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生產管理組織保障制度

安全生產管理組織保障制度

2024-07-23 閱讀 5971

為促使安全生產管理有組織上的保障,使我施工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始終受于受控狀態,保證生產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組織保障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保障;二是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保障。

一、各基層分公司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安全管理職能部門,指定安全負責人,該人員必須具備與本職工作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和能力。與集團公司安全技術部對口,行使安全管理職能。

二、基層分公司安全管理職能機構應認真履行自身職責,自行組織安全檢查活動,督促整改各類安全事故隱患。監督項目工地安全責任制的落實情況、確保安全措施經費的有效使用等各項工作,并支持配合集團公司做好各項安全管理工作。

五、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做到持證上崗。獨立行使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督檢查職責,發現安全隱患應要求及時整改,情況嚴重的,有權責令暫時停止施工,并及時向項目負責人報告。

六、施工現場嚴格杜絕安全管理人員只掛名不到位現象。

七、集團公司安全技術部各類形式的安全檢查,基層分公司安全負責人及施工現場安全員必須在場,接受集團公司提出的隱患整改建議及要求。

八、未建立安全管理機構、施工現場未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按安全保密生產獎罰制度進行相應處理。

(一)、生產管理

1、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編制年、季、月生產計劃時,應保障安全與生產工作協調一致,組織均衡生產。

2、對于改善勞動條件,以及為施工生產提供安全防護設施設備的工作項目,應做為正式工序,納入生產計劃優先安排。

3、檢查生產計劃實施情況的同時,要檢查安全防護設施設備是否按照生產工序正常施工,并檢查施工現場管理是否符合文明安全工地標準。

4、在生產與安全發生矛盾時,生產應服從安全工作的需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組織生產。

(二)、技術

1、認真貫徹執行安全技術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保障在施工生產中的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與實施。

2、在編制和審查施工組織設計或方案的過程中,應在每個環節都貫穿安全技術措施,對確定的施工方案,要檢查實施過程。遇有方案變更,應及時組織修定。

3、在檢查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實施情況時,要同時檢查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情況。對施工中涉及安全方面的技術性問題,應及時提出解決辦法。

4、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操作規程。

5、對改善勞動條件,減輕笨重體力勞動、消除噪聲等職業安全衛生的技術治理進行研究解決。

6、參與傷亡事故和未遂事故中技術性問題的調查,分析事故原因,從技術上提出防范措施。

(三)、安全生產管理

1、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宣傳貫徹企業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并監督檢查執行情況。

2、制定定期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和方針目標,并負責貫徹實施。

3、協助領導研究企業安全動態,組織調查研究活動,編制研究報告,制定或修改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負責審查本企業制定的安全操作規程,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協助領導組織本企業安全生產活動,宣傳安全生產法規,提高全體施工生產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

5、組織本企業安全生產培訓教育工作,定期對各單位主管生產的負責人、項目經理、外省市施工隊伍負責人和外省市施工隊伍務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培訓教育和考核。組織違章人員學習班,負責審查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教育和持證上崗負責組織復工和轉崗人員的安全教育。

6、建立定期安全檢查制度。公司每季度組織一次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檢查,公司所屬各單位、施工現場每半月組織一次安全生產檢查。

7、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檢查中,遇有發現重大事故隱患或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時,有權制止違章,停止施工作業,或勒令違章人員撤出施工區域。遇有重大險情時,有權指揮危險區域內的人員撤離現場,并及時向上級報告。

8、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有權隨時進入所轄范圍內的施工現場進行檢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接受檢查,檢查人員發現事故隱患均應簽發“隱患通知單”,并由受檢查單位項目負責人簽字確認,組織整改,按時限要求及時反饋整改情況。

9、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有權對進入施工現場的單位或個人進行監督檢查,發現不符合安全管理規定的應立即予以糾正。

10、參加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的會審,對其中的安全技術措施簽屬意見,由編制人負責修改,并對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監督檢查。

11、參加生產例會,掌握施工生產信息,預防、預測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提出防范建議,參加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

12、參加各種腳手架的安裝驗收,及時發現問題。監督有關部門和人員落實解決。

13、審核鑒定專控勞動保護用品,并監督使用情況。

14、參加傷亡事故的調查,進行事故統計、分析,按規定及時上報,對傷亡事故和未遂事故的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

篇2:工程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組織保障

工程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組織及保障

1、管理機構組織

健全和完善各類安全管理出帳,強化安全管理軟件資料工作。包括:安全責任制,安全教育,施工組織設計,分部(項)工程安全技術交底,特殊作業持證上崗,安全檢查,班前安全活動,遵守章紀,工傷事故處理,施工現場與安全標志,外包制與外包工管理,有關合同和協議。

建立現場安全、文明施工領導小組項目經理為安全生產活動小組長。在生產施工過程中,貫徹執行各項標準規范、整改;組織宣傳學習各條例,制度、方針政策和法規。檢查糾正、整改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應用現代科學知識和工程技術去研究,分析生產系統和作業中各環節固有的及潛在的不安全的因素,進行定性,定量的安全性,可靠性評價,并采取有效對策,控制及消除隱患,對施工中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班前、班后的檢查、預測、預防、預報、加強管理保證該工程工人的生命安全,生產安全。

安全管理示意圖

安全生產責任保證體系

2、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z。

副組長:施工員z、專職安全員z等。

成員:各班組成員z。

安全員土方人工班長(具體執行人)-組員(具體操作人)

項施工員設備作業班長(具體執行人)-組員(具體操作人)

目質檢員泥水砼班長(具體執行人)-組員(具體操作人)

經材料員水電班長(具體執行人)-組員(具體操作人)

理成本核算員普工班長(具體執行人)-組員(具體操作人)

后勤保潔司機班長(具體執行人)-組員(具體操作人)

3、崗位責任制:

⑴、項目經理責任制:

①、貫徹執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②、配備足夠安全技術人員;

③、組織施工項目中的安全教育;

④、每星期召開一次安全生產會儀,開展安全施工交流活動,作好日記;

⑤、組織解決施工現場發現隱患。

⑵、安全員責任制:

①、開展全部職工安全活動和安全教育;

②、監督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生產,糾正違章作業;

③、配合有關部門排除安全障礙;

④、監督好勞保用品質量和使用。

⑶、技術負責人責任制:

①、制定安全生產措施和安全生產方案;

②、監督安全生產措施的落實;

③、解決施工中安全問題。

⑷、施工員責任制:

①、提出合理安全生產計劃;

②、組織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實施;

③、保證進場施工人員技術素質;

④、控制不必要加班加點,保證勞動逸結合。

⑸、機械員責任制:

①、保證各類機械正常運行;

②、監督機操工持證遵章作業。

⑹、消防員責任制:

①、保證消防設施齊全有效;

②、消除火災隱患。

⑺、材料員責任制:

①、提供必需勞動用具及用品;

②、保證勞動用品用具收驗。

⑻、管理員責任制:

①、保證財務安全合理安排項目經費;

②、確保工人生活基本條件、確保工人健康。

⑼、作業人員必須遵守安全紀律:

①、沒有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交底不準作業;

②、不按規定使用安全勞動保護用品不準作業;

③、安全設施未配備齊全有效不準作業;

④、危險作業時末采取有效安全措施不準作業;

⑤、發現事故隱患未排除之前不準作業;

⑥、非特種作業人員不準從事特種作業;

⑦、對機械性能不熟悉不準使用;

⑧、機電設備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不準作業;

⑨、新工人沒經培訓或培訓考試不合格者不準上崗作業。

篇3:礦山安全生產管理組織保障規范

一、安全管理機構與安全管理人員

金屬非金屬礦山應按照《安全秤法》的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是指礦山企業中專門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內設機構,其工作人員都是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作用是落實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組織生產經營單位內部各種安全檢查活動,負責日常安全檢查,及時整改各種事故隱患,監督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等。它是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組織保證。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設置和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配備,是根據礦山企業危險性、規模大小等因素來確定的。

《安全生產法》規定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貯存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都配備專職安生生產管理人員。

《礦山安全生產法實施條例》規定礦山企業應當根據需要,設置安全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全安工作人員。專職安全工作人員應當經過培訓,具備必要的安全專業知識和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經驗,能勝任現場安全檢查工作。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質量標準化企業考評辦法及標準》(安監總管一字[2005]27號)要求100人以上的企業,應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100人以下的企業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經過培訓,具備必要的安全專業知識和礦山安全工作經驗,能勝任現場安全檢查工作。

二、主要負責人任職資格

金屬非金屬礦山企業主要負責人是指礦長(經理)、負責安全的副礦長(副經理)、負責生產(設備)的副礦長(副經理)和負責技術的礦級負責人(總工程師)。

《安全生產法》規定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貯存單位以礦山、建筑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有關主管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職。

《礦山安全生產法實施條例》要求礦長必須經過考核,具備安全專業知識,具有領導安全生產和處理礦山事故的能力。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質量標準化企業考評辦法及標準》要求主要負責人應通過有關主管部門的考核,取得有效的安全生產資格,資格證書的時效性和任職單位瑟實際相符合。

三、特種作業人員

金屬非金屬礦山特種工作人員包括瓦斯檢查工、爆破工、通風工、信號工、擁罐工、電工、金屬焊接(切割)工、礦井泵工、瓦斯抽放工、主扇風機操作工、主提升機操作工、絞車操作工、尾礦工、安全檢查工和礦內機動車司機等。

特種作業人員持操作資格證上崗;特種作業人員的操作資格證在有效期限內,并進行年度審核、驗證;所有特種作業崗位都應設置具有有效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的人員;企業應為特種作業人員建立個人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