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生產檢測分析作用預防措施
化驗分析這項工作是每一化工企業都離不開的。由于化工企業是連續、穩定并和生產同步的,是一個復雜連續的轉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存在著物料活動、物料反應,經常還伴隨著高溫、高壓等條件,并且活動介質多數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點。通過化驗分析數據來指導工藝生產的安全穩定運行顯得尤其必要。多年來從事化驗治理工作的實際經驗,以化驗分析數據對安全生產的作用為例,說明其對化工企業安全穩定生產的指導作用。
一、企業安全生產的必要性
全生產是化工生產的必要條件,由于化工生產品中易燃易爆、有毒、高溫、高壓設備多、工藝、操縱要求嚴格,如果治理不當或者生產中出現錯誤,就會發生火災、爆炸、中毒或者灼傷等事故。輕則影響到生產的正常進行,重至造成人員傷亡,工廠毀壞。無數事實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安全的生產基礎,現在化工就不吭能夠健康正常的發展。全生產時化工生產的保障,要充分發揮現代化工生產的上風,必須實現安全生產,確保生產長期連續、安全的運行。發生事故就會造成企業不能正常運行,影響生產能力,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安全生產是化工生產的關鍵,化工新產品的開發、新產品的試生產必須解決安全生產題目,否則便不能進進實際生產。
二、缺乏化驗分析導致事故產生原因分析
(1)缺乏原料數據分析,以至于原料的不穩定性事故多。化工企業生產中很多化工原料的易燃性、反應性和毒性決定了易出現火災爆炸及中毒事故的情況。而壓力容器的爆炸及反應物的爆燃,都會產生破壞力極強的沖擊波。
(2)缺乏生產過程數據分析,造成生產過程事故多。化工生產中的副反應、處于臨界狀態或爆炸極限四周的反應都易引發火災事故。
(3))缺乏控制數據分析,設備破損引起爆炸泄漏。生產原料的腐蝕、生產壓力的波動、生產流程中的機械振動引起的設備疲憊性損壞以及高溫、深冷等導致的壓力容器破損;設備設計不公道或加工工藝存在缺陷,都易引起事故發生。
三、案例分析
1.某煤氣廠利用汽化劑(氧氣和水蒸氣)制取粗煤氣,粗煤氣經過一氧化碳變換、低溫甲醇洗滌,合成甲醇后,甲醇吹除氣(主要為甲烷)作為城市煤氣。該廠在制備氧氣這一過程中,涉及到碳氫化合物這一重要指標,假如這套萬立方米空分裝置在空氣分離過程中,液氧、液氮、液空中的碳氫化合物含量超標,沒有及時進行放空置換處理,就會造成空分塔的內爆。化驗分析提供的超標數據沒有引起生產工藝職員的重視,曾經發生過空分塔的內爆,設施損壞。通過強化化驗數據的管理,生產控制職員在化驗員提供的正確數據下精心操縱,從而杜盡了類似事故的發生。
2.國家城市煤氣標準規范規定,煤氣中的氧含量小于1%,假如氧氣含量超標,集聚達到6.6%的爆炸極限值,當碰到高溫、高壓或管道設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火花時,就會發生爆炸。某化肥廠在煤制氣過程中,由于分析職員在量取色譜峰高時出現差錯,分析數據不能代表生的實際情況,致使工藝職員沒有及時調節工藝參數,從而導致管道爆炸,造成整個凈化工段全部變成廢墟的嚴重后果。根據這一事例,該廠對化驗系統的所有分析職員進行了安全學習教育,化驗職員能夠自覺抵制人情數據;引進了更精密的色譜儀等儀器進行氣體分析,嚴把化驗分析質量這一關。杜絕了風險,成為優質的城市煤氣,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3.由于生產工藝職員同化驗員失職,對于灰分超標和限下率超標時,數據不上報,或改動后上報合格數據,造成了事故隱患。為了保證化驗分析數據的正確,通過巡檢、復檢、抽檢和實檢制度,制度規定從事化工分析的技術員,保證化驗分析結果萬無一失,每月由領導牽頭進行一次復檢,假如查出題目,追究到底。使化驗分析的結果更加正確無誤,保證了工廠的安全生產順利進行
三、預防措施
(1)把化驗分析的原理應用于規劃設計。要求對化工企業的選址進行嚴格規范。要充分考慮企業四周環境條件、散發可燃氣蒸氣和可燃粉塵廠房的設置位置、風向、安全間隔、水源情況等因素,增加分析檢測和數據采集設備,從而能夠及時獲取數據,避免或減輕事故發生。
(2)把化驗分析的原理嚴把應用于建廠和設備選型。化工企業的生產房應按國家有關規范要求和生產工藝進行設計,充分考慮防火分隔、透風、防泄漏、防爆等條件和因素。同時設備的設計、選型、選材、布置及安裝均應符合國家規范和標準,根據不同工藝流程的特點,選用相應的防爆、耐高溫或低溫、耐腐蝕、滿足壓力要求的材質并能進行數據采集和檢驗,從而消除先天性火災隱患。
(3)加強生產設備的管理和檢驗和檢測分析。一般講,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受高溫、高壓、腐蝕影響,設備材料就會出現性能下降、焊接老化等情況,可能引發壓力容器及管道爆炸事故。此外還要做好生產裝置系統的檢驗和檢測分析工作安全。
(4)強化教育培訓,做好事故預案和預案避免分析。化工企業從業職員要確保相對穩定,企業要嚴格職工的全員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特殊崗位安全操縱規程培訓并持證上崗、處置事故培訓等,要制定事故處置應急預案并進行演練,不斷進步職產業務素質水平和生產操縱技能,進步職工事故狀態下的應變能力。并進行預案避免分析方案,通過采樣,檢測和分析的方法避免預案發生。
(5))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檢驗和分析,杜盡責任事故。從領導到治理職員,明確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特別是強化各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檢驗和分析檢測,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嚴重忽視安全生產的,不僅要追究事故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同時要追究有關負責人的領導責任,防止由于治理松懈,“三違”等造成事故。隨著化工安全生產職責的明確,責任的落實,治理環節嚴謹,基本可以杜盡責任事故的發生。
四、結論
生產過程中有很多的危險因素,火災爆炸,中毒,其他還有粉塵、噪聲與振動、高溫、灼傷等危險有害因素,這些危險有害因素在生產中普遍存在,不輕易防范、發生事故后果嚴重。如果在生產過程中應用數據檢驗和檢測的思想,配合先進的檢測設備,加強控制和管理,及時獲取正確的分析檢測數據,使企業安全治理者、操縱職員及時獲悉,就能夠最大程度的避免事故發生。
篇2:石油化工安全生產禁令
《禁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制定,禁令主要內容是:
一、嚴禁在禁煙區域內吸煙、在崗飲酒,違者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二、嚴禁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違者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三、嚴禁水上作業不按規定穿戴救生衣,違者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四、嚴禁無操作證從事電氣、起重、電氣焊作業,違者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五、嚴禁工作中無證或酒后駕駛機動車,違者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六、嚴禁未經審批擅自決定鉆開高含硫化氫油氣層或進行試氣作業,違者對直接負責人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七、嚴禁違反操作規程進行用火、進入受限空間、臨時用電作業,違者給予行政處分并離崗培訓;造成后果的,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八、嚴禁負責放射源、火工器材、井控坐崗的監護人員擅離崗位,違者給予行政處分并離崗培訓;造成后果的,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九、嚴禁危險化學品裝卸人員擅離崗位,違者給予行政處分并離崗培訓;造成后果的,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十、嚴禁鉆井、測錄井、井下作業違反井控安全操作規程,違者給予行政處分并離崗培訓;造成后果的,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員工違反上述禁令,造成嚴重后果的,對所在單位直接負責人、主要負責人給予警告直至撤職處分;對違章指揮、違規指使員工違反上述禁令的管理人員,給予行政警告直至撤職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員工違反上述禁令或管理人員違章指揮、違規指使員工違反上述禁令,導致發生上報集團公司重大事故的,按照《公司安全生產重大事故行政責任追究規定(試行)》對企業有關領導予以責任追究。
公司要求各單位迅速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貫徹執行《禁令》。要求各單位迅速組織召開職工代表大會,對《禁令》履行民主程序。審議、通過后的《禁令》以企業文件形式下發執行。各企業必須認真組織學習、宣傳《禁令》,確保每一名員工熟悉、清楚。要在操作控制室、作業值班室上墻,生產裝置區要設置醒目的《禁令》公告牌。
篇3:化工安全生產制度
1.?生產區內十四個不準
⑴?加強明火管理,防火、防爆區內,不準吸煙。
⑵?生產區內不準帶進小孩。
⑶?禁火區內,不準無阻火器車輛行駛。
⑷?上班時間不準睡覺、干私活、離崗和干與生產無關的事情。
⑸?在班前、班上不準喝酒。
⑹?不準使用汽油等揮發性強的可燃性溶體擦洗設備,用具和衣物。
⑺?不按工廠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等),不準進入工作崗位。
⑻?安全裝置不齊全的設備不準使用。
⑼?不是自己分管的設備、工具不準動用。
⑽?檢修設備時安全措施不落實,不準開始檢修。
⑾?停機檢修后的設備、未經徹底檢查,不準啟用。
⑿?不系安全帶,不準登高作業。
⒀?腳手架、跳板不牢,不準登高作業。
⒁?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準登石棉瓦作業。
2.?操作六嚴格?
⑴?嚴格進行交接班。
⑵?嚴格進行巡回檢查。
⑶?嚴格控制工藝指標。
⑷?嚴格執行操作要求。
⑸?嚴格遵守勞動紀律。
⑹?嚴格執行有關安全規定。
3.?進入容器設備的八個必須
⑴?必須申請并得到批準。
⑵?必須進行安全隔絕。
⑶?必須進行置換通氣。
⑷?必須按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
⑸?必須配戴規定的防護用具。
⑹?必須在容器外有人監護。
⑺?必須有搶救設備措施。
⑻?監護人員必須堅守崗位。
4.?動火六大禁令
⑴?沒有批準的動火證,任何情況嚴格禁止動火。
⑵?不與生產系統隔絕,嚴格禁止動火。
⑶?不進行清洗,置換不合格,嚴格禁止動火。
⑷?不把周圍易燃物消除,嚴格禁止動火。
⑸?不按時做動火分析,嚴格禁止動火。
⑹?沒有消防措施,無人監護,嚴格禁止動火。
5.?機動車兩七大禁令
⑴?嚴禁無證開車和無令開車(調度令)。
⑵?嚴禁酒后開車。
⑶?嚴禁超速開車。
⑷?嚴禁零檔溜車。
⑸?嚴禁設備帶病行車。
⑹?嚴禁人貨混載行車。
⑺?嚴禁超標(超高、超長、超重)裝載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