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輸天然氣管道安全保護距離管道自身防護措施
1概述
長輸天然氣管道在設計前進行選線時均要求結合管道沿線城鄉規劃,盡量避開了城鄉規劃區,但是近幾年由于我國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造成了公路、鐵路、線纜、工業園區和住宅區等各種建(構)筑物將輸氣管道包圍的局面,以上設施與管道交叉施工或占壓管道的現象層出不窮,由于國內近幾年輸油輸氣管道泄露、爆炸事故頻發,以上現象便存在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2長輸天然氣管道基本安全保護距離的確定
2.1與鐵路、公路之間的安全保護距離
近幾年來管道建設與道路建設發展都很快,不可避免的要發生并行或交叉,使管道與道路之間的間距成為近年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如果間距確定太大,無論誰先建都將制約后建的項目規劃建設。
參照TB10063-2007第3.1.5條“輸送甲、乙、丙類液體的管道和可燃氣體管道與鐵路平行理設或架設時,與鄰近鐵路線路的防火間距分別不應小于25m和50m,且距鐵路用地界不小于3.0m。直接為鐵路運輸服務的乙、丙類液體和低壓可燃氣體管道與鄰近鐵路線路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5m。”該規范不適用于工作壓力大于1.6MPa的甲、乙、丙類液體和氣體管道穿越鐵路的防火設計,該規范防火間距的起算點是鐵路線路中心線、管道中心線(指明者除外)。參照[78]交公路字698號規章的規定:現有油、氣管道附近新(改)建公路時,油、氣管道的中心線與公路用地范圍邊線之間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對于天然氣管道,安全距離不應小于20m。
依據《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1-2015第4.1.1章節第6條規定:“與公路并行的管道路由宜在公路用地界3m以外,與鐵路并行的管道路由宜在鐵路用地3m以外,如地形受限或其他條件限制的局部地段不滿足要求時,應征得道路管理部門的同意。”該規范本款規定的間距是考慮道路先建,后建管道不影響道路的用地,因此規定管道布置在道路用地界3m以外,這個要求與現行國家標準《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3一致。
2.2與其他管道的安全保護距離
長輸天然氣管道與其他管道平行時,為節約用地、便于土地總體規劃和利用、便于運行維護和節省投資,管道可采取并行敷設方式。依據《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1-2015第4.4.2條、第4.4.3條、第4.4.4條、第4.4.5條和第4.4.6條規定:“不受地形、地物或規劃限制地段的并行管道,最小凈距不應小于6m;受地形、地物或規劃限制地段的并行管道,采取安全措施后凈距可小于6m,同期建設時可同溝敷設,同溝敷設的并行管道,間距應滿足施工及維護需求且最小凈距不應小于0.5m;穿越段的并行管道,應根據建設時機和影響因素綜合分析確定距離共用隧道、跨越管橋及涵洞設施的并行管道,凈距不應小于0.5m;石方地段不同期建設的并行管道,后建管道采用爆破開挖管溝時,并行凈距宜大于20m且應控制爆破參數;穿越全新世活動斷層的并行管道不宜同溝敷設。”
長輸天然氣管道與其他管道交叉時,依據《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1-2015第4.3.11中第1條規定:
“輸氣管道與其他管道交叉時,垂直凈距不應小于0.3m,當小于0.3m時,兩管間交叉處應設置堅固的絕緣隔離物,交叉點兩側各延伸10m以上的管段,應確保管道防腐層無缺陷。”
2.3與電力電纜、通信光(電)纜的安全保護距離
長輸天然氣管道與電力電纜交叉時,參照《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1-2015第4.3.11條規定:“輸氣管道與電力電纜、通信光(電)纜交叉時,垂直凈距不應小于0.5m,交叉點兩側各延伸10m以上的管段,應確保管道防腐層無缺陷。
依據《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1-2015第4.3.12條規定:“理地輸氣管道與高壓交流輸電線路桿(塔)和接地體之間的距離符合下列規定:(1)在地區,理地管道與高壓交流輸電線路桿(塔)基角間的最小距離不宜小于桿(塔)高;(2)在路由受限地區,理地管道與交流輸電系統的各種接地裝置之間的最小水平距離不宜小于表1的規定。”
表1埋地管道與交流接地體的最小距離(m)
長輸天然氣管道與電力電纜平行時,參照SY/T5919-2009第5.4.2.3條規定:“管道與高壓電力架空線、I或II級通信線平行時的距離應符合表2的要求。”
表2管道與高壓電力架空線、通信線平行時邊導線的允許間距
3管道自身保護措施
1)合理確定管道強度設計系數
輸氣管道通過的地區,應按沿線居民戶數和(或)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劃分地區等級,并依據地區等級做出相應的管道設計。參照《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1-2015第4.2.3條和第4.2.4條規定:“輸氣管道的強度設計系數應符合表3的規定;穿越道路的管段以及輸氣站和閥室內管道的強度設計系數,應符合表4的規定。”
依據《輸氣管道工程設計導則》第5.3.7規定:“考慮到城鎮的快速發展和城鎮規劃的調整,在鄉鎮規劃區邊界處附近通過的管道設計系數宜取0.5;在縣級市及以上城市規劃區邊界外通過的管道設計系數宜取0.4。”
2)依據地區等級選擇線路用管材
依據《輸氣管道工程設計導則》第5.3.2條規定:a.輸氣管道宜采用螺旋理弧焊鋼管或直縫理弧焊鋼管,選型原則包括:(1)線路一、二級地區宜采用螺旋縫理弧焊鋼管;(2)線路一級地區可采用螺旋縫理弧焊鋼管或直縫理弧焊鋼管;(3)線路四級地區宜采用直縫理弧焊鋼管;(4)一、二級公路,高速公路、鐵路穿越宜采用直縫理弧焊鋼管,并設套管;(5)人型穿跨越等特殊地段宜采用直縫理弧焊鋼管;(6)線路熱煨彎管宜采用直縫理弧焊鋼管。b.鋼材等級選擇原則:管徑φ813mm,設計壓力≤10MPa時,宜采用L450及以上鋼級的低碳微合金控扎鋼。c.管線鋼管的質量水平宜選擇達到GB/T9711中的PSL2級或API5L的質量水平。
4結束語
天然氣為易燃或易爆物質,其火災危險為甲類火災危險等級。發生泄漏時可能會引起火災、爆炸事故,易造成人身及財產損失,因此應該重視其安全問題,加強安全保護距離和管道自身保護措施的研究力度。
新版《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1-2015于2015年10月1日起實施,該規范明確規定了長輸天然氣管道與地上建構筑物、鐵路、公路、電力電纜等的基本安全保護距離,為天然氣管道管理企業在與有關部門協調溝通中提供了專項、科學、權威的依據。
篇2:學校天然氣管理規定
學校天然氣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學校天然氣管理,確保教職工、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依據“西安市燃氣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訂本規定。
一、學校各種燃氣設施,由學校后勤處負責管理,并委托后勤集團按照西安市燃氣管理規定,負責學校燃氣設施的日常維護、安全檢查。
二、按照西安市燃氣管理規定,對于燃氣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擴建。因基建等原因,需要變動燃氣管道,必須提前一個月向后勤集團申請。否則,按省、市有關燃氣管理規定進行處理。
三、在燃氣設施的地面和地下規定的安全保護范圍內,禁止修建構筑物及臨時設施;禁止挖坑取土和堆放物品,更不能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四、未經學校后勤處批準擅自在燃氣設施附近施工者,后勤集團燃氣管理部門有權予以制止,并追究領導責任,所引起的一切后果由直接責任人自負。
五、嚴禁擅自移動、涂改、拆除、毀壞、覆蓋燃氣設施的安全警示標志;嚴禁在室外燃氣管道周圍停放車輛、懸掛物品及掛靠鎖自行車等。
六、禁止在燃氣管道兩側1.5米內構筑電力、通訊、照明設施或種植樹木及其它生根作物。
七、未經燃氣管理部門批準,不得移動燃氣計量表及自閉閥等表前設施。安裝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熱水器、空調器等設備,必須報經后勤處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安裝。
八、住房變遷戶必須持房管部門開據的住房證和燃氣卡,到后勤集團辦理用氣變遷手續。
九、燃氣表在使用期內,如發生故障,用戶應及時向校后勤集團反映或通知天然氣公司,請求維修。
以上規定,若有違反,后勤集團將限期拆除并恢復原狀,并視情節輕重處以通報批評或罰款50~5000元,同時,承擔因此造成的漏氣、失火等一切經濟損失。屬單位責任,由計劃財務處從本單位經費中扣除;屬個人責任,由計劃財務處從工資中扣除;外單位及其個人,后勤集團有權停止其使用,且收取相應罰款。
附則:
一、本規定關于天然氣的供應、使用、維修、處罰等方面的未盡事宜,執行天然氣公司有關規定。
二、本規定由后勤處負責解釋。
三、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某天然氣公司黨支部發展黨員工作程序
天然氣公司黨支部發展黨員工作程序
一、入黨積極分子階段程序
1、申請人向黨支部遞交入黨申請書(黨支部聯系人:z(組織委員))黨
支部委員會向黨支部擇優推薦入黨對象。
2、黨支部確定培養人
黨支部對申請人和黨支部委員會擇優推薦的對象,要經常找其談話,及時確定1―2名黨員負責培養。
3、黨支部召開支委會,確定入黨積極分子
由組織委員提名,支委會討論通過上報,黨委組織部門匯總備案。
4、黨支部、培養人教育、培養、考察
方法:
(1)黨的基本知識、基本路線教育;
(2)分配一定的工作任務;
(3)經常談心了解思想情況;
(4)參加黨內有關活動;
(5)政審。
5、黨支部、培養人定期填寫《積極分子考察登寫實簿》
每季度由培養人填寫,黨支部簽署意見。黨支部每半年作一次寫實性考察鑒定。
二、推薦發展對象階段程序
1、組織委員向黨支部推薦發展對象
組織委員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黨支部提名推薦發展對象。
2、黨支部制定并上報發展計劃
列入發展計劃的對象必須是培養考察一年以上的,政歷清楚,基本符合黨員條件的入黨積極分子,并須經支委會討論通過。
3、黨委(磴口縣組織部)審定發展計劃
計劃審定后,下發至黨支部。
4、黨委集中培訓發展對象
培訓時間為5―7天(或不少于40個學時)。主要學習《章程》、《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入黨培訓教材》等。未經過培訓的,原則上不予發展。
5、組織委員提出發展意見并向支部推薦
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定期考察后,將培養人的考察意見形成文字材料上交黨支部。
6、黨支部征求黨內外群眾意見
黨支部將積極分子情況公示,并召開座談會或個別征求意見,形成書面材料。
7、黨支部召開支委會確定發展對象
對經過一年以上培養考察的對象,通過基層座談了解,民主測評,征求組織委員意見后,召開擬定重點培養方案,訂出發展計劃,報送上級黨委。
8、黨支部向黨委(磴口縣組織部)報告
黨支部將積極分子政審材料、公示情況、黨內外群眾意見、《積極分子考察登寫實簿》、支委會討論意見,報上級黨委。如果是團員,還應附團組織推薦意見等材料。
9、黨委分管書記、組織部門初步審查
初步審查合乎要求的,下發《入黨志愿書》。
三、發展預備黨員階段程序
1、申請人、介紹人填寫《入黨志愿書》
黨支部應向申請人解釋志愿書中的各項內容。填好后,由支部審閱。
2、黨支部召開接收預備黨員的黨員大會
(1)、申請人讀《入黨志愿書》;
(2)、介紹人發表意見;
(3)、支委會發表意見;
(4)、大會討論;
(5)、黨員表決;
(6)、作出決議。
3、黨支部填寫“黨支部決議”并報黨委
填寫支部決議應注明應到和實到正式黨員、預備黨員數,同意和不同意的人數,通過決議的日期,并由支部書記簽名蓋章,報黨委。
4、黨委指派專人與發展對象談話
談話前要認真審閱《入黨志愿書》及有關資料,談話中要著重了解申請人對黨的認識、入黨動機和現實表現;談話后認真負責地填寫談話情況和談話人的意見。
5、黨委召開黨委會審批
黨委對黨支部上報的接收預備黨員的決議,應在三個月內審批,如遇特殊情況可以適當延長審批時間,但不得超過六個月。
6、黨委組織部門填寫審批意見
對接收為預備黨員的,應注明預備期起止的具體時間,(從支部大會通過之日算起),并交黨委書記簽名加蓋黨委印章。
7、黨支部負責人與預備黨員談話
(1)向預備黨員介紹支部情況,提出要求;
(2)編入黨小組參加組織生活。
8、黨組織主持預備黨員入黨宣誓儀式
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時機和范圍舉行。
四、預備黨員轉正階段程序
1、黨支部、黨小組、介紹人繼續對預備黨員培養教育、考察
方法:
(1)、黨的基本知識教育;
(2)、分配五定的工作任務;
(3)、聽取黨內外群眾反映;
(4)、預備黨員定期匯報思想;
(5)、介紹人定期向支部報告考察意見。
2、預備黨員到期提出轉正申請
3、黨小組討論并提出可否轉正的意見
4、黨支部召開支委會審查并提出意見
5、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討論預備黨員轉正
(1)、預備黨員提出轉正申請,匯報預備期內的思想和工作情況;
(2)、黨小組發表意見;
(3)、支委會發表意見;
(4)大會討論;
(5)、黨員表決,黨支部作出決議。上報黨委。
6、黨委召開黨委會審批
7、黨委組織部門填寫審批意見
(1)、對延長預備期的黨員,在填寫時應清明延長預備期的期限(從預備期期滿之日算起),交黨委書記簽名加蓋黨委印章;
(2)、將材料及時歸檔。
8、黨委組織部門通知黨支部
9、黨支部負責人與申請轉正的預備黨員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