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查隱患管理制度
1.為進一步落實公司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推動公司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工作深入開展,促進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長效化。依據《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并根據公司實際制定專家查隱患制度。
2.進一步落實公司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發揮專家對安全生產的技術支撐作用,建立公司日常自查。公司聘請專家檢查提供生產作業場所安全檢查服務保障。
3.公司聘請的專家報臨淄區安監局和鎮安監站備案。
4.公司聘請***同志為公司安全技術專家,定期對企業生產作業場所進行安全檢查,建立企業安全檢查制度體系。
5.公司建立安全檢查臺賬,詳細記錄每次安全檢查的情況及整改完成情況。
6.公司聘請的專家要切實履行職責,認真開展安全檢查,如實反映公司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提出合理可行的整改方案,幫助公司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安全檢查不得走過場,不得弄虛作假,不得隱瞞真實情況。
7.針對公司設施工藝危險程度情況,公司聘請專家每月開展一次安全檢查,公司相關人員陪同檢查,并做好檢查臺賬。
8.記錄好專家查出的隱患和問題,安全檢查結束后專家應在記錄上簽字。
9.針對專家檢查出的隱患和問題,公司建立隱患整改檔案。能整改的立即整改,對危及生產安全的重大事故隱患,要立即停車整改。
10.專家可針對企業隱患情況,適時對整改情況進行復查,并將復查情況存檔備查。
篇2:船舶安全隱患事故處罰管理規定
為了進一步加強公司船舶的安全管理,杜絕各種意外事故的發生,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確保公司船舶設備設施和人員的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一、本規定適用于公司船舶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違章、玩忽職守以及發生火災、海損、機損、工傷亡、溢油污染等事故的報告、調查、處理和處罰。
二、職能分工:安全辦負責對各類事故隱患的調查、處理和處罰,包括:火災、工傷亡以及污染事故、海損事故、機損事故。
三、安全檢查隱患管理
對各種安全檢查查出的隱患,根據查出問題的性質以及對設備的影響程度,按A、B、C進行如下分類管理:
1、A類問題--為重大問題,主要包括:
1)危及安全生產的問題;
2)嚴重影響設備主要總成件壽命和性能的問題;
3)容易導致重大機械、安全事故發生的問題。
查出A類問題--每個罰責任人300~500元(視設備關鍵程度和問題的嚴重程度而定),并責令設備停用,限期整改。
2、B類問題--為嚴重問題。主要包括:
1)影響安全生產的問題;
2)影響設備使用壽命的問題;
3)導致一般總成機械事故發生的問題、安全事故發生的問題。
查出B類問題--每個罰責任人200~300元(視設備關鍵程度和問題的嚴重程度而定),限期整改。
3、C類問題--為一般問題,即A、B類問題之外的其它與安全及設備管理不相符的所有問題。查出C類問題--必須限期整改。
四、事故處理:
發生事故,要按其性質進行嚴肅處理,做到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者未經處理和員工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對事故責任者,要視其情節輕重和損失大小,給予通報批評、紀律處分及一定的經濟處罰。根據事故損失大小可分為五類進行處理:
1、小事故:直接損失金額在三千元以內者。
給予事故責任者批評你教育,并賠償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的70%~80%。全年發生2次及以上,取消該船的先進評選資格。
2、一般事故:直接損失金額在三千元至一萬元以內者。
給予事故船舶在公司內通報批評,主要負責人扣除半月工資、事故責任者扣除當月工資,取消該船的先進評選資格。
3、大型事故:其直接經濟損失金額在一萬元至五萬元以內者。
取消該船的先進評選資格,其主要負責人扣除當月工資、事故責任者扣除2個月工資。
4、重大事故:其直接經濟損失金額在五萬元至十萬元以內者。取消該船的先進評選資格,其主要負責人扣除2個月工資。事故責任者扣發3個月的工資并解除勞動合同。
5、特大事故:其直接經濟損失金額在十萬元以上者。
該船舶及主要負責人、事故責任者除按重大事故處理外,主要負責人及事故責任者都給予解除勞動合同處分。
五、船舶每季度為零事故、零違章,給予船舶600元獎勵。
六、以前有關的規章制度與本規定發生沖突的,以本規定為準。
七、本規定解釋權歸公司。
航務公司
篇3:客運企業隱患排查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提高隱患排查的工作質量,及時消除隱患,制定隱患排查管理制度。
第一條隱患是指不具備安全生產的基本條件、工作環境的危險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產缺乏基本保障,可能對人的生命安全或財產安全造成危害。
一般隱患是指導致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較小,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
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導致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較大,應當局部或全部停產停業,經過專項治理方能解除的隱患。
第二條安全管理工作機構負責本單位隱患排查治理的組織工作,指導本單位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排查出來的一般隱患要進行登記,整治完成后要消號,并報行業管理機構備案。重大隱患實行快報制度,重大隱患的危險性和危害性經行業管理機構初步認可,并報市級行業管理機確認。重大隱患整治后,應經行業管理部門驗收。
第三條重大隱患報告的內容:隱患產生的原因及其現狀、隱患整改的責任主體、責任領導、整改方案、完成時限、經費落實情況。
第四條隱患整改治理。按照“誰的隱患、誰治理”原則。一般隱患及時整治或限時整治,重大隱患實行掛牌整治。重大隱患治理實行“五落實”制度(落實責任、整治方案、整治措施、整治經費、保障預案)。
第五條一般隱患由企業安全管理機構驗收,驗收合格后銷號,重大隱患的驗收由行業管理部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專家對治理情況進行評估,驗收合格后銷號。
第六條安全管理工作機構負責隱患排查的匯總和隱患整治的統計工作。妥善保管隱患排查治理的資料。隱患排查治理的資料分年度保存,以備上級部門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