電,確保局扇風機的可靠運行。

6、定期對風機切換、瓦斯和風電閉鎖試驗,并有記錄可查。

7、按規定定期測風,并上報處一通三防辦公室。確保達到設計風量,井下嚴格執行以風定產原則。嚴禁超通風能力施工。

八、排放瓦斯順序與路線

(一)排放瓦斯順序:

內水倉→外水倉→集中進風巷→1#集中回風聯絡巷→1#進風石門→1#集中回風巷西翼→1#集中回風巷東翼→軌道運輸大巷→2#集中回風巷→南翼軌道運輸石門:

(二)排放瓦斯路線:

1、內水倉:→北清撒→車場繞道→2#進風石門→1#進風石門→聯絡巷→機車硐室→回風井

2、外水倉:→北清撒→車場繞道→2#進風石門→1#進風石門→聯絡巷→機車硐室→回風井

3、集中進風巷→1#進風石門→聯絡巷→機車硐室→回風井

4、1#集中回風聯絡巷→1#進風石門→聯絡巷→機車硐室→回風井

5、1#進風石門→聯絡巷→機車硐室→回風井

6、1#集中回風巷西翼→軌道運輸石門→機車硐室→回風井

7、1#集中回風巷東翼→機車硐室→回風井

8、軌道運輸大巷→軌道運輸石門→機車硐室→回風井

9、2#集中回風巷→軌道運輸石門→機車硐室→回風井

10、南翼軌道運輸石門→軌道運輸石門→機車硐室→回風井

九、附二期通風系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