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泵的安裝及安全注意事項
一、油泵的安裝方法及順序:
1、將機組放在埋有地腳螺栓的基礎上,在底座與基礎之間,用成對的楔墊用校正用。
2、松開聯(lián)軸大,用水平儀分別放在泵軸和底座上,通過調(diào)整楔墊,校正機組水平,適當擰緊地腳螺栓,以防走動。
3、校正泵軸和電機軸的同心度,在聯(lián)軸大路外圓上,允許偏差0.1毫米;兩聯(lián)軸器平面的間隙應保證2~4毫米,(小泵取小值)間隙要均勻,允差0.3毫米。
4、在接好管路及確定電動機轉動方向后,再接上聯(lián)軸器,并再校核一遍軸的同心芳。
5、在機組實際試運行2~3小時后,作最后檢查,如無不良現(xiàn)象,則認為安裝合格。在試運過程中檢查軸承的溫度和振動情況如下:
6、在安裝過程中,為防止雜物落入機器內(nèi),機組的所有孔眼均應蓋好。
7、為防止管線中雜物進入泵內(nèi),對新安裝的管線,在泵膠應裝設過濾器,其有效截面應大于吸入管截面的2~3倍。進口泵
二、安裝油泵的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1、油泵安裝的好壞,對泵的平穩(wěn)運行和使用壽命有很重要的影響,所以安裝校正工作必須仔細地進行,不得草率行事。
2、油泵吸入管的安裝高度、長度和管徑應滿足計算值,力求簡短,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如彎頭等);轉子泵并保證泵在工作時,不超過其允許汽蝕余量。
3、油泵的吸入和排出管路應該有支架。泵不允許承受管路的負荷。
4、安裝油泵的地點應足夠寬敞,以方便檢修工作。
篇2:高壓油泵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一、油泵和千斤頂要用規(guī)定油號工作油,一般為10號或20號機械油,亦可用其他性質(zhì)相近的液壓用油,如變壓器油等。灌入油箱的油液必須經(jīng)過濾。經(jīng)常使用時每月過濾一次,油箱應定期清洗。油箱內(nèi)一般應保持85%左右的油位,不足時應及時補充,補充的油應與原泵中的油號相同。油箱內(nèi)的油溫一般應以10~40℃為宜,不宜在負溫下使用。
二、油管在工作壓力下避免彎折。連接油泵和千斤頂?shù)挠拖鋺3智鍧?不使用時用螺絲堵封,防止泥沙進入,油泵和千斤頂外露的油嘴要用螺帽封住,防止灰塵、雜物進入機內(nèi)。每日用完后,應將油泵擦凈,清除慮油銅絲布上的油垢。
三、油泵不宜在超負荷下工作,安全閥須按設備額定油壓調(diào)整壓力,嚴禁任意調(diào)整。
四、接地電源,機殼必須接地線,檢查線路絕緣情況后,方可試運轉。
五、高壓油泵運轉前,應將各油路調(diào)節(jié)閥松開,然后開動油泵,待空負荷運轉正常后,再緊閉回油閥,逐漸旋擰進油閥桿,增大負荷,并注意壓力表指針是否正常。
六、油泵停止工作時,應先將回油閥緩緩松開,待壓力表慢慢回至零位后,方可卸開千斤頂?shù)挠凸芙宇^螺母。嚴禁在負荷時拆換油管或壓力表等。
七、配合雙作用千斤頂?shù)挠捅?以采用兩路同時輸油的雙聯(lián)式油泵為宜。
八、耐油橡膠管必須耐高壓,工作壓力不得高于油泵的額定油壓或實際工作的最大油壓。油管長度不宜小于2.5m。當一臺油泵帶動兩臺千斤頂時,油管規(guī)格應一致。
泊頭鴻海
篇3:齒輪式輸油泵操作規(guī)程
一.系列齒輪油泵的潤滑是靠本身排送的液體進行的,(電動機的潤滑脂更換,視使用情況而定)。所以排送的液體必須清潔,若夾帶有細小沙塵或金屬粉末,對本泵的使用壽命有嚴重的影響,使用時注意此點。必要時在吸入管端裝置金屬濾油網(wǎng),,防止雜質(zhì)吸入。濾油網(wǎng)以60-100目/時為宜,濾油網(wǎng)的有效過濾面積應大于吸油管截面積的兩倍。
二.泵的安裝高度,應保證不超過泵所允許的吸上高度,安裝管路應有管架、油泵不允許承受管路負荷。
三.建議在吸、排油管路上分別安裝真空表和壓力表,以便監(jiān)視泵的工作狀態(tài)。
四.油泵未開動前的準備:
1.在油泵未開動之前應對泵各部進行仔細檢查。
A.檢查油泵的各螺母及底座上各螺栓是否緊固。
B.檢查油泵內(nèi)的主動齒輪和被動齒輪的轉動是否靈活。
2.把吸油接管和排油接管的閥門打開。
3.檢查電動機的電源是否接對。油泵旋向是否與指示箭頭方向相同,即面向軸承,順鐘向旋轉。
五.油泵工作時的維護:
1.注意油泵壓力表和真空表的讀數(shù)應符合技術規(guī)范。
2.注意軸封的工作狀態(tài),倘若漏油,對填料密封結構的泵應將其壓緊蓋均勻擰緊,但不能過緊,以免發(fā)熱和密封圈的迅速磨損,漏油時應及時更換油封。
3.定時檢查油泵各部位發(fā)熱情況。
4.當發(fā)現(xiàn)油泵有不正常的噪音或發(fā)熱過高等故障時,應立即停止油泵
工作,排除故障。
5.經(jīng)常保持油泵工作場地清潔。
六.油泵的停止:
1.切斷電動機電源。
2.關閉吸油接管和排油接管的閥門。
七.故障及排除方法:
1.排不出液體或排油量少?
原因:1.泵體內(nèi)沒有灌油。2.吸油高度超過真空高。3.吸油管路漏氣。4.旋轉方向不對。5.吸入接管濾油孔總面積太小。6.吸油管路內(nèi)堵塞或其它故障。7.油泵轉速低。8.排出管路內(nèi)阻力太大。9.吸油管未全部浸入液體。10.因液體溫度低而使粘度增大。11.安全閥開啟。12.安全閥錐面密合性不良。
排除方法:1.在接真空壓力處灌油。2.提高吸油面。3.檢查各連接處并固緊。4.電動機重新接線。5.增加金屬濾油網(wǎng)孔的面積。6.進行檢查并排除故障。7.用轉速表檢查并糾正之。8.將閥打開降低排出壓力。9.檢查并糾正處。10.預熱液體或降低排出壓力。11.調(diào)整安全彈簧壓力。12.重新用研磨膏研磨。
2.電動機所需功率過大?
原因:1.吸入液體的粘度太大。2.排出壓力過高。3.排出管路阻力太大。4.回轉部份運轉不靈受阻而致摩擦產(chǎn)生高熱。5.油泵吸入液體不清潔,夾有砂子或金屬粉未使齒面或兩側面磨損而出現(xiàn)傷痕。
排除方法:1.預熱或降低排出壓力。2.降低排出壓力。3.檢查并排除故障。4.拆開進行檢查并糾正之。5.應立即進行拆檢并清洗和修補其缺陷。
3.油泵內(nèi)液體滲漏?
原因:1.填料壓蓋沒有壓緊。2.密封圈使用期久已磨損。3.密封圈偏斜未壓正。4.各部分所襯墊的墊圈中漏油。
排除方法:1.擰緊螺母。2.更換新的密封圈。3.拆開、平均的擰緊螺母。4.更換新的。
4.油泵發(fā)生異常之響聲?
原因:1.液體吸不上。2.油泵各部裝訂與不妥當。3.主動齒輪軸或被動齒輪軸不同心。4.齒輪的齒面已磨損或咬毛,而致表面光潔度降低。5.回轉部份發(fā)生干涉。6.軸襯套已磨損。
排除方法:1.依上述第一類改障進行檢查。2.應進行檢修。3.應進行檢修。4.應拆檢。5.應拆檢。6.更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