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裝載硐室墻體牛鼻子處理安全技術措施

裝載硐室墻體牛鼻子處理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6849

第一節施工原因

百良混合立井車場連接處及裝載硐室,布置在煤層中,煤層及上下巖石裂隙大,涌水大。根據甲方和監理單位意見,施工后進行壁后注漿進行封堵水。

由于車場連接處周圍煤巖地質結構復雜,成層狀分布,裂隙大,多處涌水,注漿時漿液出現多處冒漿,馬頭門底板出現鼓起,裝載硐室東、西墻體及東、西牛鼻子出現小的開裂,根據建設單位現場安全檢查隱患通知書和監理通知單要求對開裂的部位的處理意見。我項目部根據墻體開裂程度擬對開裂的墻體按設計尺寸進行刷幫,進行二次澆注。

第二節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法

根據需處理井壁的高度,搭設工作臺對墻體及牛鼻子進行人工刷幫,對變形的鋼筋調直綁扎,墻體尺寸根據巷道中線控制,牛鼻子尺寸根據井筒中線控制,鋼筋綁扎完后將拱腿、拱板、撐桿放入巷道內,立模板進行砼澆筑,東西牛鼻子立模板時,將井筒大模板落下與墻體模板固定后整體澆注。

二、施工順序

1、根據設計尺寸對開裂的墻體進行刷幫,保證壁厚及巷道寬度。

2、進行鋼筋的綁扎,控制環筋、橫筋、豎筋尺寸。

3、將拱腿、拱板、撐桿提前下至巷道內,立模板然后進行固定,再澆筑混凝土。

三、澆筑混凝土

1、準備工作

根據巷道的設計要求,掛好巷道的中心,逐點檢查巷道尺寸,不符合規程和設計要求的及時處理。準備好施工用的拱腿以及拱板。

2、立拱腿

把巷道中心線從頭至尾拉好固定,從巷道內向外架設拱腿。拱腿向外一面至中心線距離控制在設計尺寸內,然后固定拱腿,保證拱腿垂直度,同側拱腿連線與中心線平行。

3、澆筑混凝土

澆筑時,使用商品混凝土,通過溜灰管流入模板內。每澆筑500mm高,及時用振搗器進行振搗。

第三節?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準備

1、施工前,由隊長負責組織,由技術人員負責傳達《裝載硐室墻體及牛鼻子處理安全技術措施》。傳達后進行考試、簽字,成績合格方可下井作業。不合格的人員必須補考,補考合格后再下井作業。輪休或請假的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學習,并考試合格。

2、施工前,由技術人員標定中線,施工嚴格按線施工。

3、施工前按設計要求,連接好風筒,準備好工器具。

二?“一通三防”管理

(一)通風管理

1、加強通風管理,局部通風機必須掛牌管理,保證通風機正常運轉,不得隨意停開。

2、風筒要用抗靜電、阻燃風筒。風筒吊掛平直,無脫節、無破口,各種管路和電纜不得磨擦擠壓風筒,風筒口距迎頭不大于5m,以保證迎頭有足夠的風量,漏風率不超過3%。

3、局部通風機要長時運轉,無論工作、不工作或交接班都不得停止運轉,局部通風機不開時,要把人員撤出。自動停電時,要撤出人員,待查明原因,確認安全后再啟動。

4、工作面不得停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

(二)、防塵管理

1、刷幫期間工人佩帶防塵口罩。

2、加強通風,確保巷道經無粉塵積聚現象。

第四節?頂幫管理

1、刷幫時必須檢查工作臺是否牢靠,工作臺下嚴禁人員走動。

2、施工人員應時刻觀察幫部變化,看裂縫是否有變化。

3、對皮帶巷素混凝土巷道,根據刷幫后煤巖情況,增加臨時支護,并采用鋼筋混凝土永久支護。

第五節機電管理

1、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檢修或搬遷前,必須切斷電源,檢查瓦斯,在其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低于1.0%時,再用與電源電壓相適應的驗電筆檢查;檢驗無電后,方可進行導體對地放電。控制設備內部按有放電裝置的,不受此限。所有開關的閉鎖裝置必須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電,防止擅自開蓋操作,開關把手在切斷電源時必須閉鎖,并懸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字樣的警示牌,只有執行這項工作的人員才有權取下此牌送電。

2、操作井下電氣設備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非專職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

②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分必須有良好的絕緣。

3、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帶電體及機械外露的轉動和傳動部分必須加裝護罩或遮欄等防護設施。

4、電氣設備不應超過額定值運行,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其“產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合格證后,方準入井。

5、電纜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電纜與電氣設備的連接,其芯線必須使用齒形壓線板(卡爪)或線鼻子與電氣設備進行連接。

②不同形電纜之間嚴禁直接連接必須經過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器或母線盒進行連接。

③同形橡套電纜之間的連接必須修補連接(包括絕緣、護套以損壞的橡套電纜的修補)必須采用阻燃材料進行硫化熱補或與熱補有同等效能的冷補。在地面修補的橡套電纜必須經浸水耐壓試驗,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在井下冷補的電纜必須定期升井試驗。

6、井下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和修理,必須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項技術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壞的電氣設備,必須立即處理或更換,嚴禁繼續使用。

7、嚴禁甩掉停用井下各種電氣保護。非專業人員嚴禁操作檢漏繼電器,各硐室內的檢漏繼電器必須加鎖,使用中的檢漏繼電器要按規定進行電容電流的補償調整,嚴格執行日檢和遠方試驗制度。

8、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停電必須掛牌,工作前進行驗電、放電,嚴禁帶電作業。

9、存在下列問題的電氣設備及小電器不得下井使用:

①防爆結合面銹蝕、劃痕超過規定。

②絕緣坐破裂導致接線柱松動,接線柱變形或螺紋滑扣。

③導電螺栓、螺母銹蝕超規定。

④喇叭嘴不配套或斷裂、缺損。

⑤開關本體與外殼不配套,轉蓋與外殼不配套、缺手把或轉動不靈活,開關內腔上方導電螺栓與接線鼻連接不牢。

⑥開關的機械閉鎖失效。

⑦開關內缺電源隔離罩、電源危險牌、防塵罩。

⑧開關底托架斷裂或固定不牢。

⑨沒有經過指定的電氣設備防爆檢查員檢查出具的防爆合格證;隨有合格證但檢驗期超過6個月或沒蓋檢查員編號章。

10、電氣設備的隔爆外殼應清潔、完整無損并有清晰的防爆標志。有下列情況者為失爆:

①外殼有裂紋、開焊、變形長度超過50mm,同時凹凸深度超過5mm。

②使用未經部指定的檢驗單位發證的工廠生產的防爆部件(指受壓傳爆關鍵件)。

③防爆殼內外有銹皮脫落。

④閉鎖裝置不全、變形損壞起不到機械閉鎖作用。

⑤隔爆室(腔)的觀察窗(孔)的透明板松動、破裂或使用普通玻璃。

⑥防爆電機接線盒缺內隔爆絕緣座。

⑦改變隔爆外殼原設計安裝形狀,造成電氣間隙或爬電距離不符合規定。

11、電纜引入裝置接線嘴應完整齊全緊固,密封良好。

12、電氣設備必須使用綜合保護開關,風電閉鎖等安全保護裝置,自動停電時,待查明原因,確認無誤后,再人工送電。

13、各低壓操作信號打點器都必須使用防爆按鈕,嚴禁明電操作。

14、各機械設備必須定期按時進行注油檢查維修,以保證設備良好運行。

篇2:條石(料石)墻體砌體工程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分項工程名稱作業部位交底部門交底人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交底內容:(1)操作人員應佩藏安全帽和帆布手套。搬運水泥和操作攪拌機的工人應佩戴防護面具。(2)墻身砌體高度超過地坪1.2m以上時,應搭設腳手架.腳手架應穩定,腳手架上堆放料石不得超過規定荷載.(3)砌石用的腳手架和防護欄板應經檢查驗收.方可使用,施工中不得隨意拆除或改動.(4)搬運料石應檢查搬運工具及繩索是否牢固,抬石應用雙繩。防止石塊墜落傷人。(5)用手推車運石料時.應掌握車的重心.裝車先裝后面,卸車先卸前面,裝車不得超載。(6)用蠅纜抬石,應用雙纜,不應用單纜.并且有纜的一面向人,前后兩人要互相呼應、互相照顧,步伐一致。(7)碰筑時.腳手架上堆石不可過多,應隨砌隨運。(8)不準站在墻項上做劃線、刮縫、清掃墻面、檢查大角垂直等工作。(9)不準在墻頂或架上修改石材.以免震動墻體影響質量或石片掉下傷入。(10)不準徒手移動上墻的料石,以免壓破或擦傷手指。(11)不準勉強在超過胸部以上的墻體上珈筑料石,以免將墻體碰撞倒塌或上石時失手掉下造成安全事故。。(12)支撐石拱的模板.必須在砌筑砂漿的強度大于設計強度的70%時方可拆除。(13)石塊不得往下投擲.運石上下時,腳手板要釘裝牢固.并釘防滑條及扶手欄桿。(14)冬期施工時,腳手板上如有冰霜、積雪,應先請除后才能上架子進行操作。補充作業指導內容:

篇3:墻體砌筑:安全技術交底

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墻體砌筑時間2011-7-6作業內容:墻體砌筑交底內容:一、操作工藝1.1工藝流程:墻體放線→制備砂漿→砌塊排列→鋪砂漿→砌塊就位→校正→砌塊澆水砂筑鑲磚→豎縫灌砂漿→勒縫1.2墻體放線:砌體施工前,應將基礎面或樓層結構面按標高找平,依據砌筑圖放出第一皮砌塊的軸線、砌體邊線和洞口線。1.3砌塊排列:按砌塊排列圖在墻體線范圍內分塊定尺、劃線。排列砌塊的方法和要求如下:1.3.1砌塊砌體在砌筑前,應根據工程設計施工圖,結合砌塊的品種、規格、繪制砌體砌塊的排列圖,經審核無誤,按圖排列砌塊。1.3.2砌塊排列應從地基或基礎面、±0.00面排列,排列時盡可能采用主規格的砌塊,砌體中主規格砌塊應占總量的75%~80%。1.3.3砌塊排列上、下皮應錯縫搭砌,搭砌長度一般為砌塊的1/2,不得小于砌塊高的1/3,也不應小于150mm,如果搭錯縫長度滿足不了規定的壓搭要求,應采取壓砌鋼筋網片的措施,具體構造按設計規定。1.3.4外墻轉角及縱橫墻交接處,應將砌塊分皮咬槎,交錯搭砌,如果不能咬槎時,按設計要求采取其它的構造措施;砌體垂直縫與門窗洞口邊線應避開同縫,且不得采用磚鑲砌。1.3.5砌體水平灰縫厚度一般為15mm,如果加鋼筋網片的砌體,水平灰縫厚度為20~25mm,垂直灰縫寬度為20mm。大于30mm的垂直縫,應用C20的細石混凝土灌實。1.3.6砌塊排列盡量不鑲磚或少鑲磚,必須鑲磚時,應用整磚平砌,且盡量分散,鑲砌磚的強度不應小于砌塊強度等級。1.3.7砌塊墻體與結構構件位置有矛盾時,應先滿足構件布置。1.4制配砂漿:按設計要求的砂漿品種、強度制配砂漿,配合比應由試驗室確定,采用重量比,計量精度為水泥±2%,砂、灰膏控制在±5%以內,應采用機械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1.5min。1.5鋪砂漿:將攪拌好的砂漿,通過吊斗、灰車運至砌筑地點,在砌塊就位前,用大鏟、灰勺進行分塊鋪灰,較小的砌塊量大鋪灰長度不得超過1500mm。1.6砌塊就位與較正:砌塊砌筑前一天應進行澆水濕潤,沖去浮塵,清除砌塊表面的雜物后方可吊、運就位。砌筑就位應先遠后近、先下后上、先外后內;每層開始時,應從轉角處或定位砌塊處開始;應吊砌一皮、校正一皮,皮皮拉線控制砌體標高和墻面平整度。砌塊安裝時,起吊砌塊應避免偏心,使砌塊底面能水平下落;就位時由人手扶控制,對準位置,緩慢地下落,經小撬棒微撬,用托線板掛直、核正為止。交底單位:西藏天和水利監理有限公司日喀則地區監理部交底人祁旭偉接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