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內容

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內容

2024-07-23 閱讀 4547

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的內容

主要內容:

1、加強對施工關鍵部位安全防護的管理

對于升降機上下出口、樓梯口、通道口、施工預留口、陽臺口、邊緣口等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關鍵部位,應當設有安全防護措施,如安裝防護欄桿、防護立網、加蓋防護等。

2、加強對安全網架設的規范化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平網、立網的架設安裝至關重要,必須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規范化的安裝,使安全網層次段落的架設科學、合理,達到對施工樓層進行嚴密安全防護的目的。

3、加強對“臨邊”危險地帶安全防護的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有許多的“臨邊”地帶都屬于安全事故多發區域,如尚未安裝欄桿的陽臺和樓梯邊緣、沒有架設外防護的屋面、未砌墻的樓層周邊、裝卸平臺的外沿等,這些都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以防止物料、人員等從高空墜落。

4、加強對交叉施工作業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中經常會碰到交叉作業的現象,比較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隔離、防護措施,例如,上部作業時應當在腳手架上鋪滿木板,并在腳手架的外側邊上架設擋板、攔網等,以防止物料及人員的墜落。

5、加強對高空金屬構筑物的安全管理

對于工程中的各種高空金屬構筑物,如果其高度超過周邊原有的避雷設施時,會很容易受到雷電的襲擊,應當另外加設防雷設施,使其具備防雷擊能力。

6、加強對大型混凝土模板和高層腳手架的安全管理

對于大型的混凝土模板工程和超過30米的高層腳手架工程,由于其自身重量大,必須進行承重能力與荷載的計算驗證,以保證能夠安全地進行施工。

7、加強對垂直運輸設備的安全管理

對于塔吊、龍門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機等垂直運輸設備,必須要確保其安裝、固定方法牢固可靠,并設置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以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8、加強對施工安全用電的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用電屬于臨時用電,使用不當很容易發生觸電事故。一般情況下,應當使架空線路與工程建筑物之間的距離不小于最小安全操作距離,否則必須采取設置絕緣屏障和安全保護網、懸掛警示標志等安全防護措施。另外,如果施工臨時用電量≥50KW或者臨時用電設備超過4臺時,應當對臨時用電進行編制、組織、設計。

9、加強對季節性施工的安全管理

夏季施工時,要采取各種降溫措施來防止中暑,如調整室內外施工的作業時間和作息時間,增強施工現場的通風,降低施工現場的熱輻射等;世紀星介紹冬季施工時,由于風高物燥,必須采取措施進行防風、防火;在雨季施工,對于土建工程主要是防止坍塌事故,對于室外的施工則要防滑跌、防雷擊。

10、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

對于易燃易爆物品的堆放場所,照明必須采用防爆燈,并且遠離火源、嚴禁煙火,并配置必要的滅火器,對于燒焊、氣割等帶明火的作業,必須遠離易燃易爆物品。

篇2:安全生產管理組織形式

一、企業法定代表人

經理(廠長)是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建立的是以經理(廠長)為首的生產經營管理系統。經理(廠長)在企業中處于中心地位,他對企業的人員、物資、資金等各方面均在最高指揮權和調度權。因此,企業法定代表人對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負有全面責任。

二、企業分級管理

分級管理就是把企業從上至下分為若干個安全生產管理層次,明確各自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責任,有效地實現全面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層次與企業規模有關。一般企業的管理層次可分為三層:總公司(公司)、車間(建設工程施工項目)、班組。無論何種規模企業,安全管理層次都可歸納為決策層、管理層、操作層。

決策層主要起決策、指揮作用,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根據法律法規制定本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落實制定安全生產規劃、計劃;建立健全安全機構、配備人員;保證安全資金和物資投入;為職工提供安全衛生的工作場所。

管理層主要對安全生產進行日常管理,貫徹落實企業生產規章制度,并負責檢查落實。

操作層應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遵守操作規程,杜絕違章,防止事故發生。操作層是安全生產的基礎環節。

篇3: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原則

(一)長效原則。通過多重保險、后援系統等措施,提高全公司勞動安全系數,增加安全余量。

(二)距離防護原則。遵守“不傷害別人,也不被別人傷害”的安全規律,當危險和有害因素的傷害作用隨距離的增加而減弱時,應盡量使人與危險源距離遠一些。

(三)時間防護原則。使員工暴露于危險、危害因素的時間盡可能縮短到安全程度之內。

(四)屏障原則。人、物與危險之間必須設置屏障,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體和物體上,以保證人和設備的安全。(焊接作業時,相鄰兩臺設備間必須有隔離板)

(五)閉鎖原則。在系統中使用電氣互鎖,作為安全保證條件。(如探傷室大小鉛門的互鎖裝置,以及大型鏜床的操作系統等)

(六)清除隱患原則。查找隱患源,加以排除和預警,從根本上消除發生事故的條件。

(七)個體防護原則。根據不同作業區域配備相應的保護用品和用具,必要時加裝隔離板、滅火器等。

(八)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則。采用多種標識、標志作為傳遞安全信息的目標,以保證安全。

(九)群體原則。嚴格遵守各類操作規程,嚴禁違章、違規操作,人人警惕,相互照應,群策群力,搞好安全生產。

(十)規范化原則。杜絕私拉亂接,不懂不能裝懂,不準強行要求員工違規操作。人人有權拒絕接受違章作業要求。

(十一)檢查和監督原則。安全生產管理小組每月進行一次公司安全文明生產全區域檢查,每旬進行重點區域隱患排查,每日進行安全生產工作監督,發現問題嚴令整改,任何人不得違背。出現問題,按責任分攤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