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氬氣氮氣氣瓶充裝前后檢查操作規程
1、充裝前的氣瓶由氣瓶檢查員負責逐只進行檢查,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氣瓶,禁止充裝:
a.不具有“氣瓶制造許可證”的單位生產的;
b.進口氣瓶未經安全監察機構批準認可的;
c.將要充裝的氣體與氣瓶制造鋼印標記中充裝氣體名稱或化學分子式不一致的;
d.警示標簽上印有的瓶裝氣體名稱及化學分子式與氣瓶制造鋼印標記中不一致的;
e.非自有產權的且氣瓶技術檔案不在本充裝單位的;
f.原始標記不符合規定,或鋼印標志模糊不清的、無法辨認的;
g.顏色標記不符合GB7144氣瓶顏色標志的規定,或者嚴重污損、脫落、難以辯認的;
h.使用年限超過30年的;
i.超過檢驗期限的;
j.附件不全,損壞或不符合規定的;
k.氧氣瓶瓶體或瓶閥沾有油脂的;
l.有報廢標記的或氣瓶生產國的政府已宣布報廢的;
m.經過改裝的。
2、經檢查發現顏色或其他標記以及瓶閥出口螺紋與所裝氣體的規定不相符的氣瓶,除不予充氣外,還應查明原因,報告安全監察機構,并送往檢驗單位處理或檢驗。
3、無剩余壓力或不明剩余氣體的氣瓶,充裝前應充入氮氣置換后再抽真空。如發現瓶閥出口處有污跡、油跡或瓶內有異物而無法解決時,應送往檢驗單位處理或檢驗。
5、新投入使用或經內部檢驗后首次充氣的氣瓶,充氣前都應按規定先充入氮氣置換,除去瓶內的空氣及水分,經化驗分析合格后方能充氣。
6、在檢驗有效期限內的氣瓶,如外觀檢查發現有重大缺陷或對內部狀況有懷疑的氣瓶,應先送檢驗機構進行技術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重新使用。庫存和停用時間超過一個檢驗周期的氣瓶,啟用前應進行檢驗。
7、發現瓶內有積水時,充氣前應將氣瓶倒置,輕輕開啟瓶閥,完全排除瓶內水分后方可充氣。
8、國外進口的氣瓶,外國飛機、火車、輪船上使用的氣瓶,要求在我國境內充氣時,應先由安全監察機構認可,再由檢驗單位檢驗。
9、經檢查不合格(包括待處理)的氣瓶應與合格氣瓶隔離存放,并作出明顯標記,以防止相互混淆。
10、氣瓶充裝后檢查瓶體及其附件應無變形、泄漏,復檢瓶內氣壓應符合要求。
11、氣瓶充裝前后檢查完畢,應按氣體類別在氣瓶瓶體明顯部位粘貼“警示標簽”,并將其置于相應區域,及時做好檢查記錄并妥善保存備查。
篇2:氧氣氬氣氮氣氣瓶充裝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
一)氧氣、氬氣、氮氣泄漏處置措施
1、生產、儲存中發現氧氣、氬氣、氮氣泄漏,應立即關閉工藝管路、氣瓶、儲罐閥門,切斷泄漏源,并開霧水保護關閉閥門人員。若解決不了,應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必要時將氣體排放到大氣中,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2、進入通風不良有發生窒息危險場所處理氣體泄漏時,操作人員必須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護服和防護鞋,并在他人監護下進行操作。
3、槽車或儲罐管路系統有微小泄漏時,應及時檢修處理;有嚴重泄漏時,必須將槽車開到人稀空曠處,逐漸排放,并嚴格監護;排放時,人、車應處在上風向;必要時向消防部門報警求救。
二)燃爆事故處置程序
1、最早發現事故者應立即向有關負責人報告并盡快采取措施切斷事故源,開展自救。
2、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接到報警后,應迅速組織人員查明原因、性質,采取有效辦法控制事故擴大蔓延。
3、如事故原因不明或不能有效控制,應發出緊急救援警報,向消防部門求救,請求社會力量支援。
三)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1、一旦發生事故,進行緊急處置后,各崗位人員撤離到門房后,清點人員,接受現場總指揮的指令;
2、搶救人員應立即向現場總指揮簡短報告有關情況;
3、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應緊急疏散至上風向的安全地點集中;
4、對下風向可能威脅到人員(包括相鄰單位人員)安全時,應立即引導人員并與有關單位聯系,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四)危險區的隔離
1、危險區即事故發生地點,事故發生點半徑100m的范圍為隔離區。
2、在生產區廠門劃出警戒線,安排人員站崗隔離,嚴格控制人員進出。
3、對事故現場周邊區域的道路隔離和交通疏導。
六)現場醫療救護
1、氣體中毒急救措施:迅速脫離現場,移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停止時施行呼吸復蘇術;心跳停止時,施行心肺復蘇術。氧氣中毒后要就醫觀察24-28小時,以免延誤肺水腫的治療。
2、救援人員的皮膚因接觸低溫液體而被凍傷時,應及時將受傷部位放入溫水中浸泡或沖洗,切勿干加熱。嚴重的凍傷應迅速送醫院就醫。
七)事故現場保護
1、事故現場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指定專人實施保護,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事故現場;
2、事故現場清洗工作,經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批準后安排應急救援人員進行現場清理和設備修復工作。
篇3:氧氣氬氣氮氣氣瓶充裝操作規程
1、充裝前,應檢查低溫液體汽化器氣體出口溫度、壓力控制裝置是否處于正常狀態;低溫液體泵開啟前,要有冷泵過程;低溫操作人員應配戴可靠的防凍傷的勞保用品。
2、充氣前必須檢查確認氣瓶是經過檢查合格或妥善處理(應有記錄)后準予充裝的。
3、用防錯接頭進行充裝時,應認真檢查瓶閥出氣口的螺紋與所充裝氣體所規定的螺紋型式是否相符,防錯裝接頭零部件是否靈活好用。
4、開啟瓶閥時應緩慢操作,并應注意監聽瓶內有無異常音響。
5、在瓶內氣體壓力達到7Mpa以前應逐只檢查氣瓶的瓶體溫度是否大體一致,在瓶內氣體壓力達到10Mpa時應檢查瓶閥的密封是否良好,發現異常時應及時妥善處理。
6、低溫泵排液量與汽化器的換熱面積及充裝量應匹配,應使每瓶氣的充裝時間不得小于30min,氣瓶的充裝流量,不得大于8m3/h(標準狀態氣體);氣瓶充裝時汽化器出口溫度不得低于0℃.
7、用充氣匯流排充裝氣瓶時,在瓶組壓力達到充裝壓力的10%以后,禁止再插入空瓶進行充裝。
8、用國產氣瓶(15Mpa公稱工作壓力)充裝永久氣體(氧氣、氬氣、氮氣)氣瓶在不同充裝溫度下的最高充裝壓力(表壓)不得超過下表的規定:
溫度℃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氧氣Mpa
14.0
14.3
14.7
15.1
15.4
15.8
16.1
16.5
16.9
17.2
氬氣Mpa
14.7
15.0
15.3
15.6
15.9
16.2
16.5
16.8
17.1
17.4
氮氣Mpa
14.1
14.5
14.8
15.2
15.5
15.9
16.2
16.5
16.9
17.2
9、充裝后的氣瓶,應由氣瓶檢查員逐只檢查瓶內壓力、瓶閥與瓶口連接的密封性、瓶體有無變形或泄漏、瓶體溫度有無異常升高,氣瓶附件、警示標簽是否完整,不符合要求時應妥善處理。
10、氣瓶充裝員應及時填寫“充裝合格證”粘貼于氣瓶明顯部位,并認真填寫充裝記錄,做到內容完整,字跡清晰。氣瓶充裝記錄保存時間不應少于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