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氮氣窒息及事故預防措施

氮氣窒息及事故預防措施

2024-07-23 閱讀 1561

空分生產主要是在低溫狀態下因氧氣和氮氣沸點的不同而通過精餾的方法將空氣分離出純氧和純氮,供其他生產、非生產過程使用,如煤氣生產過程中氧化劑,醫用、工業用氧的來源,儀表氮氣的使用等。在空氣分離過程中,因生產裝置、工藝管道的泄漏、安全裝置失靈,或檢修過程中因未佩帶安全防護用具或因防護不當等,都可能發生氮氣窒息事故。而且,氮氣窒息事故發生后受害者很難有能力逃出或自救,在生產過程中應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1)對崗位工人進行安全知識教育,使其了解、掌握氮氣的理化性質、事故預防及應急措施;

(2)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制定窒息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加強演練以提高崗位工人事故應急救援能力和救援水平,并根據工藝變化和人員變動適時進行修訂,使預案具有可操作性;

(3)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懸掛安全警示標識,無關人員不得進入該生產場所;

(4)在氮氣生產設備內進行檢修作業前,必須將該設備與生產系統可靠隔絕,經置換分析合格,氧含量達18%以上,落實好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作業。在不可能置換完全的情況下,作業人員必須使用空氣呼吸器或長管面具,并在監護人監護下作業;

(5)嚴格執行崗位操作法和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崗位操作技能培訓,避免因誤操作導致設備損壞和管道閥門泄漏而引發事故;

(6)控制室操作人員要加強對壓力、流量等參數的監控,以便及時發現氮氣泄漏情況并及時得到有效控制。

收銀制度

篇2:煤氣中毒氮氣窒息事故預案

發生煤氣中毒、氮氣窒息事故后,現場人員要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廠調度室相關領導。

2.通知醫務人員到現場急救(120電話急救)。

3.佩帶氧氣呼吸器進入煤氣或氮氣危險區將中毒者迅速及時的救出,嚴禁用紗布口罩或其他不適合防止煤氣中毒或氮氣窒息器具代替氧氣呼吸器。

4.對中毒(窒息)者實施人工呼吸,待中毒(窒息)者恢復自主呼吸后,立即用急救車送往鄰近醫院急救。

可能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危險化學品事故類型

應急救援措施設計

氧氣燃燒/爆炸

滅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卻,以防受熱爆炸,急劇助長火勢.迅速切斷氣源,用水噴淋保護切斷氣源的人員,然后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由于火場中可能發生容器爆破的情況,消防人員須在有防爆掩蔽處操作

氧氣對人體的危害

及時呼吸新鮮空氣,安靜休息.抽搐時用抗癲癇藥物.防治肺繼發感染及肺水腫

氧氣泄漏處理

根據氣體的影響區域劃定警戒區,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到安全區.消除所有火源.應急人員應戴正自給式呼吸器,穿防服,液氧泄漏時穿防寒/防靜電服.采取關閉閥門或堵漏措施切斷氣源.漏出氣允許排入大氣中.泄漏場所保持通風.

氮氣燃燒/爆炸

滅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卻,以防受熱爆炸,急劇助長火勢.迅速切斷氣源,用水噴淋保護切斷氣源的人員,然后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由于火場中可能發生容器爆破的情況,消防人員須在有防爆掩蔽處操作

氮氣對人體的危害

及時呼吸新鮮空氣,安靜休息.抽搐時用抗癲癇藥物.防治肺繼發感染及肺水腫

氮氣泄漏處理

根據氣體的影響區域劃定警戒區,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到安全區.消除所有火源.應急人員應戴正自給式呼吸器,穿防服,液氧泄漏時穿防寒/防靜電服.采取關閉閥門或堵漏措施切斷氣源.漏出氣允許排入大氣中泄漏場所保持通風.

篇3:氮氣中毒窒息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1、目的

為保證進入密閉容器檢修、維護期間及時發現消除因缺氧、煤氣設施及氮氣泄露等問題造成的隱患,減少和控制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預案。

2、適用范圍

煉鐵廠所屬各單位涉及到的各種箱體、管道、磨煤機等氮氣(煤氣)介質的密閉容器內。

3、氮氣危害分析

?3.1、氮氣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臭無味的惰性氣體,加壓后可呈液態;

3.2、常壓下氮氣中毒表現為單純性窒息作用。氮約占空氣的五分之四,當空氣中氮含量增高時(>84%)可排除空氣中氧,引起吸入氣中氧分壓過低(<0.16ATA),人感覺呼吸不暢,窒息感;

3.3、高濃度氮(>90%)可引起單純性窒息,表現為頭痛、惡心、嘔吐、胸部緊束感,胸痛、四肢麻木、肌張力增高,陣發性痙攣、紫紺、瞳孔縮小,對光反應減弱等危象癥狀,嚴重者迅速昏迷,甚至死亡;

3.4、高氣壓下氮氣首先可致減壓病,其次當吸入氣中氮分壓超過3.2ATA時可產生氮麻醉,主要影響神經系統,產生精神活動障礙和神經肌肉協調障礙,這種狀態通常是可逆的;

3.5、此外,液氮具有深度低溫作用,皮膚接觸即使很少量也能引起嚴重灼傷。

4、應急響應

4.1?應急報告程序

4.1.1?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或目擊者應迅速報告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廠調度室),搶救隊員在佩戴空氣呼吸器后可進入事故現場,使窒息人員以最快的時間離開事故現場(以未被氮氣污染的區域為準),爭取搶救時間。

4.1.2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如果最先接到事故報告后首先要確認事故地點、受傷人數,確認后迅速組織最近搶救小組成員,嚴格按照應急搶救措施組織有效搶救,避免事故擴大。

4.1.3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組織救援的同時根據事故發生、進展情況,依次通知煤氣防護站、醫院、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公司安管理、環保部、公司生產部、公司后勤部、保衛部等有關部門或有關人員。

4.1.4?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安排熟悉煉鐵廠區域分布情況的有關人員到廠比較醒目的路口接迎救護車等事故救援隊伍。

4.1.5?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在保衛部門未到達事故現場之前,應當組織人員做好事故現場警戒和有關人員的安全疏散工作。

4.1.6?應急響應部門和有關人員接到報告后,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

4.1.7?援救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應按照應急救援措施,在保證自身安全前提下實施有效搶救,避免事故擴大。

4.2、應急搶救

4.2.1氮氣中毒(窒息)后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胸悶、乏力、煩躁、嘔吐、腹痛、惡心;嚴重者出現昏迷(意識模糊)、失去知覺、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和心跳停止等。

4.2.2?由于發生氮氣中毒后,特別是高濃度氮中毒,受害者受到傷害要比煤氣來得更快,更難搶救。因此,能夠及時發現,然后爭分奪秒對中毒者實施有效救援是搶救能否成功的前提。

4.2.3?發現有人氮氣中毒(窒息),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在保證搶救人員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將中毒者救出危險區域,判斷受害者的中毒程度。若中毒者輕微,可以立即供給吸氧,并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4.2.4?若中毒者已經失去知覺,呼吸、心跳停止,應當在救出危險區域后,現場給以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搶救,等醫護人員來到立即送往醫院供給高流量吸氧(高壓氧艙),送入醫院途中不得停止供氧。

4.2.5?需要注意的是,在搶救中毒(窒息)者的過程中,搶救人員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方可進行施救,否則將會導致事故的擴大。

5?預防控制措施

5.1、首先停用所使用的容器,打開通氣孔進行通風,并可靠關閉所有有害氣體來源,并嚴格執行檢修掛牌制度,掛好正在檢修標志牌。

5.2、進入容器前首先進行氧氣、煤氣等氣體檢測,檢測時首先用繩將檢測儀放至容器底部死角進行檢測,確認合格并填寫作業許可確認單后,佩戴氧氣檢測儀和一氧化碳檢測儀方可工作。

5.3、進入容器工作必須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系好安全帶(安全繩),并嚴格檢查其安全性必須達到使用要求,同時現場應當備好救護時必須的救護器材(如梯子、氧氣袋、蘇生器等)

5.4、設專人現場監護,現場監護人嚴禁脫離監護現場,并隨時觀察現場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5.5、在人孔處安裝軸流風機向內吹氣,布袋除塵箱體在下人孔處向外抽氣,并保持軸流風機正常運行,未經負責人允許嚴禁關閉風機。

5.6、進入布袋除塵箱體前,必須檢測煤氣(CO含量小于24PPm)、氧氣含量(氧氣含量不低于19、5%)合格后方可進入工作。

5.7、檢修完畢,由主要負責人、班長等人員檢查確認容器內無人、工具,并填寫確認單后,由主要負責人發出指令方可封堵箱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