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主井巷道落底施工方案安全措施

主井巷道落底施工方案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1449

項目負責人:

安全負責人:

平禹煤電公司四礦主井巷道斜長792米,坡度35度,交鋒以上巷道寬度3.8米,以下2.8米,鋪設四股道軌運輸,道軌鋪設基本平型,巷道成型差,交鋒以上有5處巷道砌碹低,距箕斗卸載裝置與頂板距離100毫米左右,以下400米處距箕斗卸載裝置與頂板距離150毫米左右,其余巷道勻距卸載裝置大于300毫米,道床全部水泥預制,采用水泥塊枕木固定道軌。由于道床原基礎質量較差,造成水泥塊枕本損壞,軌道松動下滑,使箕斗經常掉道,影響生產。為解決此問題,保證安全運行,必須對巷道和軌道進行修復處理。

施工方案:

1、巷道交鋒以上5處采用局部擴頂,保證邊道面以上2.2米的高度,交鋒以下采用全部落底,深度600毫米,全長400米,保證邊道面以上2.2米的高度。

2、軌道枕本全部更換為11號工字鋼與軌道墻體固定,枕本間距為600毫米,每隔3米用于巷道寬度相等長度的工字鋼與巷道墻體固定。其余用1米的工字鋼與墻體固定,工字鋼與道軌之間全部用壓板螺絲固定,然后底板全部用水泥預制,厚度為300毫米。

3、采用6小時工作制,每四班為一個循環且完成拆道、落道、清碴、鋪道工作,依次進行。拆除的道軌在原位置向上移動10米,且與未拆除的道軌相固定牢固,拆除的舊工字鋼升井。用風鉆、打眼、放炮、清碴,所清的碴由上順巷道向下滑落至巷道底,聯絡巷口下方用工字鋼支護加裝防護網,然后將碴裝礦車運出。

4、軌道按標準要求達到扣件齊全,牢固并與道軌相符,軌道接頭間隙不得大于5毫米,高低和左右偏差不得大于2毫米,檢修后軌道要達到兩條鋼頂面的高低差不得大于5毫米,規距上偏差為+5毫米,下偏差為-2毫米,檢修要求間距1米兩頭與巷道墻壁頂牢應符全標準要求間距偏差不得超過50毫米。軌枕下應搗實。道床應無雜物、無積水。保證箕斗正常運行。

5、主提升絞車采用單碼運行,保證運物、運料的需要。

檢修順序及安全措施:

1、對檢修所需的螺栓、工字鋼、道夾板等材料要準備充足,并由主井檢修班長負責運送到主井工作地點。

2、施工前上、下口應該設專職人員看口,上井口并打好防護欄,防止墜落物砸傷人員。下把口人員在施工中應躲到清煤斜巷小絞車硐室內,認真把口。

3、上、下把口人員在施工中要堅守工作崗位,保證無他人隨意進入軌道,特別是軌道下口。

4、施工人員乘坐箕斗時,人體任何部位及所攜帶的工具嚴禁露出車沿處,材料工具必須固定牢靠,嚴防運行中的掉落,人員要抓緊抓牢,注意力集中,嚴禁在車上打鬧。嚴禁運行中或未停穩時上、下車或在車上站立。

5、時,井口不準進行任何作業,所有參于主井施工的人員,必須聽從當班負責人指揮。

6、絞車乘人保證運行速度不超過每秒0.5米。

7、施工時絞車司機必須高度集中確保安全。發現問題及時停車,信號聽不清嚴禁開車。

8、工時首先對道軌進行拆除,需要電氣焊、氧氣時要按井下電氣焊安全措施執行。電氣焊工要持證上崗,

9、對拆除的道軌往上移動10米處固定,固定必須牢靠,確保道軌在打眼、放炮、清碴中不準下滑。

10、對拆除的舊工字鋼必須裝箕斗上井,不準隨意放在井筒中。

11、施工中人員上、下距離不得超過3米,搬動工字鋼道軌及其它工具時要有專人指揮,統一行動。

12、施工要有一個安全負責人統一安排,步調一致,確保安全。

13、施工結束后要清除井筒中的一切雜物,并有施工負責人和施工人員一起對所施工的地方進行巡視,確認一切無誤后,方可結束施工工作。

篇2:交岔點巷道開口施工安全技術規定

一、交岔點巷道開口前,必須有經過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或作業規程。如果有恢復利用的老巷,必須制定巷修措施,返修后的巷道質量必須達到質量標準化要求。

二、開口處采用架棚、錨網、錨噴、砌喧等支護的巷道,作業規程中必須有開口處交岔點或抬棚施工放大圖及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其施工方式應依具體條件在措施中明確規定。

三、架棚巷道交岔點必須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備料,其抬棚梁腿嚴禁以短料焊接,作業規程和現場施工圖中,必須有抬棚、插梁規格,并應有交岔點或抬棚施工圖。

四、凡施工交岔點或翻修抬棚,施工單位必須制定具體的針對性的安全措施,并報礦有關部門審批、經總工程師簽字后,貫徹到每一個施工人員,并簽字,未簽字者不得參加施工。

五、施工交岔點或抬棚前,必須清理現場障礙物,并對作業地點的管線、電器及設備妥善保護,保證工作地點安全及退路暢通。

六、施工交岔點抬棚前,必須對抬棚作業點及其鄰近的所有的支架進行維修加固,其加固方法及范圍都要在措施中具體規定。

七、在施工交岔點或抬棚時,應給出主巷、分巷的中心和腰線,并按中心及腰線進行施工。抬棚插梁應按設計要求逐架施工,抬棚施工必須符合“高、暗、雙”的要求,各插梁及抬梁下均應及時打好牢固的臨時頂柱,摘掉開口側原棚腿時防止片幫煤(矸)傷人。

八、砌墻、澆筑混凝土牛鼻子時,混凝土構筑體內應埋金屬結構物進行加固,混凝土及砌體凝固期應在措施中規定,超過凝固期后方可摘掉臨時頂柱,使抬棚承載。

九、在壓力較大的大斷面交岔點施工抬棚時,應對交岔點幫頂打金屬錨桿或錨索等方法加固圍巖,以確保施工安全、減輕抬棚壓力。

十、抬棚處及開口5m內掘進施工,應堅持小循環放小炮方法爆破,其炮眼深度、裝藥量及一次起爆炮眼數等爆破參數應在措施中具體規定。放炮前應采用頂柱加固抬棚,使用前探梁、防倒器或其他方式使棚與開口處的棚子進行連鎖,防止倒棚冒頂,棚子必須按質量標準化要求施工并做到一次成巷。

篇3:裸體巷道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四十一條,掘進工作面嚴禁空頂作業,在松軟的煤層中及地質破碎帶掘進巷道時,必須采取前探支護或其他措施。在堅硬和穩定的煤巖層中,掘進巷道不設支護時,必須制訂安全技術措施。

結合我礦實際,我礦的煤巖層結構比較堅硬穩定,大部分地段煤層頂板就屬老壓,結構比較好,不易垮落,我礦巖層巷道基本都布置在頂板巖層中,對于+778水平運輸大巷支護,采取先掘進后支護的方式施工,即等掘進巷道到達指定位置后再進行錨噴支護,局部地段遇斷層及地質變化帶,采取架設臨時支護和砌碹處理,為此特要求采取以下措施:

一、管理安全生產人員必須跟班檢查督促落實,隊管安全生產人員跟班作業現場指揮,隨時掌握煤巖層的地質變化情況,工作面附近必須配齊配足所需的支護材料,需要支護的地方必須采取措施立即支護好,嚴禁空頂作業。

二、每班開始工作前和放炮前、后,每個管理人員、作業人員都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和先檢查后生產制度,做到應支護的地方沒有支護好不準作業,敲幫問頂制度未落實不準作業,開始工作前,放炮后未檢查不準作業,隱患不排除不準作業。

三、帶班礦長及安全員要對各掘進工作面頂板安全狀況進行巡回檢查,發現安全隱患要及時處理,同時隨時要掌握巷道頂板活動規律及變化狀況,做好監控記錄及交接班記錄,特別要把本班巷道頂板的安全狀況交接清楚,使下一班人員能掌握巷道頂板安全狀況,盡早做好應對工作。

以上措施望大家嚴格遵守,不論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嚴格執行,發現有違反現象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