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登革熱防控宣傳工作方案
當前,登革熱疫情非常嚴峻,登革熱防控工作是一場全民戰役,為加強我校登革熱防控宣傳工作,營造一個人人齊動手、個個共參與的良好氛圍,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多種宣傳方式,全方位、立體宣傳登革熱防控常識,宣傳滅蚊防控登革熱工作,使登革熱防控工作的要求深入人心,使滅蚊防控登革熱成為我校師生的自覺行動,營造一個人人齊動手、個個共參與,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圍。
二、領導小組與責任分工
(一)成立廣州市光真中學登革熱防控宣傳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二)辦公室、信息科:
組織協調全校滅蚊防控登革熱宣傳工作,利用校園廣播、電視、網絡等多渠道大力宣傳我校滅蚊防控登革熱工作,在學校宣傳欄內張貼滅蚊防控登革熱海報,利用電子顯示屏宣傳滅蚊防控登革熱知識。
對全校滅蚊防控登革熱宣傳工作開展督導并通報工作進展情況。負責在校園網上加強滅蚊防控登革熱宣傳,刊登滅蚊倡議書。
負責人:z
(三)學生工作處、團委學生會:
大力開展滅蚊防控登革熱教育活動,做到“三個一”:
印發給家長的一封信,開展“小手牽大手,共防登革熱”活動,動員每一個學生家庭積極做好滅蚊防控登革熱工作;
星期五放學前,督促每個班級都有做好課室的滅蚊防控工作,督促住宿生做好宿舍的滅蚊防控工作;
開展一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利用休息時間參加社區滅蚊清潔行動。
負責人:z
(四)總務處、醫務室:
負責在全校教師大會、年級*上宣傳滅蚊防控登革熱知識。做好星期五前滅蚊藥物的發放工作。
督導做好校園滅蚊防控登革工作,搞好校園衛生,做到無積水,無滯留垃圾,無衛生死角,讓蚊蟲沒有滋生之處。
總結登革熱防控工作情況,實行信息每天一報,將前一天工作情況小結領導小組。
負責人:z
廣州市光真中學
篇2:小學外出實踐活動之登革熱預防控制措施應急預案
為有力地保障我校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學校發展,維護學校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訂我校登革熱預防控制措施及應急預案,確保一旦發現疫情,及時采取堅決措施,控制傳染病,阻斷傳播途徑,堅決防止疫情傳播及蔓延。
一、健全領導機構,加強統一領導
1、成立外出實踐活動的登革熱防控領導小組
組長:
旅行社負責人:
副組長:
組員:
2、職責:
(1)負責領導、協調、組織全校登革熱預防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預防經費和物資保障。
(2)負責登革熱防控工作的組織開展、檢查督促、資料收集與歸檔等工作。
二、遵循預防為主,狠抓措施落實
1、活動前做好登革熱防治宣傳工作,增強師生衛生防疫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1)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預防登革熱知識的宣傳教育,出好宣傳專刊。
(2)利用健康教育課,開展好以預防常登革熱為重點的健康知識教育。
2、印發《登革熱預防指引》、有關宣傳單,請學生與家長一起學習。
3、開展“三管四滅”(管污水、管糞便、管垃圾處理、滅蠅、滅蚊、滅鼠、滅蟑螂)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搞好環境衛生,在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環境消毒工作。
4、加強飲食、飲水衛生管理,嚴防食物中毒和傳染病發生。按照《食品衛生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管理規定》等有關法規要求,切實加強學校食堂和小賣部管理,嚴格購物登記、試嘗留樣、餐具消毒、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制度,做好檢查落實。
5、有計劃地做好師生健康體檢和常見傳染病的預防接種工作。
6、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與傳染病人接觸,生病及時就醫;教育學生堅持鍛煉,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7、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共同做好學校周邊不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飲食攤點的整治,消除引發學校傳染病的隱患。
8、加強門衛管理,切斷外來傳染病源。
三、堅持活動當天晨檢制度,暢通報告渠道
1、班主任要按照要求,對學生當日晨檢,把預防登革熱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對因病請假在家的學生要通過電話等方式詢問病情;在校生病的學生要及時通知家長接走或送醫療機構診治,對暫時無法通知家長的學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發現傳染病患者及時報告學校。
2、教職工生病被診斷為登革熱傳染病或疑似登革熱傳染病,要及時主動報告學校。
四、活動中應急處理預案
一旦學校在活動中發現登革熱傳染性疾病后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1、我校學生或教職工一旦出現登革熱傳染性疾病,應及時就醫并向學校請假,不得帶病參加活動。
2、學校對登革熱傳染病病人所在班級教室或辦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對與傳染病人密切接觸的學生、教職工進行隔離觀察。防止疫情擴散,迅速切斷感染源。
3、傳染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同學、同事前往探望。
4、配合防疫部門做好對學校所有場所的消毒。
5、學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傳染病人到過的場所、接觸過的人員,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員、鄰居同事、同學進行隨訪,并采取必要的隔離觀察措施。
6、學校領導發現傳染病人后,要根據上級領導部門的指示,向全體師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護措施,讓廣大師生了解情況,安定人心,維護學校穩定,樹立戰勝傳染病的信念。
*小學
20*年x月x日
篇3:預防登革熱防控工作方案
學校預防登革熱防控工作方案
登革熱是一種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熱病毒的“花斑蚊”叮咬,一般經過5-8天后,突發高熱、頭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臉面潮紅,結膜充血(如醉酒狀)、有時出現皮疹等。
傳播登革熱的蚊子生長在室內外種養水生植物的花瓶、花盆托盤,及其他水缸、水盆、罐等小積水容器中;孳生地大概可分為兩類,人造容器(容器、輪胎、排水明渠),天然環境(樹洞、竹節、葉腋);清除積水,可以控制蚊子,預防登革熱。
做好學校登革熱預防控制工作,主要抓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成立登革熱疾病防控工作小組。學校成立由范本蘭校長任組長,曾健洪、朱心剛、陳善明為副組長,后勤主任、班主任等組成的登革熱疾病防控工作小組。指定主管后勤的覃紹桃主任負責校園防蚊滅蚊工作,負責制定學校滅蚊計劃,開展健康教育,國慶前夕開展校內愛國衛生運動,指導檢查本校滅蚊工作和環境整治工作,關注師生健康情況,并與有關職能部門聯絡搞好預防工作。
二、滅蚊工作目標是:鼓勵教職員工和學生參與防治蚊患工作,消除蚊子的孳生地方,特別是細小的容器,以免蚊子在學校滋生,提高教職員工和學生的防蚊意識及對登革熱的警覺,并把預防登革熱知識帶回家中、帶回社區。
三、應于每學期開學初對師生員工開展預防登革熱健康教育,上一堂健康教育課,以提高教職員工和學生的防蚊意識,使教職員工和學生掌握登革熱預防知識,并將知識帶回家中,做好家庭防蚊滅蚊工作。家庭防蚊滅蚊預防登革熱的辦法主要包括:
(一)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種閑置的可積水容器:如放在戶外、陽臺、天臺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輪胎、飲料瓶等。
(二)家中種養的水生植物(如富貴竹、萬年青、佛手等)應每隔3天換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熱流行期間最好不要種養水生植物,或改為用泥、沙種養。
(三)保持花盆托盆不積水,如有積水應隨時清干。
(四)及時清除各種無用積水:如溝井、天臺等地面積水,填塞竹節、樹洞。
(五)午睡或晚上休息應掛蚊帳,到公園、街邊、活動場所休息或活動應注意防蚊叮咬。
(六)一有發熱等不適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發現登革等傳染病應立即暫停上學,到醫院隔離治療,以免傳染給家人和其他師生。
四、學校應定期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清除垃圾、棄置積水容器等,改善和治理校園環境。
五、學校負責滅蚊工作人員,應每星期(蚊子由卵變成成蚊,平均需時7天,因此檢查周期為7天)派專人在學校范圍內巡視。校園內蚊孳生地主要包括:
(一)棄置可儲水的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飯盒;
(二)可貯水的容器有積水;
(三)排水渠淤塞;
(四)洼地及地面不平處有積水;
(五)花瓶里的水有蚊蟲孳生;
(六)花盆底有積水
(七)泊車用的防撞車胎有積水;
(八)冷氣機的托盤有積水;
(九)竹洞或樹洞;
(十)生物園積水有蚊蟲生長。
六、若發現蚊子孳生或可能有蚊子孳生的地方,應立刻采取以下滅蚊防蚊措施:
(一)清除積水。
(二)妥善處理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飯盒。
(三)把可貯水的容器用適當的蓋好或倒轉擺放,以免積水。
(四)把地面不平處填平,將樹洞及竹洞堵塞。
(五)排水渠的淤塞物應最少每星期清理一次,以防淤塞。
(六)把車胎用膠袋包裹或把車胎的底部刺穿,令積水可以流出。
(七)花瓶里及花盆底的水每星期最少清倒或更換一次。
七、檢查人員應登記每周發現的問題,并在下次檢查時跟進上周發現的問題,檢查防蚊措施的執行。
八、校醫或衛生兼職人員、班主任應了解師生、員工缺勤情況和原因,一有可疑病例或師生多人發熱等情況應立即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九、學校應改善學生員工休息室防蚊條件,如加裝防蚊網等。家庭或辦公室隱蔽處(如床底、門背、柜背)等不易清理的地方可用氣霧殺蟲劑噴殺成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