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打排放孔安全技術措施

打排放孔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6789

鑒于本礦掘進工作面煤層瓦斯含量大,為安全起見,根據瓦斯預測參數而定,如果預測值大于臨界值,指標按k1值≥0.45,鉆屑量s≥6公斤/米標準規定。采用打排放鉆孔為主要防突措施。

一、排放鉆孔技術參數

鉆孔直徑42mm,鉆孔間距0.5m×0.5m,在控制范圍內均勻布孔,覆蓋掘進面全段斷面,終孔距離均10m,鉆孔數目根據其掘鑿斷面而定,鉆孔布置方式為五花眼。

二、打鉆安全技術措施

1、因巷道斷面較大,為節約打鉆時間,安排2臺風煤鉆同時施工。

2、、鉆孔施工角度可根據工作面具體情況而定,保證鉆孔個數和排放效果。

3、為保證施工質量,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鉆孔參數施工,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鉆孔深度,若未達到鉆孔深度遇巖,必須在同一位置上下打孔,調整角度,保證鉆孔深度。

4、鉆孔施工過程中派專職瓦斯檢查員檢測風流中的瓦斯濃度,派專職安全員現場監督施工安全,質檢員現場負責鉆孔施工質量的監督工作。若打鉆時有噴孔等現象,使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限,需停止作業,將所有施工人員撤離工作面,切斷工作面范圍內除局扇風機以外所有電源。

5、等待鉆孔排放瓦斯充分卸壓,在煤層中重新打3個檢查孔,檢查孔位于排放孔之間。當檢驗的指標低于突出危險臨界值,防突措施有效。否則,表明煤層突出危險尚未消除,尚需采取補救措施,如補打排放孔或增加排放時間等,直至突出危險完全消失。

6、排放瓦斯壓力及瓦斯釋放過程中,瓦斯員要加強對工作面瓦斯的檢查及探頭的管理工作,嚴格堅守工作崗位,一旦發現停電停風現在及時供風,以防瓦斯超限。

7、在排放過程中,要對每個瓦斯鉆孔的濃度進行檢查,每小時檢查一次,并做好記錄。

8、預測結束后要及時公布登記,并對預測地點設固定鎖和瓦斯預測標志牌,做好公示明朗。

篇2:無計劃停電停風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一、撤人范圍:。二、警戒地點:。三、停電停風期間的安全措施1、主扇停止運轉后,由主扇司機負責在10分鐘內把防爆門打開,確保礦井有自然風,并由專人看管,嚴禁人員進入。2、停電停風期間安排專人負責在副斜井口、主斜井口看守,沒有調度室同意,嚴禁任何人員入井。3、局扇停止運轉后,現場安瓦員及時將工作面人員撤出到防突風門外即全負壓通風新鮮風流中。并在能進入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位置設置警戒,嚴禁任何人員進入工作面。四、恢復正常通風及排放瓦斯安全措施:1、停電結束后,由停送電聯系人通知調度室,調度室接到通知后先通知機電礦長,機電礦長通知主扇司機,由主扇司機負責將防爆門關閉,關閉后立即匯報調度室。機電礦長通知機電部相關人員做好井下復電工作,主扇司機接到調度室電話后第一時間啟動主扇恢復井下通風,主扇正常運轉30分鐘后,由調度室通知瓦斯檢查員下井檢查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并將檢查結果匯報調度室,一切正常后調度室安排給井下供電。2、恢復三專供電前,必須在瓦檢員對機電峒室及相關地點進行檢查瓦斯、二氧化碳、CO等均不超限后(即:各工作面的瓦斯小于0.5%、二氧化碳濃度小于0.5%、CO氣體濃度小于24ppm)。方可進行三專供電,送電命令由機電礦長下達,并嚴格按送電程序送電。3、恢復三專供電后,必須由瓦檢員檢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米范圍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氧氣濃度不低于20%,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未經瓦檢員同意不得盲目送電。4、瓦斯排放結束后,由調度室通知各點送電人員,恢復井下動力供電。供電正常后,由各隊隊長和瓦檢員向調度室匯報情況,方能恢復井下相關工作。5、排放瓦斯措施:1)、排放瓦斯期間,位于回風流中的電氣設備全部斷電,巷口設專人警戒,嚴禁行人,并有專人看守配電室,未經調度室允許配電工不得送電。2)、排放瓦斯期間回風流經過的工作面及巷道應撤離人員。3)、排放瓦斯工作由通風部負責組織,安全員配合,排放完畢要及時向調度室匯報情況。安全員負責對局部通風巷道進行控制風量,瓦檢員檢查瓦斯,進行排放。4)、排放瓦斯方法:采取局扇供風、風筒對接控制風量的方法排放瓦斯。5)、排放瓦斯堅持由外向里逐步推進的方法,依次完成,嚴禁“一風吹”。6)、瓦斯排放過程中,其他有害氣體濃度不得超過《煤礦安全規程》第100條規定相關值,當超過規定值時,必須立即匯報調度室,采取措施,按規定進行排放。7)、排放工作結束后,由專職瓦檢員現場盯守,檢查瓦斯、二氧化碳、穩定30分鐘后,瓦斯、二氧化碳無異常時,方可進行其他工作。五、其他1)、若CH4濃度大于3%,必須由救護隊負責排放,礦通風隊長、機電礦長、機電隊長參加排放、礦總工程師在現場統一指揮,安全礦長現場監督安全措施落實。2)、停電停風期間,各部門領導及相關成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遇到特殊情況立即組織處理。3)、本措施未提及之處,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及相關操作規程和規定執行。

篇3:原相礦發電機組試運轉期間井下排放瓦斯安全技術組織措施

一、概況:

為預防發電機組帶負荷試運轉期間主扇及井下局扇長時間停電,造成井下瓦斯超限,確保本次試運轉工作能安全有序地進行,特制定本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試運轉日期:2012年月日至2012年月日

二、組織措施:

組長:亢開峰

副組長:張兔寧楊昆于振江

成員:楊潤久李小飛李彥忠李傲玉劉備耕王斌

1、由通風區上崗干部、瓦斯員負責發電機組試運轉期間的氣體檢查、排放瓦斯等“一通三防”工作。

2、通風區測風組負責井下的調風、測風工作,并保證井下所有局扇都不拉循環風。

3、調度室負責排瓦斯期間各單位的協調工作。

4、機電科負責主扇及井下中央變電所供電。

5、井下機電隊負責中央變電所、盤區變電所及局扇的停送電工作。

6、安監科負責清點出入井人數、設崗攔人,監督措施落實執行情況。

三、發電機組試運轉前準備

1、監測隊安排人員提前檢查電話線路,確保試運轉期間聯絡暢通;同時要保證井下監控系統運行正常,確保探頭靈敏可靠。

2、通風區提前在中央變電所、南翼變電所、東翼變電所各安排一名上崗干部及兩名瓦斯員待命,西翼變電所安排一名瓦斯員待命,207皮帶頭電話處安排一名上崗干部及一名瓦斯員待命。

四、具體工作步驟:

1、若在進行發電機帶2#主扇風機運行時,從1#主扇風機停運起計算,若在8分鐘內2#主扇風機兩臺電機均不能啟動,二區變電所匯報調度室。

2、調度及時通知井下中央變電所斷開所有高開,局扇風機停運,通風區上崗干部及瓦檢員、安監員組織人員撤至中央變電所外待命。

3、安監員在中央變電所外清點人數,核實撤人情況,在人員都撤出以后,然后向礦調度室匯報。

4、機電科發電機組試運轉完畢,主扇恢復正常供電后(一焦電廠供電),通風區派專職瓦斯員檢查主扇出風口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通風區調度匯報礦調度后方可啟動主扇。

5、瓦斯員對中央變電所進行瓦斯檢查,當瓦斯濃度低于0.5%以下時并匯報調度,由機電礦長下令給中央變電所送電,然后由瓦斯員檢查盤區變電所瓦斯濃度低于0.5%以下時并匯報礦調度,調度室通知電工恢復盤區變電所供電。

6、通風區上崗干部安排瓦斯員檢查局扇及開關附近10米范圍內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瓦斯員開始啟動局扇排放瓦斯。

7、排放瓦斯流經路線為:

東翼10204回風尾巷、10206回風尾巷、10206軌道順槽→東翼回風巷→第二總回風巷→回風立井→地面;

南翼10211回風尾巷、南軌道巷、南第二回風巷→南第一回風巷、南第二回風巷→東翼回風巷、第一總回風巷→第二總回風巷→回風立井→地面;

南一10207皮帶順槽、10207軌道順槽、10209皮帶順槽、南二回風巷→南二回風巷→南二集中回風巷→第一總回風巷→二第二總回風巷→回風立井→地面;

8、排放瓦斯工作結束后,瓦斯員對回采工作面進行有害氣體檢查,一切正常后向調度室匯報。

五、安全技術措施:

1、主扇停止運轉后,主扇司機將防爆門開啟自然通風。

2、主扇停風恢復送風、排放瓦斯時,安監員在主、副斜井井口和二區回風井行人風門設警戒;盤區排放瓦斯時,安監員在盤區軌道巷、盤區皮帶巷口設警戒,具體人員通風礦長安排。

3、主扇停風期間,瓦斯員不定時檢查中央變電所、主副井井底的瓦斯、二氧化碳濃度,及時反饋信息給礦調度。

4、機電科發電機組試運轉期間,通風區派專職瓦斯員檢查主扇出風口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通風區調度匯報礦調度后方可啟動主扇。

5、排放瓦斯工作各盤區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各盤區內嚴禁兩臺局扇同時排放。

6、排放瓦斯時要控制送風量(通過捆綁風筒或錯口法),嚴禁“一風吹”,必須保證全風壓風流匯合處瓦斯濃度不得超1.5%。

7、巷道瓦斯濃度小于3%時,由瓦斯員匯報通風調度,由通風區長安排瓦斯員就地排放;當瓦斯濃度大于3%時,由礦調度聯系公司救護隊組織人員進行瓦斯排放。

8、排放瓦斯結束后,通風上崗干部通知礦調度室排放瓦斯工作結束。

9、安監站負責監督本措施的落實執行情況。

附:主扇停風前后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