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實施辦法

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實施辦法

2024-07-23 閱讀 5350

1.目的

使本公司新進人員、在職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有所遵循,以符合法令規定。

2.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本公司的人員。

3.職責

本辦法的制定、修訂、廢止須由行政部及有關部門協議并發布。

4.內容

4.1新進人員教育培訓

本公司新進人員報到后,由行政部或該員工所在部門的主管負責有關下列安全衛生及環保教育培訓,其訓練時數為三小時。訓練資料由行政部按《教育訓練推行辦法》整理存檔培訓時數為八小時。培訓資料及考核試卷按照《員工入職管理須知》執行,內容如下:

(1)員工入職規定

(2)工作時間及打卡規定

(3)勞動紀律規定

(4)休假制度

(5)消防基本知識

(6)生產車間防火和安全生產制度

(7)ISO9001、ISO4001和OSHAS18000基本知識

前列第(3)、(4)項由隸屬單位于新進人員作業前實施;另將實施后之教育訓練填寫[廠(處)級安全教育實施記錄表]再轉送至工安環保室存查。但從事生產性機械或設備之操作等,應各增列三小時;對制造、處置或使用危險物、有害物者應增列三小時,由隸屬單位實施。各級業務主管人員于新雇作業時,應參照下列課程增列六小時。

行政部及相關部門安排員工培訓并考核,培訓時間為八小時,情況許可時安排進行三天培訓。培訓考核的內容大致分為:

(1)員工入職須知

(2)技術人員上崗培訓

(3)質控人員上崗培訓

(4)ISO9001、ISO4001和OSHAS18000基本知識

(5)生產部車間操作工上崗

(6)消防安全知識

4.2在職人員安全衛生教育培訓

(1)在職人員安全衛生教育培訓則依公司年度培訓計劃表進行。

(2)在職員工一般安全衛生教育培訓項目如下:

a、安全衛生相關法令、規定宣導及說明。

b、各項作業中有關安全衛生特殊情況及預防方法。

c、緊急事故、避難項目的處理、處置或演習。

d、消防培訓或演習等事項

e、其它有關事項。

4.3教育培訓管理及實施

4.3.1除必須依據本辦法規定辦理外,對于較特殊作業的員工或職業災害發生頻率較高的崗位或員工,由安委會視實際需要,酌予增加。

4.3.2上述4.1和4.2中,由本公司所辦理教育培訓,必須保存個人簡歷、入職考核試卷及相關培訓記錄,以備供查。

4.3.3公司內部或外部學習培訓按公司年度培訓計劃或總公司培訓安排實施。

4.3.4本辦法若有未盡事宜,均需依照員工安全衛生教育培訓規則辦理。

5.相關文件

《安全衛生管理作業辦法》IW/AFO38.02

《員工入職規定》IW/AFO18.16

《員工入職須知考題》IW/AFO18.16.02

《技術人員上崗培訓考試》IW/AFO18.16.05

《質控人員上崗培訓考試》IW/AFO18.16.06

《ISO9001和ISO4001基本知識考試》IW/AFO18.16.03

《車間員工培訓工作指引》IW/AFO18.16.01

《車間安全教育培訓考試》IW/AFO18.16.04

6.記錄

《員工培訓計劃》IL/AFO18.05

篇2: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規定

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以下簡稱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職工安全素質,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危害,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第三條企業必須開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識,倡導安全文化,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

第四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全國企業安全教育工作實施綜合管理,并行使監察職責。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安全教育工作實施綜合管理,并行使監察職責。

第二章生產崗位職工安全教育

第五條企業新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廠級、車間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三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四十學時。

第六條廠級安全教育由企業主管廠長負責,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廠級安全教育應包括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通用安全技術、勞動衛生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識,本企業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制度及狀況、勞動紀律和有關事故案例等項內容。

第七條車間級安全教育由車間負責人組織實施。車間級安全教育應包括本車間勞動安全衛生狀況和規章制度,主要危險危害因素及安全事項,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八條班組級安全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

班組級安全教育應包括遵章守紀,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崗位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衛生事項,典型事故案例,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等項內容。

第九條企業新職工應按規定通過三級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十條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知識與安全操作技能培訓,并經過考核,取得特種作業資格,方可上崗工作。具體辦法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企業職工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時,必須進行相應的車間級或班組級安全教育。

企業在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時,必須對有關人員進行相應的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

第三章管理人員安全教育

第十二條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廠長、經理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四十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的教材由勞動行政部門指定或認可。安全教育應包括國家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有關規章制度,工傷保險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管理職責、企業勞動安全衛生管理知識及安全文化,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十三條企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一百二十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由地市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認可的單位或組織進行。安全教育應包括國家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勞動安全衛生標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安全技術、勞動衛生知識、安全文化,工傷保險法律、法規,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及調查處理程序,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安全教育考核合格者,由勞動行政部門發給任職資格證。

第十四條企業其他管理負責人(包括職能部門負責人、車間負責人)、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教育由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二十四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應包括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及本部門、本崗位安全衛生職責,安全技術、勞動衛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十五條班組長和安全員的安全教育由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二十四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應包括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安全技術、勞動衛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技能及本企業、本班組和一些崗位的危險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項,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搶救與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四章組織管理

第十六條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廠長、經理對本企業安全教育工作負責。

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安全教育工作。

第十七條企業安全教育工作應納入本單位培訓教育年度計劃和中長期計劃,所需人員、資金和物資應予保證。

第十八條企業應建立、健全生產崗位職工安全教育、管理人員安全教育、安全員安全教育和班前教育、事故教育、安全活動日(周、月)等項安全教育制度。

第十九條企業應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檔案。

安全教育檔案由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管理或實行分級管理。

第二十條企業對于認真開展安全教育并在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危害方面做出成績的單位和職工,應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一條各級勞動行政部門的勞動安全衛生監察人員有權進入企業,對企業安全教育制度、教育內容、組織實施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二條勞動行政部門對于認真開展安全教育并在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危害方面做出成績的企業和人員,應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五章罰則

第二十三條凡未按本規定進行安全教育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可按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凡未按本規定進行安全教育而造成職工傷亡事故或嚴重職業危害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按有關規定從重處罰。

第二十四條企業無理阻撓勞動行政部門及其勞動安全衛生監察人員行使監督檢查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罰。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及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可根據本規定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七條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篇3: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辦法

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生產崗位職工安全教育

第三章管理人員安全教育

第四章組織管理

第五章罰則

第六章附則

第一條為規范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以下簡稱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職工安全素質,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危害,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第三條企業必須開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識,倡導安全文化,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

第四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全國企業安全教育工作實施綜合管理,并行使監察職責。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安全教育工作實施綜合管理,并行使監察職責。

第二章生產崗位職工安全教育

第五條企業新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廠級、車間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三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四十學時。

第六條廠級安全教育由企業主管廠長負責,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廠級安全教育應包括勞動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識,本企業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制度及狀況、勞動紀律和有關事故案例等項內容。

第七條車間級安全教育由車間負責人組織實施。

車間級安全教育應包括本車間勞動安全衛生狀況和規章制度,主要危險危害因素及安全事項,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八條班組級安全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

班組級安全教育應包括遵章守紀,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崗位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衛生事項,典型事故案例,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等項內容。

第九條企業新職工應按規定通過三級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十條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知識與安全操作技能培訓,并經過考核,取得特種作業資格方可上崗工作。具體辦法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企業職工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時,必須進行相應的車間或班組級安全教育。

企業在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時必須對有關人員進行相應的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

第三章管理人員安全教育

第十二條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廠長、經理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四十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的教材由勞動行政部門指定或認可。安全教育應包括國家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有關規章制度,工傷保險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管理職責、企業勞動安全衛生管理知識及安全文化,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十三條企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一百二十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由地市級以下勞動行政部門認可的單位或組織進行。安全教育應包括國家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勞動安全衛生標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安全技術、勞動衛生知識、安全文化,工傷保險法律、法規,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及調查處理程序,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安全教育考核合格者,由勞動行政部門發給任職資格證。

第十四條企業其他管理負責人(包括職能部門負責人、車間負責人)、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教育由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二十四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應包括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及本部門、本崗位安全衛生職責,安全技術、勞動衛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十五條班組長和安全員的安全教育由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二十四學時。

本條規定的安全教育應包括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安全技術、勞動衛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技能及本企業、本班組和一些崗位的危險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項,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搶救與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第四章組織管理

第十六條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廠長、經理對本企業安全教育工作負責。

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安全教育工作。

第十七條企業安全教育工作應納入本單位培訓教育年度計劃和中長期計劃,所需人員、資金和物資應予保證。

第十八條企業應建立、健全生產崗位職工安全教育、管理人員安全教育、安全員安全教育和班前教育、事故教育、安全活動日(周、月)等項安全教育制度。

第十九條企業應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檔案。

安全教育檔案由企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管理或實行分級管理。

第二十條企業對于認真開展安全教育并在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病危害方面做出成績的單位和職工,應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一條各級勞動行政部門的勞動安全衛生監察人員有權進入企業,對企業安全教育制度、教育內容、組織實施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二條勞動行政部門對于認真開展安全教育并在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危害方面做出成績的企業和人員,應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五章罰則

第二十三條凡未按本規定進行安全教育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可按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凡未按本規定進行安全教育而造成職工傷亡事故或嚴重職業危害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按有關規定從重處罰。

第二十四條企業無理阻撓勞動行政部門及其勞動安全衛生監察人員行使監督檢查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罰。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及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可根據本規定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七條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