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實施方案
平建三小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認真貫徹《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牢固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育觀、質量觀,把“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作為改善民生、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重大舉措來抓,切實把學生從過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經過三年努力,力求達到90%以上的學生認為無課業負擔或課業負擔不重,85%以上的學生家長認可減負工作效果。
(二)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20**年9月--20**年10月31日。根據教育局方案精神,制定實施方案,初步建立起減負工作制度和減負管理機制。
第二階段:減負工作實施階段:20**年11月1日--20**年7月。按減負工作制度和減負管理機制實施減負工作,邊實驗邊完善。力爭達到80%的學生家長對學生課業負擔感到滿意,85%的學生認為課業負擔得到減輕。
第三階段:深化完善階段:20**年9月--20**年7月。力爭使家長和學生的滿意率分別達到85%和90%。
三、制度措施
(一)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齊學科,開足課程
學校嚴格按照教育部頒布的課時計劃認真安排教學,組織教學活動,不以任何理由增減課程和課時;嚴格按照規定安排作息時間和周課時數,并將作息時間、班級課程表、每日家庭作業通過校園網、校訊通等途徑對外公布,自覺接受家長監督。教師期初制定合理的教學進度,學校隨時監督教師按進度授課,不得為應付考試搞突擊教學,提前結束課程。
(二)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
學生早上到校時間為7:50,全天在?;顒訒r間為5小時20分,不超過6小時。任課教師按時下課,不得拖堂,學校不但不組織學生利用節假日進行集中文化課補習,更不易地進行收費集中文化課補習。
(三)規范教師管理,教師不得在校外兼職上課
嚴禁學校在職教師在校外組織學生補課或到社會辦學機構舉辦的面向中小學生的文化課輔導班、補習班兼課;不得介紹學生到輔導班、補習班上課。違反規定者,按《違規辦班補課責任狀》相關規定處理。
(四)確保學生活動時間
除不削減、擠占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時間,認真上好體育課和體育活動課外,每天早晨組織好學生晨跑,課間要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參加健身活動,上午組織好半小時的大課間活動,下午搞好乒乓球、籃球等體育二課訓練,每學年結合體育節做好“迎春接力賽”、“五、六年級籃球賽”、“四--六年級體育素質比賽”“一--六年級體育課堂測試”等小型體育活動,把“陽光體育”活動落到實處,確保學生每天至少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五)控制學生作業總量及批改質量
試行各任課教師在學校統一監督管理下留批家庭作業的做法。如一個年級組有三位數學教師,規定每位數學教師輪流負責一周,在自己所負責的時間段內,精心研究數學課堂作業及家庭作業的內容與數量,原則是量上減、質量上(指題的質量和批改質量),提前一周報教導處,審批合格后嚴格遵照執行,并通過校園網和校訊通發給學生家長,接受家長監督。
作業總量的具體要求是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四年級各科書面家庭作業時間總和不超過45分鐘,即語文、數學、英語每科每天作業時間最多不得超過15分鐘;五、六年級各科書面家庭作業時間總和控制在60分鐘以內,即語文、數學、英語每科每天作業時間最多不得超過15分鐘。堅決杜絕布置大量機械性、重復性、懲罰性的作業。如一至幾課生字寫幾遍組幾個詞,把數學書或《自主學數學》練習冊中已經做過的題抄下來再做一遍,單元檢測95分以下的全部抄題再做一遍,違反紀律做多少題或抄幾段課文等。教師必須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有選擇性地布置一些趣味性、實踐性、思辨性較強的作業。英語教師王麗娜每課都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選精編英語題簽,即避免了重復性的、機械性的練習,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又便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及日后復習積累,效果很好,建議其他教師學習這種做法,作業布置體現精選精編,布置有代表性的、便于學生理清思路避免混淆的、體現重點、解決難點的習題。如五年級下學期學倒數時,教師不但要在課堂上帶著學生理清0有沒有倒數,1的倒數是幾,怎樣求0以外的整數的倒數,課后作業也要側重這些內容,以便讓學生及時鞏固砸實這些知識點。其中五年級下冊《自主學數學》18頁判斷正誤中的9道習題不但有一定的代表性,還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學力中下層次的學生,光在課堂上集體判斷對與錯恐怕還不能把這部分內容真正全面掌握,還得課后加深。那這一類的習題教師就得有意識的多出、多練,直到學生完全理清知識脈絡。
加強批改,切實提高作業批改質量。“凡是向學生布置的書面作業,教師本人都要及時認真批改,嚴禁把作業派給學生批改,批改后將信息反饋給家長”。學校以定期檢查縣教育局統一征訂的教輔用書《自主學語文》、《自主學數學》、學生家庭作業記錄本、向學生及家長調查等方式對教師批改作業的情況進行考核。同時積極培養作業布置體現精選精編、數量適中且批改認真有效的典型教師,并在校內推廣。
(六)嚴格學校考試管理
建立健全與素質教育相一致的考試評價制度:在教與學的關系上,強調幫助、引導學生,不把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及教師的唯一尺度,不但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結果,更要重視習得知識的過程與方法以及積極的情感、正確的態度與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改善師生關系,強調尊重、贊賞學生,禁止慢待、排擠、歧視和侮辱學習暫時有困難的學生;不組織參加未經教育局批準的各種競賽活動;除期末考試外不舉行各種名目的考試;保護學生的隱私權,不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名次;不得誘導甚至脅迫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及其家長放棄參加考試的權利(同時教育主管部門也要求師校教研部門把握好命題的導向性,逐步減少機械記憶性試題,把學生從死記硬背的沉重負擔中解救出來)。
(七)、加強學生用書管理
嚴格按照上級教育部門要求使用教學用書,嚴禁教師擅自向學生推薦、推銷或組織學生集體購買各類學習輔導資料,違反規定者按績效工資實施方案中的相關條例處理。
(八)、加強有效課堂研究
本學期我校以實施“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研究”為抓手,把加強有效課堂和減輕學生負擔工作落到實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研究”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為切入點,數學學科牽頭,語文、科學等其他學科跟進,探討如何把孩子內在的向上發展的欲求激發出來,把學習的主動權如獨立思考、動手試錯、自我糾正等等完全交還給學生,把學生扔到知識的海洋中讓他們自己去吸納、去搏斗乃至去吃苦,一句話,就是給學生創造主動求知、自我發展的自由與空間,打造高效課堂,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本學期的公開課課堂考核,特別是數學、語文、科學學科就要體現“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理念。具體實施通過以下措施體現:
1、組內教研磨課:本學期各教研組都要開展一次“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磨課”活動,由各教研組集體備課共同完成。研討教材,大家齊思共議;搜集材料,制作課件,大家分工合作;一人主講,大家聽后評議,各抒己見、思維碰撞、靈感涌現;反復修改,換人再上;再度修改,再次試上......漸臻完善,直至滿意為止。整理出來的最后教案,作為集體備課、磨課的成果教案,發布到校園網站,實現教師資源共享。
2、公開課課堂考核:本學期學校二、三、六年級所有任課教師都進行課堂教學考核,每人出一節體現“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理念公開課,以當堂打分的形式確定課堂教學得分。公開課各教研組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采取個體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力求人人做到既能認真聽取他人的建議,又能毫無保留地為他人獻計獻策。公開課中,被聽課領導老師認可的、教學效果好的課例,做課教把自己的教案整理后,發到校園網上供大家學習借鑒,實現資源共享。
3、不定時推門聽課:校領導深入課堂隨機聽老師們的常態課,成績作為課堂考核的一部分計入總分。并且聽后找老師座談交流,讓老師談談自己的設計思路,哪里是體現“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理念的閃光點,哪里在這方面還有不足,然后聽課領導提出自己的見解,可取之處,需要改進之處,與老師交換意見,達成共識,鼓勵老師積極記錄自己教學中閃光點或失敗之處,積極撰寫教育教學案例、教學反思。實踐證明:這種形式對提高老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4、實施“特色名師工程”。即在保證學校創建統一特色的前提之下,學校把自主申報參與發展實踐,按照“教師自主發展”的職業定位,進行“個人課題”研究的教師的發展目標分為“合格級、骨干級、名師級”,力爭讓這些基礎處于不同層次的教師,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的努力向上一級邁進,做到一年見成效,三年上臺階,五年打造出首批特色名師五至十人?,F在各地各校都致力于爭創特色學校,口號是“一校一品”,我們這一做法就是在此基礎上提前一步,最終致力于實現變“一枝獨秀,千人一面”為“一班一亮點,一師一特色”的百花爭艷、千花竟放春滿園的大好局面。
四、保障機制
1、組織保障:為確保我校“減負”工作落到實處,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和諧、健康發展,決定成立建平縣第三小學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2、機制保障:⑴實行教師“減負”工作學期報告制,每學期結束前,教師在期末業務總結中詳細總結“減負”工作情況;⑵開展“減負”工作專項檢查,學校減負工作領導小組分期初、期中、期末三次對任課教師進行全面的“減負”工作檢查,通過查閱《自主學語文》、《自主學數學》、學生家庭作業記錄本、向學生及家長調查等方式對教師留、批作業的情況進行考核。⑶學期末教師“減負”工作情況通過學校網站向家長及社會通報;⑷實行“減負”工作責任追究制,對“減負”工作不得力,學生及家長意見較大的,要追究責任,并與責任人的評先選優掛鉤。
3、責任追究:“各位教師要認真執行“減負”工作的有關規定要求,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教育局將對加重學生負擔的違紀違規事件及時通報、曝光,進行嚴肅處理,必要時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對不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和違反作息時間的學校和個人,一經核實,在各類評先選優中實行“一票否決”;對組織學生進行校外收費補課的、到社會力量辦學機構舉辦的面向中小學生的文化補習班兼課的教師,兩年內不得參與各類評先選優、職稱低聘一級。”
篇2: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
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
山西大同同煤一中衛曄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學生的作業形式,從作業設計原則和作業類型兩個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嘗試。希望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作業形式,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解放出來,從新型的作業中真正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并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
關鍵詞:新型快樂趣味性自主合作創新
英語課外作業作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是學生課外學習英語的重要手段。但中學英語教學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業量大而且形式單一:抄寫單詞5遍、10遍,背誦和抄寫對話或課文……長期以來沉重的作業量、枯燥乏味的作業內容、機械重復的勞動,這些不但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收效甚微,很難達到激趣、鞏固的目的,而且更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壓抑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淡化了學生的主體色彩。如何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傳統的作業形式,讓學生解放出來,從新型的作業中真正體驗快樂呢?我在教學實踐中作了如下嘗試:
一、作業設計原則
1、興趣性原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謂“樂”指的就是“興趣”。而興趣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所以英語作業首先切忌枯燥,要以無窮的樂趣吸引住學生。一旦學生對英語作業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以積極的心態自覺自愿地去認真完成,反之則是敷衍了事。
2、多樣性原則
山珍海味也會有吃厭的一天,何況是學生每天要面對的作業。孩子是天生的喜新厭舊者,他們反感長期做同一類型的作業,只有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的作業才會激發他們內心的“戰斗欲望”,鼓舞他們不斷的攻克自己學習生涯中的一個又一個“堡壘”。
3、實踐性原則
知識的學習在于能力的轉化并運用于實踐。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書面的成績,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英語教學需要培養的就是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讓學生在實踐中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同樣,新型的英語作業要從課堂延伸至課外、從書本拓展到生活,讓學生切實體驗到英語學習的實際意義,解決生活問題,從而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和勝利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層次性原則
鑒于個人學習能力的差異,學生會在英語學習中反映出一定的差距。在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同樣在作業的布置中也要體現這一重要原則,做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難易程度不一的作業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即:保證優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后進生吃得了。
5、合作性原則
傳統的作業都是學生單獨完成,并且教師也十分在乎學生是否獨立完成作業。但作業的形式豐富了,教師也要注重作業設計中的合作性,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根據情況可小組合作完成,或師生、家長與學生配合完成。讓學生在合作中培養團結協作努力。
篇3:小學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工作總結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工作總結
為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讓每一位教師面向變革”,進一步落實教育局關于“減負”工作的有關文件精神,實行科學減負,努力實現“勵精圖治,讓所有的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的辦學目標。
一、加強學習,更新理念。
我校積極組織老師們學習有關肩負的文件和案例,讓老師們明確肩負的意義和必要性。因此,師生關系得到了改善,課堂上師生互動,讓學生自主地、富有個性地發展。
老師們的教學設計也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二、制定措施,加強管理。
1、健全制度,落實“減負”責任。
實行減負工作責任制,校長為“減負”工作第一負責人,小組成員各負其責,責任到人。
2、定期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作為教師,為此,我校采取以下措施:布置作業,在“量”上做到適當:每天的作業量嚴格控制,課堂作業,盡量做到了當堂完成,不留到課外去。
3作業布置注重了“實”:作業布置,因材而定,具有一定的梯度。
作業布置努力做到少而精:根據當天所學內容,以及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盡量做到不遺漏知識點。
4、加強了校本培訓,努力做到認真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向40分鐘要質量。
5、積極向家長和學生宣傳
“減負”的目的和要求,聽取家長、學生對“減負”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結合學校實際按規定進行整改考核的重要內容。
段村學校小學部