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崗位培訓制度

崗位培訓制度

2024-07-23 閱讀 8788

一、運行人員和檢修人員必須做到“三熟三能”,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三熟:

①熟悉設備及系統情況;

②熟悉操作和事故處理;

③熟悉本崗位規程制度。

三能:

①能分析運行情況;

②能及時發現和排除故障;

③能掌握一般的維修技能。

檢修人員三熟:

①熟悉設備的系統和基本原理;

②熟悉本崗位的規程制度;

③熟悉檢修的工藝、質量和運行知識。

三能:

①能熟練地進行本工作的修理工作和排除故障;

②能看懂圖紙和繪制簡單的加工圖;

③能掌握一般的鉗工工藝和常用材料性能。

二、對新值班人員,必須經過現場基本制度的學習,現場見習和跟班實習,并經過考試合格,縣(市)電力局審查批準,才能獨立擔任值班員工作。

三、對新進廠的學徒應由安教科組織進行勞動紀律和安全知識的教育,認真學習電業安全工作規程有關部分及有關規程制度。通過短期學習“安規”考試合格后方能分配到各變電站進行現場培訓。

四、學徒進入變電站后,在現場見習階段,要指定專門師傅指導,學徒在師傅指導下做簡單的工作,如:抄表、清掃設備、巡視設備、打印衛生等。不允許操作設備或聯系運行業務。見習完畢后,必須通過考試,考試成績不及格者,應進行第二次見習。現場見習考試合格后,準許在師傅或有經驗的值班人員的領導下監護下跟蹤實習,逐步參加實際操作。

五、開展多種形式的現場技術培訓工作:

1、組織技術學習、技術講座,學習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現場運行規程和有關規程制度,學習事故通報和障礙、異常運行資料及反事故措施,學習現有設備和新投入運行的設備構造和性能。傳達上級技術報告和外地先進技術、新設備、新技術的采用。

2、進行反事故演習,每月一次,在演習記錄薄內填寫結果,檢查值班人員的操作能力,了解當設備發生不正常現象時,值班人員是否能迅速準確地運用現場規程正確處理。幫助值班人員更好地掌握現場規程、熟悉設備的構造和運行特點。

3、現場知識考問,每周一次。采取班與班之間考問或站長向值班員提問,考問后,必須登在現場考問登記薄上,還可根據生產需要,開展以站為單位的“百問不倒”活動,不斷提高運行人員的技術水平。

六、建立技術培訓檔案,工作人員的各種考試成績包括技術考問、反事故演習等均要歸檔備查。

七、值班人員如果離開工作崗位一個月以上再回到原工作單位工作時,必須經過考試或跟班實習。

篇2:充裝站崗位人員培訓教育制度

本崗位有充裝、起重、壓力容器等工種(工作)屬特殊工種必須遵守下列制度確保安全充裝。

1、需要培訓的人員、工種、數量,計劃每年初向公司主管部門勞動部門申報一次、接受主管部門、勞動部門的定期的培訓考核和復審。

2、充裝等人員要保持相對穩定并接受培訓教育考核,未經教育不得上崗。

3、新人員(包括新調換工種人員)入站上崗操作前,必須經公司、站、崗位安全技術教育40小時,并考試合格方可進入崗位操作。

4、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關于職工教育的有關規定,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業務技術培訓,工程、安全技術人員每年訂出充裝安全技術、職工教育計劃,并按計劃執行不斷提高業務技術水平、保證工作質量。

5、在安全技術教育的基礎上,每年由生產部組織安全考試一次,并結合經濟責任制考核。

6、建立職工教育臺帳,并作為職工晉升級別的依據之一。

7、每周安全技術學習一次(二小時)學習《瓶規》、《氣瓶事故通報》討論不安全因素等。

8、職工教育培訓以自學為主,堅持業余為主、鼓勵自學的方針,各級領導、部門應為業余自學者創造條件,對專業對口,自學成才,學以致用者給予一定的表揚和獎勵。

9、對培訓不合格人員,要按經濟責任制考核并進行適當的補課復考,仍不合格者要停止其充裝工作,經批評教育仍不稱職者要調離崗位。

篇3:乙醇裝卸區員工崗位培訓管理規定

一、庫重大危險源管理辦公室應結合作業區實際,制定員工技能培訓和日常培訓計劃,根據培訓計劃安排,組織實施。庫安全員對授課學時和培訓情況進行統計,為考核提供依據。

二、對新入廠、調換工種等情況的員工應按規定組織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培訓。

三、定期開展崗位技能培訓,員工崗位培訓對象為作業區調度員、司泵工、卸槽工,包括外聘民工及返聘人員。

四、技能和日常培訓方式為集中培訓,現場講解,技術答疑。培訓內容包括

(一)、素質培訓

1、目標、形勢、責任、任務;

2、崗位職責;HSE知識;

3、企業安全文化及其相關知識。

(二)、技能培訓(理論和實踐相結臺)

1、崗位基本技能技術培訓:主要包括設備的結構、原理、操作方法、維護保養、故障判斷及處理,操作規程、工藝流程等。

2、崗位安全培訓:主要包括安全法律法規、危害因素的識別、消防知識、人員防護知識和防護設備的使用、現場安全知識、崗位風險危害及其控制、特種設備操作規定、事故案例等。

3、崗位應急處置能力培訓:主要包括作業區應急預案的演練、現場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