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運輸上山探放水設計安全措施

運輸上山探放水設計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2174

礦井水災事故,直接威脅著礦工的生命安全以及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更為嚴重的是,可能會造成淹沒采區或礦井。

為預防礦井水災事故的發生,在采掘施工過程中,隨時掌握礦井水災的自然規律和摸清礦井水文地質情況,以利于控制和杜絕各種水災事故的發生。

12402運輸上山,沿c24煤層布置,由一采區1930運輸石門里頭揭露c24煤層處北幫(上幫)開口,按356°方位坡度25°(沿煤層)掘,到井田邊界為止,預計工程量100米。采用11#工字鋼支護、頂梁2.0米、棚腿2.2米、柱窩不小于0.2米,棚距0.7米。梯形斷面上凈寬1.8米、下凈寬2.8米、凈高2.0m,毛斷面5.94㎡,凈斷面積4.6㎡。

c24煤層位于宣威組下含煤組(p2*1),煤層頂底板為粉砂巖、細砂巖,頂板較穩定;底板為泥巖、粉砂巖、細砂巖,穩定性較差。煤層均褐黑色、黑色,光澤暗淡,條痕黑色或褐灰色,斷口階梯狀,具水平層理及塊狀結構,易燃,煤層較硬。煤巖類型主要為半暗型——半亮型,少量為暗淡型或光亮型,煤質好,全區可采,是煤礦的主采煤層,煤層厚度1.8~3.5m,平均2.0m。

區內出露地層從老到新為:二疊系上統峨嵋山玄武巖組、宣威組、三疊系下統飛仙關組及第四系,分述如下:

1、二疊系上統(p2)

峨嵋山玄武巖組(p2β):為一套基性火山噴發巖系。由集塊巖、火山角礫巖、凝灰巖、玄武巖、砂頁巖組成,厚320m左右,分布于礦界外西部邊緣。

2、宣威組(p2*)

位于峨嵋山玄武組假整合面之上,巖性由泥巖、砂質泥巖、粉砂巖、細砂巖、泥質粉砂巖及煤層組成。厚度170~320m,分下、中、上三個含煤組。

下含煤組(p2*1):由砂質泥巖、粉砂巖夾石組成,含煤厚度一般40m,含主要可采煤層c24、c24上、c29。

中含煤組(p2*2):由泥巖、砂巖、砂質泥巖、泥巖組成。主要可采煤層有c12、c17、c20、c21煤層。煤組厚度一般75m左右。

上含煤組(p2*3):由粉砂巖、砂巖、砂質泥巖、泥巖組成。煤組厚度一般70m左右。煤層有c1、c3、c5煤層。

3、飛仙關組(t1f)

巖性主要為粉砂巖、細砂巖、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泥灰巖等。厚度246~550m。

4、第四系(q)

以浮土、粘土、砂土為主,一般厚0~15m。

爛泥田礦井位于平關向斜南東翼,楊梅山-小達村斷層的西側,地層走向nee,傾向sse,傾角20~35°,平均25°左右。根據地質報告井田范圍內有3條(原f12、原f13、原f3)斷層,構造復雜程度屬中等。

原f3(正斷層):位于井田北西部,走向北東,傾向南東,傾角75°,北部為煤系地層與峨嵋山玄武巖組中部相接觸,南部為煤系地層與飛仙關組相接觸,該斷層南北延伸出礦界外。

原f12(正斷層):位于井田西南部,斷層走向nnw、傾向ne,傾角70°左右,北部為煤系地層與峨嵋山組相接觸,該斷層向東延伸交于f3。

原f13(正斷層):位于井田南部,斷層走向nw,傾向ne,傾角70°,斷層北部為煤系地層與峨嵋山玄武巖相接觸,南部為煤系地層底部與煤系地層中下部相接觸,該斷層向南東延伸交于f3。

f9(逆斷層):位于井田二采區中部,斷層走向sn,傾向w,傾角55~70°,落差大于20m。

經整理,在礦井建設巷道布置、主斜井以東c24煤層探巷掘進收集地質資料,現在井田范圍內共揭露中小型斷層14條。

礦區受以上斷層影響,斷層附近小斷層很發育,對煤層開采影響較大,礦區構造復雜程度為中等構造類型。

該巷,北、東面為一采區1702運、回風上山,南面為一采區1930運輸大巷,西面尚未開采。

水文地質情況:

1、河流

井田內河流有江浪河,由礦區南西端自北向西從井田流過。該河流為山區雨源性河流,流量變化幅度大,隨季節變化而變化,雨季暴漲,枯季流量較小,河水主要受大氣降水的影響。礦井開采煤層位于當地侵蝕基準面以下,開采過程中,應留有足夠的保護煤柱。礦井中西部為一干涸水庫,據爛泥田礦井在+2040.0m設點觀測,近十年來該點最高洪水位+2043.46m。

2、地層含水性

宣威組和飛仙關組主要由砂泥巖組成,該地層含淺部風化裂隙水,有泉水點出露,愈往深部含水性愈微弱。井下煤層巷道中,頂板常見淋水現象。第四系主要為坡積物,厚度一般10m左右,透水性強,含水性中等,主要受大氣降水的控制。

3、隔水層

主要是含煤巖組及上覆地層中的泥巖和粘土巖。

4、地下水

主要為煤系地層含水和江浪河滲水。

5、水文地質類型

大氣降水、滑坡水、老窯積水是礦井充水的主要因素,本井田屬于以大氣降水為主要補給來源,風化裂隙水以滲流為主,水文地質條件屬中等偏復雜。地表水匯水標高為+2050m。

6、礦井正常涌水量:30m3/h;最大涌水量:75m3/h。

為此,必須嚴格執行“物探先行,鉆探驗證”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制度。

充水因素分析:

1、?大氣降水:是地下水主要的補給水源。含煤地層裸露,直接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其充水強度和降水的強度及持續時間有著密切聯系。降水成為礦井水的主要補給水源,對礦井涌水的影響較大。

2、?地表水:區內沖溝發育,切割較深,排泄條件好。有些沖溝常年有水,枯季流量較小,雨季暴漲。但地表水會沿地表斷層及裂隙滲入地下,進入礦井巷道,增大礦井涌水量。

3、?老窯、老巷及空區水:該巷位于現生產區域,由于老窯及采空區冒落造成地表開裂、塌陷,致使地表水及降雨由裂隙滲入老空蓄積,可能有局部積水。

4、?第四系孔隙水:巖石破碎,透水性較強,特別在雨季水量猛增。

5、?礦井直接充水含水層:含煤地層與隔水段呈間互狀,雖富水性弱,但具一定的承壓性。

6、?斷層帶水:斷層破壞了地層的完整性、連續性,降低了巖石的力學強度。含煤地層主要以塑性巖石為主,受力后發生塑性變形,破壞以剪斷為主,常形成微張開甚至閉合的裂隙,斷層帶巖石膠結性中等,缺少對地下水儲存和運動的有效空間,含水性和導水性不強,但上覆地層斷層帶有一定含水性,導水性較好,可能連通含煤地層上部的中強含水層和地表水,加之礦床開采中,人工采礦裂隙大量出現,改變了斷層帶附近應力場和地下水的天然流場,地表水、地下水就有可能沿斷裂帶流入礦井。

礦井范圍內無大的河流、湖泊、水庫,溝谷小溪大部分具有季節性,主要靠泉水補給,對礦井無較大影響。

礦開采的是二疊系上統宣威組煤層,對礦井直接充水的含水層是二疊系上統宣威組,是裂隙水含水層,含水性弱,其上、下有隔水層與強含水層相隔,正常情況下與強含水層沒有水力聯系,不存在強含水層的威脅。

地表水和大氣降水:礦地表水系按地形條件排泄,礦區范圍內排水溝暢通,地層又無大的裂隙,大氣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水源,對礦井涌水量的有一定的影響,據往年觀測,礦井正常涌水量在30m3/h,雨季最大涌水量在75m3/h。

地下水:礦井直接充水的含水層是煤系地層本身的含水層,強含水層下有隔水層相隔,對礦井的影響較小,不會造成突水威脅。

斷層、鉆孔、巖溶水:礦區范圍有多條斷層,存在斷層水的威脅。地質隊對礦區進行了勘探,打鉆,封孔不好的大型鉆孔對礦井開采有突水威脅。

老窯、老巷及空區水:該巷位于現生產區域,由于老窯及采空區冒落造成地表開裂、塌陷,致使地表水及降雨由裂隙滲入老空蓄積。可能有局部積水,對礦井開采有突水威脅。

可采煤層有c3、c17、c20、c21、c24上、c24煤層六層。現開采c24上、c24煤層。12402運輸上山沿c24煤層掘進,是煤礦的主采煤層,煤層厚1.80~3.50米,平均厚2.00米。重點探清c24煤層中的老空區及老巷積水情況。

一、礦成立探放水領導小組

組長:葉學文

成員:劉福榮、牛九文、蔡開政、陳忠誠、肖云華、葉廣合、劉富成、敖小本、唐廣元、劉江宏、肖燕平、尹兵、王長江、陳永。

成員分工:

1、葉學文為探放水領導小組總指揮,負責全盤指揮工作。

2、尹兵、牛九文負責探放水的具體施工。探放水隊等幾人協力完成。并負責打鉆地點的探放水牌板的填寫。

3、陳忠誠、肖云華負責將每天的打鉆情況在探放水臺帳上做好記錄。打鉆時間、地點、打眼方位、角度、孔深、煤巖層位、有無頂鉆、噴孔現象、瓦斯情況等,都要記錄清楚。

二、鉆探機具:

1、鉆機

型號:煤礦用坑道鉆機zy-750、zy-620

最大鉆深:150m

2、鉆桿直徑:42㎜

三、探放水設計及鉆孔參數:

嚴格執行“物探先行,鉆探驗證”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探放水鉆孔呈扇形布置,設計孔數為扇形5個以上,每次探深為60米,其中允掘距離為30米,超前距離為30米,依次循環進行。實際工作中可根據巖(煤)層的變化及探水情況適當調整。

四、工作面遇到下列情況之一,必須確定探水線進行探水:

易造成礦井水災的水源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對礦井威脅最為嚴重的是地下水,地下水有含水層水、斷層水和老空水,因此,在礦井施工過程,尤其是巷道掘進施工應注意透水事故的發生,為防止礦井水災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生產和財務不受損失,<;>;規定:礦井必須做好水害分析預報,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并規定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況之一,必須確定探水線進行探水。

1、接近水淹或可能積水的井巷、老窯或相鄰煤礦時。

2、接近含水層、導水斷層、溶洞和導水陷落柱時;

3、打開隔離煤柱放水時;

4、接近可能與河流、湖泊、水庫、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斷層破碎帶時;

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鉆孔時;

6、接近有水的灌漿區時;

7、接近水文地質地段又情況不明時;

8、采掘工程接近其他有可能出水地區時;

五、防斷層水探水

區范圍內有三條斷層,若有斷層時必須進行防斷層探水,并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應核準斷層產狀、位置、分析斷層帶的富(導)水性,并在平面圖、剖面圖上確定斷層與采掘工作面的空間幾何關系。

2、?井巷通過導水或可能導水斷層前,必須超前探水,探水線(探水起點)至斷層交面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20米。

3、?當井巷通過含(導)水斷層時,要嚴防來壓冒頂突水或遲到突水(突泥砂),并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水措施,如加強支護、砌碹等。

4、?對與強含水層連通的導水斷層,必須按規定留設防隔水煤柱。采掘工作面接近隔水煤柱前,要復查煤柱的可靠性。

六、探放水探眼的布置和超前距離

探眼的布置和超前距離,應根據水位高低,煤(巖)層厚度和硬度進行規定。

1、?鉆孔一般應按扇形布置如圖

安全外圍線

4??(4)

230m?(2)

掘進頭?1(1)

3?(3)

安全外圍線5(5)

允許掘進距離?超前距

(30m)?(30m)

(60m)

鉆孔成呈扇形布置在巷道前方

2、?鉆孔布置與孔數

根據地質條件和積水區的位置,以能保持安全巖(煤)柱厚度,防止漏探和實現安全、經濟、快速為原則來確定鉆孔布置方式與孔數。

對于工作面前方和左右兩側均受水威脅的巖(煤)層,鉆孔按扇形布置,當積水區肯定在一側時,鉆孔可按半扇形布置。中厚以上煤層掘進探水,同時要考慮垂直方向和密度,使鉆孔進入頂板圍巖。探老塘水,探后掘進停掘處的鉆孔眼距不得超過3米,以防漏探。探斷層水,開孔位置必須在防水煤柱外和斷層應力影響帶以外,以防煤巖破碎出水后不易控制。

鉆孔個數以保證必要的密度為準則,不得少于五個。

3、?鉆孔深度與超前距離

探水鉆孔眼底至掘進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小于30米的超前距離,鉆孔深度一般在60米,一次打孔后可連續掘進30米。

4、?鉆孔直徑

從探、排有效又防止沖垮巖(煤)壁和放水過大的原則出發,孔徑以不大于75mm為宜。

5、?探水起點30米,巖煤層中不得小于30米,情況不清楚時,探水線至推斷積水區的距離:煤層中不得小于60米。

七、采掘工作面接近積水區時,單靠探放水來保證安全是不夠的,還必須在掘進期間采取安全措施加以防范:

1、探水巷道的掘進斷面不宜過大,以縮小受壓面積,同時應有兩個以上安全出口,用于通風、流水和撤人,一般情況下應雙巷掘進。

2、掘進巷道坡度不準起伏不平,以免低處的水流不出去,施工人員有被堵的危險。

3、上山方向水害威脅未消除或正在探水時,為保證下山工作人員的安全,應暫停其工作,等水害消除后再繼續工作。

4、探到老空并已入水的掘進工作面,如果不能馬上與老空掘透而在幾天后再掘進時,應重新打2-3個檢查孔,以免原有的鉆孔坍塌堵塞而重新積水,切不可貿然掘進。

5、探水巷道必須嚴格掌握巷道掘進方向,沿著探水孔的中心線掘進,以免造成超前距和幫距縮小而遭遇老空透水,如因地質變化必須偏離時,應進行補充鉆探或采取其它措施予以補救。

6、大部分積水已經放出,還應注意盲巷老空積水或因斷層的隔離而形成的孤立積水區。

7、打眼沿釬桿向外流水時,應停止工作,不準拔出或搖晃釬桿,要設法固定,并向調度室匯報,聽候處理。

8、老空透水后允許恢復掘進時,還必須注意:當掘進到離老空3-5米處應先打2-3個檢查孔進行一次再檢查,只有證實積水確已放凈后方可揭露老空,揭露老空時,要先由小斷面從放水鉆孔上方與老空打透,還要注意處理瓦斯,硫化氫等有害氣體。

9、掘進中各班班長必須在掘進工作面交接班,交接允許掘進剩余的距離,嚴禁超越。

10、探水前應先加固探水工作區支架,以免壓力水沖垮煤壁和支架。并加強電器設備和管理工作,以防萬一發生透水造成事故的發生。

11、清理巷道,保證水溝暢通、并有適當的坡度和斷面,臨時水倉和排水設備要有足夠的容量和能力。

12、在打鉆地點或附近安設專用電話,與所有可能受水威脅的工作地點連通,并事先擬定好撤退路線,以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13、測量和防探水人員必須親臨現場,依據設計,確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方位、角度、深度以及鉆孔數目。

14、鉆進時,發現煤巖松軟、片幫或來壓、沿鉆孔向外流水超過打鉆正常供水量、以及有頂鉆等異狀時,必須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現場負責人應立即向礦調度室報告,并派人監測水情,如果發現情況危險時,必須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區的人員,然后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15、探入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體的空間位置,積水量和水壓,老空積水區高于探放水點位置時,只準用鉆機探放水,探放水孔必須打中老空水體,并要監視放水全過程,核對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為止。

16、鉆孔接近老空,估計可能有瓦斯或其他有害氣體涌出時,必須有瓦斯檢查工在現場值班,檢查空氣成分,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氣體濃度超過<;>;規定時,必須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報告礦調度室,及時處理。

17、鉆孔放水前,必須估計積水量,根據礦井排水能力和水倉容量,控制放水流量,放水時,必須設專人監測鉆孔出水情況,測定水量、水壓、做好記錄,若水量突然變化,必須及時處理,并立即報告礦調度室。

18、在打深眼發現鉆孔出水的情況下,嚴禁采用放炮放水,以防水災事故的發生。

19、探水前,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熟知礦井水災路線的情況,并確保安全撤離路線暢通無阻,并懂得突水后的急救知識,以利發生情況便于撤出。

八、探水鉆機使用操作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項:

1、在鉆機的搬運過程中,應當防止因碰撞而損壞機械部件和油管。受護好設備。每次探水作業完成后,要將設備清理好,并將設備安置在一個頂板及支護完好,環境干燥的巷道內。同時設備的安置地點又不影響其他隊的正常工作。

2、進入工作地點后,按規定調整好方位角和坡度,用立柱錨固機架,鉆機一定要固定牢固。同時注意人員在施工時的人身安全。

3、按鉆機使用說明書的操作規程進行鉆機施工。

4、探水鉆孔超前距離每次≧60m,垱頭施工按每施工30m時,保持30m的隔水巖(煤)柱。(見巷道允掘距離示意圖)

5、每次探鉆孔的實際操作數據要記錄下來,如實反應探鉆孔的情況。禁止虛報及弄虛作假。

6、每次施工前,要注意觀察整個巷道的支架及圍巖情況,發現隱患要及時匯報,并處理。巷道支護質量不合格的,必須先反工,只有在確定安全的前提下,才準施工。

7、在打鉆過程中,要注意鉆機的工作穩定情況,發現問題要立即停鉆,并仔細分析,找出原因,進行處理。

8、出故障的設備要及時維修,井下修不好的要及時運到地面維修。積極和井下電工聯系,保養好設備,以利完成每次探水作業。

9、要求每次打鉆的打孔個數,不少于5個,每個打孔的深度≧60m,否則視為不合格。

10、每次完成探水作業后,要及時向礦調度室匯報,由調度室通知掘進隊恢復正常生產。

九、探水鉆場的要求:

1、每次探放水施工前,先由掘進隊清理好鉆場。迎頭掘進設備工具要清理好,放到一個可靠的安全處。迎頭煤壁要采齊整,煤壁垂直底板,余煤清理干凈。使擋頭空敞、整潔,以利探水設備的安置及施工。

2、基本支護要緊跟擋頭,支護質量要符合要求。嚴禁空頂作業。巷道支護質量不符合要求的,掘進隊不得交給探鉆隊作業,同時,探鉆隊有權拒絕施工。

3、巷道內無雜物、空敞,保證人員有一條安全可靠的退路。

4、每次探水作業的日期,要根據擋頭的施工情況來定,由生產礦長在每天的調度會上宣布。礦各級管理人員要積極匯報當班井下各作業地點的安全生產情況,以利主管領導正確決策。

十、掘進安全措施及礦井突水預兆:

1、掘進隊在迎頭作業時,要注意整個巷道的壓力及圍巖情況,巖煤壁濕潤情況,判斷有無突水危險。

2、堅持正確使用臨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堅持敲幫問頂制度,嚴防頂板活動矸石冒落傷人:努力學習打眼放炮技術,盡量減少放炮對頂板圍巖的破壞;

3、支架支護要注意接頂關幫嚴密,防止漏頂片幫現象出現。

4、當工作面出現煤(巖)壁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地鼓、片幫、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有害氣體增加等突出預兆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人員按避災路線圖撤至地面。并立即報告調度室,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

十一、放水措施

1、應根據所探區域水體情況及壓力,查明該區域積水分布情況及水量情況,然后進行控制放水。

2、在放水過程中,必須將所探區域的水量放盡,若放水孔已無流水,應在附近重新打探水孔查明是否積水已經放盡,直到確定已無積水為止。

3、在放水過程中,必須注意水源的存在。

4、在放水前,必須清理好水溝。

十二、避災路線

掘進工作面迎頭→一采區1930運輸石門→11702回風上山→一采區回風巷→回風斜井→地面。

篇2:探放水工程設計措施編制內容審批制度

1.探放水地區的積水范圍、積水量和水壓,并規定探水線。

2.探放水地區的地質及水文地情況。

3.探水巷道的布置、斷面規程、支護形式、坡度和施工工序。

4.說明探水鉆的超前距。

5.說明探水鉆布置原則、個數、方向、傾角和孔徑。

6.提出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礦井水文地質規程》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

7.后附必備圖紙,包括探放水工程平面圖、相應的地質或水文平面圖。

8.各采掘工作面遇到有可能出水的情況時,必須編制探放水設計,制訂安全措施。采煤工作面應有先探后采設計,掘進工作面應有有掘必探設計。

9.探水眼的布置應根據水頭高低,煤層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必須在探放水設計中具體規定。

10.探水眼的數量、角度、深度、位置應根據本工作地點的實際情況制定,編制在作業規程或措施中。

11.由生產、安全、調度、總工程師、礦長、探放水隊隊長負責人統一對探放水措施進行審批。

12.探放水措施一式三份,分別交檔案室、調度、生產或探放水隊保存。

篇3:單孔探放水設計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主、副斜井在巖層中開拓(傾角23°),厚煤層巷道(運輸、軌道、回風平巷)位于740---750水平,為進一步摸清煤層賦存情況及周邊水的情況,需對施工的巷道進行探水,為確保探水期間的安全特編制本措施。

水源性質:預計水源主要為煤層頂板水和斷層導水。

鉆機型號:ZLJ-350煤礦用坑道鉆機。

主要技術參數:

鉆機重量:430KG

電機功率:11KW

主軸轉速:115?198?350(r/min)

額定扭矩:350?200?115(Nm)

鉆孔深度:200米

鉆桿直徑:75mm

二、探放水前的準備工作:

1、在組織施工前,生產技術科必須在探放水現場標明探水起始線位置,嚴格要求,根據煤層走向及傾向確定出鉆孔方位及坡度等技術數字。施工隊伍必須嚴格要求施工,并隨時校驗,及時調整,做到精密準確。

2、施工單位要將打鉆所需的材料及工具,設備準備到位,不能因為準備工作的原因而影響施工。施工人員應認真學習探放水安全技術措施并熟悉鉆機的使用及維護知識。

3、在運輸ZLJ-350油壓鉆機等大件設備的過程中,運輸人員應輕拿輕放,避免設備因受力碰撞而受損。鉆機及其附屬設施及各部件連接要牢固可靠,并在每次使用前檢查,確保施工的安全。

4、每次開鉆前,檢查鉆桿接頭的牢固情況,嚴防脫鉆事故的發生,鉆桿要達到不堵塞,不彎曲,絲口不磨損。

5、在組織施工前,要求施工人員對鉆機附近10米范圍內的巷道支護進行檢查,發現巷道支護受損的及時處理并加強支護,并打好立柱和擋板。

6、施工過程中,采用壓入式通風,局部通風機安設在平巷車場新鮮風流中。

7、局部通風機要長時運轉,無論工作、不工作或交接班都不得停止運轉,局部通風機不開時,要把人員撤至進風巷內,并在巷道門口位置設置“嚴禁人員入內”的警戒牌。自動停電時,要撤出人員,待查明原因,確認安全后再啟動。

8、在組織施工前,必須檢查防塵系統完好,管路無漏水等現象,保證鉆機的水源。

9、在巷道低洼處,非行人側及時挖好水倉,清理好臨時水溝,確保排水暢通無阻。

10、在打鉆地點安裝電話,并保證及時與調度室聯系。

11、在施工前,機電人員必須嚴格要求安接好開關及鉆機,各機械設備必須定期按時進行注油檢查維修,以保證設備良好運行。

12、技術人員和探放水人員,必須親臨現場,依據設計,確定探水鉆孔位置,方位,深度以及鉆孔數量。

13、帶班礦領導和當班安全員瓦檢員必須在探放水地點監督安全和隨時檢查空氣成分,如果瓦斯濃度超限,必須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報告礦調度室,及時處理。

三、鉆孔設計

1、探水鉆孔設計:

A.厚煤層巷道沿頂板掘進探水鉆孔設計:(長探)

(1)上中心孔:方位270°,仰角:0°26′,設計水平鉆距20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中部。

(2)下右側孔:方位275°,平行于巷道頂底板,設計水平鉆距20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右側。

(3)下左側孔:方位265°,平行于巷道頂底板,設計水平鉆距20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左側。

(4)下中心孔,方位270°,俯角:0°46′,設計水平鉆距20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中側。

B.厚煤層巷道沿地板掘進探水鉆孔設計:(長探)

(1)上中心孔:方位270°,仰角1°,設計水平鉆距20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中部。

(2上右側孔:方位275°,平行于巷道頂底板,設計水平鉆距20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右側。

(3上左側孔:方位265°,平行于巷道頂底板,設計水平鉆距200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左側。

(4)下中心孔:方位270°,俯角0°17′,設計水平鉆距20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中部。

2、煤巷長探鉆孔超前距為140米,止水套管10米,允許掘進距離60米。

C.厚煤層巷道沿頂板掘進探水鉆孔設計:(短探)

(1)上中心孔:方位270°,平行于巷道頂底板,設計水平鉆距4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中部。

(2)上右側孔:方位273°,平行于巷道頂底板,設計水平鉆距42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右側。

(3)上左側孔:方位267°,平行于巷道頂底板,設計水平鉆距42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右側。

(4)下孔,方位270°,平行于巷道頂底板,設計水平鉆距42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中側。(俯角1°13′)

(5)下右側孔:方位273°,平行于巷道頂底板,設計水平鉆距42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右側。(俯角1°13′)

(6)下左側孔:方位267°,平行于巷道頂底板,設計水平鉆距42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右側。(俯角1°13′)

D.厚煤層巷道沿地板掘進探水鉆孔設計:(短探)

(1)上中心孔:方位270°,仰角1°13′,設計水平鉆距4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中部。

(2)上右側孔:方位273°,仰角1°13′,設計水平鉆距,4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右側。

(3上左側孔:方位267°,仰角1°13′,設計水平鉆距4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左側。

(2下右側孔:方位273°,平行于巷道頂底板,設計水平鉆距,4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右側。

(3下左側孔:方位267°,平行于巷道頂底板,設計水平鉆距4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左側。

(4)下中心孔:方位270°,平行于巷道頂底板,設計水平鉆距4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中部。

2、煤巷短探鉆孔超前距為30米,止水套管10米,允許掘進距離10米。3、預計水壓小于0.1MPa,鉆孔預先固結套管,套管口安裝閘閥。(1)開鉆鉆到孔深10m;(2)下放Ф73-75肋骨式安全套管10米;(3)Ф55鉆孔到孔底;

C.主(副)斜井傾斜基巖段掘進探水鉆孔設計:

(1)1號中心孔:方位256°,俯角2°17′,設計鉆距2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中部。

(2)2號右側孔:方位256°,俯角5°17′、與工作面迎頭夾角84°設計水平鉆距2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右(左)側。

(3)3號上邊孔:方位256°,仰角34′,設計鉆距22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上側。

(4)4號下邊孔:方位256°,平行于巷道底板°,設計鉆距20m,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下側。

E.主(副)斜井落平后巷道掘進探水鉆孔設計

(1)1號中心孔:方位256°,平行于巷道底板,設計鉆距20m(煤巷道40米),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中部。

(2)2號右側孔:方位256°,俯角3°、與工作面迎頭夾角84°設計水平鉆距20m(煤巷道40米),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右(左)側。

(3)3號上邊孔:方位256°,仰角3°,設計鉆距19m(煤巷道39米),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上側。

(4)4號下邊孔:方位256°,俯角3°,設計鉆距20m,(煤巷道40米)開孔直徑Ф75mm,位于迎頭下側。

四、鉆探工程的步驟和方法

1、鉆進

(1)開鉆前,檢查有害氣體含量,當瓦斯濃度達到或超過1%時,不得開鉆,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2)任何時候包括提下鉆、鉆進等工作人員不準在鉆桿后方站立和走動,防止鉆桿后滑傷人。

(3)壓力要合理、均勻,不進尺時不得強行加壓,防止鉆孔傾角和方位的改變。合理加壓,不進尺立即提鉆換鉆頭,減少孔斜。

(4)Ф75鉆進每1米取上芯一塊,以備鑒定作為套管長短的參數。

?(5)鉆桿絲扣下鉆時要逐條纏線,并用鉗子上緊,嚴防脫扣事故。隨時備好Ф42小公錐,一旦發現斷鉆桿,櫓扣等孔內事故及時處理。

?(6)松緊頂絲和停送電人員嚴密配合,口號響亮一致,不準干《啞吧》活。

(7)鉆進中一旦發現“變軟”、“見空”、“見水”和變層等要立即停鉆丈量殘尺計算孔深。見空前10米時丈量全長,校正孔深,調整誤差。

(8)若發觀孔內涌水,應測定水壓和涌水量。

(9)及時準備地全面記錄各種數據,包括加尺、殘尺、孔深、涌漏水等情況。

(10)鉆桿應不堵塞、不彎曲,絲口未磨損,不合格的不準使用。

(11)接鉆桿時,要對準絲口,避免歪斜和漏水。

(11)卸鉆頭時,應嚴防管鉗夾傷硬質合金片,夾扁鉆頭和巖芯管。

(12)裝卸鉆桿時,必須一根接一根,依次安裝。

2、φ75開孔鉆到10米,芯的鑒定特別注意芯的硬度,結構是否完整等物理特征,是否符合下套管的要求,如果芯的松軟或節理發育破碎等,應考慮加長φ75孔深,增加套管長度。

?3、下φ75-73肋骨式套管,水泥注漿固井。24-48小時后掃孔上好30Kg高壓閘閥,并打壓試驗,用φ55鉆具掃套管內水泥塊,并鉆出套管1-2米,進行注水打壓試驗,如果達到設計壓力和質量標準時,φ55鉆頭繼續正常鉆進,否則,重新二次注漿,并重新試壓,直至達標。

4、見水后立即匯報礦調度室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在礦方人員的現場監督下,確認排水能力在通風良好的情況下,方可提鉆,并立即關閉高壓閘閥,并安裝壓力表測定水壓,便于計算積水面積和積水量。

5、見空后無積水涌出時,加強通風并用粘土堵塞鉆桿外和閘閥內的環狀間隙,嚴防瓦斯由鉆孔突出,由瓦斯檢查員現場測定,瓦斯含量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方可提鉆,而且提鉆后立即關閉高壓閘閥。

五、封孔措施

1、鉆孔完成后,根據要求進行封孔,鉆孔封閉前,應先進行洗孔(清水除外),根據孔壁情況也可使用18-19秒稀泥漿沖孔。

2、灌注泥漿必須將鉆具下到距應封孔段底部3~5m處,隨著灌漿逐漸提升鉆具,但鉆具不得提出漿面,嚴禁采用自孔口向孔內倒灰漿的方法封孔。

3、封孔水泥要采用425#,過期、受潮結塊的不準使用,

封閉終了要及時用清水洗泵,以保護泵體。水泥漿灌注完畢應在封閉孔段提取漿樣,如封閉數量和深度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進行補封。

六、避災路線、通風系統、流水路線:

1.主井及猴車巷道、副井、井底車場井猴車巷道避水災路線:

迎頭→平巷→主、副斜井→地面。

2、通風路線:

主井及猴車巷道:地面-----工作面----地面

副井及井底車場及軌道大巷:地面----工作面-----聯絡巷道----盤區回風巷道---總回風巷道----風井----地面

3、流水路線:

主井及猴車巷道、副井井底車場及軌道巷:

迎頭→井筒臨時水倉→地面

七、探水安全措施:

1、迎頭根據該面最大涌水量配備排水設備,并確保排水系統暢通且能正常運行,排水管路的連接及管路的日常維護、閘閥的清理和更換要及時。

2、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嚴禁空頂作業。

3、嚴格按照探放水要求設計施工,不得擅自改變設計。

4、完善工作面排水、通訊及監測系統,保證正常運行,探放水前由隊長、瓦監員共同檢查工作面通風、監測瓦斯、排水系統,如一項不到位,嚴禁施工。

5、鉆機安設必須平穩、牢固,鉆孔方位角度由技術人員向鉆工交代清楚,施工過程中要準確判層,做到記錄清楚,孔深丈量正確,副隊長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6、鉆探施工期間,相關人員跟班到現場,施工隊組要做好鉆探原始記錄的填寫,并簽名。

7、每次鉆探結束后,由地測科根據鉆探情況,下達允許掘進通知單,施工隊組嚴格按通知單要求組織探掘施工。

山西煤銷集團野川煤業有限公司

生產技術科

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