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學大型活動師生集會應急預案

小學大型活動師生集會應急預案

2025-07-11 閱讀 7647

  為了加強學校大型集體活動安全管理,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的安全和穩定,保護師生的人身安全,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定。

  一、本規定所指的大型集體活動包括:

  1、在校內舉辦的大型活動(升旗儀式、廣播操、*、文藝演出等);

  2、在校外舉辦的大型活動(運動會、*、夏令營、看電影等);

  3、班級組織學生參加的參觀學習、教學實習和社會實踐等活動。

  二、大型集體活動的組織實施,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由舉辦者對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三、校內大型集體活動的安全管理

  1、必須有活動方案和應急預案,活動有記錄、有總結。

  2、要有專人負責統一指揮,保證活動的紀律和安全。

  3、學生集合、解散時,上下樓梯不擁擠,不催促,有序進出會場,嚴防擠壓事故的發生。

  4、以班級為單位,按指定位置站隊或就座,由班主任負責,防止學生亂跑亂竄,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四、校外大型集體活動的安全管理

  (一)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

  1、成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龔蘭

  副組長:張明

  組員:周平

  2、制定活動方案和安全應急預案。

  3、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

  4、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5、所有人員保持通訊暢通。

  (二)由年級組或班級組織學生參加的集體活動

  1、實行申報制度,要將活動的安排提前10日報校長室。

  2、要上報活動方案和安全應急預案。

  3、活動申報必須得到學校主要領導審核簽字同意后方可實施。

  4、學校指派其他行政領導參與全程指導。

  5、年級組長為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相應年段體育老師負責整隊指揮,班主任做好本班組織管理工作。

  6、所有人員保持通訊暢通。班主任應備好學生聯系電話。

篇2:小學交通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為迅速有效地處理學校可能發生的突發交通安全事故,全面提高應急救援快速反應能力和協調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突發事故的危害程度,建立健全學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長效管理機制,切實保障全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全力打造平安校園,確保社會穩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和*****等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出發,積極、主動、扎實、認真地作好預防和處置學生接送中突發事件的工作,確保在發生安全事故時,將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并迅速穩定和盡快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秩序。

  二、組織管理

  成立交通安全事故緊急處置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其他行政人員為組員。領導小組在上級有關部門統一領導下,處理交通安全事故。

  1、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孫君

  副組長:葉蘭

  組員:丁方平

  2、應急處理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俑鶕嶋H情況和工作預案制定應急處理工作方案。

 ?、谡{集校內外人力、物力,組織實施突發事故的應急救援。

 ?、塾懻摏Q定應急處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向上級匯報事件情況及應急措施,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④調查核實事故原因及性質,及時做好善后工作。

 ?、菘偨Y經驗與教訓,對相關人員實施獎懲。

  三、處置措施:

  1、報警:

  當事人或發現人應爭取在第一時間通過各種形式報警,重大交通事故和人員傷害可直撥110報警電話,120急救電話施救,并注意記住肇事車的車型、顏色、車牌。

  2、學校接報后,迅速向教育局領導匯報簡要案情及后果,并立即組織力量,迅速趕赴現場。

  3、現場應急搶救措施:按照先人后物、先重后輕的原則,先搶救人員,后搶救財物;先搶救重傷人員,后搶救輕傷人員。就近向附近單位、居民緊急求救,攔截過往車輛求救。應盡快把傷員送往就近醫院搶救。

  4、保護現場,維護事故現場秩序,防止人為破壞和其他突發事件的再發生。穩定師生情緒,保障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5、安全有序地進行疏散撤離。

  6、監護當事人,尋找并調查證人,收集證人證言。調查核實事故原因及性質

  7、成立專門接待組,及時做好學生及家長安撫工作,維持學校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進行。根據實際需要,在有關部門的領導下,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8、進一步查明事故原因和損害后果,盡快擬出事故情況的書面材料,按規定的時間和程序向上級機關報告。

篇3:小學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預案

  為了保障全體師生健康地學習與生活,保證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促進學校后勤工作的管理和規范,防范飯堂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切實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中毒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與影響,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和有關部門要求、法律法規,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領導機構與職責:

  1、機構設置:

  成立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孫君

  副組長:葉蘭

  組員:丁方平、各班主任、事發當日值日教師及午餐管理人員。

  2、機構職責:

  全面領導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及街道學校實際,研究制訂工作意見,并對辦公室、預防檢查小組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統一指揮食品衛生安全事故處理,協調各方力量進行應急救援,控制事態發展。統一組織事故善后處理工作,落實整改措施,盡快恢復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定期組織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總結、研討,形成評估和反饋意見。接到事故報告,立即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隨時掌握應急處理進展情況,協調各方關系,具體負責人員調度,組織后勤保障,保障應急處理工作的有序進行。根據工作計劃和領導小組的指示,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食品衛生安全的宣傳預防工作,并組織人員對學校開展工作的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及時向領導小組反饋檢查情況,提出階段性工作建議。

  二、日常工作開展:

  1、完善制度。在街道下發有關制度和工作意見的基礎上,對本校食品衛生安全制度進行全面修訂完善。

  2、強化督查。在領導小組的具體指導下,由辦公室牽頭,以各項食品衛生制度落實為重點,結合學校其它安全工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

  3、落實職責。校長為學校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學校兼職安全員為直接責任人,各教師和從業人員分別在自己的崗位職責內負責。

  4、加強教育。加強對廣大師生特別是食堂從業人員的食品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班、知識講座等形式,豐富衛生知識,增強衛生意識,提高自覺性和責任感。

  5、添置設備。學校對照配備標準,逐步落實食品衛生設施配備。

  三、事故應急處理

  1、在食品供應過程中或學生用餐時發現食品感官性狀可疑或有變質可疑時,經確認后,立即撤收處理該批全部食品,第一時間內通知所有學生停止用餐。

  2、在全校范圍內樹立食品衛生安全意識、時時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班主任、午餐管理老師在發現學生就餐后有類似食物中毒可疑病情后,及時報告衛生室,由衛生保健教師初步檢查確定,做出以下措施:

  (1)觀察病情,對癥處理。

  (2)如確定食物中毒,做好以下工作:

  a、初步診斷、治療、護理患病的師生。

  b、立即報告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全校進行緊急排除,通知有疑似中毒現象的學生緊急集中校醫室進行臨時處理,如中毒學生較多,情況緊急,打120進行送院急救,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搶救措施。

  c、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d、收集相關病情信息,協助衛生部門進行事件調查、處理。

  3、學校主管領導立即指揮搶救工作,協調有關單位和部門的搶救。向教育局主管部門報告,指揮以下部門工作:

  (1)責令食品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應活動。

  (2)由校醫負責立即向上級衛生部門報告,報告時間間距離發病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3)保護好現場,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設備、保護好中毒現場和食品留樣,防止人為地破壞現場,等候衛生執法部門處理。

  (4)班主任負責協助校醫護理患病學生,如發現人數較多,治療護理在班級進行。對已確定重病師生負責轉送醫院治療。

  (5)學生處做好師生思想工作,穩定學生情緒;負責家長的疏導工作;向新聞部門解釋工作;協助學校領導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6)衛生室要深入班級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經過,可疑食品、中毒人數,并預測發展趨勢。

  (7)總務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搶救機動車、藥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搶救中心必須品的供應。

  (8)食堂負責人要協助衛生部門作帶菌檢查和取證工作,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四、事故責任追究

  1、對導致事故起因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追究。

  2、對事故瞞報、謊報和不及時上報的行為進行嚴肅追究

  3、對事故處理中的玩忽職守、推諉扯皮等影響應急方案順利實施的行為進行嚴肅追究。

篇4:小學緊急疏散應急預案

  為切實加強學校安全教育,牢固樹立師生安全防范意識,特制定本預案,以應對學校在突發安全事件時,作好學生的緊急疏散工作,確保全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一、指導思想

  本著及時有效、尊重科學、責任到人的原則,切實保護好師生的生命安全,維護好正常的教學秩序。

  二、工作目標

  落實安全責任制,加強對學生與教師的管理,提高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和緊急逃生技能,確保師生生命安全。

  三、成立應急指揮小組:

  組長:孫君

  副組長:葉建蘭

  組員:張平

  四、工作內容及要求

  1、加強安全防范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校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通過校會,班會,課間廣播等多個時段,對學生進行安全防范及緊急救助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2、進一步落實安全目標責任制,細致到學校每一處開關,插銷,電閘都有人負責,每一位教師都能知道在安全疏散中自己所承擔的任務和職責。

  3、處在現場的教職工,必須立即參與和組織力量搶救,指派人員及時報警,當班教師要引導學生疏散,疏散時要注意不要驚慌,有組織的疏散。

  4、加強日常監控力度,每天有常規檢查,每周有一次重點檢查,每月不定期抽查,對檢查出的問題限期整改并復查,直到問題徹底解決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