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廠安全標志管理措施
發電廠在安全標志上加強管理,能增強員工對安全標志的識別和自我保護意識,有效遏制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一、進一步加強對安全標志的宣傳
加強安全標志的類型、作用的宣傳,是幫助管理人員和廣大員工們對生產現場安全標志的認識,了解標志的含義;是進一步規范現場作業人員和巡視人員的行為,杜絕不安全行為;是積極遏制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
掌握安全標志的類型要求管理者(管理部門)要對生產現場的安全標志正確選擇、正確懸掛,同時要加強對現場安全標志的巡視,對損壞、缺少的要及時發現補充和完善;對不合適的標志要及時糾正,防止誤導。根據國家標準的規定,安全標志是由安全色、幾何圖形、圖形符號和文字所構成,用以表達特定的安全信息。
安全標志共分為四類:
1.禁止標志:含義是禁止人們不安全行為的圖形標志,型式為帶斜杠的圓邊框;
2.警告標志:含義是提醒人們對周圍環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發生危險的圖形標志,型式為正三角形邊框;
3.指令標志:含義是強制人們必須做出某種動作或采取防范措施的圖形標志,型式為圓形邊框;
4.提示標志:含義是向人們提供某種信息(如標明安全設施或場所的)圖形標志,型式為正方形邊框。
二、加強安全標志的管理,正確選擇安全標志,以達到遏制事故的目的
安全標志在選擇、懸掛中,時常出現不規范、不嚴肅的現象,主要是標牌的“圖形”與“文字”選擇方面混亂,有的在使用上未能按有關要求去做,表現有以下幾點:
1.“禁止翻越”與“禁止跨越”標牌易混淆,亂在文字與圖形不相符;
2.在發電廠的輸煤系統,輸煤皮帶防護欄桿上,應懸掛“禁止翻越”標志,而錯掛“禁止靠近”的標志和圖形;
3.在輸煤皮帶的人行橫橋上的兩側防護欄上,應掛“從此跨越”標志,但卻將此標志掛在輸煤皮帶兩側的防護欄上,位置選擇錯誤;
4.個別場所,在閥門把手上卻懸掛著根本與措施無關的標識“從此上下”;
5.在某些場所,時常見到用細鐵絲固定標牌,時間一久,鐵絲一斷使標牌出現這樣和那樣的傾斜,有的掉下來就放在地面上,很不嚴肅、不規范;
6.在室外,個別安全標志牌的圖形和文字的顏色褪色較為嚴重,有的識別不清,有的甚至就是一塊光板牌在那里掛著,個別安全標志牌損壞等等。
三、正確選擇,防止誤導
發電廠專業設備較多,主要包括:燃燒系統、熱力系統、輸煤系統、除灰系統、化水系統、監控系統、變電系統等,每個專業都有它的特點,所以安全標志在選擇、懸掛時,要“對癥下藥”,正確選擇,防止誤導。
1.安全標志的實施應按照《安全標志使用導則》的規定嚴格執行;
2.在懸掛安全標志前,要組織有關部門對生產場所認真查看、了解、統計,對照標準、正確選擇;
3.安全標志應統一制作,材料應選用堅固耐用的,同時要根據使用的場所、照明情況,選擇標志牌為蓄光的和不蓄光等。安全標志牌制作的尺寸,要注意周圍環境不同來適當選擇,大小尺寸要盡量保持一致,使現場整潔、美觀;
4.統一安裝時,要根據現場環境安裝在醒目的位置,同時高度要適中,保持一致;
5.加強對安全標志的維護和投入。首先制定出安全標志的管理制度,生產場所的安全標志管理,可納入到運行值班、檢修維護的定期檢查制度中,公共場所的安全標志可按區域劃分、按設備劃分等,明確管理單位責任,及時發現、及時消除,確保現場安全標志的正確性、嚴肅性;
6.發電廠職能部門每年要制定安全標志牌的補充計劃,落實費用、責任到人,確保生產場所安全標志的完整性、正確性;
7.對新建、擴建、技改等建設項目,在設備試運行前應完成安全標志的實施,在工程驗收交接時,同時將安全標志標準化管理納入驗收檢查項目中,確保移交生產的完整性。
總之,積極組織實施安全標志的宣傳、教育,對提高生產現場的安全標志標準化、制度化建設,提高廣大員工對安全標志的認識、理解和掌握,提高員工對現場危險源的辨識能力和預防能力,有效地遏制安全生產事故,促進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進一步確保企業的生產穩定和發展是很有必要的。
篇2: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
《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發布,是基于國家取消行政許可后,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而制定的行業規范。《規定》特別明確了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實行安全標志管理。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實行安全標志管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種市場準入要求,并由原來的國家行政機關直接管理,改變為行政機關對“安全標志”管理機構的宏觀指導和監督檢查,由中介機構負責具體實施。
采用安全標志,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提供了一個載體、一種標識。這種載體和標識不僅有利于政府部門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實施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同時,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也有利于加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監督。安全標志不僅有體現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符合要求的功能,也是特種勞動防護用品進入市場的一張通行證。同時,通過安全標志管理,使符合安全防護性能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進入市場,也有利于規范市場行為,加強對市場的管理,促進勞動防護用品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為了實施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保障從業人員的職業安全與健康,依據《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制定了《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實施細則》,并于2005年10月13日起實施。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是確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準許生產經營單位配發和使用該勞動防護用品的憑證。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和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標識兩部分組成。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監制,加蓋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印章。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標識由圖形和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編號構成(見下圖)。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產品應在產品的明顯位置加施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標識,標識加施應牢固耐用。
標識規格與適用范圍
1.焊接護目鏡、焊接面罩、防沖擊護眼具:
18mm(包括編號)×12mm(如圖1所示)
2.安全帽、防塵口罩、過濾式防毒面具面罩、過濾式防毒面具濾毒罐(盒)、自給式空氣呼吸器、長管面具:
27mm(包括編號)×18mm(如圖2所示)
3.阻燃防護服、防酸工作服、防靜電工作服、防靜電鞋、導電鞋、保護足趾安全鞋、膠面防砸安全鞋、耐酸堿皮鞋、耐酸堿膠靴、耐酸堿塑料模壓靴、防穿刺鞋、電絕緣鞋:
39mm(包括編號)×26mm(如圖3所示)
4.安全帶、安全網、密目式安全立網:
69mm(包括編號)×46mm(如圖4所示)
安全標志管理部門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實行統一監督管理。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在本行政區域內,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對監察區域內煤礦企業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使用情況實施監察。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受理、核發和日常管理工作由設在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負責,并對其所核發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負責。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檢驗工作,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委托經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授權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進行。
安全標志的申請
申請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生產單位(以下簡稱申請單位)應具備下列條件:
1.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
2.具有能滿足生產需要的生產場所和技術力量;
3.具有能保證產品安全防護性能的生產設備;
4.具有能滿足產品安全防護性能要求的檢測檢驗設備;
5.具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
6.具有產品標準和相關技術文件;
7.其產品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要求;
8.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申請單位應按以上條件進行自查,符合條件的,填寫《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申請書》,并附相關材料,報送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自接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初審,符合要求的,向申請單位發出受理通知書;不符合要求的,告知申請單位按要求重新填寫或補充申請材料。申請單位應承擔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申辦費用。
安全標志的審核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對通過初審的申請材料,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技術審查,提出技術審查報告。技術審查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技術審查合格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對相關技術文件予以確認、存檔,并發出現場評審通知書;技術審查不合格的,向申請單位發出整改通知書。申請單位應在接到整改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完成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整改后復審仍不合格的,終止本次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申辦。被終止申辦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自終止申辦之日起再次申辦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時間間隔不少于90日。
經技術審查合格的,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組織專業評審人員對申請單位的主體資格、技術力量、生產設備、檢測檢驗設備和管理體系等條件進行現場評審,提出現場評審報告。現場評審實行組長負責制。評審組原則上應在接到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下達的現場評審任務書之日起的10個工作日內完成評審工作。評審組一般由2~3人組成;評審工作時間一般為2~3天。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可派1名監察人員,監督現場評審工作。現場評審人員按照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抽樣的有關要求抽封樣品,填寫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抽樣單,申請單位應于封樣之日起5日內將抽封的樣品寄往受委托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
安全標志的頒發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自收到現場評審報告(包括整改報告)及檢驗報告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綜合審查。綜合審查合格的,頒發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準許在該產品上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標識,并予以公告。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的有效期為4年。
進口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的頒發,采取按有效期管理和按進口批次管理兩種形式。
1.申請單位為產品制造商,按本辦法規定程序審查合格的,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
2.申請單位為國內代理商、進口商或其他單位,經技術審查和檢驗合格的,按進口批次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
進口的一般勞動防護用品參照上述規定辦理準用手續。
安全標志的管理
對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生產單位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每年進行1次審核。對已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產品,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可以委托經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授權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進行不定期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檢驗。
生產單位應于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有效期屆滿90日前,按程序申請辦理延續手續。
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有效期內,生產單位的產品名稱、產品型號變更的,應按程序申請換證;生產單位的名稱、法定代表人、通訊地址等檔案信息變更的,應辦理變更手續。
1.安全標志的暫停使用
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有效期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暫停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
1)未能保持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穩定合格的;
2)生產現狀發生變化達不到生產要求的。
被暫停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生產單位,應于90日內完成整改。經整改復查合格的,可以恢復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
2.安全標志的撤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并予以公告:
1)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有效期屆滿,生產單位未按本辦法要求提出申請延續的;
2)弄虛作假,騙取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
3)整改期滿拒絕復查或者經復查不合格的;
4)生產單位被吊銷或注銷營業執照的;
5)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已不符合相關技術標準的;
6)國家已經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
7)生產單位拒絕接受監督檢查的;
8)轉讓、買賣或者非法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
9)未能保持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穩定合格而引起生產安全事故的;
10)在被暫停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期間,擅自生產的;
11)未按規定進行年度審核或年度審核不合格的;
12)其他應撤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情形。
被撤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再次申請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時間間隔不少于180日,有第2項和第8項行為的,再次申請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時間間隔不少于2年。
申請單位弄虛作假提供檢驗樣品,或擅自更換已抽取的封樣樣品,應終止本次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申辦,并在2年之內不得再次申辦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
3.評審紀律
1)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嚴格按現場評審規范和任務書要求進行評審、取證;
2)尊重生產單位的知識產權,保守評審中涉及的技術秘密;
3)廉潔自律,不提供有損評審結論公正性的指導、咨詢。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工作人員不按規定核發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或者其評審人員在評審過程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按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有關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投訴,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受理;有關申訴和爭議,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受理。
從2006年4月1日起,生產經營單位采購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應是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產品。
篇3:氧化鎳車間安全標志標識標語管理制度
為規范車間各工作場所安全標志、安全標識、安全警示標語的設置與使用,使職工對現場職業危害或傷害產生警覺,并采取相應防護措施,根據國家和集團公司有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要求,特制定本管制度。
一、本制度名詞解釋:
1.安全標志是指用以表達特定安全信息,由圖形符號、安全色、幾何形狀(邊框)或文字構成的圖形標志。主要有以下四種:
禁止標志:禁止或制止人們某種不安全行為的圖形標志;
警告標志:提醒人們對周圍環境引起注意,一避免可能發生危險的圖形標志;
指令標志:強制人們必須做出某種動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圖形標志;
提示標志:向人們提供某種信息(如表明安全設施或場所)的圖形標志。
2.安全警示卡是指采用安全標志不能充分將某種危險或危害的信息傳達給現場作業人員,而參照國家有關規定制作的由各類圖形標識和文字組合成的告知職工危害后果及其防護措施的提示卡、
3.安全警示標語是指專門書寫的宣傳安全思想、觀點、規章制度等內容的短句或口號。
二、設置原則
1.對存在危險的設備、設施、場所或人員集中過往的區域(場所)必須設置;
2.所設置的安全標志或警示卡的類別、大小、內容與設置處的危險危害情況相一致;
3.安全標志或警示卡必須設置在醒目位置,使職工有足夠時間安全的閱讀或注意它所表示的內容,且安全標志、警示卡使用的安全色和對比色要達到國家有關規定的顏色范圍和亮度;
4.安全標志或警示卡的大小及材料的選擇、設置形式、形狀、所處位置等應與車間協調,美觀。
三、以下設備、設施、場所或區域必須設置安全標志或警示卡,且其文字部分應采用中英文對照。
1.變壓器(室)配電箱及一些有觸電危險的電氣設備、設施;
2.易燃易爆的場所或地點;
3.垂直走行梯的頂部及底部;高于2M的固定式鋼平臺。
4.有人員活動區域的旋轉、傳動機械設備或其附近;
5.人體有可能墜落、滑倒、摔跌等場所;
6.有墜落物、飛濺物的場所;
7.坑、井、溝、池附近;
8.固定的危險作業場所;
9.消防設備設置點的通道旁。
四、現場設置的安全標志和警示卡應符合下列要求
1.優先選用安全標志。當現場的危險危害信息可通過設置安全標志達到警示提示作用時,必須采用安全標志而禁止使用警示卡,多個安全標志牌在一起設置時,應按禁止、警告、指令、提示類型的順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地排序;
2.設置處所必須有足夠的照明,安全標志、警示卡的前面不得有任何阻隔物,道路邊設置時應考慮到不受樹木、建(構)筑物的影響(至少保證在正面觀察方向的最遠視距處能看到安全標志、警示卡的全部內容);
3.采用附著式、懸掛式或柱式等固定方式安裝。懸掛式和附著式的固定應穩固不傾斜,柱式應和支架牢固聯接,不得設在門、窗、架等可移動的物體上;
4.每半年至少檢查一次,如發現有破損、變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時,各單位應及時修整或更換;
5.設置高度一般為其下緣距地面的高度不低于2M,局部標識時可視具體情況確定;
6.使用固體式安全標語,采用綠底白字,字體一般選用黑體或仿宋體,禁用行、草字體書寫;且內容簡潔、通俗易懂,具有針對性,嚴禁空洞;
7.單字安全標語的邊長不小于500MM。
加強管理與檢查,發現其破損、變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時,及時修整或更換,保證安全標志標識完整,色彩清晰。
氧化鎳車間
200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