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工藝安全操作技能要求
石油化工裝置中,防火防爆工作是重中之重,本裝置特別是反應器等,因為任何可能引起其壓力溫度大幅度波動的因素均有可能引發重大火災事故。
石油化工生產的各個工藝過程,每個崗位、每臺設備所制訂的工藝指標,都是安全生產中客觀規律的反應。因此嚴格控制和執行工藝指標,認真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及時分析和正確處理生產中出現的異常情況,能不失時機的排除可能導至起火爆炸的各種因素。
例如,控制好反應器反應溫度,控制合適的反應深度,不僅可以穩定生產,穩定后續崗位的操作,提高產品質量,也是防火防爆所必需。溫度過高,調節溫度速度過快均使反應劇烈,壓力升高。升溫降溫速度過快,還會引起因溫度突變導致的設備、部件膨脹或收縮急劇變化而損壞設備。溫度過低,會導致反應速度減慢或反應停止,一旦溫度恢復正常,則因為反應物料過多反應劇烈造成超溫超壓甚至于發生爆炸。石油化工生產中,大部分情況下為帶壓操作。根據一定的操作壓力,選用的設備的強度也是一定的,所以當控制不當時,超壓操作,使設備超出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就會造成設備破壞甚至爆炸。
為了有效的防止超溫、超壓、超負荷,應盡量采用自動分析、自動調節、自動報警、自動停車、自動排放、自動切除電源等安全聯鎖自控技術,以便在工藝指標突然變化時,能自動快速地進行工藝處理,這是防止火災、爆炸的重要措施。火災爆炸危險性大的生產現場,應設置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自動報警儀,以便能及時發現和消除險情。
在日常生產中應牢記并嚴格執行以下生產原則規定:
1嚴格控制好臨氫系統的反應溫度、壓力、高分、循環氫脫硫塔液位等關鍵參數,高度警惕發生超溫、超壓、高壓串低壓事故;
2嚴格執行先提量后提溫、先降溫后降量原則;
3嚴格執行開停工設備升溫降溫、升壓降壓速度規定;
4嚴格執行往復式壓縮機空負荷啟動規定;
5嚴格執行加熱爐點火之前蒸汽掃膛10分鐘的規定;
6加氫裂化裝置的聯鎖不得任意更改控制方案、修改控制參數、不得任意切除;儀表工須處理自保系統的重要儀表時,須經部值班人員或有關管理人員同意,制定方案,并到現場,方可進行。
7嚴格執行氣密、置換、引蒸汽、引瓦斯、換熱器投用等有關技術規定;
篇2:一通三防方面特殊生產工藝認定安全技術規定
以下工序,為通風管理特殊生產工藝,在管理、施工、操作過程中必須制訂安全技術措施、保證措施并對有關人進行技術培訓。
(一)處理瓦斯超限、排放瓦斯安全技術規定
1、安全技術措施:
(1)處理局部瓦斯超限,必須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超限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應停止一切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
(2)排放瓦斯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141條、129條執行。必須嚴格執行“三級排放制度”。
(3)臨時停風的采掘工作面,沼氣濃度不超過3%時,由當班瓦斯員、安監員、電工按經礦總工程師批準的常規排放瓦斯措施在現場組織排放。
(4)若超限地點的沼氣濃度達3%及以上,排放回風流不影響其它采掘工作面和有人工作的地點時,要制訂專門的安全排放措施,礦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共同審查,由總工程師明確人員負責現場排放工作,并簽字批準,報集團公司備案。
(5)若超限地點的沼氣濃度達5%以上或啟封密閉排放瓦斯時,排放回風流影響范圍大,排放措施必須由礦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共同審查,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由礦山救護隊組織排放。
(6)排放措施中要有對瓦斯積聚的數量和排放需要的時間進行預計的內容。措施中要明確受排放回風流影響的地點,站崗地點,撤人、斷電范圍,風流控制設施的位置,通訊方式,瓦斯監測點位置,風流控制方法等,要以圖文說明。
(7)排放瓦斯應采用風筒加接短節由外往里逐段排放法或風筒錯口法,排出的風流同全風壓匯合處的CH4或CO2濃度不得超過1.5%。
(8)排放人員不得進入瓦斯濃度達3%以上的地點,采用光學瓦斯鑒定器測量瓦斯濃度時,不得在瓦斯濃度大于3%的地點讀數,應在新鮮風流中讀取數值。
(9)嚴禁采用“一風吹”法或連續停開局扇法排放瓦斯。
(10)排放具有串聯關系的巷道,或排放因停電、停工等原因造成的多個巷道瓦斯超限,必須按順序逐個排放,由進風側第一臺局扇開始排放,只有第一臺局扇負擔區域排放完后,方可排放被串局扇或
第二臺局扇負擔區域的瓦斯,嚴禁多頭面同時排放。
(11)排放瓦斯的局扇應實行“三專”供電,排放期間須派電工進行管理和維護,確保局扇運轉正常。
(12)排放完后,瓦斯員要對整個巷道及受回風流影響地點的瓦斯濃度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只有在瓦斯濃度均不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并穩定30min沒有變化后,才可以人工送電,恢復生產。
(13)排放瓦斯前后都要向礦調度匯報,規模較大的排放要向集團公司生產調度匯報。
2、保證措施:
(1)建立瓦斯超限分析制度,瓦斯超限就是事故,查清超限原因,找出責任者,并對責任者進行教育,并制定預防措施。
(2)建立排放瓦斯措施會審制度,排放瓦斯措施要由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通風、調度、安監、技術、機電、生產等部門進行會審,以保證措施的全面性、合理性、可靠性。
(3)加強排放瓦斯的組織領導,對于較大的瓦斯排放,礦要成立以總工程師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明確井上、井下排放瓦斯負責人,排放瓦斯的全過程和主要環節,安監部門都要派專人進行監督,確保排放措施落實。
(4)要明確三個責任,即:明確撤人和警戒者的責任;明確斷電范圍和實施斷電和完好檢查者的責任;明確現場指揮者的責任。
3、強制執行措施:
排放積聚濃度達3%及以上的瓦斯時必須執行三個原則:即撤人原則:受排放回風流影響范圍內的人員必須全部撤出;斷電原則:受排放回風流影響范圍內的所有電氣設備,必須全部斷電;限量原則:排放瓦斯必須采取控制回風流中瓦斯濃度的措施。
4、技術培訓內容:
(1)瓦斯員、兼職瓦斯員、安監員、放炮員、生產單位的班組長、電工等特殊工種接受有關瓦斯知識的培訓,每年不少于兩次。
(2)對以上各工種培訓的內容除以通風、瓦斯常識,礦井瓦斯涌出情況,《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相關內容為主外,還要對其進行處理瓦斯超限、排放瓦斯方法及有關規定和注意事項等知識的培訓。
(3)參加排放瓦斯的人員在入井前,必須學習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篇3:選礦廠生產工藝設備檢修技術人員安全生產工作職責
1、按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在技術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2、加強安全技術管理,積極采用安全先進技術和安全防護裝備,組織研究落實重大事故隱患整改方案。
3、在組織新建、擴建以及技術改造項目的設計施工和投產時,做到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4、審查本單位安全技術規程、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項目,保證技術上切實可行。
5、負責工藝、機動、設備范圍內的安全指導,負責對特種設備的檢驗、檢修檢查、督導,并對其安全可靠運行負責。
6、負責組織制定生產崗位塵、毒等有害物質的治理方案、規劃,使之達到國家衛生標準。
7、負責審查重大隱患整改方案,參加傷亡、火災、爆炸事故調查,進行技術原因分析、鑒定、提出技術上的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