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隱患監控管理制度
一、組織管理
存在重大工程隱患的單位應成立隱患管理小組。小組由法定代表人負責。管理小組應覆行以下職責:
1.掌握本單位隱患的分析、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程度,負責重大事故隱患的現場管理;
2.制定應急計劃;
3.進行安全教育,組織模擬重大事故發生時應采取的緊急處置措施,必要時組織救援設施、設備調配和人員疏散演習;
4.隨時掌握重大事故隱患的動態變化;
5.保持消防器材、救護用品完好有效。
企業各級工會組織督促并協助單位對重大隱患的管理和整改。
二、隱患監控方法
(一)監控點的選擇與確定
1.易燃場所;
2.有觸電傷害危險的場所;
3.有中毒和窒息危險的場所;
4.有高處墜落危險的場所;
5.有機械傷害的場所;
6.有坍塌危險的場所;
7.噪聲、粉塵超標和環境污染的場所。
(二)管理實施
1.凡列入“監控點”的場所統一設置標志牌,標明單位名稱、監控要求、責任人、檢查方法等。
2.繪制“兩圖”,即繪制企業“監控”組織網絡圖和“監控點”分布圖。在“兩圖”中標明監控點的分布、責任人等。
3.堅持每一個監控點“有一本臺賬”,真正做到檢查記錄可查,資料臺賬存檔。
4.搞好“四項管理”,即“監控法”目標管理;“監控法”檢查管理;責任人監控責任制管理;監控安全指標獎懲管理。
5.制訂應急預案:對危險程度較大可能發生重大事故的“監控點”制訂應急預案,預案的內容包括工程概況、事故形式、事故的危害和造成的經濟損失、救災技術方案、防災措施、救災領導小組以及事故發生后的聯絡、救護、疏散和善后處理工作等。
(三)工作程序
1.召開專門會議,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研討貫徹落實方案。
2.建立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
3.制定有關規章制度。
4.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選擇并確定“監控點”。
5.編寫“監控點”控制要點,確定責任人和檢查周期。
6.制訂應急預案。
(四)監控點檢查管理制度
1.各級監控點責任人和當班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檢查周期,進行認真細致的巡回檢查,嚴密監控,并形成詳細的原始記錄,以供公司檢查考核。
2.監控檢查中發現問題,正確地進行技術分析,查清原因,采取防止缺陷擴大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將缺陷內容、發生時間、處理情況書面反饋安全部門。
3.對暫不能消險的缺陷、隱患,除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及時合理安排整改。
4.對存在的重大隱患,采取果斷措施,立即停止運行,及時報告領導或總工程師,研究整改方案,進行整改。
5.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意識的宣傳教育,加強責任人對各監控點、監控設施的運行維護。
6.每月對各監控點進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檢查,并作出科學性的綜合分析論證。
篇2:加油站事故隱患建檔監控制度
一、油站安全生產負責人應當組織油站主管和加油員對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專業性和綜合性的檢查,并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和問題立即處理,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按照事故隱患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制訂隱患整改計劃或重大事故隱患整改方案。
二、油站要對事故隱患排查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向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送書面統計分析表,對于重大事故隱患,應及時按照規定向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三、油站要對排查上報的重大事故隱患及時進行確認。屬于重大事故隱患的,安全部應建檔監控掛牌督辦;不屬于重大事故隱患,但短期內難以消除的,要責成相關責任人進行整改。掛牌督辦的重大的事故隱患,要明確整改主體責任人和監控責任人,以利于隱患消除和責任追究。
四、掛牌隱患整改完成后,由隱患整改主體責任提出書面申請,由公司組織專門部門驗收合格,予以銷號。
五、公司安全部是公司重大事故隱患監控和整改落實跟蹤督辦的內設機構,安全部主任是責任人,督促有關的隱患整改責任人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對公司重大事故隱患的治理情況進行監控并跟蹤督辦。及時掌握重大事故隱患整改進度,督促有關責任人按照整改方案對重大事故隱患進行治理,徹底消除重大事故隱患。
六、重大事故隱患在整改期限內完成治理任務,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有關部門應及時摘牌銷號,并向社會公告,將有關安全隱患信息檔案或臺賬整治歸檔管理。
篇3:加油站隱患排查治理與監控責任制度
1、隱患排查
1)、成立油站安全隱患排查小組,小組成員由油站經理、油站主管、加油員及核算員組成。
2)隱患排查的內容
本班管轄區域或作業現場①機電設備不完好;②安全設施不齊全、不完好、不靈敏、不可靠;③因客觀因素導致區域內作業環境出現的不安全隱患;④工程質量問題導致的不安全因素;⑤作業人員的不安全、不規范、或異常的舉止行為;⑥現場出現了與規程或安全措施明顯矛盾或不一致的情況。
3)隱患排查要求:各單位以自然班組為單位,在接班后、交班前,由現場安全負責人組織進行嚴格認真細致的安全隱患排查,同時班中隨時進行動態隱患檢查。
2、個人隱患排查
通過對職工實行個人安全隱患識別(排查),強化職工安全意識,提高職工安全技能,規范職工安全行為,實施全員參與的戰略,將安全管理“重心下移、關口前移”,使之從被動的“要我安全”,真正向主動的“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轉變,從而有效減少事故隱患,筑牢本質安全型油站的基石,確保職工安全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1)隱患識別范圍:
(1)時間:從點名參加班前會后至班后會;
(2)地點:從會議室至工作地點的行走路線;工作地點或區域。
2)隱患識別的內容:
①所使用的機電設備不完好的;②在個人工作范圍內或所處場所的安全設施不齊全、不完好、不靈敏、不可靠的;③所處位置或空間內出現的各類不安全隱患;④工程質量問題導致的不安全因素;⑤個人不安全、不規范或異常的舉止行為;⑥領導的工作安排與規程、安全措施矛盾或不一致的情況。⑦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存在不安全問題或潛在的不安全問題;⑧身邊工作人員出現的危及職工本人安全的行為、活動;⑨路途中存在的隱患和違章現象;⑩個人防護不全或失效的。
3)隱患識別(排查)與處理的要求:
職工個人,在接班后、交班前及工作過程中,都要對個人工作范圍內、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危險進行嚴格認真細致排查,并加以正確的整改。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必須立即整改:
①對排查或檢查出的隱患,個人能當場整改的;
②對出的隱患、危險,不整改可能直接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的;
③影響和危及他人安全的工作活動、不規范行為;④他人影響或危及職工本人的工作活動、不規范行為;個人無法處理的安全隱患要及時向油站隱患排查負責人匯報,由負責人安排處理,并記在班組現場隱患排查記錄本上。
3、職工個人是職工安全隱患排查、危險識別和風險控制的執行人。油站經理是該制度的領導者和培訓的監督、考核人,當班主管、當班加油員是當班職工安全隱患排查、危險識別和控制(處理)的監督、考核小組成員,對當班職工在個人生產過程中安全隱患排查、危險識別和控制風險的執行情況進行有效監督,在班后會上進行點評和考核,并做好記錄,納入油站安全分配考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