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回風巷回u型棚安全技術補充措施

回風巷回u型棚安全技術補充措施

2024-07-23 閱讀 6432

由于11031回風巷設計變更,原掘至的巷道內需要進行回撤u型棚,為了保證施工作業的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原支護形式:采用寬3.4米,高2.8米u形棚梁。

2、回收u型棚操作順序:回收u型棚時必須在托棚架設好后,方可撤除原巷道u型棚腿,然后用手鎬、鏟子刷幫臥底清理,巷道幫部刷直后必須及時背幫,防止片幫,可采用編織袋裝矸配合木料、竹笆背幫,要求巷道幫部背嚴背實。

3、回撤至現工作面外10米處或地面。

安全技術措施:

1、回收u型棚腿必須由里向外依次進行,嚴禁多茬同時進行。

2、回收u型棚時,必須至少2人協同操作,一人回棚,一人觀察頂板,嚴禁單人作業。

3、回收u型棚腿前,首先準備好拔柱器、卸載手把、長釬等工具及

背板、竹笆、木料等護頂護幫材料。

4、回棚時,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用長釬找掉懸巖危矸。

5、回棚人員應站在頂板完整支架狀況較好的安全可靠地點,避開拔柱器力作用線方向操作,拔柱生根要牢,鉤頭不準對著任何人。

6、對于難回的u型棚腿,只準采用挑頂或臥底方法回出,嚴禁炮崩u型棚腿子或用其它機械的方法強行回出。

7、回出的u型棚腿必須及時運出工作地點到指定地點碼放整齊,不得影響行人、通風、運輸等。

8、在作業過程中,如果出現無風或者微風情況禁止作業,必須等到通風恢復正常方可進行施工作業。

9、施工地點瓦斯含量超過0.8%時,禁止作業。施工地點瓦斯含量恢復正常以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

10、瓦檢員、安檢員、跟班隊長要在現場監督施工,保證施工安全。

8、其它未盡事宜仍嚴格按《11031工作面掘進作業規程》及《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篇2:運輸巷回風巷放炮安全管理規定

為了進一步加強放炮安全管理,堅決杜絕放炮事故發生,確保安全生產,特對12101運輸巷、回風巷放炮安全管理作如下補充規定。

1、放炮站的設立:兩垱頭放炮時放炮站設在21#進料巷與副井車場交叉口處。

2、警戒點的設立:○121#進料巷與副井車場交叉口處;○2原11602回風巷防突風門內側(即靠21#回風上山一側)。

放炮前本垱頭的安全(瓦檢)員必須認真檢查各警戒點的警戒人員是否到位。

3、放炮撤人規定:12101運輸巷及回風巷任何一個垱頭放炮時,必須由所需放炮垱頭的安全(瓦檢)員負責將21#運輸下山及兩掘進垱頭所有人全部撤至21#進料巷防突風門以外的副井車場內。

4、發爆器、放炮母線箱鑰匙由本垱頭安全(瓦檢)員隨身攜帶,不得轉交他人保管,放炮時安全(瓦檢)員必須在放炮站現場進行安全監督。

織金縣三甲煤礦

2009年5月10日

篇3:我礦高壓電纜在局部回風巷安裝使用安全措施

為了嚴格落實“安全第一”的方針,根據本礦的實際情況,對回風巷使用高壓電纜制定安全措施如下:

一、一通三防管理

(一)通風管理

?1、加強通風管理,局部通風機必須有專職人員掛牌管理,保證正常運轉。任何人員不得隨意停開局部通風機。

?2、風筒要用抗靜電、阻燃風筒,風筒吊掛平直,無脫節,無破口,礦車和支架不得磨擦擠壓風筒,風筒出口距工作工作面不大于5米,以保證工作面有足夠的風量。

?3、局部通風機要保持24小時正常運轉,局部通風機不能正常運轉時,要把人員撤至井口,并在井口位置設置柵欄,懸掛“嚴禁人員入內”的警戒牌。

?4、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恢復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20m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

?5、臨時停工的地點,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并向調度室報告。

?6、必須使用風電閉鎖、使用裝有選擇性漏電保護裝置的供電線路供電。

?7、局部通風機因故停止運轉,在恢復通風前,必須首先檢查瓦斯,只有停風區中最高瓦斯濃度不超過1%和最高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且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二十九條開啟局部通風機的條件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

?停風區中瓦斯濃度超過1.0%或二氧化碳超過濃度1.5%,最高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不超過3.0%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風流排放瓦斯。

?停風區中瓦斯濃度超過或二氧化碳超過濃度超過3.0%時,必須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措施,報礦技術負責人批準。

(二)、瓦斯治理

?1、加強局部通風管理,防止發生局部瓦斯積聚。

?2、建立完善的瓦斯檢查制度,保證工作面每班至少檢查兩次。

?3、加強機電設備管理,杜絕機電失爆。

?4、嚴格控制和管理生產中可能引火的熱源。

?5、安裝瓦斯監控系統,及時監測瓦斯動態。

?6、堅持使用風電閉鎖和瓦斯電閉鎖。

(三)、防塵管理

?1、必須采取沖洗井壁巷幫、水炮泥、爆破噴霧、裝煤灑水和凈化風流等綜合防塵措施。

?2、作業人員必須配戴個人防護用品。

?3、距工作面50米范圍內設一道能封閉全斷面的水幕,爆破員在聯炮前向外敷設母線時開啟噴霧,爆破并等炮煙散凈后關閉噴霧。

?4、防塵管路必須接至迎頭,每100米設支管和閥門一個,以便降塵時使用。

(四)、防火管理

?本工程防火的重點是控制和杜絕引火源,防止設備、電纜線和人為火災。

?1、電氣設備、電纜線著火時,首先切斷電源,用沙子、巖粉直接滅火。

?2、因機械磨擦生熱、紗布或其它引發火災,可利用身邊物件,水管直接滅火。油脂和電氣火不可用水直接滅火。

?3、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設井下消防管路。消防管路每隔100米設置支管和閥門。

?4、工作面使用的潤滑油、棉紗、布頭和紙,必須存放在蓋嚴的鐵筒內。使用過的潤滑油、棉紗、布頭和紙也必須存放在蓋嚴的鐵筒內,并由專人定期送到地面處理,不得亂扔亂放。嚴禁將剩油、廢油潑灑在井巷或硐室內。

?5、井下清洗風動工具時,必須在專用的硐室內進行,并必須使用不燃性和無毒性洗滌劑。

二、機電管理

?(一)井下電纜的選用應遵守下列規定:

?(1)、電纜敷設地點的水平差應與規定的電纜水平差相適應。

?(2)、電纜應帶有供保護接地用的足夠截面的導體。

?(3)、電纜主線芯的截面應滿足供電線路負荷的要求。

?(二)敷設電纜(與手持式或移動式設備連接的電纜除外)應遵守下列規定:

?(1)、電纜吊掛必須用電纜鉤。

?(2)、巷道中懸掛的電纜應有適當的弛度,并能在意外受力時自由墜落。其懸掛高度應保證電纜在礦車掉道時不受撞擊,在電纜墜落時不落在軌道和輸送機上。

?(3)、電纜鉤的懸掛間距不得超過3m。

?(三)電纜不應懸掛在風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電纜上嚴禁懸掛任何物件。電纜與壓風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側敷設時,必須敷設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離。

?(四)電纜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電纜與電氣設備的連接,其芯線必須使用齒型壓線板(卡爪)或線鼻子與電氣設備進行連接。

?(2)、不同型號電纜之間嚴禁直接連接,必須經過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器或母線盒進行理連接。

?(3)、三臺以上的電氣設備必須設置局部接地極,可設置在巷道水溝內或其他較近的潮濕處。設置在水溝內的局部接地極可采用直徑不小于35mm、長度不小于1.5m的鋼管制成,管上應至少鉆有20個直徑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

?(五)井下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和修理,必須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項技術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壞的電氣設備,必須立即處理或更換,嚴禁繼續使用。

?(六)井下過流保護的整定值必須根據使用設備功率進行計算整定,各類過流保護要按照規定進行定期試驗,下井前必須進行通流試驗。

?(七)嚴禁甩掉停用井下各種電氣保護。非專業人員嚴禁操作檢漏繼電器。

?(八)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停電必須掛牌,工作前進行驗電、放電、嚴禁帶電作業。

?(九)使用中的各種電纜必須按規定要求吊掛,嚴禁用鐵絲吊掛。

(十)回風巷要加強巷道維護,并定期灑水滅塵,清除浮煤,保持好良好的衛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