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主井筒加固維護安全技術措施

主井筒加固維護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9220

第一章概況

在礦井進行隱患排查的過程中,發現主井筒內局部巖體風化、碹體局部出現變形脫落,支護強度降低,為保障巷道的完整性,消除事故隱患,經礦安全辦公會研究決定,對主井筒局部進行加固整修,特編制該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第二節施工方式及工藝

首先由安全科檢查標記需要處理的地段;然后制定出具體的施工方案,針對該次需要加固的井壁巖體,采用打設錨桿掛網和焊制鋼筋框架充填懸空地方。

根據現場情況,計劃安裝鋼筋框架一個。采用?16mm的鋼筋制作焊接的鋼筋框架在地面制作完畢后,由罐籠帶到施工現場,首先固定在井壁上原有的支護錨桿上,然后用木楔充填打緊。

背幫工程:采用錨桿掛網的方式處理。錨桿選用φ18mm、長度為1.8m的等強度螺紋鋼錨桿,在固定鋼筋框架以下約1.2m處,根據現場施工條件打設錨桿,用錨網、木楔、背板等背實背嚴。

打錨桿眼采用煤電鉆打眼,電源來自主井底配電室,電源線每隔10米在罐梁上固定一道。在施工現場的煤電鉆,連同進線口外5米電源線在閑置不用時,必須盤圈懸掛在地梁上,不得妨礙施工。電煤鉆桿要用鐵絲牢固的拴在地梁上,在打眼過程中,特別要注意,不得讓鉆桿墜入井底。

錨盤:方托盤采用機制的,規格不小于120×120mm,厚度不小于6mm。

錨固劑:每條錨桿使用錨固劑樹脂錨固劑2卷,型號為msk2550,藥卷φ=25mm,l=500mm。

金屬網:采用φ=4mm冷拔鋼筋綁扎成徑緯網,規格為長×寬=1000×1000mm,網孔規格100×100mm。網與網相互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50mm,并用鋼帶壓緊。

鋼帶:鋼帶采用厚度6mm、寬度60mm的型材制作,l=1000mm或者按照現場支護間距進行制作。

施工時,利用罐籠作為施工平臺,人員全部在罐籠內。在罐籠到達施工位置后,施工人員發出信號,停止罐籠提升,絞車工將絞車斷電鎖住滾筒制動。施工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帶的一端系在施工人員腰間,另一端固定在罐籠內的阻車器上。使用的煤電鉆、鉆桿及背幫材料要放在罐籠內,有1人在罐籠內負責遞送及安全監護,2人負責施工作業。不用的工具及材料要及時放到罐籠內,防止墜落。

第三節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由區(隊)長負責組織,有技術人員(編寫人員)負責傳達批準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傳達后,進行考試、簽字,成績合格方可下井工作,不合格的人員必須補考,補考合格后再下井工作。輪休和請假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學習,并考試合格,干部工人學習、考試的成績分別登記在《作業規程》學習考試記錄表上。

2、施工前必須有施工負責人和班組施工人員一起,利用罐籠對井筒采取由上而下清理井筒內雜物和活石危矸,對于直徑大于300mm的矸石,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矸石直接墜入井底,以防止砸壞井筒內電纜及其他設備。

3、人員在井筒內作業時,必須佩帶合格的安全帶。安全帶的一端固定在施工人員腰間,另一端固定在罐籠上的阻車器上。

4、在到達施工地點后,施工負責人要再次進行安全檢查,先用長柄工具清理雜物和活石危矸,確認安全后方可發出施工命令,嚴禁冒險蠻干。

5、打錨桿作業時,人員要利用罐籠作為施工平臺,打設錨桿眼。

6、每班施工結束后,必須對施工現場的衛生清理干凈,保持施工地點清潔整齊。

7、打錨桿時,將罐籠停在施工地點,然后通知絞車工停電鎖住罐籠,系牢安全帶后安可進行施工。

8、施工過程中,井上下使用規定的信號聯系,信號規定:一聲短鈴:停止提升;二聲短鈴:向上慢長;三聲短鈴:慢降;四聲短鈴:提升。

在井筒內施工時,罐籠內人員發送信號采用錘擊罐籠的方式,信號規定同上。錘擊罐籠的間隔時間有有力、均勻、清楚、時間不大于1秒。同時帶有一部無線手持機,便于和地面人員進行聯系。

9、施工時注意電纜和管線,提前做好保護,防止施工時損壞。

10、施工完畢后要檢查工具及施工地點的管線是否損壞,施工升井后,要空罐籠運行2次后,方可正式提升運行。

篇2:老副井井筒木罐道加固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時間:2011年5月17日-5月20日每天8:00-16:00

二、施工地點:老副井

三、施工負責人:李兆文耿德和

四、安全負責人:金大貴周超

五、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由施工負責人對工作現場進行隱患排查,所有施工人員需進行崗前模擬,熟悉工作程序。

2、施工前必須與總調、機調、絞車司機、井口信號工、把勾工聯系好。由施工負責人明確作業內容及安全注意事項,并要求上下井口設專人警戒。

3、施工人員必須熟悉《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井口、井筒工作的管理規定,遵章作業。施工前熟練掌握本措施一切內容和工作程序。

4、井口兩米以內的所有施工人員必須佩帶合格的保險帶,保險帶要生根合理、牢固、可靠,并保證人與生根點在同一運動物體上。

(1)施工人員在井口工作時,保險帶必須生根在井口鋼梁上。

(2)施工人員站在提升容器上工作時,保險帶必須生根在提升容器上。

5、施工前安排專人與井口信號工、把勾工及絞車司機聯系好,明確規定信號發送方式和通訊聯絡方式。

6、用對講機進行聯系,在使用前對通訊設備進行完好檢查,確認正常后方可使用,通訊方式必須確保一用一備;若對講機無法聯絡時,則采用敲擊罐籠的方式來聯絡。

7、施工期間絞車司機必須集中精力、聽清信號,準確操作。一人操作、一人監護。井筒作業期間絞車司機、井上、下口信號工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

8、施工人員需在罐籠頂上作業時,必須加裝保險傘和欄桿,并在施工前檢查、清除井口符近和井筒內易脫落的物體。

9、井筒作業時井上、下口要設專人看好井口、設好警戒,防止閑雜人員逗留。嚴禁上、下口平行作業。

10、當罐籠停在施工地點后,與信號工,絞車司機聯系好,確認拉掉檢修刀閘和停掉控制電源后方可施工。

11、施工人員使用工具必須要留繩,每加固一處后,要清理現場,確保沒有遺留物后,方可進行下一處加固。

12、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統一指揮,施工負責人組織相關人員貫徹安全技術措施。

13、施工結束后,清理現場,由施工負責人對現場進行檢查,試運行正常后方可離開。

編制:機電工區:

安監科:礦領導:

篇3:主井井筒幫來壓加固處理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中能億安公司主斜井距離井口約49米處開始井筒幫來壓,造成連續15架拱形支架棚腿擠出,頂板下沉最大高度約200mm,需加固處理。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方法

采用支撐加固法。先根據現場巷道寬度,用4寸鋼管楔入每架的兩個棚腿之間,并將鋼管焊接在棚腿上,對來壓處棚腿進行“腿對腿”的臨時支撐,采用U29型鋼作地梁進行支撐加固,地梁仍采用焊接方式與兩幫棚腿連接,并牢固埋入井筒底板(地坪以下);根據現場情況,井筒左幫可采用打撞楔的方法防止幫部泥土冒落。

三、加固材料及加固質量要求

地梁長度原則上不少于4890mm,可根據現場情況作適當取舍;所施工的地梁上平面距支架拱頂不低于4150mm,可根據現場情況作適當取舍。

四、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敲幫問頂工作貫穿每一道施工工序。及時找凈幫頂危巖活矸,確認安全后方可施工。

2.敲幫問頂前清理退路,保持退路暢通;敲幫問頂工作必須由有經驗的2名工人進行,一人敲幫問頂一人負責照明,觀察頂板及兩幫和警戒。敲幫問頂人員應站在支護完好的安全地點,手戴手套,手持長柄工具立眼向上,由外向里先頂后幫對角找凈幫頂危巖活矸;警戒人員應站在敲幫問頂操作人員的側后方,發現險情立即發出警號撤人;敲幫問頂施工范圍內,嚴禁其他無關人員進入或通過。

3.敲幫問頂施工中,如遇幫頂有大塊斷裂的矸石(或混凝土)塊或頂板離層時,應先設點柱等臨時支護,保證安全后,再順著裂隙、層理慢慢找下,不得強刨硬挖。

4.所用的電器設備必須完好,電纜無破損,不完好的電器設備、破損電纜不得使用。

5.焊接施工時,現場掛“四合一”甲烷傳感器,只有瓦斯濃度在0.5%以下時方可進行焊接施工;焊接施工現場須配備沙箱滅火器。

6.焊接工作必須由外向里,逐架進行,且焊接施工地點以里嚴禁無關人員逗留或進行其他工作。

7.每一焊接處必須焊合嚴密,緊固有效,必要時焊接處加焊鋼筋段或適當厚度的鋼板。

8.焊接施工完畢,必須觀察至少2小時,確認明火全部熄滅后,人員方可離開現場。

9.焊接地梁前,先用手稿對擠出處的支架進行松幫,再用50T液壓千斤頂等工具最大可能的推移棚腿復位,待巷道寬度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地梁焊接;如果有確實無法達到設計寬度要求的,須在拱形支架外表面至少澆筑不少于50mm厚的混凝土。

10.每推移棚腿復位一架,并焊接地梁完成后須對幫頂噴射混凝土加固。噴射混凝土厚度以覆蓋拱形支架為準,強度為C20,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子采用中粗砂,石子粒徑5-10mm石灰巖碎石。砼配比為水泥:沙:石子=1:2:2(體積比)水灰比為0.57,速凝劑摻量正常情況下為水泥用量的4%,如遇淋水地段可適當增加至5-7%

11.用手稿松幫、使用千斤頂推移棚腿施工時,必須有專人觀山,觀山人員必須精力集中,發現險情立即發警號撤人。

12.使用千斤頂推移棚腿施工時,千斤頂前方及反向方不得有無關人員逗留,防止千斤頂推滑傷人。

13.若發生大面積冒頂或片幫,另編制冒頂處理安全技術措施進行處理。

14.施工的每一班必須明確施工隊現場安全負責人,并有項目部經理層人員跟班。

15.其它執行《煤礦安全規程》

主斜井井筒幫來壓加固處理補充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中能億安公司主斜井距離井口約49米處開始井筒幫來壓,造成連續15架拱形支架棚腿擠出,頂板下沉最大高度約200mm,需加固處理。根據2012年11月11日星期日下午會議精神,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補充措施

1.在處理加固被擠出得支架之前,基礎溝現已開挖的全部完成澆筑混凝土基礎工作(有臨時支撐段除外)且基礎的上平面除預留將來立碹胎的位置外,其余全部保持混凝土的自然面,對已經澆筑的基礎可采用鋼釬、鐵秋等工具鑿出自然面。

2.未發生變形的支架用4寸鋼管,每隔2-3架支架,采用“腿對腿”的方法進行臨時支撐牢固,必要時,須用木楔等將支撐鋼管與支架腿之間楔緊楔牢

3.拆除變形處支架的臨時支撐前,現場備足4寸鋼管,用作地梁焊接在棚腿上永久支撐。焊接地梁前,先用手稿對擠出處的支架進行松幫,再用50噸液壓千斤頂等工具最大可能的推移棚腿復位,待巷道寬度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地梁焊接;如有確實無法達到設計寬度要求的,須在拱形支架外表面至少澆筑不少于50mm厚的混凝土。

4.砌碹支護必須執行“短砌短支”的原則,砌碹每一循環不得超過3米長,且基礎溝的開挖也不得超過將要砌碹的長度

5.其他執行2012年11月11日星期日編制審批的《主斜井井筒幫來壓加固處理安全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