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下排水系統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井下排水系統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5411

一、工程概況

淮北礦物集團公司青東煤礦副井井筒掘砌工程由我項目部承接施工。該井筒筒深655.3米,凈徑為7米。井筒穿過的含水層主要由表土段含水砂層和二疊系砂巖含水層組成。井筒穿過的二疊系含水層主要為3煤上、下砂巖裂隙含水層及7煤上砂巖裂隙含水層,為多層結構的砂巖裂隙含水層(段),主要巖性為細砂巖、粉砂巖。其中3煤上、下砂巖裂隙含水層(k3)主要含水巖層為四層細沙眼,埋深分別為395.99-404.92m、416.8-420.7m、450.27-459.94m、485.37-488.54m,地下水主要儲存和運移在以構造裂隙為主的網絡之中,由于砂巖裂隙發育具有不均一性,因此富水性也強弱不一。由于對基巖段含水層已經進行了地面預注漿,預計井筒揭開含水層后涌水量不大于10m3/h。但由于采用地面預注漿防治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實際井筒掘進過程中仍有出水的可能。臨近礦井生產實際表明,k3砂巖層段裂隙發育極不均勻,局部地段富水性較強,多個礦在井筒和巷道施工中突水,突水量最高達到194m3/h,造成淹井事故,因此在施工中應引起高度重視。為及時有效的排出井筒內的涌水,按照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必須安裝臥泵進行排水,臥泵選用jc50-80×11型鍋爐給水泵,其主要技術參數有:

揚程:905m

流量:50.4m3/h

配用功率280kw。

配用電機型號為yb2-355l1-2型隔爆型三相異步電動機,其主要技術參數有:

額定功率:280kw380/660v?485.2/280.2a

轉速:2985r/min

cosφ:0.92

重量:2090kg。

為保證施工中的安全與質量,特編制本措施,以指導施工。

二、準備工作

1、安裝前先在地面對臥泵、電機進行檢修、維護,然后組裝在底盤上,抄平后擰緊螺母。

2、準備配套的閘閥、止回閥等,組裝成整體;準備進水、出水管路;按要求加工水箱及水籠頭;電機用電纜的敷設。

3、15.5mm鋼絲繩套長短各2根,5t卸扣3個。

4、安裝工具:扳手、撬杠、棕繩、手拉葫蘆等。

三、工作步驟

泵體及水箱、吸排水管路下放

用短繩套栓牢已經組裝在一起的臥泵和電機,注意在栓鋼絲繩時要對稱選擇吊點,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傾覆或摔落。栓牢后用鏟車將其運送至井口內,放在灰罐用平板車上。將長繩套對折,用雙頭端縱向纏繞電機一周,用卸扣連接雙頭和兩繩,卸扣位置應選擇在電機正上方,靠近散熱風扇的一側。將兩繩頭拉直到臥泵兩側,分別在臥泵對稱位置上打一倒筢,然后再拉緊鋼絲繩套。將平板車推至井口中提升位置,用主提鉤頭下放。將繩套兩頭掛在鉤頭上,并鎖上保險繩,緩慢提升鉤頭,把鉤人員用棕繩栓在底盤上電機側,以作為留繩。提升繩張緊后懸吊泵體,把鉤人員推開平板車,待泵體穩定后,打開井蓋門,下放至吊盤。

泵體到吊盤后,按設計要求,將泵體安放在中層盤。經現場測量,將泵體放在吊盤北側兩喇叭口后面。在北側立柱中上部拴一短繩套,掛上一3t手拉葫蘆,作為牽引下放泵體,使泵體下端停在上層盤下喇叭口下,掛上手拉葫蘆鉤頭,拉葫蘆將泵體下端牽引至指定位置,牽引過程中應根據情況隨時緩慢下放主提鉤頭,并保持牽引和下放過程的同步進行,且在下放至人員能夠接觸到泵體上端時,安裝人員推上端,隨著下放和牽引的過程將上端推至吊盤東側,直至泵體完全落在吊盤上,解掉鋼絲繩套,將鉤頭提升至地面。

將水箱用同樣方法運送至井口,栓牢繩套后,下放至吊盤上,按設計要求,將水箱放在上吊盤指定位置上。

用吊桶將其余管路等附件運送至吊盤。

水泵的安裝

將組裝好的閥體接在泵的排水口上,穿上密封墊后,用螺栓固定并緊固。閥體出水口端用高壓軟管同排水管連接,將高壓軟管與臥泵上方止回閥用螺栓緊固,進水口端用高壓軟管連接至水箱出水口。臥泵電纜與電機按防爆要求將接頭壓好。臥泵用電纜為95mm2電纜,其在井筒內的敷設方式為用專用電纜卡同排水管卡連接在一起,隨著排水管下放至吊盤,并做到每隔6m卡一副卡子。安裝排水管路的安全措施已在井筒管路安裝措施中詳細說明。

四、工期及勞動組織配備

整個臥泵安裝過程預計4小時,勞動組織配備如下:

名稱負責人技術員機修工安全負責人數量1141

五、安全注意事項

1、所有安裝人員安裝前應認真學習本措施,并有傳達貫徹記錄,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等。

2、井口安裝人員必須遵守井口管理制度,進入固定盤及吊盤作業人員必須配帶安全帽與保險帶,作業時保險帶生根牢固。

3、所有安裝用工具須留繩,防止墜入吊盤或井下。

4、二平臺上作業人員每次下放電纜后應將平臺上電纜用棕繩留住。

5、在吊盤上作業必須有專人統一指揮、調度,做到平衡作業。安裝人員必須服從其指揮。

6、井口起吊物件時,人員不得位于物件起吊前方,并要有棕繩牽引,待平穩后下放。

7、螺栓連接時,禁止用手指試探,必須用尖錐對正。

8、井口把鉤工要時刻警戒,注意下放物件時,要防止連帶雜物下墜。

9、泵體下放前,提前清理,保證內外清潔,管路暢通無阻。

10、下放管路時懸吊繩與提升鉤頭上的保險繩用卸扣拴牢,防止脫鉤。

11、所有起吊用的吊具、繩具使用前必須有專人檢查,合格且安全系數大于6后方可使用。

12、提升泵體過三盤時,絞車速度不得大于1m/s。

13、下放泵體時,固定盤上及上吊盤必須有專人看護,目送目接,防止碰撞喇叭口或圍欄。

14、嚴禁酒后上崗。

15、在封口盤上安裝排水管路時,每次連接螺栓時排水管孔洞周圍用材料封堵嚴實。

16、做到三不傷害文明施工。

17、其余未盡事宜,請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安全注意事項執行。

篇2:井下排水設備檢修及管理制度

一、檢修管理制度

排水系統是井下礦山生產活動的保障系統之一,擔負著井下的疏干和排洪任務。因此它是設備管理和安全生產的要點。礦各級領導、有關職能部門和有關操作工人必須高度重視,實行嚴格的責任制,做到人人有專責,事事有人管。

(一)具體要求

1、各潛水排污泵運轉正常;

2、檢查各水泵電機接線端子是否堅固、檢測電機運轉是否正常;

3、水泵在累計運行2000小時后進行一次大檢修,應該由熟悉水泵的工人檢修;

4、水泵電機及水泵開關表面必須清潔;

4、水泵機組有無振動及異常響聲;

5、泵葉泵殼的腐蝕泵殼及機座定期涂除銹油漆;

6、各水倉內應無大量堆積淤泥;

7、水倉外圍的護欄完整;

8、水倉附近不得有雜物阻礙水泵工作暢通;

9、各閥門開關位置要正常;

10、各閥門管道應無漏水現象,壓力表讀數應該正常;

11、檢查所有管道閥門的防銹保護是否完好,必要時做油漆大保養,更換已腐蝕及老化的密封件和不能繼續使用的管道;

12、電機接線盒有無發熱現象;

13、檢查連接水泵的開關是否運轉正常,電纜、開關是否漏電;

14、聯軸節填料松緊情況,排除不正常的漏水現象;

15、密封環磨損情況,測量記錄運動間隙,軸承的腐蝕情況,密封填料,必要時更換或修理。

刮板機管理維修制度

l、根據《煤礦規程》規定,刮板機在使用前應檢查是否有產品合格證,并檢查在運輸或存放過程中有無損壞,如有問題及時處理,否則不準使用。

2、機組一旦安裝調試后,不得隨意搬動。

3、機組應定期檢修。

4、機組應設專業的維護人員,確保機組安全使用。

篇3:井下排水管理規定(新)

井下排水管理

1、中央水泵房水泵必須保證有工作、備用和檢修的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可以在20h排出礦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目前中央水泵房有五臺D155-67×9型水泵,額定流量為155m3/h,額定揚程為603m。二臺工作,二臺備用,一臺檢修。必須經常保證工作水泵和備用水泵完好。

2、中央水倉的有效容量應能容納8小時的礦井正常涌水量。盤區水倉的有效容量應能容納4h的盤區正常涌水量。水倉的空倉容量必須經常保持總容量的50%。中央水倉有效長度270m,凈斷面9.1m2,有效容量2457m3。

3、井下所有各排水點必須安排專人開泵、排水、清煤泥,保持管轄巷道內無積水或水倉水位處于最低位。

4、各排水點必須懸掛水倉警示牌及排水設備管理牌,管理牌內容包括水倉編號、隊組名稱、水泵編號、型號、排水量。

5、中央水泵、盤區水泵及綜采工作面主要排水系統必須建立水泵運行日志,并要求存檔1年。

6、地質測量部必須加強對井下各采掘開生產頭面的排水管理,加大監督、考核力度。

掘進工作面防治水管理

1、各掘進隊組按本工作面防治水措施要求,在工作面安裝排水系統,配足水泵及管路,加強排水設備、管路、供電的日常檢修、維護,確保排水系統正常運行,保持巷道內無積水或水倉水位處于最低位,定期安排人員對水倉或水溝進行清淤。排水系統隨工作面掘進必須向前延伸,距工作面不大于30米。

2、地質測量科對可能與采空區或密閉巷道貫通的掘進頭面必須提前50米下發貫通通知書,生產技術部根據預報通知書提前安排施工隊組制定專門的防治水措施,如巷道密閉拆開排水前,通風管理部要預先安排瓦斯排放工作。

3、在巷道工程移交時,由機電管理部牽頭,有關單位配合將排水系統做為一項主要工作進行移交,無排水系統或排水系統不完善無法正常排水的巷道嚴禁移交,必須限期整改完后方可移交。

4、各開掘隊組在巷道掘進期間,根據地質測量部提供的預測最大涌水量,必須安裝排水系統,包括配備水泵及排水管路,及時在低洼處掘打標準水倉。標準水倉的規格設計和施工由生產部具體負責。

5、各掘進隊組根據水文地質預報,嚴格執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原則,杜絕冒險蠻干的行為。對過地質構造可能造成的涌水異常應超前備足水泵及管路,做到早準備、早預防。

6、掘進巷道頂板淋水、涌水影響人員通行和正常施工作業時,要采用雨布遮擋、接水器導流、挖溝引流等方式,加強水害治理,并嚴禁將淋、涌水引入皮帶或刮板輸送機,造成煤質水分超標或煤倉跑水煤等事故的發生。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管理

1、生產技術科做好防治水工程設計、組織實施及驗收工作,機電管理部做好水泵、管路選型及組織安裝和業務管理工作。各有關單位按照綜采工作面防排水方案,完成分管范圍內防治水工程,并在工程完成后嚴格履行移交驗收手續,相關業務部室及隊組要在移交單上簽字。綜采隊組要根據回采過程中工作面及順槽巷道實際底板起伏情況,再掘打臨時水倉并安泵接管進行動態排水,隨時將工作面及順槽低洼處積水排出。

2、綜采隊在回采過程中必須注意觀測老塘出水的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匯報調度室。

3、綜采工作面的開工驗收也必須將工作面的排水系統作為一項主要項目進行驗收,驗收不合格,必須限期整改后方可驗收移交。

4、綜采工作面回采開始后兩側順槽內排水工作歸綜采隊管理。包括巷道文明生產及排水點清挖煤泥工作。

5、地質測量部必須加強由于受采動影響發生綜采工作面順槽煤柱底鼓裂隙滲漏水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