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隱患排查管理規定

安全隱患排查管理規定

2024-07-23 閱讀 4319

1、安全隱患排查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手段,其基本任務是發現和查明各種安全生產隱患,監督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實施,制止違章作業,防范事故發生和加強整隱患改,公司各級員工必須認真地執行本規定。

2、對生產活動除進行經常的檢查外,每季必須在主管副總經理的領導下進行一次全公司綜合性安全隱患排查。

3、各部每月必須組織一次安全生產檢查。

4、各車間每月組織一次安全生產檢查

5、各專業組不定期的專業檢查及季節性檢查每年不得少于2次。

6、安全隱患排查必須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各有關人員參加,并要求明確目的和具體計劃,有條件的都應采用安全隱患排查表。

7、安全隱患排查應貫徹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以查思想、查紀律、查制度、查隱患,查文明生產為中心,依靠群眾,邊檢查、邊改進,并及時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

(1)查思想:重點查對安全生產的認識是否正確,查安全生產的責任感是否強烈,查對忽視安全生產的思想和行為是否敢于斗爭。

(2)查制度:重點查安全生產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各項安全責任是否分清,是否有無章可循的作業和違章作業,查交接班制度情況。

(3)查隱患:重點查運轉機械,電氣設備,受壓容器及其安全附件裝置,儀表信號,廠房建筑是否存在不安全隱患,防護器材和防火設備是否靈敏有效等。

(4)查紀律:重點查工作時間勞動紀律情況,是否遵守廠規廠紀,有無睡崗、脫崗等。

(5)查文明生產:重點查勞動衛生情況,噪聲等是否超標,生產場所是否做到整齊清潔,有條有紊,查生產設備是否已達到要求。

(6)查領導:是否把安全生產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的關系,是否做到堅持安全生產“五同時”,查是否以身作則,深入生產現場進行安全生產檢查,查是否狠抓不安全因素整改,查是否在設計基建中貫徹安全生產“三同時”。

(7)各級檢查組織和人員有權要求受檢單位如實報告安全生產、勞動情況及提供有關資料,有權調查詢問及召開座談會,有權制止違章指揮及違章作業行為,對重大隱患問題有權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并向上級報告,對蓄意對抗檢查者有權提出處理意見并報請上級領導批準。

篇2: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三級制度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公路法》、《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對“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重要性的認識,根據省、市政府《關于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七項制度》的要求,結合交通行業特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按照市交通局、區(市)縣交通局、交通企事業單位隱患排查整治三級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對公路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水上運輸、公路事故多發點段和病害橋梁等重點部位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三條市交通局每年底由有關處分別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改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省交通廳、公路局、運管局和航務局。同時抄送局安全監督處,匯總上報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辦等相關部門。并按照省交通廳、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按期完成;堅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經常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建設處負責國省干線在建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公路處負責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指導督促市級收費公路公司排查整治收費路橋的安全隱患;交管處負責指導督促市級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航務處(海事局)負責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

第四條區(市)縣交通局負責縣道公路橋梁、屬地管理的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駕校、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治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市交通局安全監督處、公路處、交管處、航務處(海事局);并按照市交通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堅持季度排查和經常性排查整治制度。

第五條公路橋梁施工企業、養護企業、公路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航運企業和船舶修造企業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整改計劃和整改方案,并報上級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堅持月查和日查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按時完成各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門下達的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第六條隱患整治項目完工后,負責整治的單位要及時向下達隱患整治任務的政府或上級交通部門提交評價申請,由下達任務的政府或交通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整治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并限期重新進行整改。

第七條本制度經**市交通局修訂后,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篇3: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定期排查制度

一、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活動,由村委會、鄉安監站聯合組織進。

二、村委會準確掌握本轄區易發生安全隱患的路段及危害程度,及時發現和消除各類事故隱患,規范現場管理。

三、各村駕駛員要經常進行崗位安全知識培訓,強化從業人員識別事故隱患的責任意識,提高從業人員監控事故隱患的能力,每周至少組織一次事故隱患排查。

四、各村要制定實施事故隱患排查管理制度,每月至少組織一次事故隱患排查。

五、鄉安監站要按各自承擔的安全職責,在事故隱患排查中,要不間斷巡回組織排查,并進行自排。

六、職能部門按各自承擔的安全職責,重點排查重大事故隱患,對下一級

職能部門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定期抽查。

七、負有安全生產職責部門要堅持安全檢查制度,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及時向事故單位或個人下達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內容:

(一)事故隱患基本情況;

(二)可能影響的范圍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三)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

八、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安全檢查,集中檢查每月或每季度一次;

九、檢查前要明確檢查的目的、內容,檢查的方法、地點、分工情況、檢查后要及時匯總、并報告鄉安監站;

十、對檢查出的安全隱患,凡能當場處理的應立即予以處理。當時不能處理,要按照定時間、定人員、定責任人的三定原則發出整改通知書,并按時進行復查,凡未按規定整改的,輕則批評教育,重則重處,造成事故的,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十一、檢查中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切忌走馬觀花,走過場;

十二、檢查中相關領導和人員必須密切配合,不得推諉、扯皮、或無故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