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風順槽處理局部冒頂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我礦15101工作面切眼已形成,正等待安裝。2014年5月3日工作面安裝公司來人確定了工作面的具體安裝方案,根據方案所需要對回風順槽22°大坡下的倒車硐室進行擴刷,5月4日安排打眼但考慮到放炮距離切眼進對頂板震動大,暫未進行放炮作業。安全副礦長梁庭瑞5月5日下井后對此處頂板認真進行了觀察,升井后匯報這個地段頂板出現淋水,并有小的鼓包。當時確定了具體方案由安全科負責派專人盯崗現場負責班班對此處頂板進行觀察變化情況,并在兩頭進口處設置警戒線,任何作業人員不得入內作業。2014年5月8日0點班時,在1:30分此處發生了局部冒頂,影響正常行人、通風、排水、檢測瓦斯等日常安全檢查工作,急需對該地段(冒頂處)進行整修。5月8日,在于向陽礦長帶領下,總工程師、生產副礦長、安全副礦長及調度、安監、技術、通風、機電、施工隊等有關安全生產職能部門對冒頂處進行了實地勘察,并根據冒頂處實際情況確定了整修方法。為保證處理冒頂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處理冒頂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二、整修作業地點及范圍
從回風順槽掌頭沿回風順槽往外約83米處。
冒落長度約4.5米,冒落高度約3.5米(局部已見煤層老頂)。
三、整修作業施工方法
1、施工工序
經有關技術人員現場查驗后,確定處理冒頂作業施工工序如下:
處理冒頂作業前,對冒頂兩側安全出口進行安全檢查→冒頂兩側各不少于2米長度架設加強支護→安全確認→敲幫問頂→清理頂幫活矸活煤→架設臨時支護→安全確認→架設永久支護→背頂背幫→安全檢查→出渣
2、施工方法
①進入作業點前,要先進行安全檢查,檢查作業點頂板、兩幫、瓦斯、通風等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處理冒頂工作。
②處理冒頂作業前,必須先加固冒頂地點兩側安全出口各不少于2米長度的支護(即架設加強支護)。加強支護回風順槽掌頭一端采用dw35型單體液壓支柱+3.6米長“π”型鋼梁,支護方式:在原有支護下架設一梁兩柱;回風順槽出口一端架設戴帽點柱,材料為直徑14cm的紅松圓木,柱帽為10×12×60㎝木板。
③架設好加強支護后,必須經檢查確認安全、符合作業條件后,再進行處理冒頂工作。處理冒頂工作時,要先用長釬桿等工具將頂幫活煤、活矸清理掉。經檢查確認安全后,架設臨時支護。臨時支護形式為帶帽點柱,點柱采用木點柱,長度根據冒頂高度而定,柱帽為10×12×60㎝木板;如底板松軟必須穿木鞋,規格為:長60cm,寬12cm,高10cm。臨時支護排距不得超過1.5米,柱距不大于1.0米。臨時支護架設好后,在臨時支護掩護下架設永久支護。
④永久支護頂部高冒處兩幫采用錨桿錨索支護,下部采用鋼梁支護,架設牢固后,用勾木等將兩幫背緊背牢;然后在頂梁上面架設“井”字形木垛,將頂背緊背牢。背頂背幫時,與頂、幫接觸面,必須鋪設好10#菱形鐵絲網片。網片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cm,連接要牢固。
⑤架設永久支護前,要提前備足木料;支設木垛時,要集中人員,集中精力,一次性將木垛支設好,并背緊背牢。
⑥架設永久支護、背頂背幫結束后,再清理冒落的活煤、活矸,活煤、活矸利用防爆鏟車運走。
⑦作業期間,必須安排專人觀看頂幫、支護等情況,瓦斯員必須隨時檢查通風、瓦斯等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作業人員撤到安全地點。
⑧整修工作必須遵循“先加固、后支護;先易后難”的原則;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嚴禁空頂作業;嚴格執行瓦斯檢查制度。
3、整修工作標準
整修后巷道凈斷面必須滿足通風、行人、運輸等要求,符合回采工作面順槽(巷道)驗收有關標準。
四、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一)、安全技術措施
1、工人處理冒頂作業前,要先由礦安全人員、瓦斯員及班組長對工作面支護、巷道頂板、有害氣體、風量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安全符合作業條件后,工人方可進入作業點進行整修作業。
2、維修時必須遵循“先加固、后支護、先易后難”的原則。
3、加強安全出口和避災路線維護,保證行人、運料方便,后路暢通。
4、靠近冒頂區兩側,必須先架設加強支護,長度每一側不少于5m;確認不會出現冒頂、片幫現象,確保安全后,再進行處理冒頂作業。
5、必須在可靠的支護下作業,必須架設臨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
6、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作業人員必須站在有掩護的安全地點,用長木棍或釬桿處理活矸、活石,嚴禁違章作業。
7、處理冒頂作業時,必須有瓦斯員現場跟班,隨時檢查冒高處及其回風流中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當作業地點有害氣體濃度超限時,瓦斯員必須通知作業人員立即撤到新鮮風流處,并馬上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只有當作業點及其回風流中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時,方可允許作業人員重新作業。
8、永久支護規格必須符合標準要求。頂幫必須背緊背牢,嚴禁出現空頂空幫現象。與頂幫接觸面,必須鋪設好菱形鐵絲網片,并搭接牢固。
9、架設的加強支護,在原有支護頂幫未背緊背牢前,初撐力要適度;支架頂幫背緊背牢后,單體支柱必須進行二次注液,支撐力不低于90kn(18mpa),將加強支護升緊打牢。
10、處理冒頂作業時,必須安排一名有經驗的老工人專門觀看作業地點頂、幫及支護等情況,發現有冒頂、片幫等險情時,及時通知作業人員撤到安全地點。
11、必須提前備足足夠的坑木、背板等支護材料。支護材料要堆放整齊,不得影響運輸、行人,不得阻礙避災路線。
12、清理活煤活矸時,要先將防爆鏟車清理出來,并將防爆鏟車維修好。
13、使用液壓槍時槍口不準對人,以防高壓液體槍傷人。
14、新入井的支柱必須經耐壓試驗,合格者方可下井。支柱要反復注液,待排出柱腔內的空氣再使用。
15、運輸管理:
(1)裝卸支護材料時,必須安排專人指揮,統一口號,兩人配合作業。材料必須堆放整齊,離開電纜、開關等設備。
(2)必須用專用材料車運輸支護材料。必須把材料固定牢固,確保安全。
(3)斜坡運輸材料時,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制度。
(4)人工搬運材料時,必須時刻注意四周情況,保證自身安全。
(5)保護好電纜、開關等電器設備,防止出現碰撞、損傷等情況。
16、機電管理:
(1)作業前,必須首先切斷通往該處的電源,并保證在用電氣設備的安全。必須保護風管、水管、乳化液管、電纜,防止損壞。
(2)電氣設備必須防爆。嚴禁失爆。
(3)風水管路、乳化液管路和電纜、信號線必須分別按標準化要求吊掛在巷道兩幫。
(4)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器設備(包括電纜、電線)。檢修或搬遷前必須切斷電源,并用同電源電壓相適應的驗電筆驗電,檢查無電后,還必須檢查瓦斯,在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在0.8%以下時,方可進行導體對地放電。
(5)各種電氣設備均須按有關制度、標準化標準檢修和維護,保證完好,并掛牌管理。
(6)如需檢修設備,檢修時停送電,必須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原則,設專人看住停電的開關,并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牌。只有在通知停電的人員親自來通知送電時,方可送電。嚴禁只是約定時間停送電。如停電期間兩處人員同時檢修施工,必須在兩處人員均完成施工,并都來通知送電時,方可送電。
(7)施工過程中,嚴禁隨意甩掉各種電器設備的保護不用。當發現保護不起作用時,現場人員必須及時聯系有關人員或有關單位進行處理,嚴禁帶電作業。
(8)嚴禁蠻干、盲干。并指派專人觀看周圍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作業人員撤到安全地點。
17、泵站管理
(1)泵站司機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必須配帶乳化液濃度計且認真填寫乳化液濃度檢查記錄。
(2)泵站周圍不得有積水、積物、雜物。
(3)油箱必須有過濾網,正常情況下油箱蓋必須蓋好。
(4)泵箱的自動給液裝置應配備齊全完好,嚴禁開空泵。
(5)啟動泵站前,應首先進行檢查,保證各部件無損傷、各連接螺絲堅固、潤滑油位正常、液位適當、密封完好、乳化液配備合理、自動配比裝置完好、各種保護齊全可靠、運轉方向為正向。泵啟動后,如有異常要立即停泵進行處理,嚴禁帶病運轉,嚴禁反向運轉。
(6)當管子破裂時,要立即停泵處理。開泵前必須向工作面發出信號,等5秒后再開泵,若泵不打壓,必須立即停泵處理或查看工作面是否有異常情況。
(7)注液槍及管線設專人管理維護,管線吊掛整齊。注液槍使用時槍口不能對著人。
(8)液壓管路無跑冒滴漏現象,密封圈和油管損壞后及時更換。
(9)更換液壓膠管或液壓密封,應停油泵或關閉斷路閥。
(10)泵壓由檢修工調定,正常情況下只準開一臺泵,另一臺泵備用,若有損壞及時修復。檢修或更換泵的機械液壓元件時,必須把開關的隔離手把打到零位,嚴禁帶壓操作。
(11)加強液壓系統的清潔衛生,泵箱過濾器應定期清洗,各種膠管液壓元件應保持清潔。
18、強化現場管理,保證作業安全。
19、所有人員必須熟悉避災路線,在工作前由負責人帶領所有人員沿避災路線行走一次。
20、如遇特殊情況,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補充措施。
21、其他未敘事項均按《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及礦有關規定執行。
(二)、安全保證措施
1、入井作業前,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全員培訓。
2、管理人員必須分班現場指揮作業,加強井下現場管理;作業人員充足,有整修巷道、處理冒頂的經驗;服從現場領導人員指揮。
3、作業時必須有專人觀看頂板等情況,發現險情,及時通知作業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4、瓦斯員必須跟班作業,當瓦斯超限時,嚴禁作業;通風不暢時,嚴禁作業;有安全隱患時,必須停止工作。
5、乳化液泵站必須專人管理。當管子破裂時,要立即停泵處理。開泵前必須向工作面發出信號,等5秒后再開泵,若泵不打壓,必須立即停泵處理或查看工作面是否有異常情況。
6、發現漏液柱、失效柱、破損柱必須立即更換。
7、升柱作業必須四人配合作業,嚴禁三人或三人以下作業。
8、注液槍口嚴禁對人。
9、乳化液管路必須吊掛整齊。
(三)、強制執行措施
1、作業前,必須對工作地點及其附近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整修工作;
2、加強通風工作管理。必須有瓦斯員現場跟班檢查,檢查冒高處等地點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大于0.8%時,必須立即停止人員作業并撤出到安全地點,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只有保證瓦斯符合要求后,才能恢復施工。
3、必須切斷作業地點及其回風流內所有電器設備的電源;
4、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否則對違章人員從嚴處理;
5、作業人員必須在有掩護的安全地點進行作業;
6、必須先對冒頂區兩側進行加強支護,每一側加強支護長度不得少于10米;必須架設臨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
7、必須遵循“先加固、后支護;先易后難”的原則。
8、在支護前,必須對作業點的頂板進行檢查,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清除活煤、活矸。架棚時所有人員要相互協調動作,齊心協力,防止碰、砸傷人。支架每次施工要連續,架好后必須封幫接頂,確保安全。
9、支護架設好背頂時,木垛應構成“井”字形。木垛要打緊打牢。背頂前先檢查頂板,處理活矸;檢查頂部瓦斯;有專人觀察頂板;選好退路。必須由有經驗的老工人進行背頂,嚴禁單人作業。背好頂后,在木垛與頂幫接觸面,必須鋪設好菱形鐵絲網片,以防碎矸掉落傷人。
10、管理人員必須分班現場指揮,作業人員必須服從現場負責人指揮。
(四)、培訓教育措施
1、處理冒頂作業人員,必須身體素質好,有豐富的處理冒頂經驗
2、所有參與作業人員必須學習安全技術措施。
3、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熟悉冒頂預兆;發現有冒頂預兆時及時撤人到安全地點。
4、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熟悉避災路線。
5、每班作業前,班組長強調一次工作重點和安全注意事項。
六、避災路線
1、避瓦斯、火災、煤塵路線
作業點→15101回風巷→回風聯絡巷→輔運大巷→集中膠帶大巷→主斜井→地面
2、水災、頂板一般事故避災路線
作業點→15101回風巷→回風聯絡巷→輔運大巷→集中膠帶大巷→主斜井→地面
篇2:回風順槽處理局部冒頂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我礦15101工作面切眼已形成,正等待安裝。2014年5月3日工作面安裝公司來人確定了工作面的具體安裝方案,根據方案所需要對回風順槽22°大坡下的倒車硐室進行擴刷,5月4日安排打眼但考慮到放炮距離切眼進對頂板震動大,暫未進行放炮作業。安全副礦長梁庭瑞5月5日下井后對此處頂板認真進行了觀察,升井后匯報這個地段頂板出現淋水,并有小的鼓包。當時確定了具體方案由安全科負責派專人盯崗現場負責班班對此處頂板進行觀察變化情況,并在兩頭進口處設置警戒線,任何作業人員不得入內作業。2014年5月8日0點班時,在1:30分此處發生了局部冒頂,影響正常行人、通風、排水、檢測瓦斯等日常安全檢查工作,急需對該地段(冒頂處)進行整修。5月8日,在于向陽礦長帶領下,總工程師、生產副礦長、安全副礦長及調度、安監、技術、通風、機電、施工隊等有關安全生產職能部門對冒頂處進行了實地勘察,并根據冒頂處實際情況確定了整修方法。為保證處理冒頂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處理冒頂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二、整修作業地點及范圍
從回風順槽掌頭沿回風順槽往外約83米處。
冒落長度約4.5米,冒落高度約3.5米(局部已見煤層老頂)。
三、整修作業施工方法
1、施工工序
經有關技術人員現場查驗后,確定處理冒頂作業施工工序如下:
處理冒頂作業前,對冒頂兩側安全出口進行安全檢查→冒頂兩側各不少于2米長度架設加強支護→安全確認→敲幫問頂→清理頂幫活矸活煤→架設臨時支護→安全確認→架設永久支護→背頂背幫→安全檢查→出渣
2、施工方法
①進入作業點前,要先進行安全檢查,檢查作業點頂板、兩幫、瓦斯、通風等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處理冒頂工作。
②處理冒頂作業前,必須先加固冒頂地點兩側安全出口各不少于2米長度的支護(即架設加強支護)。加強支護回風順槽掌頭一端采用DW35型單體液壓支柱+3.6米長“π”型鋼梁,支護方式:在原有支護下架設一梁兩柱;回風順槽出口一端架設戴帽點柱,材料為直徑14cm的紅松圓木,柱帽為10×12×60㎝木板。
③架設好加強支護后,必須經檢查確認安全、符合作業條件后,再進行處理冒頂工作。處理冒頂工作時,要先用長釬桿等工具將頂幫活煤、活矸清理掉。經檢查確認安全后,架設臨時支護。臨時支護形式為帶帽點柱,點柱采用木點柱,長度根據冒頂高度而定,柱帽為10×12×60㎝木板;如底板松軟必須穿木鞋,規格為:長60cm,寬12cm,高10cm。臨時支護排距不得超過1.5米,柱距不大于1.0米。臨時支護架設好后,在臨時支護掩護下架設永久支護。
④永久支護頂部高冒處兩幫采用錨桿錨索支護,下部采用鋼梁支護,架設牢固后,用勾木等將兩幫背緊背牢;然后在頂梁上面架設“井”字形木垛,將頂背緊背牢。背頂背幫時,與頂、幫接觸面,必須鋪設好10#菱形鐵絲網片。網片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cm,連接要牢固。
⑤架設永久支護前,要提前備足木料;支設木垛時,要集中人員,集中精力,一次性將木垛支設好,并背緊背牢。
⑥架設永久支護、背頂背幫結束后,再清理冒落的活煤、活矸,活煤、活矸利用防爆鏟車運走。
⑦作業期間,必須安排專人觀看頂幫、支護等情況,瓦斯員必須隨時檢查通風、瓦斯等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作業人員撤到安全地點。
⑧整修工作必須遵循“先加固、后支護;先易后難”的原則;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嚴禁空頂作業;嚴格執行瓦斯檢查制度。
3、整修工作標準
整修后巷道凈斷面必須滿足通風、行人、運輸等要求,符合回采工作面順槽(巷道)驗收有關標準。
四、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一)、安全技術措施
?1、工人處理冒頂作業前,要先由礦安全人員、瓦斯員及班組長對工作面支護、巷道頂板、有害氣體、風量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安全符合作業條件后,工人方可進入作業點進行整修作業。
2、維修時必須遵循“先加固、后支護、先易后難”的原則。
3、加強安全出口和避災路線維護,保證行人、運料方便,后路暢通。
4、靠近冒頂區兩側,必須先架設加強支護,長度每一側不少于5m;確認不會出現冒頂、片幫現象,確保安全后,再進行處理冒頂作業。
5、必須在可靠的支護下作業,必須架設臨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
6、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作業人員必須站在有掩護的安全地點,用長木棍或釬桿處理活矸、活石,嚴禁違章作業。
7、處理冒頂作業時,必須有瓦斯員現場跟班,隨時檢查冒高處及其回風流中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當作業地點有害氣體濃度超限時,瓦斯員必須通知作業人員立即撤到新鮮風流處,并馬上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只有當作業點及其回風流中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時,方可允許作業人員重新作業。
8、永久支護規格必須符合標準要求。頂幫必須背緊背牢,嚴禁出現空頂空幫現象。與頂幫接觸面,必須鋪設好菱形鐵絲網片,并搭接牢固。
9、架設的加強支護,在原有支護頂幫未背緊背牢前,初撐力要適度;支架頂幫背緊背牢后,單體支柱必須進行二次注液,支撐力不低于90KN(18Mpa),將加強支護升緊打牢。
10、處理冒頂作業時,必須安排一名有經驗的老工人專門觀看作業地點頂、幫及支護等情況,發現有冒頂、片幫等險情時,及時通知作業人員撤到安全地點。
11、必須提前備足足夠的坑木、背板等支護材料。支護材料要堆放整齊,不得影響運輸、行人,不得阻礙避災路線。
12、清理活煤活矸時,要先將防爆鏟車清理出來,并將防爆鏟車維修好。
13、使用液壓槍時槍口不準對人,以防高壓液體槍傷人。
14、新入井的支柱必須經耐壓試驗,合格者方可下井。支柱要反復注液,待排出柱腔內的空氣再使用。
15、運輸管理:
(1)裝卸支護材料時,必須安排專人指揮,統一口號,兩人配合作業。材料必須堆放整齊,離開電纜、開關等設備。
(2)必須用專用材料車運輸支護材料。必須把材料固定牢固,確保安全。
(3)斜坡運輸材料時,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制度。
(4)人工搬運材料時,必須時刻注意四周情況,保證自身安全。
(5)保護好電纜、開關等電器設備,防止出現碰撞、損傷等情況。
16、機電管理:
(1)作業前,必須首先切斷通往該處的電源,并保證在用電氣設備的安全。必須保護風管、水管、乳化液管、電纜,防止損壞。
(2)電氣設備必須防爆。嚴禁失爆。
(3)風水管路、乳化液管路和電纜、信號線必須分別按標準化要求吊掛在巷道兩幫。
(4)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器設備(包括電纜、電線)。檢修或搬遷前必須切斷電源,并用同電源電壓相適應的驗電筆驗電,檢查無電后,還必須檢查瓦斯,在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在0.8%以下時,方可進行導體對地放電。
(5)各種電氣設備均須按有關制度、標準化標準檢修和維護,保證完好,并掛牌管理。
(6)如需檢修設備,檢修時停送電,必須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原則,設專人看住停電的開關,并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牌。只有在通知停電的人員親自來通知送電時,方可送電。嚴禁只是約定時間停送電。如停電期間兩處人員同時檢修施工,必須在兩處人員均完成施工,并都來通知送電時,方可送電。
(7)施工過程中,嚴禁隨意甩掉各種電器設備的保護不用。當發現保護不起作用時,現場人員必須及時聯系有關人員或有關單位進行處理,嚴禁帶電作業。
(8)嚴禁蠻干、盲干。并指派專人觀看周圍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作業人員撤到安全地點。
17、泵站管理
(1)泵站司機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必須配帶乳化液濃度計且認真填寫乳化液濃度檢查記錄。
(2)泵站周圍不得有積水、積物、雜物。
(3)油箱必須有過濾網,正常情況下油箱蓋必須蓋好。
(4)泵箱的自動給液裝置應配備齊全完好,嚴禁開空泵。
(5)啟動泵站前,應首先進行檢查,保證各部件無損傷、各連接螺絲堅固、潤滑油位正常、液位適當、密封完好、乳化液配備合理、自動配比裝置完好、各種保護齊全可靠、運轉方向為正向。泵啟動后,如有異常要立即停泵進行處理,嚴禁帶病運轉,嚴禁反向運轉。
(6)當管子破裂時,要立即停泵處理。開泵前必須向工作面發出信號,等5秒后再開泵,若泵不打壓,必須立即停泵處理或查看工作面是否有異常情況。
(7)注液槍及管線設專人管理維護,管線吊掛整齊。注液槍使用時槍口不能對著人。
(8)液壓管路無跑冒滴漏現象,密封圈和油管損壞后及時更換。
(9)更換液壓膠管或液壓密封,應停油泵或關閉斷路閥。
(10)泵壓由檢修工調定,正常情況下只準開一臺泵,另一臺泵備用,若有損壞及時修復。檢修或更換泵的機械液壓元件時,必須把開關的隔離手把打到零位,嚴禁帶壓操作。
(11)加強液壓系統的清潔衛生,泵箱過濾器應定期清洗,各種膠管液壓元件應保持清潔。
18、強化現場管理,保證作業安全。
19、所有人員必須熟悉避災路線,在工作前由負責人帶領所有人員沿避災路線行走一次。
20、如遇特殊情況,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補充措施。
21、其他未敘事項均按《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及礦有關規定執行。
(二)、安全保證措施
1、入井作業前,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全員培訓。
2、管理人員必須分班現場指揮作業,加強井下現場管理;作業人員充足,有整修巷道、處理冒頂的經驗;服從現場領導人員指揮。
3、作業時必須有專人觀看頂板等情況,發現險情,及時通知作業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4、瓦斯員必須跟班作業,當瓦斯超限時,嚴禁作業;通風不暢時,嚴禁作業;有安全隱患時,必須停止工作。
5、乳化液泵站必須專人管理。當管子破裂時,要立即停泵處理。開泵前必須向工作面發出信號,等5秒后再開泵,若泵不打壓,必須立即停泵處理或查看工作面是否有異常情況。
6、發現漏液柱、失效柱、破損柱必須立即更換。
7、升柱作業必須四人配合作業,嚴禁三人或三人以下作業。
8、注液槍口嚴禁對人。
9、乳化液管路必須吊掛整齊。
(三)、強制執行措施
1、作業前,必須對工作地點及其附近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整修工作;
2、加強通風工作管理。必須有瓦斯員現場跟班檢查,檢查冒高處等地點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大于0.8%時,必須立即停止人員作業并撤出到安全地點,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只有保證瓦斯符合要求后,才能恢復施工。
3、必須切斷作業地點及其回風流內所有電器設備的電源;
4、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否則對違章人員從嚴處理;
5、作業人員必須在有掩護的安全地點進行作業;
6、必須先對冒頂區兩側進行加強支護,每一側加強支護長度不得少于10米;必須架設臨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
7、必須遵循“先加固、后支護;先易后難”的原則。
8、在支護前,必須對作業點的頂板進行檢查,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清除活煤、活矸。架棚時所有人員要相互協調動作,齊心協力,防止碰、砸傷人。支架每次施工要連續,架好后必須封幫接頂,確保安全。
9、支護架設好背頂時,木垛應構成“井”字形。木垛要打緊打牢。背頂前先檢查頂板,處理活矸;檢查頂部瓦斯;有專人觀察頂板;選好退路。必須由有經驗的老工人進行背頂,嚴禁單人作業。背好頂后,在木垛與頂幫接觸面,必須鋪設好菱形鐵絲網片,以防碎矸掉落傷人。
10、管理人員必須分班現場指揮,作業人員必須服從現場負責人指揮。
(四)、培訓教育措施
1、處理冒頂作業人員,必須身體素質好,有豐富的處理冒頂經驗
2、所有參與作業人員必須學習安全技術措施。
3、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熟悉冒頂預兆;發現有冒頂預兆時及時撤人到安全地點。
4、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熟悉避災路線。
5、每班作業前,班組長強調一次工作重點和安全注意事項。
六、避災路線
1、避瓦斯、火災、煤塵路線
作業點→15101回風巷→回風聯絡巷→輔運大巷→集中膠帶大巷→主斜井→地面
2、水災、頂板一般事故避災路線
作業點→15101回風巷→回風聯絡巷→輔運大巷→集中膠帶大巷→主斜井→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