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1目的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強和規范公司安全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技能,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北京市工業制造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評審通用標準》等有關規定,特制訂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北京三元種業飼料分公司所有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
主管部門
綜合部為安全教育與培訓的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公司各部門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4基本要求
4.1安全教育培訓的人員包括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和其他從業人員。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過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并取得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后方可擔任相應職務。
4.2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教育培訓,熟悉公司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強預防事故、控制職業危害和應急處理的能力。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5教育內容、教育對象及培訓時間
5.1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主要內容
(一)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
(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三)崗位安全操作技能;
(四)設備、設施、工具、勞動防護用品的安全使用、維護和保管知識;
(五)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識和應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識;
(六)生產安全事故案例。
5.2教育對象和培訓時間
(一)新進公司的從業人員(包括實習人員、外來人員)上崗前必須接受公司、部門、場級的三級安全生產教育,時間不得少于12學時;
(二)特種作業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取得崗位操作證后,每年仍須接受有針對性的崗位安全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5學時;
(三)待崗、轉崗、換崗的從業人員,在重新上崗前,必須接受一次安全生產教育,時間不得少于4學時;
(四)在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前,作業人員要接受相應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時間均不得少于4學時;
(五)公司主要負責人每年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6學時;
(六)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除必須持證上崗外,每年還必須接受安全技術培訓和繼續再教育,時間不得少于6學時;
(七)其他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每年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5學時;
(八)其他從業人員每年進行與其所從事崗位相應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5學時。
5.2三級安全教育
5.2.1三級安全教育內容
新進公司從業人員的教育,由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負責,公司綜合部組織實施;部門安全教育由部門負責人組織實施;班組級安全教育由各班組長負責組織實施。三級安全教育的具體內容分別為:
(一)公司級安全教育:
1、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2、本單位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及本單位安全生產狀況;
2、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
4、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力和義務;
5、事故應急救援、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及防范措施等內容;
6、有關事故案例等。
(二)部門級安全教育:
1、工作環境及危險因素;
2、所從事工種可能遭受的職業傷害和傷亡事故;
2、所從事工種的安全生產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準;
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現場緊急情況的處理;
5、安全設備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
6、本部門安全生產狀況及規章制度;
7、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的措施及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8、有關事故案例;
9、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三)班組級級安全教育:
1、本崗位(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
2、崗位之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與職業衛生事項;
2、本工種容易發生事故的部位及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要求;
4、作業過程中所從事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5、有關事故案例;
6、新工人個人從事生產工作的性質,必要的安全知識,各種機具設備及其安全防護設施的性能和作用;
7、其它需要培訓的內容。
7.1新進公司的從業人員應按規定通過三級安全教育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公司級安全考試80分以上為合格,部門級安全考試85分以上為合格,場級安全考試90分以上為合格。
7.2新進公司的從業人員,應建立三級安全教育卡,并填寫安全教育臺賬。無上一級安全教育成績者,下一級單位不得進行本級安全教育。
實習人員、外來人員的安全教育只填寫安全教育臺帳,不建三級安全教育卡片。
7.3特種作業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由公司每年組織一次特種作業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應為與本工種有關的安全技術知識、安全操作規程、事故案例等內容。
7.4職工休假1個月以上不滿6個月者,返崗時必須經過場級復工安全教育不少于2學時,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職工休假6個月以上,返崗時必須經過部門級、場級復工安全教育分別不得少于4學時,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8安全生產委員會負責對公司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
9本制度由綜合部負責解釋,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篇2:油田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規定
1?基本要求
1.1?本規定適用于與本單位形成勞動關系的人員及進入生產廠區的臨時用工、施工實習人員、技術服務人員、參觀人員等。
1.2?各單位應貫徹落實國家、地方政府安全教育培訓的政策、法規,嚴格遵守和執行安全教育培訓規定、標準和中國石化、油田安全教育培訓各項制度。
1.3?各單位必須加強全員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普及安全知識,倡導安全文化,建立健全安全培訓工作各項規章制度,切實落實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1.4?安全教育培訓實行分級管理,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取(換)證及復審培訓、HSE兼職教師培訓、各單位科級以上人員的HSE取(換)證培訓,由油田指定的具有相應培訓資質的培訓機構進行;其他崗位人員的安全培訓及日常安全教育由各單位組織實施。
1.5?油田所有員工均應當接受安全教育培訓,熟悉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掌握本崗位安全操作技能,增強風險識別、預防事故、控制職業危害和應急處理的能力。
1.6?未經安全教育培訓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任職和作業。本規定所要求的各項安全教育應有記錄、有確認、可追溯,培訓資料應存檔3年;涉及對外單位和外來人員的相關要求,應在書面合同或協議中予以明確。
1.7?安全教育工作應納入各單位教育培訓年度計劃和中長期計劃,保證所需人員、資金和物資。
1.8?各單位均應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檔案并實行分級管理。
1.9?機關相關職能部門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負責相應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1.10?凡在油田內部和外部舉辦的各類干部培訓(包括生產、技術、經營、黨務等)、專業技術培訓、崗位技能培訓(包括新員工)都必須開設HSE培訓內容,并作為培訓的第一課。
?2?職責與分工
2.1?安全環保處職責
2.1.1?負責制定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規章制度,制定油田中長期安全培訓規劃。
2.1.2?根據安全工作部署和生產實際,協同人力資源處提出年度安全教育培訓需求,并納入油田年度培訓工作計劃。
2.1.3?負責對員工安全教育培訓的監督、檢查;參與新進企業人員的油田層面安全教育,監督檢查直屬單位做好廠、車間、班組安全教育培訓與考核。
2.1.4?負責監督管理、檢查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H2S防護、全員HSE的培訓取證、換證(復審)培訓與考核及備案工作。
2.1.5?參與安全教育培訓教材開發。
2.2?人力資源處職責
2.2.1?按照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業務部門提出的安全教育培訓需求,編制培訓計劃。
2.2.2?負責組織落實員工的技術業務培訓、崗位練兵,組織做好職業技能鑒定與資格取證工作。
2.2.3?會同安全環保處組織對員工的安全技術教育及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與考核;協助業務(技術)部門做好井控、急救、消防取證培訓與考核。
2.2.4?負責安全教育培訓的歸口管理工作,負責做好新進企業技能操作人員油田層面入廠教育的組織與實施。
2.2.5?負責師資隊伍和培訓基地建設等工作;組織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培訓部門做好安全教育培訓教材開發。
2.3?鉆井工程處職責
2.3.1?按照國家、行業和油田有關規定,及時掌握油田石油工程板塊單位各類人員“井控操作證”的持證范圍和取證情況;
?2.3.2?對油田石油工程板塊單位井控培訓工作及持證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2.3.3?制定油田石油工程板塊單位井控年度培訓計劃,并報送人力資源處。
?2.4?油氣技術管理部職責
?2.4.1?按照國家、行業和油田有關規定,及時掌握油田油(氣)生產單位各類人員“井控操作證”的持證范圍和取證情況;
?2.4.2?對油田油(氣)生產等單位井控培訓工作及持證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2.4.3?制定油田油(氣)生產單位井控年度培訓計劃,并報送人力資源處。
?2.5?局黨委組織部會同安全管理部門提出局處兩級領導干部、安全科長和安全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安全教育培訓需求,納入油田年度培訓工作計劃,并負責組織實施。負責新進油田大學畢業生油田層面入廠教育組織與實施。
2.6?衛生處負責現場急救取證培訓及考核。
2.7?對外經濟貿易總公司負責境外人員(含外籍雇員)的培訓與考核,負責甲方要求的取證培訓與考核,對國際項目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并對取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8?消防支隊負責消防取證培訓及考核。
2.9?油田機關各相關業務部門會同安全環保處做好安全技術教育培訓與考核。
2.10?培訓中心職責
2.10.1?根據油田人力資源處下達的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和臨時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嚴格按照國家、行業及油田的有關規定,組織實施安全教育培訓項目,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培訓效果,每期培訓班結束后及時上報安全培訓情況。每月底上報安全培訓總結;
2.10.2?及時為培訓合格人員辦理相應的資格證書。
2.11?油田所屬各單位安全教育培訓職責
?2.11.1?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業及油田的有關制度,制定符合單位實際的安全教育培訓規定。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教育工作負責。
?2.11.2?及時準確地上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包括井控和硫化氫防護)的年度取證(復審)培訓計劃,并及時組織人員參加相關培訓,培訓計劃執行情況將納入油田HSE日常考核;
2.11.3?負責做好本單位“三級安全教育”和HSE持證培訓工作,組織開展新員工的廠級安全教育,督促基層單位做好日常安全教育;
?2.11.4?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訓檔案、臺帳,及時掌握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包括井控和硫化氫防護)及員工崗位變動和持證情況并建立臺帳。臺帳內容按照《中國石化安全臺帳管理規定》要求規范記錄。
2.12?基層單位(區、隊、車間、站、庫)安全教育培訓職責
?2.12.1?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油田、本單位安全教育培訓規定及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制定切合實際的基層單位年度、季度、月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并做好教育培訓工作;
?2.12.2?負責新員工的車間(隊)級安全教育培訓,督促做好基層班組新員工的班組崗位安全教育;
?2.12.3?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培訓工作,落實各類人員及時參加取證和復審培訓;
2.12.4?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訓和各項安全活動的臺帳、記錄,詳細、準確地記錄各類人員安全教育培訓情況。
3?管理內容
3.1?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
3.1.1?主要負責人是指油田及油田所屬單位行政主要領導。
安全管理人員是指油田和油田所屬單位分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負責人及專(兼)職安全監督管理人員、專職安全工程師、安全官;三級單位行政負責人和分管安全生產負責人以及三級單位機關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專職安全員;四級單位(區、隊、車間、站、庫)行政主要領導。
3.1.2?物探、鉆井、測井、錄井、固井、管具、井下作業、采油(氣)、煉油、油氣儲運、油(氣)田建設、建筑施工、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等需要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重點生產單位,主要負責人與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接受專門的安全培訓,經過省級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書》后,方可任職。
其他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參加培訓中心組織的安全培訓,經油田HSE委員會考核合格,取得《安全培訓合格證書》方可任職。
3.1.3?主要負責人安全培訓主要內容
3.1.3.1?國家和集團公司有關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制度及有關規章、規程和標準;
3.1.3.2?安全生產管理的基本知識、方法與安全生產技術,行業有關安全生產管理專業知識;
3.1.3.3?危險化學品基本知識及專業技術知識;
3.1.3.4?職業健康及工傷保險知識;
3.1.3.5?重大危險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應急管理和救援組織以及事故調查處理、責任追究的有關規定;
3.1.3.6?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3.1.3.7?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3.1.3.8?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知識。
3.1.4?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主要內容:
3.1.4.1?國家和集團公司有關職業安全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制度及有關規章、規程和標準;
3.1.4.2?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和安全文化等知識;
?3.1.4.3?本部門、本崗位安全職責;
?3.1.4.4?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3.1.4.5?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3.1.4.6?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3.1.4.7?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3.1.4.8?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知識。
?3.1.5油田重點生產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初次安全資格培訓時間不得少于48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6學時。油田所屬其他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初次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于32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2學時。
3.1.6再培訓的主要內容:
3.1.6.1?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程、標準和政策;
3.1.6.2?安全生產的新技術、新知識;
3.1.6.3?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3.1.6.4?典型事故案例;
3.1.6.5?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知識。
3.2特種作業人員、特種設備操作和管理人員安全培訓
3.2.1?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設備、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特種作業人員是指直接從事特種作業的從業人員。特種作業包括:
3.2.1.1?電工作業:指對電氣設備進行運行、維護、安裝、檢修、改造、施工、調試等作業(不含電力系統進網作業)。包含高壓電工、低壓電工、防暴電器作業。
3.2.1.2?焊接與熱切割作業:指運用焊接或者熱切割方法對材料進行加工的作業(不含《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規定的有關作業)。包含熔化焊接與熱切割、壓力焊、釬焊作業。
3.2.1.3?企業內機動車輛作業(叉車、工程機械、廠內機動車作業等);
3.2.1.4?高處作業:指專門或經常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包含登高架設、高處安裝、維護、拆除作業。
3.2.1.5?制冷與空調作業:指對大中型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安裝與修理的作業。包含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制冷與空調設備安裝修理作業。
3.2.1.6?石油天然氣安全作業,包含作業司鉆、鉆井司鉆及勘探司鉆作業。
?3.2.1.7?危險化學品安全作業:指從事危險化工工藝過程操作及化工自動化控制儀表安裝、維修、維護的作業。包含光氣及光氣化工藝作業、氯堿電解工藝作業、氯化工藝作業、硝化工藝作業、合成氨工藝作業、裂解(裂化)工藝作業、氟化工藝作業、加氫工藝作業、重氮化工藝作業、氧化工藝作業、過氧化工藝作業、胺基化工藝作業、磺化工藝作業、聚合工藝作業、烷基化工藝作業、化工自動化控制儀表作業。
?3.2.1.8?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認定的其他作業。
3.2.2?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以下簡稱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
?3.2.3?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每3年復審一次,復審培訓內容和學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特種作業人員在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內,連續從事本工種10年以上,嚴格遵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經原考核發證機關或者從業所在地考核發證機關同意,特種作業操作證的復審時間可以延長至每6年1次。
3.2.4?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需復審的,應當于有效期屆滿60個工作日前,由特種作業人員本人或用人單位提出申請,并由考核、發證機構負責復審。復審內容包括:
3.2.4.1?縣級及以上醫院健康證明;
3.2.4.2?違章作業記錄情況;
3.2.4.3?安全生產新知識和事故案例培訓;
3.2.4.4?本作業安全知識考試。
3.2.5?離開特種作業崗位6個月以上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試,經確認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3.2.6?特種作業操作證遺失的,應當向原考核發證機關提出書面申請,經原考核發證機關審查同意后,予以補發。
特種作業操作證所記載的信息發生變化或者損毀的,應當向原考核發證機關提出書面申請,經原考核發證機關審查確認后,予以更換或者更新。
3.2.7?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為6年,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3.2.8?特種設備操作和管理人員安全培訓。嚴格執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規定進行取證、復審和換證等培訓。
3.3?生產崗位員工安全教育培訓
3.3.1?班組長和兼職安全員的安全教育培訓由各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會同安全管理部門組織實施,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安全培訓的主要內容是:
?3.2.1.1?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中國石化、油田及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3.2.1.2?安全技術、職業衛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技能。
3.2.1.3?本班組和有關崗位的危險危害因素識別及防范措施、安全注意事項、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
3.2.1.4?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搶救與應急處理措施等。
3.3.2所有新員工(包括學徒工、勞務合同工、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復轉軍人、外單位調入員工、合同工、聘用人員、季節性臨時工等)上崗前應接受廠級、車間(隊)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教育時間不少于72學時,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單位對其必須進行強制性安全培訓,保證其具備本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應急處置等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考試合格取得《HSE上崗證》,方能安排上崗作業。
?3.3.3?一級(廠級)安全教育不少于24學時,由油田所屬單位安全生產主管領導負責,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會同安全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廠級安全教育可會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委托培訓中心在入廠教育中實施。安全教育內容應包括:
3.3.3.1?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
3.3.3.2?通用安全技術、職業衛生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識,包括一般機械、電氣安全、消防和氣體防護等常識;
3.3.3.3?本單位安全生產的一般狀況、性質、特點和特殊危險部位的介紹;
3.3.3.4?油田和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五項紀律(勞動、操作、工藝、施工和工作紀律);
3.3.3.5?職業健康、安全生產、環境保護(HSE)相關知識;
3.3.3.6?典型事故案例及其教訓,預防事故的基本知識。
3.3.4二級(車間級)級安全教育培訓不少于32學時,由基層單位(區、隊、車間、站、庫)負責人組織實施。安全教育內容應包括:
3.3.4.1?本單位(區、隊、車間、站、庫)的勞動安全衛生狀況和規章制度;
3.3.4.2?工作環境及危險因素識別和防范措施;
3.3.4.3?所從事工種的安全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準;
3.3.4.4?所從事工種可能遭受的職業傷害和傷亡事故;
3.3.4.5?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現場緊急情況的處理;
3.3.4.6?安全設備實施、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
3.3.4.7?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的措施及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3.3.4.8?有關事故案例;
3.3.4.9?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知識。
3.3.5三級(班組級)安全教育不少于16學時,由班組長負責組織實施。安全教育內容應包括:
3.3.5.1?崗位生產工藝流程、工作特點和安全注意事項;
3.3.5.2?崗位職責范圍,應知應會;
3.3.5.3?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崗位之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與職業衛生事項;
3.3.5.4?崗位事故預防措施,安全防護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的性能、作用和使用操作方法。
?3.3.6?員工廠際調動工作后應重新進行入廠三級安全教育。單位內工作調動、轉崗、下崗再就業、干部頂崗以及脫離崗位12個月以上者,應進行二、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從事新崗位工作。
3.3.7?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置、新產品投產前,各單位應組織編制新的安全操作規程,并組織專門培訓。相關人員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3.3.8?發生事故或未遂事故時,按照中原油田《安全事故管理與責任追究規定》要求,對事故責任者和相關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吸取教訓,防止發生類似事故。
3.4?HSE培訓
3.4.1?油田的HSE培訓是針對全體員工進行的普及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職業衛生知識的全面培訓,HSE培訓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和人員類別分類進行。各單位科級以上人員的HSE取換證培訓,由油田指定的具有相應培訓資質的培訓機構進行;其他崗位人員的安全培訓及日常安全教育由各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會同安全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全體員工都應進行HSE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3.4.2?HSE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培訓的主要內容是:
?3.4.2.1?《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法規;
?3.4.2.2?中國石化集團公司HSE管理體系標準;
?3.4.2.3?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
?3.4.2.4?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18000)。
3.4.3?安全環保處負責對各單位HSE培訓考核實施監督,對考核合格者進行備案,并辦理《HSE上崗證》。
3.4.4?對新員工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后,應及時辦理《HSE上崗證》。
3.4.5?《HSE上崗證》有效期為3年,各單位須提前一個月組織進行換證培訓。
3.5?員工日常安全教育
3.5.1?油田所屬單位應建立班組安全教育制度,并督促基層單位開展以班組為單位的安全教育活動。安全活動應有針對性、科學性,做到經?;⒅贫然?、規范化,防止流于形式。單位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基層單位負責人和安全員應對班組安全活動的形式、內容、要求作出明確規定,做到有領導、有計劃、有內容、有記錄,對安全活動記錄進行定期檢查、簽字,并寫出評語。安全部門應定期檢查。
3.5.2?班組安全活動每季度7-10天;部門安全活動每月1次,每次不少于2學時。安全活動時間不應挪作它用。
3.5.3?班組安全活動是班組的一項重要工作,應認真組織,嚴格考勤制度,保證出勤率,不得無故缺席,有事須經單位領導批準。
3.5.4?油田領導在進行關鍵要害部位檢查時每季度參加1次班組安全活動,二級單位領導及管理人員每月參加1次班組安全活動,基層單位領導每月參加2次班組安全活動。
3.5.5?安全部門應聯系班組安全生產實際,制定班組安全活動計劃,做到有計劃、有安排。
3.5.6?班組安全活動主要內容:
3.3.6.1?學習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令和法規。
3.3.6.2?學習有關安全生產文件、安全通報、安全技術規程、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知識。
3.3.6.3?結合事故通報和《班組安全》等安全學習材料,討論分析典型事故,總結和吸取事故教訓。
3.3.6.4?防火、防爆、防中毒和自我保護能力訓練,以及異常情況緊急處理和應急演練。
3.3.6.5?開展崗位安全技術練兵,組織安全技術表演。
3.3.6.6?檢查安全規章制度執行情況,查找并組織消除事故隱患。
3.3.6.7?開展安全文化活動,進行安全技術座談,觀看安全教育電影和錄相。
3.3.6?其他安全活動。
3.6?其他人員及外來人員的安全教育
3.6.1?臨時用工人員、外來施工人員的身體狀況應能適應所從事的工作,實際年齡不得超過60周歲;能按照要求獨自完成安全教育答卷、簽訂《安全承諾書》,并有效識別現場各種警示標識。
3.6.2?臨時用工、外來施工和實習人員的廠級安全教育由二級單位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安全教育時間不應少于8學時。培訓結束后進行安全教育答卷并保存。安全教育主要內容:
3.6.2.1?企業安全生產基本特點。
3.6.2.2?進入廠區應遵守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3.6.2.3?所從事工作的危險有害因素及HSE注意事項。
3.6.2.4?典型事故案例。
3.6.3?臨時用工、外來施工和實習人員的車間級安全教育由基層車間領導和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安全教育時間不應少于4學時。安全教育主要內容:
3.6.3.1?車間危險部位(主要生產系統、關鍵設備)及安全、環保注意事項。
3.6.3.2?車間職業危害因素(包括危險化學品和各種傷害能量)的性質及防護處理注意事項。
3.6.3.3?著火爆炸、泄漏中毒、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理措施。
3.6.3.4?安全作業許可證辦理的程序及注意事項。
3.6.3.5?生產裝置的安全消防、氣防衛生器材及設施的位置、使用程序和使用方法。
3.6.3.6作業活動中應遵守的安全規定。
3.6.4?外來參觀人員的安全教育,由各單位接待部門負責,內容包括本單位有關安全規定及安全注意事項;要安排專人陪同外來參觀人員。
4?獎懲
4.1?對于認真開展安全教育并在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危害方面做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油田及所屬單位應予以表彰和獎勵。
4.2?對未按本管理辦法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的單位,由油田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督促進行整改和完善,并按有關規定納入年度考核。因未按本管理辦法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而發生傷亡事故或造成職業病的,按照油田相關規定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
篇3:非高危企業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了規范和加強安全培訓工作,提高員工安全素質,使員工掌握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安全道德觀,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及安全技術水平,防范傷亡事故,減輕職業危害,根據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有安全培訓過程管理及安全培訓檔案和臺帳管理。
三、安全培訓管理規定
(一)新員工“三級”安全教育培訓
新員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公司級、車間級、班組級的安全教育培訓,崗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
1.人力資源部負責新員工入職“三級”安全培訓組織工作。新員工辦理入職手續后,發放《從業人員三級教育登記卡》,并安排其至安全技術部門、車間、班組進行“三級”安全培訓。
2.公司級教育培訓
公司級安全教育培訓由安全技術部門負責,培訓內容包括: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基本知識;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利和義務;事故應急救援、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及防范措施;有關事故案例等。經考試合格,方可分配到車間,并將培訓情況填寫至《從業人員三級教育登記卡》,同時做好相關臺賬與記錄,教學課時不少于4學時。
3.車間級教育
車間級安全教育培訓由車間負責人負責,培訓內容包括:工作環境及危險因素;所從事工種可能遭受的職業傷害和傷亡事故;所從事工種的安全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準;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現場緊急情況的處理;安全設備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本車間(工段、區、隊)安全生產狀況及規章制度;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的措施及應注意的安全事項;有關事故案例;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經考試合格,方可分配到班組,并將培訓情況填寫至《從業人員三級教育登記卡》,同時做好相關臺賬與記錄,教學課時不少于8學時。
4.班組級教育
班組級安全教育培訓由班組長負責,培訓內容包括:崗位作業特點及安全操作規程;班組安全活動制度及紀律;崗位之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與職業衛生事項;正確使用安全防護裝置(設施)及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預防措施;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維護;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考試合格,方可分配安排工作,并將培訓情況填寫至《從業人員三級教育登記卡》,同時做好相關臺賬與記錄,教學課時不少于12學時。
5.《從業人員三級教育登記卡》跟隨員工進行公司級、車間級、班組級安全教育培訓,直到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完畢并全部考核合格后,員工方可上崗,如多次教育考核不合格的人員不得入職。三級教育卡必須在規定的時限內返回人力資源部存檔。
(二)全員安全培訓
1.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班組長的培訓。安全技術部門每年至少對班組長及以上管理人員進行一次專項安全教育培訓,其教育的內容應包括安全生產的意義和任務,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班組長安全責任制,現代安全科學管理方法及應用等,每年培訓時間不少于12學時,并做好相關記錄臺賬;公司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及安全管理人員每年按時參加安全培訓并取得安全培訓合格證書。
2“四新”教育。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時,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規程,對崗位作業人員和有關人員進行專門培訓,經考試合格,方能進行獨立操作,并做好相關記錄臺賬。
4.換崗、復工安全培訓。對公司、車間內部崗位調動及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的員工,必須重新進行車間級和班組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作業。臨時變換工種或調換部門或到其他崗位幫忙的,調入班組應做好班組級培訓并做好相關記錄。
5.職業健康培訓。安全技術部門每年不少于一次對職業危害崗位員工進行職業健康知識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國家法律法規、所在崗位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防范措施等,每年培訓時間累計不少于8學時,做好相關培訓記錄。
6.其他員工的安全培訓。公司必須對公司職工每年進行一次以上安全培訓,累計學時不少于8學時。主要學習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標準、制度、安全管理、安全技術知識和安全生產工作經驗教訓等內容,做好相關培訓記錄。
(三)特種作業人員培訓。
特種作業人員是指直接從事容易發生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設備、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的從業人員。
公司所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接受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為6年,每3年復審1次。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特種作業人員要按期參加復審培訓。人力資源部負責特種作業人員報名取證及復審等工作;安全技術部門每年不少于一次對公司特種作業人員進行相關安全技術及知識培訓,每年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8學時,并做好相關培訓記錄臺賬。
(四)經常性安全教育培訓。
安全技術部門不定期采用多種形式如電教、展覽、安全月、安全周、競賽活動等,對全體員工進行日常安全知識、安全操作、危險因素識別、事故防范措施等經常性安全培訓,并做好相關記錄;各班組每天在召開班前班后會議時,必須同時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其內容為:“總結近期安全生產工作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近期安全生產工作中應逐一解決的問題;檢查貫徹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措施的落實情況;分析查找部門、班組安全事故的隱患,并制定整改措施;總結推廣安全生產工作的先進經驗”。從業人員每年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8學時。
(五)其他內容
1、各部門管理人員、員工和各崗位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積極主動接受安全技術部門舉行的各種安全知識教育培訓。
2、員工參加公司組織的安全培訓均按正常出勤計算,培訓所產生的費用由公司承擔。
四、培訓檔案和臺帳管理
(一)公司安全技術部門是本單位安全培訓檔案管理部門,負責本單位安全培訓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保管及銷毀工作。
(二)安全培訓臺帳內容與要求
1、花名冊:企業職工花名冊(必須有職工崗位工種信息)。
2、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臺賬,包括人員姓名、工作部門、證書編號、領證時間及復審記錄等項目。
3、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臺帳,包括人員姓名、崗位工種、證書編號、領證時間及復審記錄等項目。
4、全員安全培訓臺帳(包括新進員工崗前培訓、員工轉崗、輪崗培訓、四新培訓、每年相關從業人員的再培訓),包括人員姓名、工作部門、培訓時間、培訓內容、考核成績等項目。
5、安全培訓臺帳由專人負責,保證資料收集的及時、準確、齊全,按年度存入安全培訓檔案。
(三)安全培訓檔案內容與要求
1.公司安全培訓檔案應包括下列文件、資料:
(1)上級有關安全培訓文件、規定;
(2)本單位有關安全培訓規章制度、文件、規定、計劃、總結;
(3)本單位有關安全培訓會議、安全培訓檢查記錄等原始資料;
(4)從業人員安全培訓臺帳和記錄;
(5)從業人員特證上崗相關資料;
(6)其他應歸檔的文件、資料。
2.安全培訓必須如實記錄,記錄內容為:培訓時間、地點、內容、課時、參加人員及考核結果等。
3.安全培訓工作結束后,必須及時歸檔,歸檔資料包括以下內容:
(1)培訓通知;
(2)培訓教學大綱;
(3)培訓人員簽到表;
(4)培訓人員考試卷;
(5)培訓人員成績單;
(6)培訓效果評價表;
(7)其他應當歸檔的內容。
4.指定專人負責檔案的記錄、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
5.檔案保管人員要經常對檔案進行檢查和維護,做好檔案資料的防火、防盜、防潮、防塵、防高溫、防強光等工作。任何人不得隨意更改檔案中的內容。
6.檔案的使用。凡需要查詢培訓記錄的,應征得部門經理或主管同意后,方可使用檔案,查閱人不準抽取或涂改檔案,檔案資料未經檔案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不得帶離培訓檔案的保存地點或進行復制。查閱人員需要復制檔案時,須提供批準證明。
7.對離職或失去保存價值的檔案,經主管領導審核、批準后由檔案保管部門組織銷毀處理。
8.培訓檔案管理部門應對干部職工培訓檔案的使用情況做好記錄,并填寫干部職工培訓檔案使用記錄。
五、安全經費投入
公司每年按員工工資總額的1.5%提取年度培訓經費,并對經費使用投入情況進行整理記錄,形成相關臺賬,保證培訓經費的投入使用。
六、獎懲
對各級安全考試不各格的員工要進行再培訓和補考??己瞬缓细竦男聠T工不予錄用。對其它各種教育培訓中不合格,不參加,不積極配合人員根據公司《安全生產獎懲辦法》給予相應的處分。
公司安全部門定期對安全教育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檢查的主要內容:訓前是否有安排,參加是否有簽到,培訓是否有記錄,訓后是否有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