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周邊安全隱患排查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及周邊建筑、交通、食品安全等管理,根據武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及周邊安全管理的通知》(武政辦發[2008]123號)和涼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學校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涼政辦發【2008】249號)的精神,特制定《黃羊鎮學校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創建“平安校園”為目標,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開展學校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認真落實學校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各項工作措施,進一步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有效排除學校及周邊各種安全隱患,健全完善學校及周邊安全長效管理機制,努力為學校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二、組織領導
加強對學校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黃羊鎮成立由黨委副書記黨延平為組長,黃羊鎮武裝部長汪延沛、學區教育干事朱義年為副組長,黃羊鎮副鎮長劉艷萍、張文財、黃羊派出所所長李軍成、黃羊工商所所長葉生明、黃羊學區教育干事汪宗森、黃羊鎮司法所所長李光輝、黃羊鎮黨委秘書郝菊、黃羊鎮城建分局局長呂智德為成員的黃羊鎮學校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黃羊學區,學區教育干事汪宗森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學校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的日常工作。
各中小學、幼兒園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制定學校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于2008年12月5日前報領導小組辦公室),進一步明確職責和責任,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組織領導。
三、職責分工
此次專項行動由領導小組牽頭,協調相關部門推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行動。督促各學校、幼兒園加大對安全隱患排查力度,進一步開展安全防范教育工作,把安全教育內容納入中小學、幼兒園教科書和各級學校學生課外讀物中,定期、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踐演練活動,使廣大師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和避險技能。要充分利用學校少先隊、共青團組織發動學生積極參與安全文明學校創建活動,深化青少年法制學校的創建工作,進一步增強青少年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領導小組將協調相關部門對學校周邊地區的公共安全環境進行全面評估,對學校所處自然地理環境進行勘察。
城建部門要加強對施工企業的安全生產的許可管理,特別是要加強對房屋建筑等的日常監督管理,保障施工設施安全運行。要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工地安全隱患治理的監督檢查,對整改治理中不能保證安全的,要采取暫時停工停產等措施;安全隱患嚴重的,一律責令停產停工,整改不合格,不得復工復產;對非法違規建設項目,要堅決予以取締。督促學校及周邊各類開展工程建設的單位切實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高隱患治理標準,強化作業現場安全管理,落實有效安全防范措施。要求各單位及企業開展工程建設等活動,應事先向附近學校通報,并告知有關安全防范知識。督促生產企業主動根據學校師生活動范圍等實際,合理設置警示標志、繞行指示標志等,引導師生避讓危險。有關企業的建筑施工活動不能保證學生(幼兒)在校期間安全的,要停止有關生產活動。要嚴格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學校及周邊生產經營企業現場的安全監督檢查,督促相關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學區要協調工商、部門加大學校食堂及周邊商業網點環境設施、從業人員健康狀況、后廚等方面的檢查力度,對衛生條件不達標等突出問題要限期整改,對違法違規經營活動要堅決予以取締。對學校及周邊違規經營的網吧、歌舞廳、音像書刊點等場所,尤其是要嚴重查處網吧超時經營、接納未成年人上網以及上網不登記等違規行為,建立網吧長效管理機制,鞏固網吧專項整治成果。
四、實施步驟
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行動分排查、整治和總結驗收三個階段,時間從2008年11月20日開始至12月20日結束。
(一)排查階段(11月20日至11月30日)
各中小學、幼兒園及相關部門要深入開展排查摸底工作,重點排查學校校舍、圍墻、擋土墻、廁所、浴室、庫房、水井、水池、走道欄桿、師生接送車輛和供水、供電、供暖(尤其市農村火爐供暖)以及體育活動設施等,學校及附近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秩序、車輛安全狀況,學校食堂及周邊餐飲服務企業,學校及周邊食品商店、小賣部、食品經營攤點、食品加工企業,學校及附近正在施工的建設工程,生產、經營和儲存有毒、有害和危險化學品的企業。認真梳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制定具體的整治工作措施,明確人員分工,落實工作責任,并將排查結果于12月5日前報黃羊鎮學校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整治階段(12月1日至12月10日)
領導小組將協調相關部門對學校及周邊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重點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校舍等建筑,要立即責令學校停止使用,并由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質量安全鑒定,根據鑒定結果制定加固方案,限期完成改造。對學校重點部位和設施,要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安全改造,確保安全達標。重點要加固學校圍墻尤其是毗鄰公路的學校圍墻,改建學校廁所,更新校舍老化電路,完善消防設施設備,防患于未然。對易發生危險的校內水井、水池、樓梯等,各學校要設置警示標志或者采取加蓋、加裝防護欄等措施予以防范。根據建筑工程的安全情況,各學校要采取暫時調整課時等必要的防范措施。嚴禁學校將校舍場地出租用于從事易燃、易爆、有害等危險品的生產、經營活動,或將學校內場地開放用于停放社會機動車輛。對存在的問題要認真梳理分類,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責任和整改時限,落實整改資金,確保整改到位,重大安全隱患實行掛牌督辦。
(三)總結驗收階段(12月11日至12月20日)
各中小學、幼兒園要認真做好總結工作,并將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情況總結材料于2008年12月20前報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小組將對學校及周邊安全管理工作進行督查,對工作不到位,責任不落實,整改不徹底的,要通過曝光,嚴肅追究責任。
五、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相關部門、各中小學、幼兒園要充分認識本次學校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的重要意義。從維護我鎮社會穩定出發,把創建“平安學校”不斷引向深入,統一思想,統一行動。要克服松懈厭戰情緒和麻痹大意思想,切實把本次安全整治活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切實抓好學校及周邊地區的綜合治理工作,落實相關措施,確保這次專項整治行動取得扎實的成效。
(二)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大力宣傳開展學校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爭取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各學校也要通過多種宣傳方式,加強對廣大學生的教育,發動廣大師生員工積極參與,為整治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同時,要通過設立舉報信箱、投訴電話等便于群眾參與的方式,讓學生、教師、家長以及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各界人士都行動起來,群策群力,為整治學校及周邊安全創造良好的社會基礎。
(三)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合力。各相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加強協調配合,開展聯合執法,形成監管合力,進一步強化學校及周邊安全監管。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行動。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學校及周邊施工企業、生產經營企業的安全教育,把對周邊學校的安全保護納入企業安全責任,嚴格安全管理,科學評估安全風險,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護措施,確保周邊學校爭創教育教學秩序和廣大師生的健康、安全。
(四)完善制度,建立長效機制。各中小學、幼兒園及相關部門要認真總結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經驗,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不斷鞏固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成果,防止反彈,使學校及周邊安全整治步入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軌道。學校及周邊生產經營企業應與學校簽訂安全保證書,落實安全責任。要建立學校周邊安全隱患舉報制度,鼓勵在校師生、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舉報安全隱患。建立健全學校及周邊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各中小學要定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將有關情況及時向領導小組及有關部門報告,同時報告區教育局,遲報、瞞報的,要追究有關學校的責任。
篇2: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三級制度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公路法》、《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對“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重要性的認識,根據省、市政府《關于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七項制度》的要求,結合交通行業特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按照市交通局、區(市)縣交通局、交通企事業單位隱患排查整治三級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對公路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水上運輸、公路事故多發點段和病害橋梁等重點部位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三條市交通局每年底由有關處分別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改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省交通廳、公路局、運管局和航務局。同時抄送局安全監督處,匯總上報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辦等相關部門。并按照省交通廳、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按期完成;堅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經常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建設處負責國省干線在建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公路處負責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指導督促市級收費公路公司排查整治收費路橋的安全隱患;交管處負責指導督促市級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航務處(海事局)負責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
第四條區(市)縣交通局負責縣道公路橋梁、屬地管理的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駕校、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治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市交通局安全監督處、公路處、交管處、航務處(海事局);并按照市交通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堅持季度排查和經常性排查整治制度。
第五條公路橋梁施工企業、養護企業、公路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航運企業和船舶修造企業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整改計劃和整改方案,并報上級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堅持月查和日查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按時完成各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門下達的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第六條隱患整治項目完工后,負責整治的單位要及時向下達隱患整治任務的政府或上級交通部門提交評價申請,由下達任務的政府或交通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整治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并限期重新進行整改。
第七條本制度經**市交通局修訂后,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篇3: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制度
為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杜絕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結合出租汽車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安全生產檢查、事故隱患排查工作,由出租汽車公司經理或負責人按安全工作職責組織實施。
二、安全生產檢查的對象及范圍應包括:出租汽車等機動車輛及相關裝置;管理制度、管理臺帳、管理設施、事故應急救援設施和消防設施;以及營運證件等。
三、列入安全檢查范圍的項目,有專項維護檢查規定的從其規定;無明確規定的每月至少檢查一次,重點要害部位應制定相應的檢查規范及程序。
四、對檢查出的隱患,檢查人必須下達整改通知書,各項安全檢查及隱患的整改,實行責任人及受檢當事人簽字制度和隱患整改跟蹤排查制度。對自身無能力解決的隱患及問題應及時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并作好隱患的跟蹤控制工作。
五、出租汽車駕駛員被公安機關吊銷駕駛證后,應主動向公司匯報,公司應收繳被吊銷駕駛員的營運證件并上交管理部門,要教育、督促其不能駕駛車輛。
六、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均應建立“安全生產基本工作臺帳”。各項安全檢查的基礎資料必須規范化,保存期不少于3年。
七、對違反本制度及違反本制度造成后果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