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標志管理辦法

安全標志管理辦法

2024-07-23 閱讀 8833

1目的

為規范第一粗煉廠《安全、消防、交通道路、職業健康》等標志,提示職工注意作業區域各種危險、危害因素,防止事故的發生,根據國家相關各種標志牌的技術規定,結合不銹鋼有限公司的具體要求,特制定本辦法。

2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應于第一粗煉廠區域內的各生產設施(備)、廠房、消防設施、交通道路和其他有必要提醒人們注意安全的場所。

3安全標志定義

安全標志是用以表達特定安全信息的標志,由圖形符號、安全色、幾何形狀(邊框)或文字構成。

4標志類型

安全標志分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和提示標志(輔助標志)四大類型。

4.1禁止標志

禁止標志的含義是禁止人們不安全行為的圖形標志。禁止標志基本型式為圓環加斜線,園環和斜杠為紅色,圖形符號為黑色,襯底色為紅色。

4.2警告標志

警告標志的基本含義是提醒人們對周圍環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發生危險的圖形標志,警告標志的基本型式為三角形,三角形邊框及圖形符號為黑色,襯底色為黃色。

4.3指令標志

指令標志的含義是強制人們必須做出某種動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圖形標志,指令標志的基本型式是圓形邊框,圖形符號為白色,襯底色為藍色。

4.4提示標志

提示標志的含義是向人們提供某種信息(如標明安全設施或場所等)的圖形標志,提示標志的基本型式廣為正方形,圖形符合為白色,襯底色為綠色。

4.4.1提示標志中的帶有方向輔助標志

設置提示標志的位置時要加方向輔助標志時,必須按實際需要指示左向或向下時,輔助標志應放在圖形標志的左方,如指示右向時,則應放在圖形標志的右方。

4.4.2文字輔助標志

4.4.3文字輔助標志的基本型式是矩形邊框。

4.4.4文字輔助標志有橫寫和豎寫兩種形式。

4.4.4.1橫寫時,文字輔助標志寫在標志的下方,可以和標志連在一起,也可以分開。

4.4.4.2豎寫時,文字輔助標志寫在標志桿的上部。

4.4.4.3文字字體均為黑體字。

4.5顏色

安全標志所用的顏色應符合國家GB2893-2008規定的顏色。

5設置原則

5.1安全

5.1.1標志設置的原則是標志本身不應有造成人體任何傷害的潛在危險。

5.1.2作業區域中因設備、設施、能源介質等存在某種不安全的危險、危害因素,需要用標志加以提醒的應設置與其相關安全的標志。

5.2醒目

標志應設在人們最容易看見的地方,要保證標志具有足夠的尺寸,并使其與背景間有明顯的對比度。

5.3便利

5.3.1應從方便的角度按人員正常走向考察人們初臨一個新環境時或遇到緊急情況下所需要的信息。

5.3.2要將導向標志和提示標志結合使用,遠離目標時使用導向標志,在目標位置處使用提示標志以利辨別。

5.4協調

5.4.1標志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要根據周圍環境因素選擇標志的材質、顏色及設置方式,使標志設置后能增加環境的美感。

5.4.2同一場所的各標志之間要相互協調,應盡量使在不同位置設置的標志保持高度、尺寸、材質及顏色的統一。

6設置要求

6.1標志牌應設在與危險、危害因素有關的醒目地方,并使大家看見后,有足夠的時間來注意它所表示的內容。環境信息標志宜設在有關場所的入口處和醒目處;局部信息標志應設在所涉及的相應危險地點或設備(部件)附近的醒目處。

6.2標志牌不應設在門、窗、架等可移動的物體上,以免這些物體位置移動后,看不見安全標志。

6.3標志的正面或其鄰近不得有妨礙人們視讀的固定障礙物,并盡量避免經常被其他臨時性物體所遮擋。

6.4應將標志設在明亮的地方,以保證人們能正常地辨認標志。如在應設置標志的位置附近無法找到明亮地點,則應考慮增加輔助光源或使用燈箱。

6.5用各種材料制成的帶有規定顏色的標志經光源照射后,標志的顏色仍應符合有關安全色標準的規定。盡量用適量的標志將必要的信息展現出來,避免漏設、濫設。

6.6導向標志應設在便于人們選擇目標方向的地點,并按通向目標的最佳路線布置。如目標較遠,可以適當間隔重復設置,在分岔處都應重復設置標志。

6.7提示標志應設在緊靠所說明的設施,單位的上方或側面,或足以引起人員的注意與該設施、單位鄰近的部位。

6.8標志牌的平面與視線夾角應接近90°角,觀察者位于最大觀察距離時,最小夾角不低于75°。

6.9設置在道路邊緣的標志牌,其內邊緣距路面(或路肩)邊緣不應小于0.35m,標志牌下邊緣距路面的高度應在2.5m。

6.10設置在道路邊緣的標志牌,在裝設時,標志牌所在平面應與行駛方向垂直或成80°-90°角。

6.11設置在道路邊緣的警告標志到危險地點的距離,根據道路的行車速度計算。

6.12道路交通標志應按道路交通規定標志設置。

7設置高度

7.1與人眼水平視線高度大體一致;

7.2略高于人體身高;

7.3其他更明顯的較高的位置,

7.4個別標志的設置高度可根據具體場所的客觀情況來確定。

7.5懸掛式設置的標志的下邊緣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m。

7.6柱式設置的標志的下邊緣距地面高度宜在2m左右。如確信標志的設置地點不會因其設置高度而對人體造成傷害,其設置高度可與人眼視線高度大體一致或選用其他合適的設置高度。

7.7設置含有方向性的圖形標志時,應避免其方向與實際場景的方向相矛盾。

7.8布置各種功能的圖形標志應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的順序,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排列。

8設置方式

8.1圖形標志一般采用的設置方式為釘掛、固定在欄桿、物體上以及其他設置方式。

8.2各種方式設置的標志都應牢固地固定在其依托物上,不能產生傾斜、卷翹、擺動等現象。室外設置時,應充分考慮風力的作用。

9標志牌的材質

9.1安全標志牌應采用堅固耐用的材料制作,一般不宜使用遇水變形、變質或易燃的材料。

9.2標志牌表面質量應圖形清楚,無毛刺、孔洞和影響使用的任何疵病。9.3標志一般選用薄鋼板、銅板、鋁板、塑料、搪瓷等耐久性材料。

9.4有觸電危險的場所,應使用絕緣材料制作標志。

9.5室外露天場所設置的消防安全標志及交通標志宜用反光材料或自發光材料制成。

9.6對防火有要求的標志應使用不燃材料,否則應在其外面加設玻璃或其他不燃透明材料制成的保護罩。

9.7特殊場合使用的標志的材料應符合有關規定。

10標志牌的型號選用(型號見附件2)

10.1廠房入口處、廠區內和工地內設5型或6型。

10.2廠房內部設4型或5型。

10.3局部信息標志牌設1型、2型或3型。

10.4無論廠區或廠房內,所設標志牌不能覆蓋全廠或全廠房面積時,應多設幾個標志牌。

11管理要求

11.1各分廠、室對所屬管理區域安全標志牌每半年檢查一次,如發現有破損、變形、褪色等應及時修整或更換,發現嚴重積灰的必須及時擦凈。

12其他

12.1此規定不適用室內各種標志,室內標志根據消防有關規定執行。

篇2: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

《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發布,是基于國家取消行政許可后,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而制定的行業規范。《規定》特別明確了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實行安全標志管理。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實行安全標志管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種市場準入要求,并由原來的國家行政機關直接管理,改變為行政機關對“安全標志”管理機構的宏觀指導和監督檢查,由中介機構負責具體實施。

采用安全標志,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提供了一個載體、一種標識。這種載體和標識不僅有利于政府部門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實施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同時,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也有利于加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監督。安全標志不僅有體現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符合要求的功能,也是特種勞動防護用品進入市場的一張通行證。同時,通過安全標志管理,使符合安全防護性能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進入市場,也有利于規范市場行為,加強對市場的管理,促進勞動防護用品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為了實施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保障從業人員的職業安全與健康,依據《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制定了《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實施細則》,并于2005年10月13日起實施。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是確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準許生產經營單位配發和使用該勞動防護用品的憑證。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和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標識兩部分組成。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監制,加蓋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印章。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標識由圖形和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編號構成(見下圖)。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產品應在產品的明顯位置加施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標識,標識加施應牢固耐用。

標識規格與適用范圍

1.焊接護目鏡、焊接面罩、防沖擊護眼具:

18mm(包括編號)×12mm(如圖1所示)

2.安全帽、防塵口罩、過濾式防毒面具面罩、過濾式防毒面具濾毒罐(盒)、自給式空氣呼吸器、長管面具:

27mm(包括編號)×18mm(如圖2所示)

3.阻燃防護服、防酸工作服、防靜電工作服、防靜電鞋、導電鞋、保護足趾安全鞋、膠面防砸安全鞋、耐酸堿皮鞋、耐酸堿膠靴、耐酸堿塑料模壓靴、防穿刺鞋、電絕緣鞋:

39mm(包括編號)×26mm(如圖3所示)

4.安全帶、安全網、密目式安全立網:

69mm(包括編號)×46mm(如圖4所示)

安全標志管理部門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實行統一監督管理。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在本行政區域內,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對監察區域內煤礦企業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使用情況實施監察。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受理、核發和日常管理工作由設在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負責,并對其所核發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負責。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檢驗工作,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委托經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授權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進行。

安全標志的申請

申請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生產單位(以下簡稱申請單位)應具備下列條件:

1.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

2.具有能滿足生產需要的生產場所和技術力量;

3.具有能保證產品安全防護性能的生產設備;

4.具有能滿足產品安全防護性能要求的檢測檢驗設備;

5.具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

6.具有產品標準和相關技術文件;

7.其產品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要求;

8.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申請單位應按以上條件進行自查,符合條件的,填寫《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申請書》,并附相關材料,報送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自接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初審,符合要求的,向申請單位發出受理通知書;不符合要求的,告知申請單位按要求重新填寫或補充申請材料。申請單位應承擔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申辦費用。

安全標志的審核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對通過初審的申請材料,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技術審查,提出技術審查報告。技術審查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技術審查合格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對相關技術文件予以確認、存檔,并發出現場評審通知書;技術審查不合格的,向申請單位發出整改通知書。申請單位應在接到整改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完成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整改后復審仍不合格的,終止本次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申辦。被終止申辦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自終止申辦之日起再次申辦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時間間隔不少于90日。

經技術審查合格的,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組織專業評審人員對申請單位的主體資格、技術力量、生產設備、檢測檢驗設備和管理體系等條件進行現場評審,提出現場評審報告。現場評審實行組長負責制。評審組原則上應在接到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下達的現場評審任務書之日起的10個工作日內完成評審工作。評審組一般由2~3人組成;評審工作時間一般為2~3天。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可派1名監察人員,監督現場評審工作。現場評審人員按照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抽樣的有關要求抽封樣品,填寫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抽樣單,申請單位應于封樣之日起5日內將抽封的樣品寄往受委托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

安全標志的頒發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自收到現場評審報告(包括整改報告)及檢驗報告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綜合審查。綜合審查合格的,頒發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準許在該產品上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標識,并予以公告。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的有效期為4年。

進口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的頒發,采取按有效期管理和按進口批次管理兩種形式。

1.申請單位為產品制造商,按本辦法規定程序審查合格的,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

2.申請單位為國內代理商、進口商或其他單位,經技術審查和檢驗合格的,按進口批次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

進口的一般勞動防護用品參照上述規定辦理準用手續。

安全標志的管理

對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生產單位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每年進行1次審核。對已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產品,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可以委托經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授權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進行不定期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檢驗。

生產單位應于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有效期屆滿90日前,按程序申請辦理延續手續。

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有效期內,生產單位的產品名稱、產品型號變更的,應按程序申請換證;生產單位的名稱、法定代表人、通訊地址等檔案信息變更的,應辦理變更手續。

1.安全標志的暫停使用

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有效期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暫停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

1)未能保持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穩定合格的;

2)生產現狀發生變化達不到生產要求的。

被暫停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生產單位,應于90日內完成整改。經整改復查合格的,可以恢復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

2.安全標志的撤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并予以公告:

1)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有效期屆滿,生產單位未按本辦法要求提出申請延續的;

2)弄虛作假,騙取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

3)整改期滿拒絕復查或者經復查不合格的;

4)生產單位被吊銷或注銷營業執照的;

5)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已不符合相關技術標準的;

6)國家已經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

7)生產單位拒絕接受監督檢查的;

8)轉讓、買賣或者非法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

9)未能保持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穩定合格而引起生產安全事故的;

10)在被暫停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期間,擅自生產的;

11)未按規定進行年度審核或年度審核不合格的;

12)其他應撤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情形。

被撤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再次申請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時間間隔不少于180日,有第2項和第8項行為的,再次申請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時間間隔不少于2年。

申請單位弄虛作假提供檢驗樣品,或擅自更換已抽取的封樣樣品,應終止本次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申辦,并在2年之內不得再次申辦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

3.評審紀律

1)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嚴格按現場評審規范和任務書要求進行評審、取證;

2)尊重生產單位的知識產權,保守評審中涉及的技術秘密;

3)廉潔自律,不提供有損評審結論公正性的指導、咨詢。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工作人員不按規定核發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或者其評審人員在評審過程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按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有關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投訴,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受理;有關申訴和爭議,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受理。

從2006年4月1日起,生產經營單位采購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應是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產品。

篇3:氧化鎳車間安全標志標識標語管理制度

為規范車間各工作場所安全標志、安全標識、安全警示標語的設置與使用,使職工對現場職業危害或傷害產生警覺,并采取相應防護措施,根據國家和集團公司有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要求,特制定本管制度。

一、本制度名詞解釋:

1.安全標志是指用以表達特定安全信息,由圖形符號、安全色、幾何形狀(邊框)或文字構成的圖形標志。主要有以下四種:

禁止標志:禁止或制止人們某種不安全行為的圖形標志;

警告標志:提醒人們對周圍環境引起注意,一避免可能發生危險的圖形標志;

指令標志:強制人們必須做出某種動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圖形標志;

提示標志:向人們提供某種信息(如表明安全設施或場所)的圖形標志。

2.安全警示卡是指采用安全標志不能充分將某種危險或危害的信息傳達給現場作業人員,而參照國家有關規定制作的由各類圖形標識和文字組合成的告知職工危害后果及其防護措施的提示卡、

3.安全警示標語是指專門書寫的宣傳安全思想、觀點、規章制度等內容的短句或口號。

二、設置原則

1.對存在危險的設備、設施、場所或人員集中過往的區域(場所)必須設置;

2.所設置的安全標志或警示卡的類別、大小、內容與設置處的危險危害情況相一致;

3.安全標志或警示卡必須設置在醒目位置,使職工有足夠時間安全的閱讀或注意它所表示的內容,且安全標志、警示卡使用的安全色和對比色要達到國家有關規定的顏色范圍和亮度;

4.安全標志或警示卡的大小及材料的選擇、設置形式、形狀、所處位置等應與車間協調,美觀。

三、以下設備、設施、場所或區域必須設置安全標志或警示卡,且其文字部分應采用中英文對照。

1.變壓器(室)配電箱及一些有觸電危險的電氣設備、設施;

2.易燃易爆的場所或地點;

3.垂直走行梯的頂部及底部;高于2M的固定式鋼平臺。

4.有人員活動區域的旋轉、傳動機械設備或其附近;

5.人體有可能墜落、滑倒、摔跌等場所;

6.有墜落物、飛濺物的場所;

7.坑、井、溝、池附近;

8.固定的危險作業場所;

9.消防設備設置點的通道旁。

四、現場設置的安全標志和警示卡應符合下列要求

1.優先選用安全標志。當現場的危險危害信息可通過設置安全標志達到警示提示作用時,必須采用安全標志而禁止使用警示卡,多個安全標志牌在一起設置時,應按禁止、警告、指令、提示類型的順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地排序;

2.設置處所必須有足夠的照明,安全標志、警示卡的前面不得有任何阻隔物,道路邊設置時應考慮到不受樹木、建(構)筑物的影響(至少保證在正面觀察方向的最遠視距處能看到安全標志、警示卡的全部內容);

3.采用附著式、懸掛式或柱式等固定方式安裝。懸掛式和附著式的固定應穩固不傾斜,柱式應和支架牢固聯接,不得設在門、窗、架等可移動的物體上;

4.每半年至少檢查一次,如發現有破損、變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時,各單位應及時修整或更換;

5.設置高度一般為其下緣距地面的高度不低于2M,局部標識時可視具體情況確定;

6.使用固體式安全標語,采用綠底白字,字體一般選用黑體或仿宋體,禁用行、草字體書寫;且內容簡潔、通俗易懂,具有針對性,嚴禁空洞;

7.單字安全標語的邊長不小于500MM。

加強管理與檢查,發現其破損、變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時,及時修整或更換,保證安全標志標識完整,色彩清晰。

氧化鎳車間

200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