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勞動保護用品使用制度

勞動保護用品使用制度

2024-07-23 閱讀 2824

一.目的

為更好地對職工進行勞動保護,規范勞保用品的管理,減少和預防職業病、工傷事故,特制定本規定。

二、適用范圍

公司員工

三、內容

3.1勞動保護用品:指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為免遭或減輕事故傷害和職業危害的個人隨身穿(佩)戴的用品簡稱勞保用品。

3.2公司安全組根據勞動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各部門不同崗位的工作條件、性質,制定出《勞保用品發放配發標準》,下發于各個部門并且每年進行更新,對不適合崗位要求的,及時更換。

3.3勞保用品的采購執行《采購控制程序》,由采購部依《分供方評審程序》對供方進行選擇評估,提供一般勞保用品的供方必須具有省級勞動防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產品合格證,提供特殊勞保用品的供方還必須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及產品安全鑒定證。(特殊勞保用品經營單位須取得省級安全生產綜合管理部門的資格認證)。

3.3公司對產生噪音、粉塵、有毒氣體的部門配置防護耳罩(耳塞)、防護眼鏡、防塵口罩和防毒口罩。防護耳罩(耳塞)、防護眼鏡的使用期限為一年,防塵口罩和防毒口罩使用期限為兩個月。防護耳罩(耳塞)、防護眼鏡超過使用期限未損壞的,使用人繼續保留使用,損壞后再進行更換。

3.4勞保用品根據配發標準進行發放,職工領用勞保用品時履行領用登記手續。

3.5防護耳罩(耳塞)、防護眼鏡、防塵口罩和防毒口罩等勞保用品在更換時必須以舊換新,由部門進行統計更換,更換完畢后,將舊的勞保用品同統一放置于輔料倉,由輔料倉同一進行報廢處理,凡不交舊品者,每件扣交新品80%金額。

3.6勞保用品在使用過程中,應正確使用,杜絕野蠻違章使用勞保用品;應做好清洗、保養工作,保持其正常的使用狀態,在規定有限使用期間,發現有丟失、損壞現象,個人進行賠償。

3.7職工離職后,必須上交所發的勞保用品,保存于部門。若離職后未上交,部門承擔新品80%的金額。

3.8行政人力資源部安全組每日對現場職工勞保用品佩戴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有未按規定佩戴的,對當事人進行處罰10元/次,領班負連帶5元/次。

篇2:化工勞動保護用品管理制度

為規范本公司勞動保護用品的管理,使其符合國家法健規定,達到要求,從而保護工人的勞動安全,保障員工的職業衛生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1、根據工作性質和勞動保護條例,公司為職工免費配備或發放個人防護用品。

2、勞動保護用品的發放堅持同工種、同條件、發放相同勞保用品的原則,不同工種要有所區別。

3、教育職工正確使用防護用品,不懂得防護用品用途和性能的,不準上崗操作。

4、勞動保護用品每月發放一次,每月月初發放,所有員工到倉庫簽字領取。新進廠員工到達工作崗位前,公司為其備齊所有勞保用品。

5、職工要保管好和正確使用勞保用品,勞動保護用品不得用作他用。

6、因特殊原因需要領用標準外勞保用品的,由部門負責人書面提出申請,說明用途,經批準后,倉庫方可以發放。

7、倉庫要建立勞保用品發放記錄。

篇3:工具勞動保護用品發放制度

1.勞動工具本著誰使用,誰管理的原則,非一次性消耗工具在工程開工時由公司統一發放,工程結束后返回。

2.鐵鍬每名力工1把,施工中確因鐵鍬質量問題損壞的,可以以舊換新,如因使用不當或故意損壞的,按原價賠償。

3.2005年7月1日前(不含7月1日)被公司錄用的職工可領春秋季工作服1套、夏季工作服1件,在公司工作滿6個月,工作服歸個人所有;未滿6個月超過3個月離開公司者,按原價的50%從其工資中扣除工作服款,工作服歸個人所有;不足3個月離開公司者,公司按原價從其工資中扣除工作服款,工作服歸個人所有。2005年7月1日后(含7月1日)被公司錄用的職工,不發給工作服。特殊情況除外。

4.焊工每15個焊工日發給焊工手套、眼鏡各1付,焊帽誰領用誰保管,工程結束后交回,腳面防護套每人每年2付。

5.美工用膠手套,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按需發放。

6.安全帶、安全帽,誰領用誰保管,工程結束后交回,如有損壞或丟失的,按原價從其工資中扣除。

7.工地所用其它非一次性損耗用品,如卷尺等,由使用者到工地材料員處簽字領用,用后交回。非人為損壞的,可以舊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