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硝酸貯罐現場處置方案

硝酸貯罐現場處置方案

2024-07-23 閱讀 5065

⊥65⊥事故特征

本裝置存儲介質為硝酸,一旦發生泄漏,將可能對人體造成灼傷、中毒傷害,并伴有腐蝕性和刺激性危險,并對環境造成污染。

對于人體傷害:泄漏物會對皮膚引起灼傷,如果進入眼睛,會導致結膜充血腫脹,甚至失明。進入呼吸道,會導致咽喉刺激感、嗆咳,并伴有頭痛、頭暈、胸悶等。誤服可引起腹部劇痛,嚴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痙攣、腎損害、休克以及窒息。

進入環境: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進入現場:具強腐蝕性,對設備、設備基礎、地面、地溝等會造成腐蝕。

1.1危險性分析和事故類型

1.1.1硝酸具有易揮發性,在空氣中發煙(NO*),洗滌不好或控制溫度過高會導致環境污染。

1.1.2硝酸有強腐蝕性及強氧化性,尤其是溫度超高時,腐蝕性極強。這就對管道、貯罐材質的抗腐蝕性提出了嚴格要求,對輸送泵密封結構形式亦提出相應要求。硝酸大量泄漏時,極易對設備基礎、貯罐區地面、下水道造成嚴重腐蝕。

1.1.3硝酸能與水以任何比例相混溶,同時伴隨大量的熱量,需及時進行熱交換處理,降低反應溫度,盡量降低其溫度對揮發性的作用

1.1.4硝酸具有強氧化性,遇H發孔劑、松節油立即燃燒。遇木屑強烈氧化以致起火燃燒。遇氰化物則產生劇毒氣體。與NH、H2S、CO2等混合時有爆炸的危險。烴類及硝基化合物溶解在硝酸中能形成一種液體炸藥。某些有機物遇到濃硝酸能引起燃燒。

1.1.5硝酸蒸氣有刺激作用,吸入較大量硝酸酸霧及蒸氣時刺激呼吸道,如流淚、咽喉刺激感、嗆咳,并伴有頭痛、頭暈、胸悶等,嚴重者經數小時至48小時產生肺水腫,可致死。口服引起腹部劇痛,嚴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痙攣、腎損害、休克以及窒息。皮膚接觸引起灼傷。慢性影響:長期接觸可引起牙齒酸蝕癥。

1.1.6施工選材與設計要求不相符,或者施工焊接方法不正確,焊接工藝不規范,焊接存在氣孔、夾渣等,易產生腐蝕而泄漏,從而引起人身傷害、設備設施腐蝕等事故

1.1.7管理人員管理松懈,各項管理制度不夠科學規范;操作人員缺乏對其危險性的認識、重視,或未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等,均會引起人身傷害、環境污染、設施損壞等事故的發生。

1.2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和裝置名稱

危險目標是濃硝車間高位,屬于硝酸分廠核心崗位主生產原料儲存輸送,距離廠區南側100米,東側80米。

1.3事故可能發生的季節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事故多發生在夜間,由于操作人員責任心不強、焊接工藝不規范、材質不過關、加上光線不好的前提下可能會發生事故。發生泄漏時可能對泄漏點周圍10米范圍內的人員造成傷害,嚴重的可能導致人員死亡。

1.4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發生事故前多數會出現輕微滲漏、噴霧現象,如發現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就會造成事態擴大和人身傷害事故。

⊥65⊥應急組織與職責

2.1應急組織體系

公司應急救援體系分兩級建設,重大事故啟動公司級應急救援體系,一般事故只啟動分廠(車間)級應急救援體系。公司級應急救援體系構成及職責見公司綜合預案或專項預案,分廠級應急組織體系由一個分廠應急指揮部和兩個小分隊構成。構成及職責如下:

處置小分隊

搶修小分隊

分廠應急指揮部

2.2分廠級應急救援機構構成及職責

2.2.1指揮部構成

總指揮:分廠廠長(夜間為分廠值班人員)

副總指揮:安全員、副廠長

成員:分廠管理人員

職責:負責組建分廠級應急救援隊伍并組織實施訓練工作;負責分廠級事故的應急指揮和協調工作;事故升級時,負責及時向公司匯報;負責組織技術人員對事故進行調查、取證。指揮部設在事故現場上風向。

2.2.2搶修小分隊構成

隊長:設備廠長(夜間為分廠維修值班人員)

副隊長:維修組長

成員:分廠所有維修及部分工藝人員

職責:負責實施搶險、搶修措施,控制住危險源;及時處置異常情況,并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2.2.3處置小分隊

隊長:工藝廠長(夜間為當班工藝班長)

副隊長:工藝班長

成員:分廠工藝人員(夜間為當班工藝人員)

職責:負責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通知各小分隊成員快速集合,到達認定地點;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開停車或進行相應調節;負責配合事故處置隊做好事故調查和取證。

⊥6應急處置?

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3.1一般事故處置:

3.1.1當第一發現者或巡檢人員發現硝酸酸槽及附屬管線泄漏時,應立即警告現場的其他人員注意,同時按照規定的報警內容立即向公司調度和分廠負責人匯報;

3.1.2公司調度在接到報警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根據預案響應級別,屬于分廠級的,應及時通知分廠廠長(夜間通知分廠值班人員),迅速集合成立分廠指揮部,并集合兩個應急小隊。同時向安全環保部和生產管理部報告。

3.1.3操作人員在報警后應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泄漏量較小時,可以佩帶防護面罩或穿好耐酸勞保用品,泄漏量較大時,可以佩帶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并穿戴好防護服等勞保用品),進一步查找泄漏部位,落實泄漏情況,并采取關閉上下閥門或聯系硝酸分廠切斷物料來源將成品酸倒入開工酸槽等有效措施,控制危險源。(但不得單獨行動)并及時將泄漏相關信息報指揮部。

3.1.4分廠搶險小分隊到達現場后,應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泄漏量較小時,可以佩帶防護面罩或穿好耐酸勞保用品,泄漏量較大時,可以佩帶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并穿戴好防護服等勞保用品),根據指揮部命令實施救援行動

a對于管線上的漏點,可以快速堵漏設備對漏點實施快速堵漏,較小的漏點還可以采取一些簡單的堵漏措施,如打卡子、用軟木塞(橡皮囊等)堵漏等措施控制住危險源。

b也可以采取直接更換新部件或置換泄漏部位至合格后,按程序辦理好相關票證,采用焊接等方式堵住泄漏點。

3.1.5分廠級處置小分隊到達現場后,應對于現場泄漏物要按如下方案或指揮部命令對泄漏物進行安全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

a根據指揮部指令,采取通過關閉前后閥門、停止作業或通過采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線、局部停車、打循環、減負荷運行等方法進行相應調節,降低事故風險。

b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生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用大量水沖洗,用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并將污水引流到公司應急水池,經處理合理后回用。

c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置。或直接引流到公司應急水池,經處理合理后回用。

3.1.6發生一般事故,進行事故應急搶險的人員可以使用崗位上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如果崗位上配備的不能滿足要求,可以向相臨分廠的轉化崗位、吸收崗位、硝酸裝置現場借用。

3.1.7泄漏點得到有效控制后,應進行徹底隱患排查,并對其他存儲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同時按原始開車程序進行開車。

3.2重大及特別重大事故的處置:

3.2.1當第一發現者或巡檢人員發現硝酸酸槽及其附屬管線泄漏時,應立即警告現場的其他人員注意,同時按照規定的報警內容立即向公司調度和分廠負責人匯報;

3.2.2公司調度在接到報警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根據預案響應級別,屬于公司級的,應及時通知公司應急指揮部和協調聯絡隊,并配合指揮部和協調聯絡隊迅速集合公司六個應急救援小組。

3.2.3操作人員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前提下(泄漏量較大時,必須佩帶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并穿戴好防護服等勞保用品),進一步查找泄漏部位,落實泄漏情況,當目標大量泄漏,當班人員無法控制時,應立即聯系硝酸分廠停車或倒酸等有效措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防止事態擴大,等待救援人員。(但不能單獨行動)

3.2.4指揮部和各小組接到通知后迅速攜帶應急勞保用品和應急工具到指定地點集合,由指揮部負責在充分了解現場情況后按下列方案布置應急救援行動:

a首先安排搶險搶修隊,再次進行事故現場檢查事故源,并搜尋事故現場是否有受傷人員。

b其次安排治安消防隊建立警界區,實行交通管制,杜絕無關人員進入,保證救援車輛出入,防止事故擴大。

c安排協調聯絡隊通知硝酸分廠、硝酸磷肥分廠做好相應調節,配合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d安排事故處置隊提前關閉公司排污口,將公司所有污水引流到事故應急水池,防止污染外部環境,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

e如果有人員受傷,應安排后勤醫護隊做好人員救治或送醫院工作。

f如果事故泄漏量較大,應安排物資保障隊,提前聯系相關單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3.2.5各應急小組根據指揮部命令實施應急行動,并及時匯報事故處置情況。由指揮部根據事故情況,及時安排搶險搶修隊實施搶險堵漏工作。

3.2.6搶險搶修隊可按下列方案對泄漏部位進行處置:

a對于罐體或罐體根部出現漏點,必須采用快速堵漏方式進行快速處理。

b對于管線上的漏點,可以通過關閉閥門后,再使用快速堵漏設備對漏點實施快速堵漏,較小的漏點還可以采取一些簡單的堵漏措施,如打卡子、用軟木塞(橡皮囊等)堵漏等措施控制住危險源。

c對于可拆卸或能置換的也可以采取直接更換新部件或置換泄漏部位至合格后,按程序辦理好相關票證,采用焊接等方式堵住泄漏點。

3.2.7若硝酸泄漏量較大無法及收集或者在使用霧化水吸收酸霧過程中形成大量稀酸溶液,由事故處置小組負責將無法收集的硝酸及稀酸溶液通過導流渠,引導進公司事故收集水池。

3.3報警電話及上級管理部門、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絡方式和聯系人員,事故報告基本要求和內容。

3.3.1報警電話

總指揮電話:8166105

副總指揮電話:8171256

保衛科電話:8171255

安環科電話:8166157

縣消防隊電話:119

救護電話:120

危險區域設立黃色隔離帶。

3.3.2事故報告基本要求和內容。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2)事故的簡要經過(包括應急救援情況)。

(3)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4)已經采取的措施。

(5)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6();?>5⊥注意事項

4.1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

(1)首先檢查個人防護器具是否完好,發現不合格及時調換。?

(2)日常積極對個人防護器具知識進行學習,必須具備正確使用個人防護器具能力。

(3)使用中個人防護器具損壞及時更換。

4.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

(1)首先檢查搶險救援器材是否完好,發現不合格及時調換。?

(2)日常積極對搶險救援器材品知識進行學習,必須具備正確使用搶險救援器材能力。?

(3)使用中搶險救援器材損壞及時更換。?

4.3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

事故處理應嚴格按本應急預案規定程序進行操作,嚴禁隨意改動,如確需改動,必須經總指揮同意后方可。?

4.4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

保護好現場傷員,防止傷員二次受傷,現場有條件的立即現場進行搶救,條件不具備的立即向臨沭縣人民醫院請求支援。?

4.5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

各應急小組必須有一定數量的具有急救經驗人員參加救助,所有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防毒設備的穿戴和滅火器材及其他設備的使用方法;消防設備配備齊全;所有工作人員應愛護和保護消防設施和器材,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維修。?

4.6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

在確定各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時,由總指揮長宣布應急救援工作結束,撤除所有傷員、救護人員,清點人員后,留有專人組織巡視事故現場遺留隱患問題。?

4.7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

各級人員嚴格服從指揮人員的調配,積極做好救援工作。

篇2:硝酸貯罐安全操作規程

1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硝酸貯罐的安全操作內容及要求。

本規程適用于硝酸貯罐操作工崗位。

2內容

2.1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安全培訓合格后上崗;上崗前正確佩戴安全帽、手套等勞動防護用品。員工著裝必須三緊;女工發辮必須盤在安全帽內,不準穿短褲、高跟鞋、拖鞋。

2.2作業前,應認真檢查貯罐及管道是否完好,貯罐周圍上是否有人及障礙物,確認安全后方可操作。

2.3作業現場嚴禁煙火,禁止在儲罐附近接打移動電話。

2.4硝酸管道嚴禁站人,嚴禁重壓敲擊。

2.5嚴禁在硝酸罐及周圍擺放易燃物、可燃物、助燃物和其它危險化學品。

2.6作業過程中必須有專人監護。

2.7處理故障時,必須先關閉管道閥門,掛好安全警示牌,排空管道內余酸,并用水沖洗,確認無余酸后才能進行。

2.8班中必須檢查罐體閥門、泵等,并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

2.9濃硝酸貯量不允許超過貯罐容積的80%。

2.10操作硝酸閥門時,必須緩慢開啟,謹慎操作。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關閉閥門。

2.11作業完成后應及時洗手。

2.12工作場所及時通風換氣,保證工作場所空氣清新。

2.13認真填寫好原始記錄,做好本崗位環境衛生工作,保持設備清潔。

2.14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